柒陆作文网:专注于分享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作文、作文素材、美文句子等内容!

文章

《南渡北归》读后感_作文1550字_高三读后感及关于抒情散文相关的作文精选合集

日期:09-05 作者:网友整理    人气:3457我来评论

导读:  最近,终于把《南渡北归》这本书看完了,回想起来,这本书从买来到看完,花费了半年的时间。  个人觉得,看《南渡北归》需要耐心,因为有几百万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够的理性,因为这本书给你的想象空间是无穷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

《南渡北归》读后感_作文1550字_高三读后感及关于抒情散文相关的作文精选合集

  最近,终于把《南渡北归》这本书看完了,回想起来,这本书从买来到看完,花费了半年的时间。

  个人觉得,看《南渡北归》需要耐心,因为有几百万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够的理性,因为这本书给你的想象空间是无穷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陷入愤世嫉俗。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作者岳南隔空打牛、言此意彼的写作风格,就像一根根无形的线牵着我的目光,使我恋恋不舍地跋涉完这段悲喜交加的“书”途。每每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桥段时,难免哑然失笑,笑过之后的余味,却是深深的悲凉。

  《南渡北归》一本书能让读者如此不知不觉中陷入思索之阵,自然是大大的了不起,而书中的吉光片羽,则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南渡北归》这本书是写现当代渐渐远逝的大师群体。在这里有光环但并不刺眼,而是貌似随意地信手拈来,有褒有贬、有庄有谐、有血有泪、有喜有悲,让读者在大师们巨大的光环底下,仍能瞥见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最温暖的一面,最可爱的一面。

  我看到,在纷繁复杂的政治面前,大师们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烂漫。当隆隆炮火烧到北平城墙之下的时候,朱家骅、傅斯年等学界精英积极奔走,力争尽量多的“抢救”学人,“投奔”中国台湾。纵然拼尽全力,朱、傅二人在中国台湾的境遇却让人唏嘘不已,前者被老蒋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长的官帽,而后者则是在连一条棉裤都买不起的境况下,贫病离世。这二人的窘境是迁台学人的一个缩影。胡适虽然是著名的学界“大鳄”,过得却同样不甚风光,要忍受中国台湾同行的明枪暗箭,还要忍受小儿胡思杜的检举揭发,精神上的悒郁可想而知。在胡适迷人微笑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最终,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会上溘然离世,总算死后备极哀荣。我想这份哀荣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具有独立治学精神的学者应有的。在胡适死后若干年发动的那场浩劫中,在红卫兵歇斯底里的批斗声中,曾经积极揭发过他的学生、朋友、亲戚,不知道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么?是懊悔,是自惭,还是恼恨?上天确实开了个冷玩笑――这一出闹剧明明已有前车之鉴,很多自以为得计的学术精英却依然趋之若骛,唯恐落伍。政治的翻云覆雨,他们哪里来得及看清。当那一记响亮的巴掌打下来,痛的不止是这些老者的脸,还有时代的心。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几个字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貌似绝决的含义透露出特定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那些曾经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却不是时代可以抹杀的。乱则隐,治则现的大贤处世法则,我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奏效的。那么意思已经很明显,大师是有,但他们是否愿意出现在聚光灯下,就要取决于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看法了。

  我曾经看到过有一些活跃在各大媒体上的知名学者,自封大师。那时,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疑惑“大师”这一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得道高僧的称谓,怎么会用来给学者冠名。那么看完《南渡北归》,我想我对真正的“大师”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他们学高身正,难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师”吗?和尚修道在寺庙,大师修道在红尘。他们,其实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普通人,分解出来就是可怜、有爱。身赴中国台湾的胡适,临死都不知道曾经谩骂他是“美帝国主义走狗”的小儿胡思杜已经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堪怜。一心维系家国命运的梅贻琦,虽然在中国台湾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但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有见过爱子梅祖彦。考古界的巨擘李济,因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对垒,因故旧凋零、思亲情重,最后也郁郁而终。中国台湾之于中国,是领土的割裂;而大陆之于台岛上的异乡人,则是整个思念的寄托。这份家国情怀,可能是大师们都有的一种普世情怀吧。1946年,林徽因结束了九个年头的颠沛流离,跟家人回到了一直以来念兹在兹的北平,满怀深情地重访每一处故地。抗战结束之时,虽然已受尽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选择了放弃赴美治疗的机会,选择了“和祖国一起受苦”。在生命的最后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样与病魔作着斗争,紧紧守护在祖国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对得起金岳霖对她“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哀挽,以及终生未娶的痴情的。

  当下,有人不乏嘲讽地说,现在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却少了,而大师的故事却是少之又少了。我真诚地期待:《南渡北归》不会是一曲挽歌,而是大师故事的一个变奏,是开启大师时代的一把小小的钥匙。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最近,终于把《南渡北归》这本书看完了,回想起来,这本书从买来到看完,花费了半年的时间。

  个人觉得,看《南渡北归》需要耐心,因为有几百万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够的理性,因为这本书给你的想象空间是无穷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陷入愤世嫉俗。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作者岳南隔空打牛、言此意彼的写作风格,就像一根根无形的线牵着我的目光,使我恋恋不舍地跋涉完这段悲喜交加的“书”途。每每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桥段时,难免哑然失笑,笑过之后的余味,却是深深的悲凉。

  《南渡北归》一本书能让读者如此不知不觉中陷入思索之阵,自然是大大的了不起,而书中的吉光片羽,则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南渡北归》这本书是写现当代渐渐远逝的大师群体。在这里有光环但并不刺眼,而是貌似随意地信手拈来,有褒有贬、有庄有谐、有血有泪、有喜有悲,让读者在大师们巨大的光环底下,仍能瞥见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最温暖的一面,最可爱的一面。

  我看到,在纷繁复杂的政治面前,大师们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烂漫。当隆隆炮火烧到北平城墙之下的时候,朱家骅、傅斯年等学界精英积极奔走,力争尽量多的“抢救”学人,“投奔”中国台湾。纵然拼尽全力,朱、傅二人在中国台湾的境遇却让人唏嘘不已,前者被老蒋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长的官帽,而后者则是在连一条棉裤都买不起的境况下,贫病离世。这二人的窘境是迁台学人的一个缩影。胡适虽然是的学界“大鳄”,过得却同样不甚风光,要忍受中国台湾同行的明枪暗箭,还要忍受小儿胡思杜的检举揭发,精神上的悒郁可想而知。在胡适迷人微笑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最终,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会上溘然离世,总算死后备极哀荣。我想这份哀荣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具有独立治学精神的学者应有的。在胡适死后若干年发动的那场浩劫中,在红卫兵歇斯底里的批斗声中,曾经积极揭发过他的学生、朋友、亲戚,不知道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么?是懊悔,是自惭,还是恼恨?上天确实开了个冷玩笑――这一出闹剧明明已有前车之鉴,很多自以为得计的学术精英却依然趋之若骛,唯恐落伍。政治的翻云覆雨,他们哪里来得及看清。当那一记响亮的巴掌打下来,痛的不止是这些老者的脸,还有时代的心。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几个字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貌似绝决的含义透露出特定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那些曾经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却不是时代可以抹杀的。乱则隐,治则现的大贤处世法则,我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奏效的。那么意思已经很明显,大师是有,但他们是否愿意出现在聚光灯下,就要取决于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看法了。

  我曾经看到过有一些活跃在各大媒体上的知名学者,自封大师。那时,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疑惑“大师”这一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得道高僧的称谓,怎么会用来给学者冠名。那么看完《南渡北归》,我想我对真正的“大师”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他们学高身正,难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师”吗?和尚修道在寺庙,大师修道在红尘。他们,其实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普通人,分解出来就是可怜、有爱。身赴中国台湾的胡适,临死都不知道曾经谩骂他是“美帝国主义走狗”的小儿胡思杜已经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堪怜。一心维系家国命运的梅贻琦,虽然在中国台湾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但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有见过爱子梅祖彦。考古界的巨擘李济,因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对垒,因故旧凋零、思亲情重,最后也郁郁而终。中国台湾之于中国,是领土的割裂;而大陆之于台岛上的异乡人,则是整个思念的寄托。这份家国情怀,可能是大师们都有的一种普世情怀吧。1946年,林徽因结束了九个年头的颠沛流离,跟家人回到了一直以来念兹在兹的北平,满怀深情地重访每一处故地。抗战结束之时,虽然已受尽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选择了放弃赴美治疗的机会,选择了“和祖国一起受苦”。在生命的最后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样与病魔作着斗争,紧紧守护在祖国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对得起金岳霖对她“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哀挽,以及终生未娶的痴情的。

  当下,有人不乏嘲讽地说,现在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却少了,而大师的故事却是少之又少了。我真诚地期待:《南渡北归》不会是一曲挽歌,而是大师故事的一个变奏,是开启大师时代的一把小小的钥匙。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南渡北归》读完后,我们懂得要勇往直前、自强不息和坚持不懈。除此之外,读者的感悟还要哪些?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南渡北归读后感,一起来看看。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一

  最近,终于把《南渡北归》这本书看完了,回想起来,这本书从买来到看完,话费了半年的时间。

  个人觉得,看《南渡北归》需要耐心,因为有几百万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够的理性,因为这本书给你的想象空间是无穷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陷入愤世嫉俗。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作者岳南隔空打牛、言此意彼的写作风格,就像一根根无形的线牵着我的目光,使我恋恋不舍地跋涉完这段悲喜交加的“书”途。每每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桥段时,难免哑然失笑,笑过之后的余味,却是深深的悲凉。

  《南渡北归》一本书能让读者如此不知不觉中陷入思索之阵,自然是大大的了不起,而书中的吉光片羽,则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南渡北归》这本书是写现当代渐渐远逝的大师群体。在这里有光环但并不刺眼,而是貌似随意地信手拈来,有褒有贬、有庄有谐、有血有泪、有喜有悲,让读者在大师们巨大的光环底下,仍能瞥见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最温暖的一面,最可爱的一面。

  我看到,在纷繁复杂的政治面前,大师们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烂漫。当隆隆炮火烧到北平城墙之下的时候,朱家骅、傅斯年等学界精英积极奔走,力争尽量多的“抢救”学人,“投奔”中国台湾。纵然拼尽全力,朱、傅二人在中国台湾的境遇却让人唏嘘不已,前者被老蒋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长的官帽,而后者则是在连一条棉裤都买不起的境况下,贫病离世。这二人的窘境是迁台学人的一个缩影。胡适虽然是著名的学界“大鳄”,过得却同样不甚风光,要忍受中国台湾同行的明枪暗箭,还要忍受小儿胡思杜的检举揭发,精神上的悒郁可想而知。在胡适迷人微笑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最终,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会上溘然离世,总算死后备极哀荣。我想这份哀荣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具有独立治学精神的学者应有的。在胡适死后若干年发动的那场浩劫中,在红卫兵歇斯底里的批斗声中,曾经积极揭发过他的学生、朋友、亲戚,不知道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么?是懊悔,是自惭,还是恼恨?上天确实开了个冷玩笑——这一出闹剧明明已有前车之鉴,很多自以为得计的学术精英却依然趋之若骛,唯恐落伍。政治的翻云覆雨,他们哪里来得及看清。当那一记响亮的巴掌打下来,痛的不止是这些老者的脸,还有时代的心。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几个字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貌似绝决的含义透露出特定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那些曾经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却不是时代可以抹杀的。乱则隐,治则现的大贤处世法则,我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奏效的。那么意思已经很明显,大师是有,但他们是否愿意出现在聚光灯下,就要取决于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看法了。

  我曾经看到过有一些活跃在各大媒体上的知名学者,自封大师。那时,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疑惑“大师”这一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得道高僧的称谓,怎么会用来给学者冠名。那么看完《南渡北归》,我想我对真正的“大师”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他们学高身正,难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师”吗?和尚修道在寺庙,大师修道在红尘。他们,其实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普通人,分解出来就是可怜、有爱。身赴中国台湾的胡适,临死都不知道曾经谩骂他是“美帝国主义走狗”的小儿胡思杜已经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堪怜。一心维系家国命运的梅贻琦,虽然在中国台湾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但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有见过爱子梅祖彦。考古界的巨擘李济,因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对垒,因故旧凋零、思亲情重,最后也郁郁而终。中国台湾之于中国,是领土的割裂;而大陆之于台岛上的异乡人,则是整个思念的寄托。这份家国情怀,可能是大师们都有的一种普世情怀吧。1946年,林徽因结束了九个年头的颠沛流离,跟家人回到了一直以来念兹在兹的北平,满怀深情地重访每一处故地。抗战结束之时,虽然已受尽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选择了放弃赴美治疗的机会,选择了“和祖国一起受苦”。在生命的最后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样与病魔作着斗争,紧紧守护在祖国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对得起金岳霖对她“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哀挽,以及终生未娶的痴情的。

  当下,有人不乏嘲讽地说,现在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却少了,而大师的故事却是少之又少了。我真诚地期待:《南渡北归》不会是一曲挽歌,而是大师故事的一个变奏,是开启大师时代的一把小小的钥匙。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二

  南渡北归》是一本描绘大师的佳作,虽然在我看来,许多大师的风骨并没有表现得太淋漓尽致,是零散、琐屑的片段构成了一个个大师的剪影。梁启超,只是众多大师中的一位,但对我个人而言,他是主角。

  梁启超的一生,似乎都在与变革、混乱的时代背景联系在一起,他在慌乱中逃亡,在变革中崛起,他曾在一系列文章中对奴隶性的表现、产生根源及其严重危害作了系统、深入的剖析。在与革命派论战的过程中,梁启超创造了一个新词:中华民族。他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七次使用了“中华民族”这一词。他认为,中国人家庭观念、乡土观念浓厚,但毫无国家意识,只知道服从权威和统治者,不知服从国家和主义。他在那些举国困苦的年代,为了中国文学的未来而担忧,他一面主张引进西学,一面主张中国人要学会创新,在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里,梁启超拿起文学的笔,书写下了他的新思想。岁月的流年带走的是他青涩的无知和淡淡的无奈,陨落的梦想是凋落的栀子花,芳华犹在,悠悠地飘落,跃然于脑海的信念是青春最美好的记忆,在成长中沉淀却不消逝。记录下的缱绻是生命中悠长的河。少年的梦想在风中实现。

  大时代中的大人物和小人物

  穆旦说:“但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但是,在那动荡的年代,那些学者们只是完成了普通的生活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南渡北归”的含义在于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如胡适、梅贻琦、傅斯年等等,随着内战爆发,带着自己的个人理想和抱负,越过中国台湾海峡,进行第二次南渡,并最终长眠中国台湾,死后倍受哀荣。而陈寅恪等一批知识分子,则在南渡中突然改辙更张,回归故土,但仓皇张望时,却不知如何适应,终于在大时代的革命洪流中哀婉地死去,身后情境凄凉。更有一批原地不动的知识分子,紧守故土,积极改造,其晚境凄凉;也有一部分投靠江青等权贵,红极一时,最终又陷于世人皆曰杀的尴尬之境,令人悲叹。这不仅是大人物在大时代中的抉择,也是小人物在大时代的缩影:有的人选择了逃离,有的人选择抗争,有的人选择固守不动,有的人选择投靠他人……《南渡北归》用学者们的选择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那个时代中每个普通人的抉择,知识分子精英的变迁只是那个年代中一个小的倒影,而南渡的远远不止知识分子精英,南渡的还有中国人民的精神和财富,那些大人物的远去,不仅仅是个人的远去,也是一个时代的远去。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每个人在读完这本书后,都会为此感叹和扼腕,但是,我们何必为了已经远去的大师在独自叹息呢?大师真正的魅力不再于让我们为之感叹,而在于很多年后,当他们远去,却能把那坚定的足迹留给后人。他们在面对国破家亡时毅然投入救亡图存的潮流中,且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学科研,保住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他们拥有强烈的自强精神。而现在,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却每天在面对着他们辛苦捍卫的中华文化时抱怨,没有了当初的力量与激情,是时代造就了他们,还是时代糟蹋了我们?

  一本书的好,不再于别人对他的评价,而在于它对我们心灵的升华。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三

  通常说起历史,人们多会想起一些著名的战役,想到的是战士们的英勇献身,但是这部《南渡北归》却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读历史。大家都知道鲁迅弃医从文,用思想来影响国人,但其实,大师们所做的还远不止这些。

  书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历史:1930年9月,梁思永等人到东北进行考古调查,为嫩江流域古代文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才有了两年后有傅斯年撰写的《东北史纲》,书中第一条便是“近年来考古学者人类学者在中国北部以及东北之努力,已证明史前时代中国北部与中国东北在人种上及文化上是一事。”由此事实依据驳斥了日本人“满蒙在历史上非中国领土”的理论,给日本“指鹿为马”者当头一棒,为中国人大出了一口志气。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梁启超坚持鼓励自己的儿子学习考古,尽力发展国内的考古业的原因了吧。文人们有自己捍卫国家尊严的方式,相比上战场冲锋陷阵,文人们所做的更多是幕后的事,而这些,又如蔺相如和廉颇文武共行般是不可或缺且相辅相承的。

  这本书,带给我更多感动的则是那一代大师们在战乱中奋力保护祖国文化,传承祖国文化的那种坚持,数年颠沛流离,数次哀叹山河破碎,可也许是时代造英雄,这一代文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旧保留了进行学术探究的严谨态度,也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一本本著作,和那些一点一点被抢救回来的文化。

  而对这一历史温情感受最深的60后作家岳南也传承了这种精神,这本《南渡北归》他写了八年,数次进行实地考察,就如他在采访中所说:“我看到他们当年用什么锅,睡的什么床,描写的时候就更加真实。”而大家也会发现,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详细的解释并附上了具体的资料来源。

  最后说一说这本书的封面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想这也许是欠妥的,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才,现在也有着很多为发展而努力奋斗,作出大贡献的青年人。但这句话也应该作为对后世的一个警示,在争着评教授职称,为金钱所迷惑双眼的现在,更应该有些人能够一心扑进科学,把全部生命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学科。

  推荐这本书,就如作者岳南所说的这样,希望你们能在这套书中读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种,历经苦难而不悔的那种,生活的勇气和精神得到张扬的那种”历史温情。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南渡北归》是一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渡北归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一

  通常说起历史,人们多会想起一些著名的战役,想到的是战士们的英勇献身,但是这部《南渡北归》却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读历史。大家都知道鲁迅弃医从文,用思想来影响国人,但其实,大师们所做的还远不止这些。

  书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历史:1930年9月,梁思永等人到东北进行考古调查,为嫩江流域古代文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才有了两年后有傅斯年撰写的《东北史纲》,书中第一条便是“近年来考古学者人类学者在中国北部以及东北之努力,已证明史前时代中国北部与中国东北在人种上及文化上是一事。”由此事实依据驳斥了日本人“满蒙在历史上非中国领土”的理论,给日本“指鹿为马”者当头一棒,为中国人大出了一口志气。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梁启超坚持鼓励自己的儿子学习考古,尽力发展国内的考古业的原因了吧。文人们有自己捍卫国家尊严的方式,相比上战场冲锋陷阵,文人们所做的更多是幕后的事,而这些,又如蔺相如和廉颇文武共行般是不可或缺且相辅相承的。

  这本书,带给我更多感动的则是那一代大师(我的理想作文400字)们在战乱中奋力保护祖国文化,传承祖国文化的那种坚持,数年颠沛流离,数次哀叹山河破碎,可也许是时代造英雄,这一代文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旧保留了进行学术探究的严谨态度,也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一本本著作,和那些一点一点被抢救回来的文化。

  而对这一历史温情感受最深的60后作家岳南也传承了这种精神,这本《南渡北归》他写了八年,数次进行实地考察,就如他在采访中所说:“我看到他们当年用什么锅,睡的什么床,描写的时候就更加真实。”而大家也会发现,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详细的解释并附上了具体的资料来源。

  最后说一说这本书的封面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想这也许是欠妥的,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才,现在也有着很多为发展而努力奋斗,作出大贡献的青年人。但这句话也应该作为对后世的一个警示,在争着评教授职称,为金钱所迷惑双眼的现在,更应该有些人能够一心扑进科学,把全部生命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学科。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二

  《南渡北归》是一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我已经读过有几个月了,这三本书很长,足有170万字,能让我一气读完,足见它的魅力。看的过程中和看完之后,叩击心门的地方实在太多,书的内容也像是深入进了自己的灵魂,一幅幅、一幕幕,我就像是坐在了电影院宽银幕的前面,眼睁睁地看着日本人的炮火炸毁了家园,大师们在敌人的炮火下,跳生、喘息、争斗、坚忍、奋进。

  一直想写一篇读后感,几次都是开了个头没有写下去,也许是闷在肚子里的情绪太多,也许是好多事情没有想明白,就这样一直耽搁了下来。过去几个月了,遗忘了一些,也沉淀了一些,现在就想情之所至、行云流水般、不受章法格式约束的记载一番。

  首先,印象最深的几个人。

  第一当是傅斯年。山东聊城人,名门之后,参加过“五四运动”,后赴欧留学,归国后一直是中国文人的领袖。在动乱年代,他挽救了大批的中国文人,也挽救了大批的中国文化,特别是殷墟甲骨文化。他,性情豪爽、明辨事非,有大智慧、大气概,绝不迂腐,说话办事大有气吞山河之势,胡迁评之“人间最稀有的天才”,当是有感而发。抗战期间,他力主史语所南迁四川李庄镇,保住了史语所的有生力量;先后弹劾孔祥熙、宋子文,以国民参政议员身份赶走两位行政院长;对汉奸周作人深恶痛绝,坚决要求法办。这些都足见一名文人领袖的社会良知和正义秉性。他,对友真诚,想方设法保障文化同仁的生活,接济当时生活窘迫的梁思成、林徽因一家,向上级争取资金为陈寅恪治疗眼病,而自己就在辗转中国台湾,去逝的前一夜,还在赶写稿子,想挣点稿费换身西装,看到他终其所言“归骨于田横之岛”时,怎能不令人扼腕长叹、唏嘘不已。山东有这一豪杰,当是山东人之骄傲,傅斯年者,当是山东人之最优秀的代表。

  第二个当是陈寅恪。他一出场就仿佛是不食人间烟火,占据了中国文化的最高端,他对中国历史熟稔、诗词精通,曾求学于美、德,精通八国语言,可谓中西贯通,在当时的确是“塔尖”式的人物,以至年少成名,虽并没有学历,仍被清华聘为导师,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时年36岁。其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其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亦是名门之后、家学渊源。但是,时事变迁、好景不长,自从卢沟桥事变之后,他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一生,虽笔耕不绰,但终究是一悲剧式的人物。他又是中国文人的典型代表,有救国使命,有文人志气,有隐士情怀,好在盛名之下,几次危机都得以险过。

  第三个是郭沫若。对他不是敬佩,而是思考,一文人政客,有功绩、有投机,我们熟悉的人物,也有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郭沫若年青时就热衷政治,南昌起义失败后,避难日本,期间曾向史语所借甲骨以作研究,傅斯年出于对流亡文人的鼓励,慷慨借于了他,但同时声明这些甲骨还未作研究,不可以此发表文章,可不久郭就发表了研究甲骨文的著述,大量引用了史语所的甲骨素材,令傅斯年震怒,以至有了“井蝇”情节,从此甲骨概不外借。虽然,郭在甲骨文方面的研究不全仗于此,其成果也被世人认可,后称“甲骨四堂”(郭沫若字鼎堂)之一,但这段历史当也是不争的事实。另外,网络也有其生活作风方面的文章,后人对其自是褒贬不一。

  第四个当是林徽因。年轻时的林徽因,可谓风华绝代、朝气蓬勃,与梁思成结婚后,“太太的客厅”一度吸呐了众多文人骚客,大家在一起品酒饮茶、共论时事、畅叙友情,真是人间一乐事。林徽因无疑是充满魅力的,众所周知的徐志摩对他的疯狂追求和金岳霖对他的一生痴情,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特别是金岳霖为其痴守一生,那时在李庄镇逃避飞机轰炸时,随身箱子里装的都是金、林之间的书信。林曾向梁坦言,自己同时喜欢上了另一个男人,梁辗转一宿,决定让林于金,奈何金感佩于梁的品格,没有答应。但是,他们一直生活在一起,后来梁、林故去,其子梁从诫为金养老送终。我常想,这些事、这些感情是怎样一回事,它甚至有悖于常理下的爱情和亲情,但是他为什么又让我们感动和回味,我想那肯定就是人性的光辉或者善良人性的本质。

  另外,印象深刻的人物还有好多,比如胡适、王国维、沈性仁、闻一多、刘文典、熊大缜,等等。这还要感谢作者岳南,把那段历史作了恰当的还原,把一个个人物描写的那么接近于他们本身。

  其次,有哪些感动的故事。

  说故事还要从人物说起,著名诗人穆旦原名查良铮,与金庸是叔倍兄弟,金庸把查良镛的镛字拆开做笔名,而穆旦则把姓拆开,把“木”字改为“穆”字,取名穆旦。穆旦年轻时参加过杜聿明的远征军,经历过野人山撤退,后来从教,文化大革命被整。这期间,他与妻子同时下放河北改造,两个村庄相距十几里路,但彼此不通消息,非常挂念。有一次一个风雪的日子,五十几岁的穆旦借机向妻子的村庄跑去,跑了两个多小时,终于与分别多时的妻子见了一面。看着受尽折磨的妻子,穆旦眼含热泪对妻子说“是我害了你”,妻子说,“我也是特务,应该受到惩罚”,穆旦给妻子放下一小包花生米和几粒糖果后,就一路小跑往回赶。当然,等待他的是一次更严厉的批斗和审查,但当时的穆旦就是怀着决绝的心境去的,就算一死也值了。几年后穆旦病逝,他死前在一首诗《冥想》中这样写到:“而如今突然面对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四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这一幕、这句话一直索绕在我的心头,我能感受大师当时的无耐与奋争。

  还有些故事,比如胡适临危受命赴美担任大使,几经纵横捭阖,有力地促成了美国的参战,为中国抗战争取到了贷款,后却被宋子文排挤,到处游荡讲学时的凄凉与坚持;刘文典见夫妻打架,被丈夫质问“你管不着”时,一句“蒙自这地方还有我管不着的事”,狠抽对方几个响亮耳光,把对方吓傻的文人骨气与幽默,等等。这些事情之所以让自己感动,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真性情,对方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由感而发、尽情表达,没有掩饰、没有造作,可拍按而起,可以身赴命,这是做人的大气。二是为国为民,他们为国家命运而争,为他人不幸而呼,若再受到委屈与不公时,我们自然就会为其抱不平。相反,有些人,假借盛名,拉大旗、唱大戏、戴高帽,虚张声势,是纯政客,是投机者,他们的所作作为是无论如何也感动不了自己的。

  最后,有哪些感想。

  一是时事造英雄。蒲家庄聊斋园有这样一幅对联“一世无缘附骥尾;三生有幸落孙山”,说的是蒲松龄屡试不中,成就千古名篇《聊斋志异》的故事。同样道理,为什么在抗战前后,中国出现了那么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为什么那么集中?我想关键是当时的环境激发了他们、挖掘了他们,他们在风雨飘摇的年代,自觉担当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不进则退、不生则死,没有选择,只有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那一刻被唤醒,中国人的力量在那一刻被凝聚。

  二是文化是有传承的。刚才说的是天时,下面说的是地利和人和。纵观一批大师,大多是名门之后,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然后出国,后回归报效国家。并且他们许多人之间都有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这种现象在当时贫困落后的中国是有普遍性的。有人说“三代出贵族”,也有人说“富不过三代”,凡事都有两面性,但是无可辩驳的是没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大师是很难形成的。正如昨天和儿子看《迪咖奥特曼》时,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努力活完短短的一生,把成果留给后人继承,人类就是如此反复、慢慢成长”。

  三是日美之间的差别。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可要用在侵略上可就相反了。1920xx年9月,中国和11个国家达成屈辱的《辛丑条约》,中国支付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分期赴款,这笔钱史称“庚子赔款”。1920xx年起,美国将所摊浮溢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后其他各国也相继效仿。中国一代大师好多就是用这笔钱完成出国深造的,那时一艘邮轮上不知站着多少将来的大师。当时,日本也迫于无耐签属归还条约,但包藏祸心,实际1920xx年至1937年中国仍支付日本赔款4573亿日元,日本当然用这笔钱来发展军事,后来侵略中国。在这里,我要声明,我不是说要感谢美国,本来就是侵略所得,当然它们也有战略考虑。但是,如果没有美国带头,放弃庚子赔款支持中国教育,中国不可能有那一代的大师群体,这是不争的事实。

  四是文化大革命真不是东西。书看到后面,我内心充满了愤慨与失落,一个个大师的故事,刚刚唤起我内心的良知和奋进的激情,在这里却又看到他们一个个被整疯整死,甚至求死不能。当初,有多少人是放弃赴台邀请,愿意留下来建设新中国的,可我们没有证明他们正确的选择,而是让走了的人在唏嘘自己的庆幸。据书载,文革期间仅北大自杀的称得上权威的教授就有24名,多的时候每周都有自杀者,想想今日清澈的未名湖里有多少屈死的冤魂。戴高帽、阴阳头、喷气式、斗鬼台…,我算见识了。战争摧残的是人的肉体,文革摧残的是人的灵魂。小时候觉得文革离自己很远,觉得可笑,人怎么会那么无知。现在看来,这事离我们不远,它的背后是多数人的愚昧与盲从,是少数人的贪婪与虚伪。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当之无愧的自由,在这个时代,有闻一多的舍生取义,有鲁迅的正义直言,有朱自清的极度矛盾中隐忍的忧伤,还有胡适精辟的文字和清冷的态度……这一切都是不同侧面的自由。还有最让我感动的是熊大缜!他太伟大啦!(这一段是老婆看后加上的,嘿嘿)

  我们看到近几年,国军正面抗日的事迹正逐步搬上荧屏,许许多多的抗日英雄被我们重新认识,他们是民族的英雄,理应得到后人的敬仰。可还有一批人,他们是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好多还不被我们所熟知。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但不会被我们遗忘,而是越发显露出他们的光茫,他们的精神会透过乌云、穿越历史,照耀今天、启迪未来。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三

  我看到,在纷繁复杂的政治面前,大师们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烂漫。当隆隆炮火烧到北平城墙之下的时候,朱家骅、傅斯年等学界精英积极奔走,力争尽量多的“抢救”学人,“投奔”中国台湾。纵然拼尽全力,朱、傅二人在中国台湾的境遇却让人唏嘘不已,前者被老蒋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长的官帽,而后者则是在连一条棉裤都买不起的境况下,贫病离世。这二人的窘境是迁台学人的一个缩影。胡适虽然是著名的学界“大鳄”,过得却同样不甚风光,要忍受中国台湾同行的明枪暗箭,还要忍受小儿胡思杜的检举揭发,精神上的悒郁可想而知。在胡适迷人微笑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最终,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会上溘然离世,总算死后备极哀荣。我想这份哀荣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具有独立治学精神的学者应有的。在胡适死后若干年发动的那场浩劫中,在红卫兵歇斯底里的批斗声中,曾经积极揭发过他的学生、朋友、亲戚,不知道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么?是懊悔,是自惭,还是恼恨?上天确实开了个冷玩笑——这一出闹剧明明已有前车之鉴,很多自以为得计的学术精英却依然趋之若骛,唯恐落伍。政治的翻云覆雨,他们哪里来得及看清。当那一记响亮的巴掌打下来,痛的不止是这些老者的脸,还有时代的心。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几个字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貌似绝决的含义透露出特定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那些曾经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却不是时代可以抹杀的。乱则隐,治则现的大贤处世法则,我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奏效的。那么意思已经很明显,大师是有,但他们是否愿意出现在聚光灯下,就要取决于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看法了。

  我曾经看到过有一些活跃在各大媒体上的知名学者,自封大师。那时,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疑惑“大师”这一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得道高僧的称谓,怎么会用来给学者冠名。那么看完《南渡北归》,我想我对真正的“大师”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他们学高身正,难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师”吗?和尚修道在寺庙,大师修道在红尘。他们,其实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普通人,分解出来就是可怜、有爱。身赴中国台湾的胡适,临死都不知道曾经谩骂他是“美帝国主义走狗”的小儿胡思杜已经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堪怜。一心维系家国命运的梅贻琦,虽然在中国台湾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但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有见过爱子梅祖彦。考古界的巨擘李济,因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对垒,因故旧凋零、思亲情重,最后也郁郁而终。中国台湾之于中国,是领土的割裂;而大陆之于台岛上的异乡人,则是整个思念的寄托。这份家国情怀,可能是大师们都有的一种普世情怀吧。1946年,林徽因结束了九个年头的颠沛流离,跟家人回到了一直以来念兹在兹的北平,满怀深情地重访每一处故地。抗战结束之时,虽然已受尽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选择了放弃赴美治疗的机会,选择了“和祖国一起受苦”。在生命的最后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样与病魔作着斗争,紧紧守护在祖国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对得起金岳霖对她“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哀挽,以及终生未娶的痴情的。

  当下,有人不乏嘲讽地说,现在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却少了,而大师的故事却是少之又少了。我真诚地期待:《南渡北归》不会是一曲挽歌,而是大师故事的一个变奏,是开启大师时代的一把小小的钥匙。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南渡北归》读后感_作文1550字_高三读后感及关于抒情散文相关的作文精选合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用户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柒陆作文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9-2029 www.7l6.cn 【关于柒陆作文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8888888号

声明: 柒陆作文网 所有作文和句子来自互联网 ,和网友个人上传,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柒陆作文网

展开

《南渡北归》读后感_作文1550字_高三读后感及关于抒情散文相关的作文精选合集

作者:网友整理 人气:

导读:  最近,终于把《南渡北归》这本书看完了,回想起来,这本书从买来到看完,花费了半年的时间。  个人觉得,看《南渡北归》需要耐心,因为有几百万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够的理性,因为这本书给你的想象空间是无穷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

上一篇:《狼图腾》读后感_作文750字_高三读后感及关于抒情散文相关的作文精选合集

下一篇:读《破茧而出的四年级》有感_作文1050字_高三读后感及关于抒情散文相关的作文精选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