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陆作文网:专注于分享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作文、作文素材、美文句子等内容!

文章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_作文3000字_高二读后感及相关题材文章推荐

日期:09-05 作者:网友整理    人气:4829我来评论

导读:  一●相关书讯:  在现代,很少有人这样观察史;在文坛,更少有人这样写作史。  作者黄仁宇穷尽叁十年心血,出入典籍,宏观细究,以超然独到的眼光,俯瞰古老的中国,以四海平靖、几乎无事可记,却对未来中国发展举足轻重的万历.....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_作文3000字_高二读后感及相关题材文章推荐

  一●相关书讯:

  在现代,很少有人这样观察史;在文坛,更少有人这样写作史。

  作者黄仁宇穷尽叁十年心血,出入典籍,宏观细究,以超然独到的眼光,俯瞰古老的中国,以四海平靖、几乎无事可记,却对未来中国发展举足轻重的万历十五年为中心,将中国的纠结、迷惘与困惑,纤毫毕现的开展在读者眼前。

  《万历十五年》英文版在1979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被美国许多大学用为教科书,另有法文、德文、日文等版本。在台发行迄今已多达二十余版,是黄仁宇着作中最畅销的一本。

  黄仁宇,湖南长沙人,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戡乱期间的国军,后赴美求学,为密西根大学史博士和史学家、中国史明史专家,大史观的宣导者之名而为世人所知。着有《万历十五年》等畅销书。

  二●内容摘录:

  理想与装饰究竟不同于虚伪,一个人仍能以此作为起点去推行他的诚意。(p.63)

  他的挣扎,他的自我责备,以及他对臣僚所作的爱民的训示,都可以安慰困窘中的人心,有如一服清凉剂。(p.132)

  生命不过是一种想像,这种想像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这里的地下玄宫,加上潮湿霉烂的丝织品和胶结的油灯所给人的感觉,却是无法破的凝固和窒息。(p.139)

  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p.218)

  叁●我的观点:

  在大自然中,公狮对幼狮有着望子成王的期待;在皇宫,皇帝对太子也有着望子成龙的寄望。但我们都知道:不是每幼狮长大都能成为独当一面的万兽之王,也不是每位太子即位都能成为众所爱戴的人中之龙。这其中参杂了一些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左右着他们的表现。

  就万历皇帝而言,因为他的一生被太多的人、事、时、地、物所牵绊、纠葛,所以难以独断的批判他是个昏君与否。不过,史中的他的确不是位尧舜之君。我想,左右万历皇帝一生成败最大的因素是年龄,以现代观点来看,肯定会觉得让一个未满十岁的孩子当统治者是荒谬至极的事。但宏观中国代,幼主即位却是司空见惯,因为他们多半有着「辅佐」他们的大臣或外戚,甚至是宦官,然而,「辅佐」往往成为「干政」的名义。史上最着名的例子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到了明代则有张居正和冯保架空了幼年的万历皇帝,使他变得依赖、优柔寡断;张居正死后,发现当年敬重的老师虚伪又富有野心时,万历皇帝又变得难以相信人。最终,因立储问题而消沉、一无所成。这一切都是因为年龄衍生的更多失败因素。反观现代,不同选举年龄皆有所标,就是为了避免造成国家统治失控与动。

  皇帝有贤愚之分,臣子也有忠奸之别。但究竟什么才是成为好官的条件?符合了条件,又真能流芳百世吗?代百官中不乏难得一见的清官,如海瑞这种模官僚,但犯颜直谏,往往落得贬官下场,人言:「伴君如伴虎」,就算一生安分守己、勤俭持家,也不知道哪天会招来他人的诽谤,总之,受重用的人仍在少数。反观,潜伏在皇帝身边的小人,也许才疏学浅或心怀不轨,却权倾朝野。这样看来,当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当一个人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时,劝告他人可能招致人际上的误会,若选择独善其身,又太过无情。也有人喜欢曲意逢迎,以求官运亨通。但我相信:史是一座不朽的天平,时光会冲淡谗言、诽谤,也能洗刷冤屈。

  虽然人言可畏,但可敬的却是汗青。地下忧愤而死的忠臣是否能因此瞑目已不可考,可知的是不论是当时的得志还是失意,千百年后,他们所有的事都将为后人所推崇、警惕,或评论一番。唐玄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我拿起「万历十五年」这面史的明镜,在作者犀利的笔锋下,窥探看似风平浪静的万历十五年,实则是一场风雨的前兆。然而置身于故事之外的我们,也应当思考,若是在生活中也遇上了问题,我们是否能跳脱当下迷思而未雨绸缪?这才是我们读这本书真正的意义所在。

  四●讨论议题:

  为何每个人都说「瑕不掩瑜」,而史却不一定如此,有许多皇帝、大臣一生丰功伟业,却因为一个错误而遗臭万年,其中是否有其塬因?或者,我们应该以更多面向分析史,而不是轻易的概括论定?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先生并非如传统史记般琐碎地描写该年事记,而是以1587年为支点,将明后期的历史支撑开来,更大的意图在于从人性角度阐释中国文明史。我不是学历史的,所谓“门内看行道,门外看热闹”,在热闹之余,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一时感慨万分,以求一吐为快。

  一历史

  历史本无所谓错与对,但人们在讨论历史的时候总爱如此评论:“如果当年韩信在汉中自立为王……”,“假如元朝大军向日本进发不遇到海难……”,这些言论无法改变已过去的事实,有意义的在于总结经验,以改造未来。昆德拉所言“永远隆起的硬块”意亦如此。

  历史是欲望推动的,众多的欲望组成之合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类开始住在树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猎为生,后觉得植物也不错,于是开始了种植。当然,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冲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从树上跑下来的时候,其他的强烈反对,“野兽来了怎么办?”“在地上怎么睡啊?……,这些反对和赞成冲突融合,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最初的人类公社,是人类最团结的时刻,因为那时人常常挨饿,用马斯洛的理论来说,就是人的需求还处于最低层――生理需求。要吃饱饭这统一的欲望就是团结的基石,同一团队的人必须要相互配合才能猎取到食物。但通常这仅局限于内部,在部落与部落之间,如何获得更多的食物就不再是能靠协作解决的问题,资源争斗(抢地盘)则成了更能解决问题的手段,战争和掠夺由此而生。

  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更高层次需求相应而生。得到尊重变成了理所当然的追求。由于得到尊重的主体必然是个人的,这种欲望彻底破坏了团结,成员之间相互冲突,出现了社会等级。

  二道德

  道德实际上就是对欲望的抑制,是对欲望冲突最有效的协调中和。

  道德是神秘主义的法律,法律则意味着工具性,这种神秘主义色彩和工具性相互矛盾的两大特性同存。神秘主义是人类思维的黑洞,是超越人类理性思维之外的东西,中间蕴涵着最强大的能量,这就是道德这个工具难以控制的根源。希特勒从这个黑洞里舀了一点能量出来便世界大乱,拉登沾了一点就能制造“9.11“。

  道德自然而然地成为抑制人的欲望的工具,道德本身的神秘主义特点就意味着对道德的理解的多样性。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对如何吃面包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这让今天的我们感到好笑;伊斯兰教的妇女们个个是蒙面大侠,让汉人望而生畏;纵欲主义和禁欲主义的争论今天依然激烈,这说明了道德由于其神秘主义特性,无力完成对欲望的彻底控制,道德只是神秘主义的法律,而不是单纯的法律,有时相反成了欲望冲突中的武器工具。

  事实上中华帝国从古到今,道德都成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汉王朝开始,就以道德为根基建构社会制度,但德治始终是美丽的梦想,当管理体系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把道德当成有效手段,整个社会呈两幅画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挂在口头的目标,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对追求自己的私欲。出了清官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着稀有罕见,然后大家都怀着万分景仰的心态仰望海瑞,心中却想着自己的勾当,却谁也不肯去做海瑞,这就是中国政界的现状。这也是中国整个社会状况的缩影,绝大多数人都将仁义道德披上,穿上这件漂亮绚烂的衣服,以高尚的名义,行苟且之事。

  中国古代的德治,毕竟是种境界,全民景仰,只因无法实现而不去要求自己的生活,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以国家的名义公然撒谎,在大家都知道是谎言的情况下,搞政治教育,三个代表,事实上连统治者自己也知道是个谎言,公然推行与所言不符之政策,此实为世界奇观之最。

  总结:当道德变成谎言的时候,对欲望的抑制无能为力的时候,何不撕掉这层厚厚的包袱,以获新生?欲望是动力,过分地抑制欲望,也让一切都变得死气沉沉,自春秋战国之后,中国从此败落,盖为此。

  最近我把《万历十五年》重看了一遍,当然还没看完。我就看了三章,可是这三章让我明白许多,也让我明白了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里极力想说的观点。

  1、道德与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与法的位置。自从秦朝因重法而灭亡后,自西汉以来,各朝都开始任用儒生。但是治国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观念,还是需要法家的,于是明儒暗法这一治国之道诞生了。但是一直以来儒都是高于法的,也就是说道德是高于法律的。这一点到了明朝最为显著。明朝的官员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时,是在用道德观念来判定对错,而明朝的道德观念是被朱熹的四书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标准里就非常强有力地表现出这一点:

  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这样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观得以解决,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观填补,没准有一些没有道德观的官员回去钻法律漏洞,以图私利。但是如果让法律高于一切,就会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况,无论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么面面俱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法律肯定会有漏洞,这个时候又没有道德观,社会将会更加腐败。只有让法律和道德齐头并进,社会才会和谐。可是自秦朝以来,各朝统治者怕蹈秦之覆辙,所以致使儒生目空一切。

  2、文官集团的弊端。由于天下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让皇帝过目,所以各朝统治者创建了文官集团,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可是久而久之,统治者们发现问题本身就是文官集团。但是这个时候要改是不可能的了,因为文官集团这个制度已被天下有学之士所接纳,如果彻底改变,天下人都会说统治者无道,局部改变又无济于事。文官集团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呢?科举制度。

  如果想入朝为官、名扬天下,这缺不了祖父的生财致富、父母的辛苦养育、妻子的贤淑达惠、老师的辛勤培养、朋友的鼓励加油、考官的欣赏录取、上级的提拔教导等等等等,所以说一个人当官之后都要回报这些人,可是明朝官员的俸禄仅够温饱,与实际脱节,就算俸禄可以维持小康,但是不够回报帮助他的人。所以要收常例,有良心的人就收一点,没良心的就会造成苛政。这全看当政的人的品行。所以张居正想改革,最后措施全部作废;申时行和稀泥,最后虽然使明帝国苟且残喘,可还是阻止不了帝国的衰亡。

  如果真的想改变这一状况,还是需要林达所提出的“平衡与制约”。

  当然,《万历十五年》里对封建社会制度的看法远不止这两条,还有许多的侧面描写和一笔带过的东西,如:重文轻武的利与弊,愤青的不顾全局等等等等。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如果想全面了解,就去看一下《万历十五年》吧。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历史乃人性、社会责任、道德伦常、体系的文化语法规定等等交织而成。在《万历十五年》中,我们可以看到蛛丝马迹。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准备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仅供参考!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一

  王国己,男,1971年出生于甘肃省民勤县。现任教于一省级示范高中。

  爱好读书,正在为一家杂志英译论语供连载。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这一段可谓是为《万历十五年》整本书定下了基调。后面的内容恰是围绕它逐次展开,让我们看到明朝历史错综复杂的局面,那种表面上平静而其实暗流涌动,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然而并非是帝国的发展和强盛,而是走向式微和衰败。此书在以后的叙述中则让人深刻地感受到历史并非总是在辩证中展开,也不是黑格尔所谓绝对理念的最终胜利。

  正如作者所言,这本书对“中国以道德替代法律”“已经批评得很透彻”。皇帝,无非是象征,是抽象的道德和智慧的代表。而所谓德行大部分就体现于各种礼仪之中。“一登皇位,他的全部言行都要符合道德规范”“任何个性的表露都有可能被指责为逾越道德规范”。所谓“有德者居之。”正是圣贤的训诫。皇帝即是以自己的德性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道德规范的解释却属于文官。从此书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九五之尊的皇帝实在是在臣僚们以道德的名义为要挟而牢牢地被控制在文官集团之下。然而“四书”中的原则,在有些人无非是具文,拿来做职业上的口头禅。从皇帝亲手安排皇太后入殓时的一切细节,却又以偶患湿毒、敷药未愈、行走不便作为理由,免除自己应该在众目睽睽之下参加的繁文缛节就可以看出文官制度对皇帝本人的要挟与节制已经超出了皇帝本人所能接受的程度。这正是文与质的矛盾。在此种较量中,万历皇帝遭受了越来越多的挫败感,最后以“罢工”作为对抗的武器,帝国的衰亡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从前边的叙述可以看出,伦理道德无非是拿来作为维护帝国统治的工具而已。这正是儒家伦理道德的虚伪性,对此,邓晓芒写有一篇长文《从康德的道德哲学看儒家的“乡愿”》对此加以了批判,令人信服。

  “表面看来皇帝具有传统赋予的权威,他想要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而其实皇帝是在臣僚们以道德的名义为要挟下按照文官集团所确定的规范来行动。任何超越和违背此种规范的行为将被加以“昏庸无道”之罪名,万历皇帝就曾受到臣下如此的指斥。原来,“百官之所以绝对服从皇帝,即使不是有条件的,但也决不是无目的的。君主专制本来与文官制度是相辅相成的。”皇帝越过这个界限行事的不是没有譬如万历的叔祖正德皇帝就曾经“毫不费力地作弄了他的臣僚”正德皇帝有“超人的胆量、充分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他曾亲自训练老虎,差点就此死于非命;亲自操练兵马;率军作战,得胜回朝;自己给自己加封“威武大将军”称号……诸如此类自然引起了文臣们的惶惑以至愤慨,而其中真正的原因就在于“皇帝挖空了他们苦心构筑的政治体系”。万历皇帝“缺乏他叔祖的勇气、积极性和寻找快乐的情趣”,那就只能当“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那就是参加代表着道德的各种礼仪。苦闷之余,只有“用一些更为无聊的方法消磨时光”。一个喜欢活动的人物具备着充沛的精力,但又无法用之于作出积极的创造。”自此埋下历史悲剧的祸根。

  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乃人性、社会责任、道德伦常、体系的文化语法规定等等交织而成。其间的复杂很难用一个维度讲得清楚。而且只有拉伸前后的历史岁月,方能看清楚一部分的历史走向。这也正是黄仁宇提出大历史观的一个原因。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二

  王国己,男,1971年出生于甘肃省民勤县。现任教于一省级示范高中。

  爱好读书,正在为一家杂志英译论语供连载。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这一段可谓是为《万历十五年》整本书定下了基调。后面的内容恰是围绕它逐次展开,让我们看到明朝历史错综复杂的局面,那种表面上平静而其实暗流涌动,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然而并非是帝国的发展和强盛,而是走向式微和衰败。此书在以后的叙述中则让人深刻地感受到历史并非总是在辩证中展开,也不是黑格尔所谓绝对理念的最终胜利。

  正如作者所言,这本书对“中国以道德替代法律”“已经批评得很透彻”。皇帝,无非是象征,是抽象的道德和智慧的代表。而所谓德行大部分就体现于各种礼仪之中。“一登皇位,他的全部言行都要符合道德规范”“任何个性的表露都有可能被指责为逾越道德规范”。所谓“有德者居之。”正是圣贤的训诫。皇帝即是以自己的德性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道德规范的解释却属于文官。从此书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九五之尊的皇帝实在是在臣僚们以道德的名义为要挟而牢牢地被控制在文官集团之下。然而“四书”中的原则,在有些人无非是具文,拿来做职业上的口头禅。从皇帝亲手安排皇太后入殓时的一切细节,却又以偶患湿毒、敷药未愈、行走不便作为理由,免除自己应该在众目睽睽之下参加的繁文缛节就可以看出文官制度对皇帝本人的要挟与节制已经超出了皇帝本人所能接受的程度。这正是文与质的矛盾。在此种较量中,万历皇帝遭受了越来越多的挫败感,最后以“罢工”作为对抗的武器,帝国的衰亡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从前边的叙述可以看出,伦理道德无非是拿来作为维护帝国统治的工具而已。这正是儒家伦理道德的虚伪性,对此,邓晓芒写有一篇长文《从康德的道德哲学看儒家的“乡愿”》对此加以了批判,令人信服。

  “表面看来皇帝具有传统赋予的权威,他想要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而其实皇帝是在臣僚们以道德的名义为要挟下按照文官集团所确定的规范来行动。任何超越和违背此种规范的行为将被加以“昏庸无道”之罪名,万历皇帝就曾受到臣下如此的指斥。原来,“百官之所以绝对服从皇帝,即使不是有条件的,但也决不是无目的的。君主专制本来与文官制度是相辅相成的。”皇帝越过这个界限行事的不是没有譬如万历的叔祖正德皇帝就曾经“毫不费力地作弄了他的臣僚”正德皇帝有“超人的胆量、充分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他曾亲自训练老虎,差点就此死于非命;亲自操练兵马;率军作战,得胜回朝;自己给自己加封“威武大将军”称号……诸如此类自然引起了文臣们的惶惑以至愤慨,而其中真正的原因就在于“皇帝挖空了他们苦心构筑的政治体系”。万历皇帝“缺乏他叔祖的勇气、积极性和寻找快乐的情趣”,那就只能当“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那就是参加代表着道德的各种礼仪。苦闷之余,只有“用一些更为无聊的方法消磨时光”。一个喜欢活动的人物具备着充沛的精力,但又无法用之于作出积极的创造。”自此埋下历史悲剧的祸根。

  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乃人性、社会责任、道德伦常、体系的文化语法规定等等交织而成。其间的复杂很难用一个维度讲得清楚。而且只有拉伸前后的历史岁月,方能看清楚一部分的历史走向。这也正是黄仁宇提出大历史观的一个原因。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三

  《万历十五年》是著名的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如黄仁宇先生所倡导的大历史观,黄先生在此书中一共用了七个章节描写了七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指出了中国有了明清这样一个历史大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一

  黄先生在自序中说自己写此书的目的在于提醒大家,“有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就可以冲突既开,因之而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他认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在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而明代的财政税收制度则和民间经济的发展相脱节”,“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和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内由先进的演变为落后地区的明清的主要原因”。“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端在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而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起资本主义呢?黄先生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组织,一种系统”,“中国的传统政治既无此组织能力,也决不愿私人财富扩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为王朝的安全之累”。

  在《万历十五年》的英文版序言里,L.卡林顿.富路特说到,“黄仁宇先生对明朝末期的一个的聚集,使读者深切感受到了那时中国官僚阶层的运作方式”,“这本著作有利于全面理解现代中国的历史”,“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做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论述”。“本书的叙述并不是要我们相信:中国人民从那时及其以后所普遍遭受的苦难一直是个巨大的错误;从现在开始,中国必须抛弃过去的全部经验,并尽可能地仿效西方来弥补的时间”。

  二

  对于万历来说,作为一个皇帝,他应该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按我们想当然的想法,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任何事情。然而事实却是,明代的这种官僚制度居然让他连做人的权利都没有,到是应证了鲁迅的那句“中国就是一个吃人的社会”。万历不能做自己喜欢做事,不能去喜欢自己喜欢的女人,不能到自己喜欢的地方玩,不能让自己认为有才能的人任职,不能有任何朋友,不能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他想励精图治、扬我国威地积极施政都不可能,更无须说自己还能不能选择去死!他就是一个象征,让所有人来顶膜礼拜,所以他就是一个神,无所不能,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也是如此,他也无须也不可能体会一个人的真实性。他所要做的,就只剩下遵循祖宗之法,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必须完成的程序,并将这种程序保持延续下去。可以知晓,万历的一生是何其悲哀的一生!“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然而必须警惕的是,现实中的每个自我,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一个个“万历”呢?万历的这样一个悲剧性的象征反应了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形式即实质”的极度无奈。而这种无奈仍然对当代的中国人影响至深。在这一章里,黄仁宇先生还从自己的独特视角细致刻画了在中国官僚政治文化下,人与人之间处理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如果读者能够仔细思考,很容易发现当下中国无孔不入的这种官僚文化控制着几乎每个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一方面,如果能理解到这个层面,如果我们还有一颗善良之心,我们没有理由不痛心疾首;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够后知后觉,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正确运用好这种文化,对于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是相当有用的。当然我们还能从中体会更多,例如后宫佳丽无数,然而面对一切都不能改变、但精神又是极度空虚和寂寞的万历为何对淑妃郑氏情有独钟?“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一个人,一个王朝的失败究竟从何时开始?在当时的具体环境下,我们能够有那种敏锐的洞察力吗?当然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东西。

  三

  中国当时的形势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呢?第二章中,黄先生提到申时行和朋友的一封通信中指出局势艰难,“上下否鬲,中外睽携,自古国家未能有如此而长治久安者”!!!如此,申时行唯有行中庸之道,唯有坚持自己调济折衷的原则,以延长风雨飘摇中的大明寿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文官治国的大国,申时行深知张居正失败的根源。所以,申时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企图在维持文官集团的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首先维持帝国的稳定,再则希望万历皇帝能够作渐近式改革,以图将来。然而,病入膏肓,国家日益积贫积弱,终于在风雨交加的1644年为一个落后的游牧民族所灭,这又奠定了之后中国落后的基础。张居正专政十年,最终却落得个身败名裂,文官集团分裂加剧,在于他忽视了中国的文官集团所具有的双重性格,“固然有许多官僚凭借特权,引用私人,扶植地主和高利贷者的利益,但是‘四书’所揭橥的、为文官所标榜的宗旨,也并不全是口头禅。如导之以诚意,一些有责任感的年轻人如邹元标辈,又真能不顾一已之安危荣辱,为仁民爱物的宗旨拼命”。这一大帝国中央集权过度的不良后果在于:“下层行政单位间许多工作实际工资问题尚未 解决以前,行政效率的增进,必然是缓慢的、有限度的;强求效率增高,超过这种限度,只会造成行政系统的内部不安,整个文官集团会国压力过高而分裂;而纠纷一起,实际问题又会升级成为道德问题”。

  四

  在张居正一章中,黄先生指出了明代的财政、政治、经济、人事之所在,对帝国作了全面的剖析。不得不承认,中国各级政府的低效由来以久,就在于“以道德代替法制”。“一个具有高度行政效率的政府,具备体制上技术上的周密,则不致接二连三地在紧急情况下依赖于道德观念作救命的符。说得严重一点,后者已不是一种现象,而是组织机构违反朝代,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推陈出新的结果。”

  中国事实上的各种制度,无论是当下还是古代,张居正可谓至死方明。如有兴趣,多加思考,我们定能发现这种“人和”政不通的根源和根治方法。

  五

  活着的祖宗是谁?

  申时行解甲归田以后,仍然对帝国的运转起着重要意义。“在他看来,以道德力量作为放下的根本大法, 关键在于防止坏事发生,而不在于不屑地去解决问题”。“他在行政上的成就,往往得力于的人事安排”。

  “在我们形式化的政府中,表面即是实质”,“当一个人强迫自己对一件事、一种前途建立信念,则其与宗教式的皈依就极微,因为凡是一个人处于困境,他就不太愿放弃任何足以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即使这种可能性极为渺茫,没有根据,他也要把它作为自己精神上的寄托”,这正是明代文官集团的悲剧根源。一方面它直接导致了政府未能如愿改革,从而一步步走向衰亡;另一方面,也保证廷臣们的安全感,让他们可以进行“阴谋”、“阳谋”之事。当然这些表象也从了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六

  历史上的海瑞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又应该任何评价?

  我们这个帝国制度长期存在的一个困难就是:“以熟读书读书的文人治理农民,他们不可能改进这个司法制度,更谈不上保障人权。法律的解释和执行离不开传统的伦理,组织上也没有对付复杂的因素和多元关系的能力”。而海瑞呢,尊重法律,按照规定的最高限度执行,所以“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告人抛弃”。“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却至为微薄”。他的一生是制度的一个产物,其结果是“个人的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现实中的每个人何尝不想做一个圣人,如海瑞一样,富有理想,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有理想的人的所作所为终不为文官制度下的同样怀有理想的人接受为办事的规则;倘若你理想不理想化办事呢,想想申时行,绝不理想化的调济折衷使大明借过了最后一次改革的机会,眼睁睁的看着王朝一步一步地走向悲剧。

  海瑞是“伦理道德的坚决信奉者和实行者,对国家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所以他注定要失败,注定要成为一个悲剧!!!但是这种单纯的理想,固然可以造成许多个人生活的悲剧,介地也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增添了永久的光辉!!!

  “以个人对抗强大的社会力量,加之在具体处理这些诉讼的时候又过于自信,师心自用,既没有对地方上的情形 作过周密的考察,也没有宣布法律的准则,更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去调查案情、听取申辩以作出公正的裁决,海瑞的不能成功已不待言而自明。”

  在此章中,黄先生还分析了农业社会下明朝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应了当代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这些都值得我们深究。

  七

  戚继光作为明代最出名的一位将领,在当时的形势下却也不得不独自面对孤独。

  戚继光号称明朝最与有才能的将领,却在自己被弹劾罢官三年以后仍不能见谅于万历,个中原因在于他和张居正的关系过于密切。和明朝许多人一样,他们的遭遇具有普遍和必然性,这和官僚体制下的文官和武官之间的关系有关。

  实际上戚继光以一人之力,重振了明朝的军事实力,使得万历能能够抵御倭寇和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然而诸如此类的军事天才孜孜不倦的奋斗竟也不能是奄奄一息的王朝止住颓废之势。“现代化的技术和古老的社会组织断然不能相容,要不是新的技术推动社会组织趋于精确和严密,那就是松散的社会组织扼杀新的技术,二者必居其一”。

  俞大猷和戚继光为同一时代的优秀军事将领,最终却只有戚继光能够名扬青史。这在于戚继光深知中国官僚体制下“个人力量所不可抗拒的社会因素”,“没有去触动整个国家体制,而只是脚踏实地,做他职责范围内力所能及的事”。如此一来他成功了,但同时,整个时代失败了!!!

  八

  李贽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内心充满矛盾却又强烈的坚持个人的价值观。“这类典型的作家,如果发现了崇高的真理而愿意为之牺牲自己,他的文字之间就会表现一种燃烧性的自我满足和欣快”。

  李贽貌似看透了社会的所有弊端,但又发现自己无能为力,更可恶的是自己不能不依靠这个令自己极端厌恶的社会体制生活。如果我们想弄明白当代的自己是如何地与现实格格不入,但同时又极端的依赖于这个让我们极端憎恨的体制。

  体制是什么? “监狱是个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后习惯它,更久后,你不能没有它,这就叫体制化。”“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体制化”。

  “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涨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现实中的我们,当我们面对李贽的这种困境时,我们会作何选择呢?难道是像他一样最后殉道似的自杀吗?

  如果我们确实能认真体会李贽的那份孤独和无奈,并对此章研究一番,那我们肯定会理解现实中每一个人言行举止中表现出的荒诞和怪异。

  我认为,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了解中国的真实状态,所以决定将下面几段话摘抄下来。

  “在本书的前面几章中曾不止一处提到,我们的帝国是由几百万个农村聚合而成的社会。数以千万计的农民不能读书识字,全赖乎绅士的领导,村长里甲的督促,他们才会按照规定纳税服役。在法律面前,他们享有名义上的平等,而实际上,他们的得失甚至生死,却常常不决定于真凭实据而决定于审判官的一念之间。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不技术之不及。

  “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枕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身败而兼名裂。”

  这些也算是黄仁宇先生对整中国的大失败做的一个总结。

  在此书中,对于黄仁宇先生的治学,本人是颇为尊敬的。黄先生以每周一册在速度花了两年的时间读书完了一百三十三册《明实录》,自计划撰写到杀青,历时七年。另外,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也可以让我们借鉴。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

  万历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等一批历史人物在黄的笔下重新闪现出灵光,掩卷而思,我们也不得不考虑人在官场,特别是中国社会应该如何适应。

  读这本书,使我想到一句夏新公司总裁李晓忠会议上的话:“如果你现在对共产党不满意,则更要入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她!”诚然,对中国社会也是如此,如果你想改变中国社会,则首先要适应这个社会上的规则,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改变社会。

  但在万历时期,却没有人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万历帝采取了消极的做法,使得朝内矛盾增加;张居正采用高压策略,令压力在其去世后瞬间爆发;申时行总结经验,却采取中庸之道,基本一事无成;海瑞用其独有的性格,在精神上可以照耀千年,却无法与现实接轨;戚继光虽心有国家,外在表现却是组建私家军队——“戚家军”,这在任何朝代都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综合以上,我说充分认识到“目的”与“途径”各有所重,可以说,目的重要,达成目的的手段更加决定了努力是否成功。很多人都可能想为国家出力,但如果途径不对,则目的无法达成。

  中国毕竟不具有一个直来直去的文化,大家讲“面子”,重“含蓄”,所以做事的手段就更显重要。在西方,“沟通”同样是一门科学,而在中国“沟通”却更重技巧。即然是技巧,作为当事人就要有识破别人真实目的的能力。

  万历皇帝在别人指责张居正之时没能认清这些人的真面目,所以酿成后来的一系列问题与错误。所以这要求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人做一件事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其达成的效果是什么?这都非常重要!

  正如唐朝魏征所讲,一个连亲情都不顾,边儿子都可杀的人是不值得信赖的。所以,一个人做事情如果违反了大原则,其心术则肯定是有问题的。

  当然,我们也不提倡海瑞似的作风,因为人毕竟是人,有“阴”、“阳”两面,即私俗与奉献精神并存,所以在制度完善的情况下,高薪养廉肯定比低薪要好的多。

  所以,今后一定要记住,要改变社会,首先要适应社会;要改变一个人,也要首先与这个人建立良好关系。同时,要认清一个人,首先看其言行,但最主要是重视其言行背后的真实目的及即得利益者到底是谁。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

  最近我把《万历十五年》重看了一遍,当然还没看完。我就看了三章,可是这三章让我明白许多,也让我明白了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里极力想说的观点。

  1.道德与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与法的位置。自从秦朝因重法而灭亡后,自西汉以来,各朝都开始任用儒生。但是治国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观念,还是需要法家的,于是明儒暗法这一治国之道诞生了。但是一直以来儒都是高于法的,也就是说道德是高于法律的。这一点到了明朝最为显著。明朝的官员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时,是在用道德观念来判定对错,而明朝的道德观念是被朱熹的四书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标准里就非常强有力地表现出这一点:

  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这样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观得以解决,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观填补,没准有一些没有道德观的官员回去钻法律漏洞,以图私利。但是如果让法律高于一切,就会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况,无论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么面面俱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法律肯定会有漏洞,这个时候又没有道德观,社会将会更加腐败。只有让法律和道德齐头并进,社会才会和谐。可是自秦朝以来,各朝统治者怕蹈秦之覆辙,所以致使儒生目空一切。

  2.文官集团的弊端。由于天下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让皇帝过目,所以各朝统治者创建了文官集团,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可是久而久之,统治者们发现问题本身就是文官集团。但是这个时候要改是不可能的了,因为文官集团这个制度已被天下有学之士所接纳,如果彻底改变,天下人都会说统治者无道,局部改变又无济于事。文官集团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呢?科举制度。

  如果想入朝为官、名扬天下,这缺不了祖父的生财致富、父母的辛苦养育、妻子的贤淑达惠、老师的辛勤培养、朋友的鼓励加油、考官的欣赏录取、上级的提拔教导等等等等,所以说一个人当官之后都要回报这些人,可是明朝官员的俸禄仅够温饱,与实际脱节,就算俸禄可以维持小康,但是不够回报帮助他的人。所以要收常例,有良心的人就收一点,没良心的就会造成苛政。这全看当政的人的品行。所以张居正想改革,最后措施全部作废;申时行和稀泥,最后虽然使明帝国苟且残喘,可还是阻止不了帝国的衰亡。

  如果真的想改变这一状况,还是需要林达所提出的“平衡与制约”。

  当然,《万历十五年》里对封建社会制度的看法远不止这两条,还有许多的侧面描写和一笔带过的东西,如:重文轻武的利与弊,愤青的不顾全局等等等等。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如果想全面了解,就去看一下《万历十五年》吧。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大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的命运,这句话适用于里面每一个人,包括皇帝、能臣、清官等,他们都试图去追寻他们心目中理想,但都付诸东流。

  万历十五年是平淡的十五年,似乎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实际上,从这年起,王朝的覆灭已经不可避免了。或者并不应该这么说,应该说王朝的覆灭已经注定了,而只是从那时起,端倪更明显罢了。

  明朝的统治者并非皇帝,而是文官集团以及书中没有提及到得宦官集团,这是区别于历代王朝的一个显著特点。明朝的创立者朱元璋废掉丞相,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而他并没有为他无能的子孙想过,也没有想到在王朝的后期,文官集团会是凌驾于皇帝头上的正真主宰者。

  文官集团有制度上的保障,也有思想上的巩固。而整个文官集团是以儒家思想为思想核心,这样便造成了一个以道德来实现统治目的的国家,缺乏了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使大批的人挂羊头卖牛肉,为国家的灭亡埋下了一个不定时的炸弹。

  在《万历十五年》中所描述的许多重大的宫廷斗争中,都是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消失所牵起的轩然大波,比如说首辅的张居正,他在任期间,父亲突然去世,这本来只是礼仪上的问题,但偏偏在文官集团的添盐加醋下成了一场政治斗争。

  在本书中,作者是以阴阳的思想来阐述的。阳既是光明磊落、不顾生命安危誓死捍卫道德的人;阴既是所谓的贪官、贪财贪权。阴阳之间的不断冲突,是导致炸弹爆炸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我个人认为,既是是阳者也有阴,阴着也有阳,在这个物序流转的世界里,每一个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那么谁又能把王朝的覆灭归罪于哪一方呢?

  最后,作者是以这么一段话结束他的作品的:“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而从书中,我唯一得到的结论是:儒教误国。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不同于断代史或大事记的传统历史写作手法,黄仁宇先生所著的《万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选取了明朝万历年间一个普通的年份进行了社会和人文层面的分析,诚如开篇所言:“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万历十五年……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然而隐藏在平静的社会生活后面,潜伏着明朝由盛转衰的必然趋势。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万历十五年》精选读后感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最初对这个书感兴趣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作者黄仁宇的传奇人生,我是赞同人生要有不同体验的。所以一个当过军人的学者,一个颠沛流离远走异国的历史学家,这本身对我就是有吸引力的;二是因为评论说这个书和我们以往看待历史的视角不一样啦,研究的很深入啦什么的。能从和我不一样的角度看问题,这一点也是很吸引我的。

  我对这个书最大的感受,还是从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中看到的,吴晓波说,只有通过细节式的历史素描,才可能让时空还原到它应有的错综复杂和莫测之中,让人的智慧光芒和美丽,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错误,被日后的人们认真地记录和阅读。(说实话,我认为对于离我们远的历史,我们需要更多的细节,因为抽离和宏观天然就多。但是对于激荡三十年这样的书,仅仅才过去三十多年,当事人都还在,这种时候细节就显的不是很重要,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视野和宏观上对历史规律的把握才是最难得的。在这一点上我有些苛求了)

  黄仁宇对于历史细节的把握源于他对历史第一手资料的潜心研究,这种态度在现在浮躁的年代越来越少了,虽然我们并不是一代人。这个书语言平实生动,并没有晦涩之处,所以一般人都看的明白。但是其中所表现的逻辑却不像他的语言那么简单。我读历史也不算少了,但是我对这个书最多明白了六成。如何去认识历史,怎么去认识历史,这个东西我现在也还不知道,但黄仁宇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觉,让我们觉得这样也可以啊。我觉得这个书是扎实的,也是有趣的。

  三国演义的第一句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此定下了三国的基调。万历十五年的开头,也定了这本书的基调,就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这种从事情的微小发端,从而进一步能预见到后来的演变,这就是读史明智的缘由,这也是基于对长期历史演变的深刻理解而提炼出的历史性规律认识。读历史的确是明智啊。

  万历当皇帝其实挺失败的,想做的事情一件没做成,不想做的事情却得天天做。随着年龄的增长当皇帝的日子久了,增加的也仅仅是不做不想做的事,想做的依然做不了。这也是因为当时的政治气候决定的,文人集团过于势大,程朱理学深入人心,那个时候什么最大,不是皇帝,是礼法是制度,任何人都逾越不得。

  张居正有多优秀自不待言,但是生前如此风光,死后却如此萧索,这其中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得不出可以一句话总结的原因。但是我想到了俾斯麦,他在位时纵横捭阖合纵连横,让德意志始终处于最主动的外交地位。但他一退休,他的那套体系土崩瓦解,德国从此走上了另一条道路,由此导致了一战。这么优秀的人,为什么不能建立一套长久的体制和政策或者在政治体制中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呢,总是政治过渡的这么不顺畅。以儒家的观点就是没有以德服人,还是不够优秀的。

  反观申时行,不似张居正那般锋芒毕露一手遮天,但申时行是懂得进退为人为官之道的。他们最大的差别不在能力上,在为人之道上。我其实最佩服的是汾阳王郭子仪了,那是几千年中国历史人物的典范啊。

  还有两个人的对比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继光,虽然他们是一文一武毫无关联。我想对比的其实是海瑞的不合实际和戚继光的实事求是。海瑞和社会政治现实格格不入,我们可以敬服海瑞的高洁,但我仍质疑海瑞的做法对社会有什么积极作用。而戚继光呢,在明朝军制如何落后的情况下,充分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现实,从不做不可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实事。明朝有此名将,军事上却难有进取,不得不说,中华历来被外地入侵都是内部不团结的时候。武将有好下场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来还是得读书啊。

  至于李贽,我没什么想说的,以前小时候看到李贽估计会说一些肤浅之言,但是这次看了之后,我却不敢说什么了,以后看了他的书或者有更深刻的了解再说吧。

  这个书挺好的,以后有机会还要重读。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  

  不同于断代史或大事记的传统历史写作手法,黄仁宇先生所著的《万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选取了明朝万历年间一个普通的年份进行了社会和人文层面的分析,诚如开篇所言:“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万历十五年……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然而隐藏在平静的社会生活后面,潜伏着明朝由盛转衰的必然趋势。

  有鉴于唐朝藩镇制造成的动乱和宋朝管理的松懈,明朝实行严格的中央集权,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甚至取消了丞相设置转而依靠原来仅为文学侍从的“大学士”作为统治中枢,组织机构的失衡日渐形成。文官的地位在明朝达到了历史的顶点,武将们出生入死、屡建奇功,但其社会影响,却未必抵得上一篇精彩的文章。明朝任用文官作为总督巡抚来指挥各级武官,在总督巡抚之下还有“兵备使”或“海防道”,名为监察,实际拥有调度攻防的权力,在军政方面,人事的任免以及补给、交通各项也统统由文官主持。这种军事组织,一方面打击了武官的积极性,更造成决策和军事行动的迟缓。在经济上明朝的财政、税收政策打击新兴的工商业,维持单一的农业经济;在文化上僵化科举制度,采用“八股取士”;而对外贸易上实行“海禁”,重回闭国锁关的政策。明朝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200万的军队,却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军事供给和作战能力,“土木之役”中一国之君竟被瓦刺俘虏,而后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景山,然后是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努尔哈赤率领清兵入关取而代之,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中国封建社会在唐宋达到顶峰,明朝的皇帝从太祖朱元璋起未尝不是雄心壮志,延续一个强盛的帝国梦想。从家教和制度约束的角度来讲,明朝的皇帝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如万历皇帝年青时一次与后宫歌女把酒言欢,慈圣太后得知后竟在宗庙祖先牌前痛哭流涕,自责未尽教导之职,并罚皇帝长跪,与朝臣商议差一点废了万历皇帝,虽贵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帝,但小日子也不好过。与其政治抱负不相称的是明朝单一、低效的国家管理机制。明朝强化封建的伦理道德和政治思想,万历年间的历史舞台上出现了一位封建社会模范官僚:海瑞,他的一席治国话语很有代表性:“两汉力田孝弟并科之意,隆礼相爱,惟上意向,唯民趋之,一归本业,力返真纯”,希望领导社会回复到历史上和理想中的单纯。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发展的潮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滚滚向前,生产技术和经济文化在明朝快速发展,复杂的社会发展挑战着政治管理层的智慧,然而明朝的统治者未与时俱进,死守着封建传统的治国理念,单一、低效的官僚管理制度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形成强烈的反差,虽然明朝经济发达,但当大敌当前竟无法组织有效的军事供给制度和作战战略。明朝的政治家们也未尝不在反思“土木之役”、正规军打不过倭寇此类现象的制度根源,张居正、戚继光等有识之士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终因触动既得利益者而遇到强大阻力而无力回天。传统史学家将明朝的灭亡与宋朝一样归于外族入侵这样的外部因素,然而《万历十五年》揭示的制度性缺陷说明明朝的衰败已是历史的必然,而这种衰败,也代表着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中国大历史的转折点,而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深远。

  最后,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一书所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也值得我们学习,一个朝代的兴衰,在一个“四海升平”的年份里找到了体制根源,从平凡的事件中看出事物发展的机理,从风平浪静中洞察涌动的暗流,这不是一种睿智吗?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看《万历十五年》,与其说是在写万历年间第十五年的概况,不如说在写整个大明王朝的兴衰;与其说是在写封建王朝的君臣伦理和三纲五常,不如说在诉说整个文官体系的存在及运行机理。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万历十五年平淡无奇,明朝注定灭亡。”也就是说,在平淡无奇的一些日常生活背后,导致了一个不平凡的大帝国的灭亡,这实在是非常经典的。你仿佛看到冰山上面的一角,然后感觉到底下有一个巨大的冰山,在支撑着它,使你认清一个历史的必然性,明朝的灭亡并不是决定在李自成打进北京城,而是决定在万历十五年。

  我们可以把万历十五年这个时期的明朝看作是一个家族企业,万历皇帝就是这个家族企业的继承人、董事长;把第二章所写的首辅申时行当做是他任命的 CEO ;把第三章写的张居正这个人,当作是一个前任的 CEO ,你可以比较前面的 CEO 跟后面的 CEO 做法有什么不一样,从而影响了什么样的一个未来;第四章,“活着的祖宗”,你可以看作是这个家族企业所遗留下来的一些企业文化、企业的价值观,所带来的一些制约,祖宗虽然已经死了,可是仿佛活着,你的权力和限制都是来自祖宗,但是到底对一个人影响有多大,又与这个人的能力有关系,如果万历是唐太宗或者康熙这样的皇帝,把他摆在同样一个地方,做的肯定是不一样的事情。

  第五章所写的海瑞,是一个低阶别的政府官、地方官,有点像我们分公司、办事处的主管。他们直接接触客户,立即服务,为当地服务。然后他也会产生书中所讲的困惑:到底是听朝廷的,还是要听老百姓的?类似这种矛盾。像以服务为导向的部门,自然是以客户为先。但是,朝廷的意愿与百姓的心声,永远是两难的选择。

  接下来戚继光。戚继光是一个将领,他去打倭寇,这比较像行销部门,跟竞争对手作行销的战争。例如我 从中国台湾被派到大陆来,就是一个外派的将领,就是要来攻打这个市场。而在打仗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用掉公司大量的资源,但这个仗要怎么打,公司就要因此决定怎样去分配资源。

  如果说“活着的祖宗”代表了历史的包袱、历史的价值观、或者是朝廷上层的价值观,第七章讲到的李蛰正好相反,代表的是下层平民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他比较接近老百姓,可是跟上层的思想体系有一些冲突,是“自相冲突的哲学家”。这就好像刚进公司的大学毕业生,感觉公司的上层,就像是“被腐化的知识分子”,权力很高,已经萎靡了。

  从第一章念到第七章,从“公 司董事长”内心的转变,一直看到普通人的思想。然后你会慢慢醒悟,平淡的“万历十五年”如何决定了几十年后明朝的灭亡。把它归到你现在的企业里面,或许这一周也是平淡无奇,和以前一样,但可能公司未来的五年就决定在这一周,不是因为这个礼拜产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变局,不是!而是在这一周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冰山、一个很大的体系在运作,有形的官僚体系,加上无形的思想体系在运作,而导致了你五年后的景况。

  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当我们观察身边周遭组织里的这些人,从他们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当中,可以看到企业未来的兴衰,从而培养出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所以很值得我们去品读。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明朝那些人儿

  读史明鉴是一个非常取巧的说法。于我个人来说,看史书实在是个有趣又无聊的过程,有趣在能获取窥探古人生活的满足感和对比现今然后评论一二;无聊在既时代久远又实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看《万历十五年》,与其说是在写万历年间第十五年的概况,不如说在写整个大明王朝的兴衰;与其说是在写封建王朝的君臣伦理和三纲五常,不如说在诉说整个文官体系的存在及运行机理。

  历史上似乎从来完全的赢家或者败者。张居正,大刀阔斧为国献策、权倾朝野官至太师,然而死后仍然难逃权利肃清家破人亡的历史悲剧,树倒猢狲散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万历皇帝,虽贵为天子,也曾励精图治为民谋福,然而终究在政治的漩涡中难逃被控制的境遇,最终消极厌世推崇无为而治,落得一代庸君的名声;海瑞,一生清贫无畏权贵,为民请命不惜触怒龙颜,在民间赢得一片好名声却也终究落得一个不被重用且万矢之的的下场;申时行,作为再任首辅,凭借自己的中庸的政治智慧迎合了万历后期不为的政治风气,也算是实现了自己政治抱负,然末了仍然难逃一出被百官参劾的闹剧,还落了个毫无建树的名声。戚继光,一名大将,有勇有谋,戚家军的出现让倭寇小贼闻风丧胆,也让其他王侯将相惴惴不安,最终丰功伟绩敌不过皇权至上,饱受猜忌而终老。李贽,仿佛是离经叛道的代名词,与集体观念背道而驰,活在自己的世界为所欲为,饱受争议又饱受偏爱,极端坚决又极端矛盾,着实是苦闷又漫长的万历年间一个光怪陆离的存在。

  至此,何为为官?何为从政?何为为民?何为平天下?恐怕难以下定论。如若统统留给后人去评判,这就突显出录史传史学史思史的重要性了。然而,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人心的叵测、利益的趋避、权利的诱惑,这三座大山大概是古今中外唯一互通的共性吧?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平凡中的的不平凡

  这是一个最平凡的年份,即便是在万历皇帝的眼中也不过是他御宇的第十五年,没有哪个历史学学者会将这一年拿出来单独讨论。也许是因为作者黄仁宇接触到更多西方思维,将这样的思索与中国历史结合起来,就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

  传统的历史类书籍,多半还是沿用了中国古代的史书写作方式,即从一个皇帝的登基,讲到他的死亡;或是从一个朝代的萌芽,讲到它的覆灭。历史类书籍写法大多如此。而《万历十五年》却采用了截然不同的写作方式。它取了一个历史上似乎十分平凡的年份,却又在作者笔下十分特殊的年份。作者以这个年份为线索,将重要的人串联起来,再根据这一个人,写这一个行业和领域,最终才描绘出整个万历时期的变革与命运走向。且本书将幽默诙谐的小说性文字与历史论文与考究的笔法相结合,在学术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可读性,想来这也是这本书不仅仅在业界被广为赞誉,也是它成为畅销书的一大原因吧。

  作者用了两章以张居正和申时行为切入点来讲治国之道与朝堂交错,又用海瑞的传奇来讲经济发展,用戚继光的故事讲治军之道与文武冲突,再用李贽的想法讲思想的发展与矛盾。看似每一章之间是单独分离的,但事实上这些人又有着各种关系,譬如说戚继光被惩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与张居正关系较好。而治国之道的阐述,又与文武官员的不同特点有着很大的关系。作者将人物之间互相关联起来,也将不同的领域相互关联起来。最后我们才会发现,历史的发展不单单由任何一个方面,而是纵观全局,交错推动。我想,作者所赞同的“大历史观”也可在此窥见一二。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改变了人们历史观念的书,它的大历史观使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是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供你参考!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篇1

  洋洋洒洒近三十万字的《万历十五年》今天终于读完了。一部历史书竟能让我如饥似渴、手不释卷地读完,连我自己都感到些许诧异。一部书只写了一年 —— 万历十五年,写了几个人,写了几件事,场景不可谓不小,正如该书作者黄仁宇所言: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听人言,大师就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人。比起许多鸿篇大作,《万历十五年》实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却浓缩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兴衰成败,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将整个中国历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仿佛读完这一年,顷刻间便能在读者的脑海中建构起清晰的历史脉络一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以知一叶而知全秋的写法,将整个中国历史映耀脑海。同时黄仁宇先生的文学化写法,使读者丝毫感觉不到干巴枯燥、索然无味的历史书,而是在品味小说,鉴赏诗词般,一泻千里地读完。读完后还感觉唇齿留香,余香满颊。细细玩味着,浅浅尝茗似的,在脑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简直就是在品尝一道大厨精心制作的文化大餐。

  当我们品味这道美食时,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国是一个有极强文化传统的封建王朝,在秦统一中国,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废黜百家以来,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发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精神上的统一引导中国的发展。众所周知,先秦哲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可到了汉代却独尊儒术,这并不能归咎于生物的随机选择,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这在以土地为基本生活资料的封建王朝是非常重要的。

  钱穆先生曾说,中国的国家是国与家的结合,上至君主下至户主,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是具有绝对权威的。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内户主具有权威是生理中产生的,而君臣关系则是一种社会关系,儒家的“仁”很好的调和了个中矛盾,使得家国一体。家是一国,国是一家。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万历皇帝是具有绝对权威,自己可以随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张居正、申时行等代表的士官阶层对皇权却是一种无形的钳制。这与西方的三权分力是不同的,三权分力讲究平等,而一士官阶层对皇权的钳制则是不平等的。士官对皇权要尽忠、尽孝、尽义,是为了辅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给予的拘束。这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而士官对自己也是从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己。这就造成了重礼轻法,重道德轻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围了。每个文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准则,有自己的良心,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从这里看,张居正死后被谏,乃至于被鞭尸,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家国同构的社会,讲究尊上敬祖。尊上为忠,敬祖为孝。自古以来,忠孝占据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儒家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中的礼可以用于治国,孝可以上升为忠。观其《万历十五年》一书,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等,哪个不是先强调家,再来治国的呢?

  《万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图。它就是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饕餮怪兽。它要吃人,它将人变成怪兽。张居正死后被吃,海瑞被吃,申时行被吃,戚继光被吃……还有无数人都被这张沾满鲜血,腥臭无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这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篇2

  对于明神宗朱翊钧,历来人们大多持否定态度。其实不仅如此,说起明朝的皇帝,人们都没有好感:他们不理朝政,就像一个个败家子,折腾着祖宗的基业。在朱家统治时期,虽然写就了不少的辉煌,也留下了无数的骂名。鲁迅先生在论及明朝时曾说:“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

  但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黄仁宇先生则明显地表达了他对朱翊钧的同情与悲叹。当然,黄先生也从他的“大历史”观向我们展示了万历皇帝的一生,以及万历出发,追溯封建统治的源头,着重剖析了明朝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全面给我时期的文臣武将、思想家。

  在高中历史课上,我们都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封建集权统治在明清空前强化,皇权至高无上。但在万历皇帝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皇权的旁落或者弱化。尤其在立储这个问题上,万历皇帝前前后后奋斗了三十几年,终也没有实现立他最宠爱的皇三子常洵为皇太子的梦想。

  我想,其实,这也是万历皇帝的可悲之处。封建统治从秦朝到明朝,已经有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所推崇的文官制度,这时已经完备成熟。皇帝,在这个以程朱理学为根本太子思想的国度里,已经成为一种象征货体制。万历皇帝,只要努力扮演好他的这个皇帝角色,按时参加各种典礼活动,批准内阁大臣的奏议,在全体文官以及程朱理学的协调下,整个国家基本上就可以正常运转了。皇帝,似乎已经成了礼制的象征,国家的精神领袖,倒有点类似于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君主。但这怎么可能呢?在长达一千五百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皇帝基本上都是呼风唤雨,独揽大权,说一不二的。

  可是,在明朝,在以理学为一切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国家里,熟悉掌握了理学的文官集团,却逐渐壮大成熟,甚至达到了与皇权对峙的地步。万历皇帝想立皇三子为皇太子,朝臣竭力反对,双方苦苦斗争了三十几年。最后,万历皇帝被迫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但这是以六七位阁臣的离职,上百名大臣被降级为沉重代价的。从此以后,万历皇帝心灰意冷,深隐后宫,消极怠工。朝臣的奏议,他不予批准,也不加反对,就一直搁着,拖着,让朝臣的目的也大不到。这很像小孩子的斗气行为。但一国之君这样做,却是以一个国家的没落为代价的。

  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疑问:立谁为太子,谁为下一任皇帝,作为臣子的,和他们有多大关系,他们为什么非得拥护皇长子,甚至不惜和皇帝对着干?在以嫡以长不以贤的礼法原则下,常洵为长子,就应该为太子。万历皇帝立常洛为太子,就是违反礼法的行为。在以礼法为根本原则的社会里,这是关系国家根本的问题,是不能允许的,即使皇帝也得遵守。

  在历史上,神宗皇帝偏激逆反,昏庸无能。亲政初始,清算张居正。他晏处深宫,声色犬马,荒废政事,又大肆兼并土地,溺志于财货。其在位期间,围绕太子发生的“国本之争”,更是将朱王朝进一步推向深渊。

  如此可憎之人,必有其可怜之处。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万历皇帝如何从勤勉政事,励精图治,逐渐堕落退化。

  朱翊钧自幼聪慧过人,读经史过目不忘,而且颇为早熟。九岁即位,在生母李太后以及张居正的教导下,也算是一位少年英主。张居正亲自教导他,安排课程,指导读书,选拔贤能的大臣辅导他,培养他治国安邦的本领。虽然十分严厉,却也不妨碍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在张居正生前,皇帝一直支持他的改革。但张居正的正直,却得罪了不少人,触动了守旧势力的利益。在他死后,反对他的人开始反扑。他们纷纷上奏,要求清算张居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皇帝对昔日威炳震主的张居正日益不满,对他的严格管理也感到了厌倦。于是他从维护张居正,到顺水推舟地开始了对张居正的清算。这也是在他树立自己的权威,彻底摆脱张居正的影响。于是,生前忠贞不二的“元辅张先生”,变成了谋国不忠的大奸臣。虽然清算成功,但这对朱翊钧来说,这肯定是个不小的打击。为什么他敬爱的老师就成了乱臣贼子,曾经受过张居正提拔的人为什么反而要陷害他,这些问题也使皇帝迷茫困惑。于是,他对朝臣的反复奸诈深恶痛绝。尤其是长达三十几年的立储问题,慢慢磨尽了万历皇帝的雄心壮志,迫不得已地立长子为储,也加剧了万历皇帝对朝臣的厌恶,以及对政事的热情。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万历皇帝的优柔寡断的性格也起了不少作用。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篇3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改变了人们历史观念的书,它的大历史观使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书是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三十年呕心力作。最早在美国出版,从1999 年第一版到现在,《万历十五年》出版二十余次,这在学术上日益边缘化的今天无疑是罕见的。

  书中介绍了受制于他人事事不能自己做主的万历皇帝,深谙为臣之道,处事圆滑的首辅申时行,出色的改革家张居正,孤独的将领戚继光,古怪的模范官吏海瑞,还有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作者写这本书时说“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这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点”。书中所写的人物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其中缘由并非其个人所致,而是当时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他们只是制度的牺牲品。

  对于万历皇帝,所有人都认为他昏庸无能,但他也值得同情。他虽贵为天子却事事被他人压制,群臣在立储问题上与他针锋相对,使他最后被迫妥协。在无奈下,他用沉默向百官反抗,开始了长达三十二年的罢工。因此,使中国的国力不断衰败,这让人十分扼腕。由于成宪的不可更改,一个年轻地皇帝没有把自己创造能力在政治生活中充分利用,他的个性也无从发挥,反而被半信半疑地引导进这乌有之乡,充当着活着的祖宗。几百年之后,他带着人们最强烈的印象,仍然体现着命运的残酷。

  在儒家的道德中做官要清廉,做人得正直,孝顺。但现实却是做官的贪污腐败,做人背信弃义。张居正想改变现状,但无奈根基太深无法撼动。海瑞为官清廉与体制格格不入,最终导致了悲剧命运。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以道德维系的体制,但这种道德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而大部分人都不是圣人,所以当道德与现实相差过大时,人们选择放弃道德,成为“两面派”,开始了明着一套,背着一套。

  正是在这种传统的影响下,人们虽然口口声声说着道德,但私底下却没有人这么做。现代社会道德的缺失也正是如此,老人跌倒了不敢扶,以及“小悦悦”事件正是这种道德缺失的具体体现。只加强道德建设并不够,还需要健全法律制度。学习西方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完善我国的法制,这才是改变现状的必由之路。

  中国以道德代替法律是一种失败的,但现在很多西方人士,认为西方法律才是道德的根源,这也是不正确的。正如作者所说:西方所谓的“自由”与“民主”都是抽象的观念,务必经过每一个国家的地理及历史上的因素才行得通。英国之民主即不可能与日本之民主相同,而法国的自由也和美国的自由有差别,所以要具体分析。

  书中指出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从没有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观点应当远大。凡能先用法律和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扯上一个道德的问题,因为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能妥协。所以,在现代应加强法制建设,同时重视道德作用。只不过不要把道德技术化,要优先考虑法律的作用,这样便不会重走以前的老路。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改变了人们历史观念的书,它的大历史观使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万历十五年精选读后感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一本比小说还精彩的深刻史书

  《万历十五年》讲的万历年间一个很普通的年份,叙述的人是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方面举足轻重的人物,它把明朝的官僚机构的“阳”和“阴”说的极为透彻,不禁让人冷汗涔涔,其实每年都可以是万历十五年。年份固然寻常,但早已埋下了衰亡的伏笔。

  作为一部明史经典著作,它很好读,一点也不生涩难懂,仿佛在看小说一样。主要人物的每一次选择都让人揪心,心理活动也特别真实可感,可能会有严苛的历史学家不屑于这种讲述,但平心而论,对历史的解读很多时候都是作者的主观思考,既然如此,何必力求表面上的客观。直接抛开那些顾虑,将文字写得精彩些,观点阐述得深刻些,脉络梳理得清晰些,这样才是读者的幸事,也为作者解开了传统的枷锁,便于作品的广泛流传。

  《万历十五年》提出的主要是一个观点,即“中国两千年以来, 以道德代替法律, 至明代而极, 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这个观点特别震撼,书中也给出了很多论述,十分令人信服。

  当我们看着书中那么真实可感的人物一步步走向各自衰落的结局时,才真正明白:事件改变命运,命运改变人,人改变历史,时间改变一切,永远都是这样。

  读史可以明智,关照着他们的命运,我们可以看懂很多事情,也能更好地为自己的人生做出“对”的选择!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改变了人们历史观念的书,它的大历史观使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书是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三十年呕心力作。最早在美国出版,从1999 年第一版到现在,《万历十五年》出版二十余次,这在学术上日益边缘化的今天无疑是罕见的。

  书中介绍了受制于他人事事不能自己做主的万历皇帝,深谙为臣之道,处事圆滑的首辅申时行,出色的改革家张居正,孤独的将领戚继光,古怪的模范官吏海瑞,还有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作者写这本书时说“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这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点”。书中所写的人物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其中缘由并非其个人所致,而是当时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他们只是制度的牺牲品。

  对于万历皇帝,所有人都认为他昏庸无能,但他也值得同情。他虽贵为天子却事事被他人压制,群臣在立储问题上与他针锋相对,使他最后被迫妥协。在无奈下,他用沉默向百官反抗,开始了长达三十二年的罢工。因此,使中国的国力不断衰败,这让人十分扼腕。由于成宪的不可更改,一个年轻地皇帝没有把自己创造能力在政治生活中充分利用,他的个性也无从发挥,反而被半信半疑地引导进这乌有之乡,充当着活着的祖宗。几百年之后,他带着人们最强烈的印象,仍然体现着命运的残酷。

  在儒家的道德中做官要清廉,做人得正直,孝顺。但现实却是做官的贪污腐败,做人背信弃义。张居正想改变现状,但无奈根基太深无法撼动。海瑞为官清廉与体制格格不入,最终导致了悲剧命运。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以道德维系的体制,但这种道德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而大部分人都不是圣人,所以当道德与现实相差过大时,人们选择放弃道德,成为“两面派”,开始了明着一套,背着一套。

  正是在这种传统的影响下,人们虽然口口声声说着道德,但私底下却没有人这么做。现代社会道德的缺失也正是如此,老人跌倒了不敢扶,以及“小悦悦”事件正是这种道德缺失的具体体现。只加强道德建设并不够,还需要健全法律制度。学习西方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完善我国的法制,这才是改变现状的必由之路。

  中国以道德代替法律是一种失败的,但现在很多西方人士,认为西方法律才是道德的根源,这也是不正确的。正如作者所说:西方所谓的“自由”与“民主”都是抽象的观念,务必经过每一个国家的地理及历史上的因素才行得通。英国之民主即不可能与日本之民主相同,而法国的自由也和美国的自由有差别,所以要具体分析。

  书中指出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从没有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观点应当远大。凡能先用法律和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扯上一个道德的问题,因为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能妥协。所以,在现代应加强法制建设,同时重视道德作用。只不过不要把道德技术化,要优先考虑法律的作用,这样便不会重走以前的老路。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_作文3000字_高二读后感及相关题材文章推荐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用户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柒陆作文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9-2029 www.7l6.cn 【关于柒陆作文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8888888号

声明: 柒陆作文网 所有作文和句子来自互联网 ,和网友个人上传,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柒陆作文网

展开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_作文3000字_高二读后感及相关题材文章推荐

作者:网友整理 人气:

导读:  一●相关书讯:  在现代,很少有人这样观察史;在文坛,更少有人这样写作史。  作者黄仁宇穷尽叁十年心血,出入典籍,宏观细究,以超然独到的眼光,俯瞰古老的中国,以四海平靖、几乎无事可记,却对未来中国发展举足轻重的万历

上一篇:《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_作文3000字_高二读后感及相关题材文章推荐

下一篇:《毕淑敏散文集》读后感_作文3000字_高二读后感及相关题材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