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陆作文网:专注于分享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作文、作文素材、美文句子等内容!

文章

何所远方_作文2700字_读后感

日期:09-10 作者:网友整理    人气:5489我来评论

导读:  很久之前读到你的文字,很久之后每每谈到相关的话题我也喜欢跟别人推荐。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那样的画面:被汗液浸湿衣衫的男孩走在东南亚裸露的太阳底下,背着沉重行囊,向着远方朝着光,一步步坚定踏实。   那时候我尚.....

何所远方_作文2700字_读后感

  很久之前读到你的文字,很久之后每每谈到相关的话题我也喜欢跟别人推荐。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那样的画面:被汗液浸湿衣衫的男孩走在东南亚裸露的太阳底下,背着沉重行囊,向着远方朝着光,一步步坚定踏实。 

  那时候我尚处在一个呆滞木讷的年纪,对外界知之甚少。零花钱也少,我把他们攒出来买《最小说》。忘记了第一次读到你的文字是哪一篇了,只记得读完之后我在网上找到了你所有公开发表过的作品,一字不漏地看了好几遍。在我那崇尚绮丽浮华文字的年纪,你独是个例外。也并不能说你的文字有多质朴,毕竟你后来的小说于我而言都失却了那种感觉,柯艾里也有人曾说你是文风最接近郭敬明的人。所以我撇开你,只打算说说你那本叙述了南国之夏经历的书和我的感觉。

  最初读到这本书的时候“一个人出去旅行”的概念还没有时下风头这样盛,“旅行”与“旅游”的差别还没有那么明显,“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没有提出来。你却一个人踏上了那片东南亚的“热土”,以所有的经历祭祀你的年轻。 

  十六岁那年你高一的暑假,瞒着父母老师一个人跑到南宁阳朔北海和一个叫东兴的边境小镇。对这场举动我不知道该如何评判,或许只是年少的一次神经冲动吧,而你没有忍住。我想大多数人,都在年少时有过出去看看世界的梦,都有一番“观观世界”塑造世界观的宏伟志愿,然而大多数人也不过是想想而已,在案牍劳形间不断推迟梦想,拖延生命。 

  读到那些充溢着“在路上”的汗味儿却异常清爽的文字,当年我这个闭塞的初中生也生发了许多许多念头,它们挂在梦里的树梢上飘飘摇摇,模糊提醒着我那儿是远方。可我仍然闭塞,没有钱,也没有开口要钱的勇气,也没有想法设法赚钱的力量,于是我仍然闭塞。我在一个私立中学里默默无闻,那时候的我也以为,旅游这种东西,是他们那些家境好的孩子们的权利。我的父母,是从来不会认为有必要花这个闲钱的。 

  不过我遇到了契机。那个契机改变了我母亲的观念,于是顺理成章地改变了我。 

  去年的暑假我约了两个并不很熟识的女孩子一起去湘西凤凰,以它为起点,只因为它近。第一次学着在网上订旅社,第一次在陌生且无亲人的地方过夜,第一次学会品味那些让我很有感触却无法表达的东西。归来之后我若有所悟却始终写不出任何感悟。 

  今年高三毕业的暑假跟着旅行社的团去了一趟桂林和阳朔,回家之后洋洋洒洒九千字,悉数是吐槽这行程之坑爹之不符合期待。潦草说说,导游把我们带去许多景点,告诉我们这里适合拍照给我们十分钟拍照然后去下一处。我们上赶着行程,对于山水风光也只匆匆一瞥,回头翻着手机相机里的照片才知道原来自己到过这里。我不知道怎么说,却总觉得不应该是这样子的。不应该是为了在每个景点留下照片而出发的。不应该是这样的。 

  闷塞漫长的暑假我颓废得一无是处,仅有的爱好几乎全部荒废,每天很晚才睡,把白天献给睡眠。以他人“我们与城市一起彻夜不眠,把夜晚过得像白天”来自嘲。 

  不,不对,原本不是这样的。一放假我就在豆瓣和贴吧找了许许多多古镇义工的资料,这里的“义工”是个唬人的字眼,一般模式是古镇对方某店提供包吃包住包玩无工资的岗位,非常适合会做饭的文艺青年。我找到了一个,时间却没有商量好,最后不了了之。懒散到连自己也看不下去的七月底,联系了另外的一个,最后家里人觉得对方工作地点(古镇小酒馆)不好,认为我过去玩玩可以义工就算了。于是一场策划已久的义工行变成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第二天我就订好了火车票,又在朋友的推荐下订好了青旅床位。我很紧张也很期待,模糊感知到,这一趟行程能让我找到点儿我想要找到的东西。 

  我一个人背着包拖着一个行李箱坐了将近十五个小时的火车到了嘉兴火车站,又在嘉兴火车站坐了三十分钟的公交车到了嘉兴汽车北站,随即又坐了一个小时的县际公交班车到了目的地,西塘古镇。和青旅联系时对方叫脆脆的女孩子告诉我,四点半以后可以免票进入景区,票里包括的景点并不推荐。几番波折后我又坐回到烈日之下,恍惚间想起你,觉得汗水也染上了几分漂泊意味。那时候我真是劳累又绝望地坐在太阳底下等待天黑,我告诉自己这样的苦我要记得。这并不算什么的。来日方长着呢。 

  之后我拍下了很多好看的照片,又寄了一沓明信片,好多人说那里好漂亮说自己也好想去。我忽然间感到心满意足,我就知道,一二十个小时的辗转是值得的。它不仅仅是那几句赞美,更是我凌空而生的孤勇。 

  离开西塘那家青旅的前一个晚上,我下铺住进来了一个女孩子,我应该叫她姐姐的,她24岁,工作了一年有余,难得有三天假期,就从上海来到这里。她和我说起出发前相似的过程,无非是旁人的“你为什么要一个人去”和“你怎么敢噢”。她说他们不理解,可是她觉得这样子很好。我笑,心里想说我也觉得这样子很好。她说你看起来好小噢,你多大年纪。我说我十七岁。她眼睛里闪过一点儿也许叫做怀念的东西,说真好啊年轻真好,以后你还可以去好多好多地方。对呀,我以后要去好多好多地方。 

  那是个纠结的晚上,我在想接下来是否该去乌镇。网上有一堆人在黑乌镇,看着滑稽的形容词忽然兴趣缺缺。不过有几个人鼓动,我也觉得如果不去日后有遗憾,于是又查好路线,返回嘉兴,转了几趟车来到乌镇。看过西塘之后觉得乌镇其实也并没有多惊艳,已经是被开发得相当国际化的地方,美则美矣,总觉得多了太多不该有的东西。我想起在凤凰的时候去过沈从文和黄永玉的旧居展馆,在乌镇时我又看见了茅盾丰子恺的旧迹。古镇确实孕育人的灵性,可现在这个功能大抵在商业化大潮前逐渐减退了。写到这里,发现自己扯开了,接着写下去可能要批评社会批评开发商了。不对,其实我认为这一趟行程完全说得上是很棒的经历。何所远方?我下不了明确定义,可是我在火车上、在异乡的公交车上、在烈日下的青石板上,分明感受到了身处远方的滋味。那种体会难言,却深刻入骨。一路上遇到过好心的路人,也遇到过坑人的店铺和人,看到了非常美妙的风景,也看到了被污染的死角,好的坏的都有,这才是我所理解的远方呀。 

  我曾在火车上不敢闭眼怕醒来东西就不见,也曾被坑人的阿姨欺骗脚步沉重地走在古镇外围,还曾在下着暴雨的早晨拿着行李箱手足无措地等待雨停好启程去往下一个目的地。这些负面的经历,与他人歆羡中的经历一起合成了我的这一场一个人的旅行,自卑如我从中可以得到强烈的自信。 

  这一切缘起于那本书,男孩在21岁的夏天走遍四个国家十九个城市和一万一千三百公里,那是他的夏天。而我这短短几天的经历,也足以撑起一个,让我满意的夏天。 

  诚然,生活可以承载旅行,旅行却承载不了生活。这世上的人有一样的快乐忧愁,“生活在别处”的道理并没有那么的行得通。但我们能够在旅行途中有所得有所悟,这就很重要。我以为,正如那句“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旅行,则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漫漫旅途赋予我们勇气。读这本书,并没有《文化苦旅》《行者无疆》般的深刻凝练,作者是个帅气的小年轻,他的行走文字里透着从稚嫩走向成熟的思考,他认认真真诚诚恳恳地讲故事给我们听,让我们有时候恨不得让他多讲一点儿,可他仍旧是按着他的方式,去旅行,去生活,去过糅合了旅行的生活。 

  而读后感是怎样的存在呢?是我读罢之后附庸文雅的几句感悟,还是是我读过之后对生活突然改观的态度?我也得不到明确的答案。在这篇几乎跑题的读后感里,我想要表达的,是这本书给我的激励与鼓励,是我走下去的动力。 

  日子还长着,我们还走着,这多么好。别想什么空泛的梦了,让我们脚踏实地地走一步,再有一步,就握紧这一刻的,自由。

=========下一篇精选读后感作文拓展推荐=========

  夜幕低沉,他独自仰望天空凝望,北极星仰望的地方,是他日夜牵挂的故乡。他望着,眼里透着坚定,凝成一抹泪光。

  一名维和军人,正值大好年华,却将无限哀愁与思念倾注在夜色中。眼里的坚定是因为他明白,这是国家所给予他的厚望,义无反顾。同战友们奔赴异乡,将守卫和平的使命扛在肩。维和军人的身份告诉他,不能悲观,你是一名军人,不能流泪。

  轰鸣的炮声唤醒了处于沉睡中的国家。困意瞬间了无,死亡如同潮水一般涌入。紧张的气氛让人喘不过气,黑夜里的城市闪着炮火的光,人们极度恐惧而发出的尖叫像是炮灰的伴奏,撕破天际。战火纷飞,鲜血横流,这是近几个月来这座城市的常态。

  他单手握枪,左手从口袋摸出一张因多次摩挲而略微破损的照片,他的妻子和孩子,仍在那北极星闪光着的苍穹之下盼望着,似是望眼欲穿。他紧了紧手中的枪,奔赴战场。与他同在异乡的国人还在等待援救。那也是他的亲人,流着同样的鲜血,他们都在等待回家,回到那个有着壮阔山河,满山鲜花,潺潺流水的故乡。和他一样,那里有他们的亲人,日思夜想地盼望着他们。

  他和战友们在战火中穿行,领着国人走向回家的航班。他右手心慢慢浸出了汗,随手扯下一条绷带绑在手上,紧握枪支,左手护在身后之人的身前,目光敏锐而坚定。

  突如其来的子弹从握着枪支的手臂划过,伴着锥心的痛,他牙齿紧紧咬住,整个人疼得发怵。恍惚之间,他好像听到孩子欢快的笑声,妻子轻声地呼唤,看到了父母那满头白发,热切盼望的目光。他再一次深呼吸,奋起精神向前突破。一步、十步、五十步,胜利似是越来越接近,却又如此艰难。领头的战士大声喊道:再坚持一下,国家在等着你们,亲人在等着你们。手中奋力扬着五星红旗,将热血挥洒空中。

  枪林弹雨侵袭而来,战士们倒下,又颤抖着站起。失意间,子弹射中了他的小腿,他发怵着爬起,完成护送国人的使命。飞机抵达国土的那一秒,这个血气方刚的男人热泪盈眶。他的家人满含笑意,眼中却闪着泪光,像他夜夜凝望的北极星那样亮。

  无论身在何处,他的祖国在等他,他的家人在等他。他有着强大的祖国和爱他的亲人,冥冥中呼唤着他。

  远方的家,盼你归来。

=========下一篇精选读后感作文拓展推荐=========

  思绪从未停泊,脚步从未停歇。在梦想彼岸悄然绽开之际,拾起那份隐匿于心中的美好,那份不可触及的温柔是还未到达的远方……

  夕阳下的幕景隐匿了最后一丝褐红,视线望向车窗外,烟花在冰冷漆黑的夜空显得愈发明亮迷人。升腾、绽开、陨落,最后都会会于耳畔爆裂的巨响。汽车驰骋在高速公路上,带着内心的那份急切一同驶向远方。夜幕在困意间悄然降落,车下的路一直在向前慢慢延伸,却依旧阻挡不住游子归心似箭的心情。

  按下车窗,清新的空气夹杂淡淡的爆竹味儿渐渐袭来,虽然还未到达那片故土,但心中已然界定那是分安然的味道,那是个熟悉的远方。远方洋洋洒洒亮起了大片橙色灯光,光影憧憧,蔓延至不知名的地方,黑色夜幕中闪烁的星辰绚烂之至,在这一份寂静中得到最真诚的陪伴,那份深夜间对回家的渴望是任何情感所不能表达的。

  前方即使远方,随着汽车发动机停下的一刹,待双脚站在铺满青石板的地面,走过那一片枯败的玉米地,踏上那堆落的残雪。借着孤月倾洒下的微弱光芒,顷刻间便辨认出眼前是那个阔别多年的故乡。迈过那道锈迹斑斑的门槛,整齐敞亮的庭院赫然呈现眼前。还是孩提时代那片洒下了无尽欢笑嬉闹的净土,还是原来那个埋葬了童年梦想种子的海洋,只不过梦想的种子,花开在了彼岸的远方。走进那熟悉着又陌生的院子,不知为何,每每踏入庭院却荡漾着不同的感受,或许过了多久我都会心系这个不是远方的远方……

  激扬的思绪被扑面而来的温热气息轻轻唤醒。诱人的香气,一定又是从厨房飘来的,踏进厨房视线便一定能追寻到那正围着灶台忙儿的辛勤身影。在她回眸的那一刻,熟悉的声音一定能穿过冰冷的空气浑厚的飘荡着。随即在还未回答之际,我便早已奔向她,双手环住她微微隆起的后背,熟悉的肥皂香味淡淡从衣服上飘来,依旧是如此温馨隔着她温暖的胸膛,听着她匀称撒在耳边的温热气息,仿佛早已感觉到他嘴角展露出的笑容。

  也只有那一刻,我才能清晰的感觉到这里是许久未到达远方,而她则是于模糊记忆中许久未见的亲人……

  入夜,当闪烁的星星逐渐漫越在漆黑的夜空,奔波忙碌了一天的我们也终于该休息了。那个承载了儿时无数翻涌梦境的硬土炕却在现在看来如此狭小。许久过去,现在那个靠窗边的位置依旧空无,一阵细琐的声音过后,我终于安静地躺在那个依旧熟悉的位置。屋内的光亮,随着灯熄灭的响声消失殆尽,闭上双眼,思绪如同落樱繁飞,取而代之的则是眼角不知何时涌现出的泪珠,顺着温热的脸庞缓缓流下,阴湿在柔软的枕头中。

  乡村的夜还是那般安然寂静,望无声月光倾洒,使窗子映照在墙上形成一片黑影,唯一能证明时间在流逝的是窗边的发出清晰有力的钟表的滴答声。和着身旁如同夏末海浪轻抚海岸般的鼾声悄然入梦。

  对远方的记忆,只能一如既往的停留于那个庭院和那个老人上,他们的步伐,我亦无从追寻。因为疏远,所以才一意孤行的界定,那是个从未到达的远方;因为割舍不下,所以才让思绪来回漂泊。但无论过了多久,那里依旧是恻隐下的温柔。她(它)依旧在那儿,不近不远。

  思绪从未停泊,脚步从未停歇,原来那里才是已然到达却无从追寻的远方……

=========下一篇精选读后感作文拓展推荐=========

  这个人,对我有着特殊意义。

  某天下午,我做了将近4个小时的作业,腰酸手麻。我将手机打开,一口气发了好几个帖子,有好多人在qq空间里为我点赞,大多是我同学,而其中有一个人,一个有点熟悉的陌生人,名叫“安梓”。谁呢?我竟一时间想不起来。我又更新了动态:“我爱刷屏,别删了!”安梓便在下面评论:“懂你!”我迟疑地敲上几个字:“知己啊!”对方便回复:“一面之缘,永生难忘!”那一刻,我笑了,因为,我想起了她……

  那是一个接近饭点的夜晚。我的小姨办了一场简单的聚餐。

  由于姨父的缺席,小姨便拉着我去顶替,因为小姨请来了许多远方的朋友,带着家属。

  几个叔叔阿姨入座了,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上初中的姐姐。大人们自顾自地交谈着,我和那个姐姐觉着无聊,也闲聊起来。对话中,我惊奇地发现,这个外表稳重,冷若冰霜的姐姐,其实待人友善,平易近人。我们兴趣相投,很聊得来,还互加了qq。我邀请她看我的qq空间,看完后她笑我早熟;她也邀请我看她的qq空间,看完后我笑她幼稚……

  我们一起用b612照相机拍照。这个软件将我俩的颜值翻了倍,我们两个同时笑开了花。在我们用网络用语和大人交谈,他们感到疑惑时,我们同时说出,“00后的世界你们不懂!”话音刚落,我们相视一笑,又笑得东倒西歪,真是默契十足呢!

  我们同样痴迷星座,刚开始对话,不是问对方的名字,而是问对方的星座,我们打开“星座”这个话题,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后来,我就再也没见到她了,可惜那天聊星座聊得太投机,竟忘记问她住那,不过幸好有qq,还能继续联系。

  现在回想起那天的一切,就好像是一场梦,童话故事中,公主会找到王子,大灰狼会找到小红帽,而我,会找到一个真正懂我的人。一面之缘,永生难忘……

=========下一篇精选读后感作文拓展推荐=========

  在我很小的时候,去故乡涡河的沙滩上去玩,在造船厂里遇见了木船、水泥船、铁船……船的两端都会高高翘起来,如同高高昂起的头颅。

  我问造船厂的师傅,为什么要这样做?师傅是个上海老知青,用一口文绉绉的话对我说,这就好比一个人有着高贵的梦想,在风浪打来的时候,只要我们头颅高高昂起来,似一面不倒的旗帜,我们就有了继续前行的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让一条船走得更远呢?

  造船厂的师傅说,让鸟高飞,就赋予它一双翅膀;让船行远,就给它架上一对船桨,或是在把柴油机装在船舱,让它远航。

  船的终点在哪里,是码头吗?我继续问。

  船没有终点,就好像梦没有最终的方向。造一条船出海,赶往海中央的小岛,小岛就是远方的梦;小岛终于到了,却发现小岛前方的日出很美丽,那里就是梦的远方。造船厂的师傅说这些话的时候,像一位哲人,在涡河的金波映照下,在迎面吹来的微风里,这些话丝丝缕缕地进入了我的记忆深处。

  后来,在我读到李白的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时,我竟然出奇地想象这是一艘追梦的孤帆。追逐梦想的人多半是孤独的,那些倒退而去的青山,恰恰印证了孤帆的跋涉,印证了青春的水花被我们漂亮地抛出好远。

  梦想总是永不停歇,远方的梦如同两岸青山一排排向我们“驶来”,只因我们胸中积蓄着强大的动力。

  上高中时,政治老师告诉我们:“生命是一架天平,左盘里放着我们的梦想,那些实现梦想所需的条件,譬如信念、执着、毅力都像是一个个砝码,被放在右盘里。为了让梦想高高举起,请给我们的生命天平一个沉甸甸的砝码。”

  此话说得多有道理呀!

  我们总在向往远方的梦,却不知,真正到了梦的远方,才发现梦想之外还有新的梦想。

  梦想即眼界。有句话说得好:“眼界高时无物阻,心源开处见波涛。”梦想就是眼界所带给我们的视野和平台,让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乘物以游心。

  俞敏洪说,人世间最美好的三件事: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

  这其中的“有所期待”就应该是有着伟大的梦想和抱负。

  对着灵魂的殿堂许下梦想的诺言,这是对生命的庄严礼赞,是无与伦比的美好。然而,实现梦想的过程却是无比的艰辛,就好比朝圣的途中,我们需要循环往复地叩拜,行五体投地的大礼。

  努力到了后半段,恰如一整夜到了黎明之前的黑暗,最难捱,也最接近朝霞的斑斓。

  就好比一只钻进了瓶子的苍蝇,若是总想着往开阔处飞行,永远也无法飞出瓶子。有时候,往狭窄处飞去,冲过去,就是一片柳暗花明!

  也宛如你正在走一段路,如果这段路让你走得很费力,那么恭喜你,多半情况下,你正在走的是上坡路。

  每个积极向上的人都在做着的一件事是,让梦想突围,梦想突围以后,外围还有一层更为阔大的梦想等待着我们去“解围”。

  人人都想走向远方的梦,却在不知不觉走向了梦的远方。

=========下一篇精选读后感作文拓展推荐=========

  自从妈妈决定带我们去北京过春节。我一直盼望着这天快快到来,2月15日那天,我们怀着兴高采烈的心情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可是,我在火车上吐了,好难受,坐了16个小时到了北京站。

  我的表哥早已在那里等候把我们接回“家”见到了外公,还有从未见过的亲人。22号那一天,北京下了一场大雪我和表哥表姐一起打雪仗……

  舅舅带我们去了北京天安门,天安门广场真大呀!真是人山人海,天安门有一张毛主席的照片,最上面有一个国徽,还有8个大红灯,许多面彩旗在空中飘扬。

  我们又去了故宫,故宫里有一个中山公园,中山公园真美呀!说道中山公园我就想到孙中山。

  孙中山是近代民主主义先行者,中华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20xx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北京不愧为中国的首都,又大又美,我们爱北京,爱祖国的首都。

  我们一家人在远方的城市游玩名胜古迹,离开北京的那一天真是依依不舍。我们回想起北京的那些快乐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愉快!真是不想离开我的外公。因为他们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舍!

=========下一篇精选读后感作文拓展推荐=========

  远方,我心中的远方就是我妈妈的家乡。在我读一之前,我在那里住过一年,那里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虽然那里是一个很偏僻、很穷的小山村。但是那里山清水秀,吃的都是外婆自己种的食物,那是一个安静的地方,没有城市的吵闹。

  那里虽然没有游乐场,也没有大鱼大肉吃,但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放牛,在山上可以发现很多山洞,小伙伴们一起在山洞里玩耍,绝不比游乐场气氛差,在我妈妈的家乡还可以吃到城市里没有的野果子,山上的野果子绝对比城市的野果子甜。

  远方美丽的家乡,还有我年迈的外婆外公。我住在那里的一年都是他们照顾我的,那里有我美好的回忆。我好想回去看看,不过妈妈说:“今年放暑假就带我去外婆家。”终于可以去外婆家了,我仿佛看见外婆正倚在村头的大树边等着我呢!

=========下一篇精选读后感作文拓展推荐=========

何所远方_作文2700字_读后感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推荐

    无相关信息

用户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柒陆作文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9-2029 www.7l6.cn 【关于柒陆作文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8888888号

声明: 柒陆作文网 所有作文和句子来自互联网 ,和网友个人上传,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柒陆作文网

展开

何所远方_作文2700字_读后感

作者:网友整理 人气:

导读:  很久之前读到你的文字,很久之后每每谈到相关的话题我也喜欢跟别人推荐。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那样的画面:被汗液浸湿衣衫的男孩走在东南亚裸露的太阳底下,背着沉重行囊,向着远方朝着光,一步步坚定踏实。   那时候我尚

上一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_作文650字_读后感

下一篇:读《不要怕》有感_作文650字_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