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陆作文网:专注于分享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作文、作文素材、美文句子等内容!

文章

读《知音》后感_作文850字_高二读后感及相关题材文章推荐

日期:09-05 作者:网友整理    人气:5990我来评论

导读:  读《知音》后感1000字  洪丽敏  那时在图书馆学习,一直对着课本,有些累了,便到阅览室看看课外书。随手拿了一本名为《知音》的杂志,找个座位坐下,粗看了目录的细分后,便迫不及待地进入正文――  一篇篇的情感作品.....

读《知音》后感_作文850字_高二读后感及相关题材文章推荐

  读《知音》后感1000字

  洪丽敏

  那时在图书馆学习,一直对着课本,有些累了,便到阅览室看看课外书。随手拿了一本名为《知音》的杂志,找个座位坐下,粗看了目录的细分后,便迫不及待地进入正文――

  一篇篇的情感作品,一幕幕动情的画面,在这里,我们找到了亲情的真谛与对真情淋漓尽致的诠释,看到了父母为孩子撑起的一片天,读到了子女反哺对父母的不离不弃。人间最美的时刻就是与家人共度,我读到了什么是“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的伟大,同时也读到了什么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拿起手机,输入“妈妈,这两天没给你打电话,你不用担心,我都挺好的,你和爸爸也要多吃点,多注意身体,早晚冷,记得要穿暖,我外晚一点再给你打电话哦!”发送短信后,顿时,我觉得自己懂事很多,我也发现父母为我们考虑那么多,我们也该多多为父母想想,我们,其实也都是很懂事的……

  可是,也是在这里,字里行间中对商场与官场的叙述和揭露,让我们看到了无良奸商、贪官污吏的为所欲为与飞扬跋扈。至今,我也仍不解那些介入别人家庭的与破坏他人婚姻生活的第三者的心思,这“小三”,不仅指贪慕虚荣的女人,还有攀权附势的男人,用金钱或身体换来的名与利,何等地卑微,何等地短暂?翻开日记本,我写下:人儿啊,大度地想,祝福,其实也是一种成全!人,为何不有自尊地活着呢?而作为百姓父母官,应当对百姓负责,对自己负责。有了前车之鉴,那些惨痛的教训,我们都讲铭记与警醒!

  却也同样在这里还有对弱势群体的透视,对悲困家庭的描述,一次次的被欺凌,一次次的忍让,最终迫使他们醒悟并争取用法律维权,讨回公道,只为争一口气。虽是贫困潦倒的家庭,即便病魔也无法打败他们,因为他们始终坚强,也顽强对抗,并有社会各界有爱心人士的帮助,终有一天,他们会重新站起来,也强大起来。我的心里不禁感慨到:人在灾难面前,或是屈服低头,亦或是愈挫愈勇!灾难面前,也是大爱涌现的时候,像“微尘”,像各种各样的,还在不断成长或出现的基金会,因为同个爱的出发点,我们团结力量……

  当然,这其中也有叛逆的90后的故事,有创业80后的传奇,还有影视明星卸去光环后的真实人生,更有平凡人物临危关头的大爱之举……

  《知音》,其实就是在记载生活!

  其实,要读懂一个人,就要看他读什么书;要读懂生活,就要记载社会生活的点滴――通过《知音》,我们更懂得了生活的真谛,我们也真真正正用心生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我喜欢当生活的观众,喜欢当生活的读者,虽然《知音》是一本期刊,但是它可以让我品故事、品生活、品人生!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待花将对酒,留雪拟弹琴。”“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峨眉牵白鹿。”“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古人素来喜欢用诗词赞美琴声、寄托情怀,而我虽没有古人的高深,却也对古典音乐深深喜爱。仔细算算,我学习古筝已经有四年之久了。

  初识古筝是在我七岁的时候。妈妈总对我说,古筝是我国的古典民乐,声音别致,琴音时而清脆如铃,时而温厚低沉,时而张扬狂躁,时而婉转柔情。我带着几分探究、几分幻想,踏入了古筝一对一课堂,从此,一学就是四年。学琴之路,比起学习,更加艰难坎坷。从识谱、练指法、到背乐理、听节奏……每一步都要反复磨练。我曾幻想自己一触琴便是行云流水的,现实却是手腕练到红肿琴声却依然难以入耳。古人的附庸风雅直接被我学习的枯燥经历所覆盖。我也迷惘过,甚至想放弃,但每每一想到已经努力过的日子和古人那些令人沉醉的曲目,我又重振旗鼓,继续前行!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年里日复一日的练下来,我的进步飞快,一首首曲子从我的指尖流出,弹琴时专注的模样竟有几分古典美了。

  古人多是月下抚琴,寄托自己的美好心意,我也不例外,高兴时会弹奏《瑶族舞曲》,春天到了会弹奏《春到拉萨》,情绪激动时会弹奏《战台风》,悲伤时会弹奏《汉宫秋月》……仿佛我的小世界里有位知音,分享着我的内心世界,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不知不觉,古筝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不知何时,小小的我也有几分懂了古人望月抚琴的缘由。

  琴音,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琴声一响起,人们就会跟随琴声缓缓前进,踏着琴声的脚步,你会听到春风绿过茫茫草原;你会听到淅淅沥沥的细雨敲打树叶;你会听到忧伤的少女窗前细碎的哭声;你会听到此起彼伏的笑声传遍村庄……是的,它就是一个会诉说心事的人,只要你愿意倾听,它从不会辜负你的真心。千年如一日,从古至今,琴音就如同穿越时空的桥梁,让古人与今人对话,让你我成为朋友,我们以琴交流,用琴做知己。

  如果七岁那年我是懵懂的,因为好奇而学习古筝,那么今天十一岁的我是肯定的,因为热爱而不会放弃古筝。四年的时间里,我不过是刚刚踏入古典民乐的殿堂,在以后的时光里,还有很多个四年在等我。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前行,向着演奏家的方向坚定的走下去。

  中国古典文化灿烂辉煌,古典民乐更是中国文化的有声瑰宝。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那个可以用音乐传承文化的使者,用古筝让每一个人更加了解我国的历史,以音乐无国界的优势,让全世界都听到古筝独特美妙的声音。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俞瑞,字伯牙,春秋时的音乐家,曾担任晋国的外交官。春秋时代的琴师。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故被人尊为“琴仙”。

  钟子期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历史上记载俞伯牙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名公,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国郢都氏人,即今湖广荆州府之地。俞伯牙身虽楚人,官星却落于晋国,仕至上大夫之位。因奉晋主之命,来楚国修聘。伯牙讨这个差使,一来是个大才,不辱君命;二来顺便省视乡里,一举两得。

  待公事办完后,伯牙张着风帆,乘着大船,准备返回晋国。不到一天,就到了汉阳江口。那时正是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忽然遇到狂风暴雨,船只不能前进,只得停靠在山崖之下。没等多久,风恬浪静,雨止云开,现出一轮明月。那雨后的月亮越发明亮。伯牙在船舱中,一个人感到有些无聊,于是就叫童子在炉内焚香,准备抚琴一操,以遣情怀。等童子把香焚好、琴摆好,伯牙开始调弦转轸,弹出一曲。曲犹未终,指下“刮刺”一声响,琴弦断了一根。伯牙感到吃惊,叫童子去问船头:“这船住所在什么地方?”船头回答:“就停在山脚下,虽然有些草树,但没有人家。”伯牙说:“是荒山了。若是在城郭村庄,或有聪明好学之人,盗听琴声,所以琴声忽变,弦即会断。这荒山野岭的,哪里会有听琴之人?哦,说不定有仇家差来的刺客!”然后叫上左右:“到处去检查一番吧!”这时,岸边传来话音:“船中大人,不必见疑。小人并非强盗之流,只不过是一樵夫。因为打柴回去晚了,又遇上狂风暴雨,就躲在山崖下。突然听到您优雅的琴声,所以停下来听听。”伯牙大笑说:“山中打柴的,也敢称‘听琴’二字!左右,让他走吧!”那人就是不走,在崖上高声说道:“大人的话可不对哦,岂不闻‘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大人若欺负山野中没有听琴之人,这夜静更深,荒崖下也不会有抚琴之客了。”伯牙见他出言不俗,或者真是个听琴的,亦未可知。走出舱门,笑道:“崖上的君子,既是听琴,可知我刚才所弹何曲?”那人说:“小子若不知,却也不来听琴了。刚才大人弹的是孔仲尼叹颜回。伯牙听了,大喜道:“先生果非俗士,请到舱中小憩!”樵夫被引进舱中坐下。伯牙问了他很多音律之理,他都对答如流。伯牙犹恐他是记问之学,又继续试他,问道:“足下既知乐理,当时孔仲尼鼓琴于室中,颜回自外入,闻琴中有幽沉之声,疑有贪杀之意,怪而问之。仲尼说:‘我刚见猫追捕老鼠,想它成功,又怕它失败,所以有贪杀之意表现出来!’才知道圣门音乐之理,入于微妙。假如我抚曲一首,你能听出我的心思吗?”樵夫说:“大人试抚弄一首,小子猜度。若猜不着,大人不得见罪。”伯牙将断弦重新整,沉思半晌。其意在于高山,抚琴一弄。樵夫赞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不语,又凝神一会,将琴再抚,其意在于流水。樵夫又赞道:“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只这两句话,说中了伯牙的心事。伯牙大惊,推琴而起,与子期施宾主之礼,连呼:“失敬,失敬!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衣貌取人,岂不误了天下贤士!先生高名雅姓?”樵夫欠身而答:“小子姓钟名徽,字子期,家住离这不远的马安山集贤村。”当晚,伯牙与子期结为兄弟。当年,他二人才二十七、八岁。伯牙欲邀子期随行至晋国求取功名。子期因家有年迈的父母,不忍马上离开他们而远行。伯牙说:“也好,等我处理完一些事后,明年的八月十五我亲自来接你和伯父伯母!”第二天早上,伯牙告别子期,乘船驶向晋国。

  伯牙立于大船,一路江山之胜,无心观览,只想着知音之人。

  光阴似箭,不觉春去夏来,伯牙心怀子期,无日忘之。想着中秋将至,奏过晋王,给假还乡,晋主依允。伯牙收拾行装,从水路而行。到达马安山不远的岸边,正值八月十五晚。伯牙操琴抚曲,心想子期闻之,必来相见。伯牙开囊,调弦转轸,才泛音律,商弦中有哀怨之声。伯牙停琴不操大声说道:“不好,吾弟必遭忧在家。若非父丧,必是母亡。他为人至孝,事有轻重,宁失信于我,不肯失礼于亲,所以不来。来日天时,我亲自上集贤村探望。”

  第二天天一亮,伯牙带上随从向集贤村出发,在一岔路口,碰见一个老者迎面走来,忙上前问路。伯牙起身整衣,向前施礼。那老者不慌不忙,将手上的竹篮轻轻放下,双手举藤杖还礼,说:“先生有何见教?”伯牙说:“请问去集贤村走哪条路?”老者说:“集贤村上上下下的人我无一不认识,请问你找谁?”伯牙详细地说明了来由。老者听完后,一双昏花眼内,扑簌簌掉下泪来,说:“先生别家可去,若说钟家庄,不必去了。”伯牙惊问:“这是为何?”老者放声大哭道:“子期就是我儿啊……去年八月十五采樵归晚,遇晋国上大夫俞伯牙先生。回家后,每天不但早出晚归坚持打柴,还利用早晚功书,由于劳累过度,染了风寒,医治无效,不久前已离开人世了……”看见伯父泣不成声的样子,伯牙感到一阵心痛,无法抑制,抱上瑶琴,直奔钟家庄,在伯父的引领下来到子期弟的坟前,抚起了凄切哀伤的乐曲,村民们赶来观看,一个个莫名其妙,偷偷发笑,以为伯牙神智出问题了。伯牙茫然不知为何,问伯父是何因。伯父说:“村民们听不懂你在弹什么啊!”伯相说:“原来如此。老伯可知所奏何曲?”钟公说:“老夫幼年也颇习。如今年迈,五官半废,模糊不懂久矣。”伯牙将即兴之曲解释给伯父听之。伯牙诵云:“亿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伯牙于衣夹间取出解手刀,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祭台上,用力一摔,摔得玉轸抛残,金徽零乱。钟公大惊,问道:“先生为何摔碎此琴?”伯牙道: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一、网络并非虚幻

  吆喝了近半月的“后官湖湿地公园笔会”,终于拉开了帷幕。

  十五日这天清晨,我一如往昔,五点起床,五点半乘271路车到王家湾,又转乘地铁,到指定地点:黄金口站。

  此时,才七点三十五分。

  走出车站,转了几圈,一没见到接人的牌子,二也没见到一个熟人。说到熟人,也是好笑,都只在网络中打的火热,真实的人,谁又认识?映入眼帘的只有卖早点的小商贩,和麻木、摩的。无奈,我只得返回候车室,耐心等待。

  仰头望天,阴云翻卷,热闹似要开场。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拿出手机,又开始完成今天的作业。

  等一篇六百不到的闪小完工,时间才到八点三十五分。又是没奈何,我只得步出候车室,站在块招牌下,糟塌起烟来。

  等到九点半,手机才响,接听,传来个陌生的声音。他说他是半知书生,我心头一喜,连忙说出了自己的位置。看到半知书生那青春年少,憨态可掬,一副眼镜的文弱书生样,我的心里竟还在想,这是真的?

  我问其他人呢?

  半知书生竟沉着回答,快了,快了。过不一会儿,半知书生接完电话,去了候车室。

  过了约模二十分钟,半知书生的周围已有了不少人。我连忙上前,看到了李爱林,傅炯业,吴梓谷,朴二雄,以及朴二雄带来的一个文友:纪稷,当看到水晶苑时,我竟愣住了,在我又走回候车室时,我曾见到过。只是不相识,却也无缘相认。想想倒也有些遗憾!

  别看我都是奔六的人了,心中却还揣着一颗童心:网络本虚幻,又哪来的真实?

  可现在,面对一个一个鲜活的人,不信也得信呀!

  说来也巧,这帮文友们一现身,那漫天的阴云竟也消散,竟还出现了一抹暖色。仿佛那高高在上的老天都在抗议:网络并非虚幻。

  二、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那天,在众多的人群中,我一眼就认出了李爱林。

  这并非是我之前就认识李大姐。我们只是在网络相识、相认、相知。能一眼认出,是因为大姐曾上传了一张图片,一脸的富态。见后,甚叫人亲切。却不知何故,大姐又改换了图相,图相上的大姐年轻,活泼。但,大姐的那副富态相我已铭刻心中。

  站在大姐那犹如铁塔般的身边,给人以安全,稳重。同时,也让一颗躁动的心得到了慰藉。

  大姐说她已年过花甲,都六十有四了。但从大姐的脸上,却看不出来。只在那满头的青丝中,看到点点寒霜。可在湖边照相时,从大姐的动作、神态、眉眼中,我分明看到了一个青春美少女!

  大姐的话语不多,总显出一副沉思状来。当我们从中法画展中出来,清点人数时,唯独不见了大姐。经过一番问询,大姐还滞留在画展中,面对某幅画作在观察,在沉思。没有这番静观默察,大姐又怎能写出《荷花赋》来?

  在交流会上,大姐是最后一个发的言。大姐也谈了她的创作经历。大姐起步晚,却厚积薄发,每一篇文都令人称道。从大姐的话语中,我们得知,大姐最感激一人,那就是鸽子。也就是我们的罗银湖版主。鸽子一名,是罗版主在江山的网名。用大姐的话说,没有鸽子的悉心指点,也就没有大姐的今天。而从大姐今天的成就来看,似有超出老师的趋势,但大姐却没有因此而忘恩,而是时刻记起。都说文人相轻,但在大姐这里,却是相亲。亲近的亲,而不是轻视的轻,这一点,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大姐说,我把情都渗透在人、物、事上,让虚幻的情,变得实实在在。反观大姐的作品,也的确如此。就连那类似报道类的反映社区活动的文,都能读出浓浓的情来。

  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大姐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三、时刻挂心间

  说实在话,半知书生老师组织的这次后官湖笔会,住在武汉城区的文友们能去,并不能叫人感到意外。意外的是,连远在黄石的首版水晶苑都去了,这就更令人感到惊讶了,而不是意外。

  说起来也是有趣。那天,我七点多钟就到了指定地点:黄金口地铁站。没过多会儿,就见个长得小巧的中年妇女走出了候车室。我盯着她看了多会儿,记忆中就是搜寻不出这么个影像来,于是,放弃了。

  其实,我也知道首版要来,也瞪大了双眼在人群中搜索。但也不确定首版会乘地铁过来。也不确定首版会这么早就过来。而记忆中的影像,依然是首版放在版块上的那则头像:桃树丛中,一袭花衣,戴副太阳镜,笑如花,手持一枝桃花,正专心欣赏。

  后来,半知书生来后,才与众文友相见,再与首版握手时,已是彼此唏嘘。我也不免心生愧疚,待慢了首版。

  对于首版,我也很是感激。我是去年二月份上的东湖社区,发的第一篇小文叫《换》。最先看到跟帖的是瞿行健,其次是首版。在二位版主的关心下,我才能顽强地走下来。而行健老哥的离世,很是令人痛惜!承蒙首版的看重,出任版主,专事网络文学版块。我的做法也很简单,唯有日日跟帖,来报答首版的知遇之恩!

  在赡仰钟子期墓,在交流会上,首版更是坦露了心迹:与众文友打成一片,繁荣我们的东湖社区,壮大我们的网络文学版块。

  试想一下,一个首版,如果不把版块时刻牵挂在心上,又怎能说出这感人的话语来?这说明首版的心里唯有社区。唯有版块。而网络文学版块,也是因了首版的这份牵挂,才愈办愈火红。上年度评为“优秀版块”倒也实至名归。相信今年依然!而我们这些文友,能为有这样的首版而娇傲!

  四、人杰地灵

  说起半知书生,这里还有一段趣话。

  半知书生在网络文学板块,发表长篇小说《忍冬》时,用的并不是这个名字,而是一串数字。后来,我在“文人墨客”这个群里问他,那串数字,是何用意?他答,是我的社交平台号。后来,首版水晶苑说,你干脆再想一个名字,有意义些的。他答,好。

  之后,半知书生这个名字闪亮登场了。

  读《忍冬》,会让人觉出了沧桑,也很为作者用语的老道与沉稳叫好。我猜测,这是个四十岁以上的人。

  随着深入了解,才知半知书生只二十四岁。人家说的信誓旦旦,听者却半信半疑。直到十五那天与其见面,才知所言不虚。看着他那憨态可掬,青春年少的相貌,我不禁发出一声感叹:半知书生并非半知。同时,也进一步领会了以前常说的,经验主义害死人!

  提起这次的后官湖笔会,似可作为一段文坛佳话流传。

  记得是九月份,我和罗银湖版主聊起了家乡的事情。内里涉及到了沙湖湿地公园。半知书生说,他们那里也有个湿地公园,叫后官湖湿地公园。还说,有机会邀请老师们去参观一下。我打趣说,那你先行。我那太远,什么时候成行,难说。半知书生说,好,说不定下半年就可成行。这一来一去,相谈甚欢。也没往心里去。哪知,刚进十月,半知书生就发出了这样的邀请。

  后官湖笔会也就走到了众人的面前。

  而那精彩的一幕,也就铭刻在了诸位参与者的脑海里。

  而这一功劳,当然首推半知书生了。

  就因了这次笔会,才使我的认知又一次得到了改变:网络并非虚幻,它依然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在操纵。

  半知书生虽然年轻,但从说话、办事来看,都很成熟、老道。听他说话,虽显吭哧,但每说出来的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随性所为。

  看来,知音故里的余荫并未耗尽,依然在庇佑着后人。地,依然灵;人,依然杰。而这一杰的代表就是半知书生。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篇一:我的知音朋友

  去年的圣诞节,我的好朋友欧阳雨的家搬走了。临别前,他送了一只美丽的风铃给我。

  这只风铃浑身上下都是淡紫色的。它的“头”是一个小铁钩,“颈”是由几条链子组成的,“颈”下的“肩”是一个圆形的小铁片,而“腰”部四周有好几条长短不同的金属柱,每条柱上都镶嵌着一道道银色的带子。它的“脚”最奇特了,是一个小圆圈,圆圈中吊这一条精美的小海豚。

  当风吹过,风铃“腰”部金属柱上的银色带子好像旋转起来,看得人眼花缭乱。“脚”上的小海豚就在圆圈中随风摆动,好像在表演钻圈;而金属柱互相撞击时,便发出声音来了!

  自从有了这只风铃,我的房间里、我的生活中便充满了欢乐!虽然它不是钢琴,却可以发出钢琴一般悦耳的声音……

  每当我独自呆在房间,闷闷不乐,甚至伤心地哭泣,这时,风吹动风铃,便发出清脆的声音,如同一支欢快的乐曲,它仿佛在安慰我:生活中总会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只有心胸宽广,才会永远快乐。慢慢的,它擦干了我的眼泪,溶化了我的烦恼,使我敞开了心扉。我情不自禁的随着那欢快的节奏翩翩起舞……

  每当我学习上遇到了困难,生活中尝到了失败……我默默地躺在床上,毫无生气,心灰意冷,这时,那熟悉的风铃声再次响起。这曲调是那样从容那样自信。它似乎在告诉我,有奋斗就会有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战胜失败,才能获得成功。渐渐的,我的心情平静下来。我又重新振作精神,鼓起勇气,奋力前进。

  忧愁时,你给我带来欢乐;失意时,你给我信心。风铃啊,你是我最好的知音,我感谢你!

  篇二:我的知音

  在我的童年里有很多最要好的朋友,可我的最佳朋友奖非李浩华莫属。他方方的脑袋,小小而又明亮的眼睛,脑袋前的头发往上强翘,显得时尚,嘴唇厚厚的,像抹了一道口红似的。他很热情。

  每当我不高兴时,他总会讲很多笑话给我听,让我开心。但我郁闷时,他还会做出滑稽的表情和动作,还会装小女孩的声音或一会儿男一会儿女的声音,搞得我“晕头转向”。并且他乐于助人,会帮人做一些他尽可能的一些事情。他不仅热情而且可爱。他比较孩子气。有一次他和他的弟弟闹僵了,他就没说一句话了,他弟弟来道歉,他拒绝“接见”,在外面看到他弟弟时,他就走开了,最后好不容易才和好。他一看到食物眼睛就发亮,有一次他万分饥饿时,听到“吃面条”三个字时,就以“每秒一百米冲刺的速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时间,第一个冲过去狼吞虎咽地吃饭,简直就像“饿狼扑食”。他可以说是我的知音了。

  之所以说他是我的知音,是因们我们有共同语言。我们的爱好是一样的――画画;我们的想法也都是一样的;我们每次思考问题,得到的答案也都是一样的。我们的关系是非常要好的,什么东西也破灭不了。这就是我永远的知音李浩华,他给我的童年增添了一道完美的彩虹。我会永远铭记他,因为他是我的知音。“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就一尊。”我们就是“高山流水”的永远都是组合的伙伴!

  篇三:我的知音

  说起知音,人们一定会想起自己最亲密的朋友,而我的知音却是一台已经陪我6年的钢琴。

  小时候,我懵懵懂懂的,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音乐。是妈妈拉着我的小手一步一步地带我走进音乐的大门。起初,我只是好奇,觉得钢琴很好玩,那一个个黑白的键盘像一个个积木一样,而且按下去还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来,我不由喜欢上了它。但是,每天单调的指法练习又枯燥又乏味。渐渐地我开始嫌弃这家伙来了。每当妈妈打开琴盖,我就恼火,就跑得远远的。在妈妈耐心地指导下,我终于又对钢琴有一点点好感,知道了那枯燥的指法练习是为今后弹好乐曲做基础的,只有现在练好了基础才能弹出优美的乐曲,这是一条必经的路。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发现自己竟能和钢琴交流了,每当我心情特别高兴的时候,它会和我分享;每当我心情低落的时候,它又像妈妈一样开导我,帮我走出郁闷的心境。我突然发现,音乐是那么奇妙,钢琴是那么大神奇,他们像一群欢乐的小精灵,让我随时都有着快乐的心情。

  现在,我已经能弹出优美的曲子了,欢快的声音在我家的小屋回荡着。妈妈还常常边听着我悦耳的琴声,边哼着小调,干起活来也有劲多了。今年暑假,我又通过了钢琴五级考试,这更让我对钢琴信心十足了!

  有时,我练完琴,久久地注视它,透过漆黑发亮的琴盖,我仿佛看见它在和我说:“音乐的道路还很长,你一定要坚持住,千万不能半途而废,你一定会成功的!”

  篇四:我的知音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交了一位好朋友,就想认识了一位品德高尚的老师。而我就拥有这位知音――书。

  谈起我对读书的喜爱之情,这可真是不言而喻呀!我走路看,下课看,睡觉时偷偷的看,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要说起我为什么会喜欢上读书,那还得从我上小学二年级说起。

  记得那年,我在华侨举办的生日partty,使我收到了许多朋友、同学赠送的礼物。其中就有一整套的《淘气包马小跳》和《四大名著》。一天我在家里闲的没事干,电脑坏了,电视动画片又没意思,爸爸妈妈又不在家。所以我只好捧起了一本《淘气包马小跳》看了起来,很快,我就被书中的一字一句,以及故事中的人物的生动形象给深深的吸引住了:下课了,班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生夏林果从毛超座位旁经过,他又拿文具盒拍着桌板,说起了快板儿来:“夏林果一回头吓死河边一头牛;夏林果二回头,大庆油田不产油;夏林果三回头,乔丹改打乒乓球……我津津有味的读者,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两三个小时,直到爸爸妈妈回来了,我才依依不舍地合上书。就这样,书成为了我学习生涯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读书当然也是我受益匪浅;《人间有晴天》告诉我人间处处有晴天,只要你肯用心去创造、发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告诉我一定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可怕的科学》教会了我很多科普知识与自然、地理之变……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我这位知音朋友告诉我的。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得知己,人生快哉。

  古人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有谁能够忘记子期与伯牙合奏的那曲《高山流水》?又有谁忍心看到伯牙因子期之死而断琴后寂寞的背影?是啊,那个世界上惟一懂得自己的知音不在了,留着把空琴又有何用呢?

  菊以渊明为知音,梅以狄翁为知己。须行即骑访名山,李太白的知音不过就是一壶浊酒,青山之间,倒骑青牛而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赤壁的知己是那“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虞灰飞烟灭”的周郎,这种穿越了时空的伟大心灵的对话,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之中的那股巨大的失鸣声,无独有偶,忧国忧民的范仲淹,他的知己是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代仁人志士,时空,从来都不是知音间可造成屏障的阻碍。

  但人生得一知己,何其难也!

  庄子笔下的鹏,即便是有着飞向苍穹的雄心壮志,但在面临蜩与学鸠的不解与嘲笑时,它仍是注定要遵行一场自己的圆舞曲,所谓高处不胜寒,得不到知音的鹏也许可以撑得住这种曲高和寡的孤独之旅吧!

  投江而死的屈原,他的生命里也未出现能与之慢慢相懂的知音,本以为楚王可以懂自己,不料这种坚信却抵不住几句挑拨之言。“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这等的美好又有谁来欣赏?柔弱的身躯最终化为汩罗江中的一朵水花。

  就是宴请众人的醉翁,也会说出“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道出一种“世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而我独清”的感叹,知音啊,确实难逢。

  记得那晚,苏子无意入睡,寻好友张怀民,共赏那一庭如水月华,也许当苏子发现好友一如自己难寝时,心里也是有一种情感得到回应的快乐吧。知音不需出生入死才可得到印证,世人的友情也许并不须要似马克思恩格斯般伟大,但知音,一生中有一个,也就足够了。

  或许在某一天,你可以在遇到某人抑或是某物时产生一拍即合的那种感觉,这时,我只想说,好好去珍惜他吧,因为,知音难逢。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人喜交往重情感,

  知音可听无限远。

  天涯海角共命运,

  万水千山能缩短。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读《知音》后感_作文850字_高二读后感及相关题材文章推荐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推荐

    无相关信息

用户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柒陆作文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9-2029 www.7l6.cn 【关于柒陆作文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8888888号

声明: 柒陆作文网 所有作文和句子来自互联网 ,和网友个人上传,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柒陆作文网

展开

读《知音》后感_作文850字_高二读后感及相关题材文章推荐

作者:网友整理 人气:

导读:  读《知音》后感1000字  洪丽敏  那时在图书馆学习,一直对着课本,有些累了,便到阅览室看看课外书。随手拿了一本名为《知音》的杂志,找个座位坐下,粗看了目录的细分后,便迫不及待地进入正文――  一篇篇的情感作品

上一篇:读《致青春》有感――写给老去的我们_作文400字_高二读后感及相关题材文章推荐

下一篇:《埋在雪下的小屋》有感_作文650字_高二读后感及相关题材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