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陆作文网:专注于分享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作文、作文素材、美文句子等内容!

文章

唐山大地震电影的观后感作文(79篇)

日期:10-01 作者:网友整理    人气:4774我来评论

导读: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0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一):  最近,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它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静。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秒,唐山大地震,为了救妻子.....

唐山大地震电影的观后感作文(79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0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一):

  最近,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它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静。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秒,唐山大地震,为了救妻子李元妮,丈夫方大强死了。孩子方登和方达都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如果救方登,弟弟方达就会被压到,如果救姐姐方登,方达就会被压到。周围余震不断,若再不下决定,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在万不得已的情景下,母亲做出了决定:“救弟弟吧……”两个神志清醒的孩子,清晰的听到了妈妈的话。震后,李元妮坚强地独自抚养着失去一只胳膊的儿子,而劫后余生的方登却被军人王德清收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直到32年后的汶川地震,他们才重新相逢。最终姐弟俩一同回家看母亲。老母亲洗好了西红柿,告诉女儿:西红柿洗好了,我没忘。老母亲给女儿跪下时候,我泪如滂沱。电影的最终,女儿最终宽恕了妈妈。

  母亲李元妮在应对救援人员的问题:“到底救哪一个”的时候,泣不成声地说:“都救”。可是,如果再不忍痛放手,两个都会失去。女儿年纪虽然小,但也很懂事:弟弟被人欺负了,身为姐姐的要保护他;弟弟和自我都喜欢吃西红柿,只剩一个西红柿的时候,姐姐也要让给他吃。当方登听到“救弟弟”这三个字,她哭了,她恨、她委屈、她绝望,但自我却活了下来,于是她再也不要认这个救弟弟舍弃自我的妈妈。

  母亲和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无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丝丝入扣,丝毫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应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最终做出的痛苦抉择过程,被徐帆演绎得真实、感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择啊!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和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母亲一向都没有再嫁,是因为她的心里一向放不下方大强。她也没有离开唐山,因为她怕方大强和方登回家,会找不到,所以年年都要讲一次家的地址,讲了整整32年。母亲心里憋了32年的是对方登的愧疚,她这32年来,一向都在忍受着折磨。

  养父母给予方登真实真挚的爱。陈道明、陈瑾饰演的养父、养母给了小方登第二次生命,对待方登视如己出,把她当做自我亲生的孩子,培养她长大成人考入大学,这种爱同样很感人!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表达了人性的关怀,拍得十分真实,十分震撼人心。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二):

  与其说是唐山和汶川地震带来的震撼,倒不如说是那厚重的母爱感染了我。以前不懂事,总是和妈妈吵嘴,吵后就后悔,妈妈说没关系,天底下哪有母亲会对子女记仇的呢,我不信这句话,可是看了方凳和剧中母亲的情感之后我相信了,我也明白了这份真爱。

  唐山大地震距离我们太远,因为那时还没我们的生命。只记得汶川地震时,我整整一个月都没精神,没和任何人争吵过半句,因为我觉得生命能得以延续,就已经是万幸了,还有什么好争好强的呢。感激那次地震给我带来的心灵洗礼。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更高的认识。

  同时,也让我对自然灾害有了更多的惧怕感,不是怕对自我带来的什么,而是怕给自我的亲人、朋友、同学等等带来灾难,今年8月份又莫名的来了场泥石流灾害,夺去了上千人的生命,我为之伤悲。

  地震,洪涝,泥石流等等,都是考验人民的经历,仅是经历而已,再大的灾难总将成为历史,大爱无疆,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以往我是不以为然的,以为是用来安慰人的话,而今我深信不疑。没有奉献和爱心,剧中的方登也不可能再汶川地震中碰到失散多年的弟弟,得以对母爱的重新认识的机会。

  这部电影,同时在有限的生命这个课题上也充分表露,我不明白该如何写,可是明白我会更多的珍惜我的生命,和我对家人朋友的那份情。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三):

  往事不堪回首,但在汶川、玉树的大地震后,我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了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

  地震发生前,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可爱的姐弟俩正在家里睡觉,突然,地震发生了,姐姐从梦中惊醒,她赶忙叫起弟弟,他们的父母拼命回去救孩子,母亲被父亲拉回安全的地方,父亲刚进门,房子轰然倒塌,姐弟俩都被压在房梁下,母亲只能选择救姐弟之一。母亲最终选择救了弟弟,但姐姐却奇迹生还,后被解放军收养,弟弟在地震中失去了一只手臂,他也不愿读书,自我挣钱,成为了一个公司的老板,姐姐当英语家教养活自我和女儿。32年后一家人的意外重逢,让他们仿佛再次回到了震后的唐山……7。8级的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好在顽强的唐山人能重建家园,让唐山更加繁荣。

  “没了,才明白什么叫没了。”这句话是影片中的母亲(元妮)在地震之后的感悟,每次看到元妮孤独的身影,对于丈夫、女儿的怀念(她以为女儿也死于地震),对于外出儿子的思念……在32年后母亲与女儿的团聚,更是让人感到撕心裂肺的痛,看到这一幕,我心中涌起酸楚,当初元妮选择救儿子还是救女儿时该是多么痛苦的决定啊!意外的重逢,让这位母亲又想起了当时的场面,她对女儿的愧疚,毕竟是她自我抛弃了女儿啊!地震带给这位母亲的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她本拥有一个完美的家庭,仅仅23秒,让她失去了丈夫,还以为失去了女儿……

  做父母的,哪个不担心自我的儿女?元妮担心出门在外的儿子,年迈的养父应对着失散多年的女儿怒而激动的大喊:“我天天担心!”是啊,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只言片语所能表达的,这部影片更加深了我对父母爱的认识,它也让我明白了当我们应对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时,我们只能选择,选择舍弃!

  如今的唐山已经成为了一座繁荣的城市,它不仅仅是唐山人奋斗的结果,更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四):

  最近的热片无疑是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据说票房5天就过了2亿。我也赶在第一时间一睹为快,感触良多。

  起初以为《唐山大地震》是灾难片,但一看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地震灾难场面仅有片头的4分钟,大部分镜头对准了一个平凡家庭在震后心灵重建的故事。相比触目惊心的地震场面,反而是温暖的亲情赚取了更多的眼泪。32年人生历程的求证之路,人们发现真理如此贴近:“亲人终究是亲人”,在母亲元妮满怀着复杂的愧疚之心对重归的女儿跪下的那一瞬,我的第二包餐巾纸也正式登场。冯小刚不愧为大导演,徐帆更是将母亲这个主角演绎的淋漓尽致,悲伤的层次感逐步递进,几乎所有的哭戏都在精准把握人物命运的脉搏以及观众的泪腺后,自然而然宣泄而出,让人感同身受。

  近几年里,自然灾害不断发生,汶川和玉树的地震让我们对自然灾害的残酷性和破坏性有了深刻的认识。震后的家园几年间就建好了,并且越来越好,但经历了地震的人们心灵的重建却需要几十年甚至一生。影片更深层的含义是人文价值的体现,让我们重新回归关注家庭,珍惜平时容易忽略的幸福。

  电影结束了,观众们寂静的离开。用红肿的眼睛看看蓝天,日子还是一样要过,饭要吃,班要上。想起影片最终写有24万逝者名字的纪念碑,感叹一声:活着,真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五):

  时间飞逝,34年前的那场残酷的大地震曾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唐山大地震,这五个可怕的字眼,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虽然我并没有亲生经历,但仍然令我极为震撼。

  观看了刚刚上映的感动人心的“唐山大地震”,我感慨万分。主人公——那个可怜的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和一张可爱的小嘴的小女孩,在与弟弟同时压在巨大的石板下时,母亲无耐只得含泪忍痛放弃一个,选择了弟弟。她在黑暗里清晰地听到了母亲所说的每一个字——“要弟弟!”这短短的几个字是她感到了绝望。可怜的小女孩王登在坚硬的石板的压迫下,还要承受被亲生母亲抛弃的伤痛,对于不到10岁的她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痛苦,看到这,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几千个孩子无家可归的悲惨景象。在可怕的天灾面前,不知会有多少人不得不应对生死的抉择,甚至亲人的分别。而这些都远远大于他们在身体上所受的伤痛,但只要坚强,不放弃那仅有的一线期望,团结起来,必须能战胜眼前的困难。

  之后,这位可爱的小女孩登在幸运之神的眷顾下活了下来,并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领养了,健康地长成了一个漂亮懂事的好女孩,然而童年时留下的痛苦的回忆也一向环绕着她,直到这次我国的汶川地震,登第一时间进取地参加了救援工助,无意之中遇到了她的弟弟——达,并回到了离开34年却无时不在想念的家,见到了白发苍苍的亲生母亲,团圆了这个破碎的家。

  又是一个完美的结局,登在经历了无数灾难与离别后,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并得到了幸福,这幸福来之不易,细细品味才明白,这完美结局的建造者,应当是那对普普通通的解放军夫妇——登的养父养母。他们用真爱唤醒了登的期望,对登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是他们使登在经历了人生最低谷后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而在登长大后,他们却没能享福,养母因为病痛永远地合上了眼睛,养父年迈退休。他们用自我的一生呵护着这个受伤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细心地关心着她,使她走出了心灵的黑暗。虽然他们也明白,孩子终究要回到亲生母亲的怀抱,但他们却依然无怨无悔,甚至还为她存了一笔大数目的钱,让她去寻找亲生母亲,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高尚的情怀呀!

  当然,“唐山大地震”带给我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叔叔们,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我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必须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这使我想到了一句宣传语:灾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团结必定使我们战胜灾难!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六):

  听说《唐山大地震》的票房过亿,而今日又是唐山大地震34周年忌日,所以,便约了朋友一齐前去观看。都说看这电影要准备好纸巾,还真是,一场电影下来,一齐去的好友早已泣不成声了。好半天都没说话呢!

  那一场八级地震就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瞬间,天变紫了,房屋垮塌,当时人们都在睡梦中,对来临的地震浑然不知,所以,死伤无数。那一刻,大地在颤动,人们的心也在随之颤动。可是,那一场不应当发生的地震还是发生了,虽然仅有短短的几分钟,可是,死去的人有24万人多,受伤的人更是不计其数。电影中描述的那个家庭,父亲在地震来临时冒死救回了母亲,母亲在震后选择救弟弟而放弃姐姐的那一种对自我亲生骨肉的割舍,女儿对母亲的怨恨以及母亲坚决不再嫁的那种对她丈夫的真诚。那,都是那一场大地震之后所有家庭的真实写照。

  此刻,那些所谓的都市人整天在外奔波,那友情,亲情已经随之减少。此刻,朋友都已经被在各种场合中利用,“友情”这两个字已经远去。并且,亲人也能够随时被出卖。所以,“亲情”这两个字也渐渐模糊,也渐渐迷茫。

  期望,那些都市人也能够来看看这部《唐山大地震》,它,能够让你的心灵之湖中的船只渐渐靠岸。让你重新找回你以往丢失的亲情,友情。

  正如汉密尔顿所说:“世界上最伟大的是人,人身上最伟大的是心灵。”让我们伟大的心灵随之颤动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七):

  时间飞逝,34年前的那场大地震,不知牵动着多少人的心。唐山大地震,多么可怕的5个字眼,仅仅在短暂的23秒中,一个繁荣的城市成了一个满是哀伤的废墟。无数人妻离了散……

  ————题记

  我曾感动于:“没了才明白什么是没了!”我也许没有经过“没了”,但李元妮心中那一份悲情,我仿佛可在空气中嗅到——那34年前的等待。仿佛所有的东西都仅有在失去后才能在回忆和梦中找到它特有的价值,连城的价值也都敌可是这失去的美丽。

  与其“没了,才明白什么是没了”。不如“拥有,才明白什么是幸福”。所以,我们要珍惜此刻所拥有的一切,珍惜我们此刻的幸福与欢乐。

  我曾感动于:李元妮为方登留下那承诺中的蕃茄,那两份堆起的课本,那两人的谈话……当年只能救一个,23秒中父亲死亡,母女相分,四口变两口。母爱感动了上苍使她们母女相见,然而我们母亲的一生中也有许多那样的抉择:该让孩子上学是独立还是依靠,使让他们吃苦还是不劳而获……但无论时间如何变迁母亲的心却是永恒不变的,一个对子女简单的承诺便使她记住了34年。

  母亲的爱是永恒的,无论时间如何变迁,母爱如同芬芳。

  我曾感动于那一位“锯腿”的母亲,看到她为此而哭泣,若不锯又为她女儿生命而哭泣。发现生命才是最重要的。虽然方达的右手没了,可是不会变的是一颗美丽的心,你活着就什么都拥有,死了就结束了一切。

  放学后,有一位同学对我说她爷爷因肺癌而死,我再一次明白了生命的可贵。

  我们应当讴歌生命,而此外似乎不比其重要,因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我曾感动于生命中的点点小事,生活正是因为它们而更加耀眼,而更加美丽。

  地震虽然可怕,但却更能体现我们中国人的顽强。

  地震后,也许,生活将更加完美。——后记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八):

  电影描述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时间为23秒的7.8级大地震。一对双胞胎姐弟同时都被压在了一块水泥板的两头,母亲只能万般艰难地做出“救弟弟”的选择。后姐姐奇迹般的生还后被一个军人家庭收养,最终在加拿大定居,但“救弟弟”这三个字纠结在她心头。32年汶川大地震中,姐姐与经商成功的弟弟意外重逢。姐姐心头的伤痕、母亲心灵的枷锁,最终在滚烫的亲情冰消雪释。

  愈是时间的长久,愈能磨砺人的意志愈能看出爱的伟大,电影中的母亲亦是这样。都说人类征服了自然,但当自然灾害来临,人类却是如此的渺小。

  天灾无情,人有情!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九):

  下了阵暴雨,像是在废墟中大声喊叫亲人名字的声音。

  在今日的语文晚自习上,我们观看了《唐山大地震》,看到一幕幕在废墟中振撼人心的场景,也让我们都流下了悲痛的泪水,最让我心酸的画面是:母亲在最终断然决定救儿子,当她的女儿听到后,心凉了。在这个场景中,我们能够看到母亲是爱她的孩子的,可是,因为他们说只能救一个时,哭着求他们把两个孩子都救出来,很让人心酸的画面。

  也许在当她看见死去的爸爸也躺在她身边时,心里肯定很不好受,很孤单吧,毕竟,她是这么的小。

  “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再也没有盖起来,三十二年守着废墟过儿子。”——心灵的废墟上,我们看到一座叫做期望的城,尽管以往的创伤无法让生命变得完整,我们却看到他们依然怀揣着期望在成长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许多年后,元妮一向不愿搬家,每次烧纸时她都会念叨家里的地址,她害怕那孤单的灵魂不认得回家的路,她怕她最爱的人迷了路,回不了家。——亲人永远是亲人,就算阴阳两隔,也是至亲的人!

  “没了,才明白生命叫没了。”这是元妮在她最终悔时所说的话。是由这一次的地震,而触一动了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因为有了这种爱,才会让世界变得愈加完美,也看出了,元妮在内心深处依旧怀念着那段从前的时光,可是却一去不复返……

  “我不是想不起来,而是忘不掉。”方登在最终的时候对自我的养父说了这一句话。是的,有些东西是不远想起的,但并不代表能够一辈子忘掉。

  灾难的飓风过后,唯一留下的就是亲情。就好像这些光亮,是支撑着他们活下去的期望和勇气。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十):

  有一种情,叫亲情;有一种爱,叫母爱。

  一场无情的地震,使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变成了一家两口,但那位母亲还不知自我的女儿被一位解放军叔叔收留。小女孩心中一向有阴影,因为在她和她弟弟之间,她的母亲选择了弟弟女孩长大后,在另一次地震中,最终理解了自我的母亲。

  在小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她一向记得三个字,也是让她彻底绝望的三个字:救弟弟。对于她,这样的选择也太不公平了,有什么事,都是她做,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弟弟吃,最终连生的期望都不给她留下。

  小女孩获救后,也许他对自我的生活有怨有恨,不是也许,是必须。然而她的母亲也在为失去她而痛苦。对于这位母亲,她得到两条命的喜悦,也掩盖不了失去一条命的痛苦。当初在选择时,他曾央求过:两个都救。这说明,他同样不想失去女儿。只可是条件不允许罢了。我们也再也没有理由去责怪那位母亲的偏心。

  在女儿前去救援时,看到一位母亲为了挽救她女儿的生命,竟选择了锯掉她女儿的腿,而真正据掉后,她的母亲却又哭着喊要她女儿的腿。在这位母亲选择后,女儿问:“你不怕你女儿将来恨你?”她说:“恨就恨吧……”

  恨就恨吧多么简便的四个字,却是经过多少思想斗争后得到的?她为了换回女儿的生命,宁愿让自我养大的女儿恨自我。

  这时,女儿似乎明白了,母亲也是被逼无奈才选择救弟弟,她说出这三个字,经过的思想斗争也不比那位母亲少,她应当原谅她母亲,因为她母亲为她已付出了更多的代价。

  我最终明白:什么情都会磨灭,但亲情不是,什么爱都会黯淡,但母爱不会。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十一):

  今日我和爸爸、妈妈、姥姥、姥爷一齐去看。

  这部电影很感人、很煽情。讲的是唐山大地震时,方大强为救孩子被砸死在楼里,两个孩子都被压在同一块石板下,身为妈妈的元妮只能选择一个,最终他选择了儿子。身为姐姐的方登被一个解放军收养了。两人成年后事业都很成功,最终在汶川的抗震救灾中姐弟俩相遇了,方登也原谅了妈妈。

  看完唐山大地震后,我总觉得讲的并不是地震,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血脉亲情。母亲元妮救了儿子,却一向在斥责自我抛弃了女儿,她爱自我的女儿,方登也同样爱母亲。但爱得越深恨得也就越深,当方登在石板下听到自我深爱着的母亲说出:“救弟弟。”这句话时,她的眼泪流了出来,精神上的压力似乎比压在她身上的石板还要重。所以成年后她才会对自我的养父说:“我不是记不得了,是忘不掉!”她一向都恨她的母亲抛弃了她,这道心灵的伤疤一向不能愈合。直到她的母亲跪倒在地上的时候,这道心灵的伤疤才愈合了。她再也不恨她的母亲了,还后悔自我为什么不早点来看看母亲,让母亲一向以为自我已经死了。她的泪流下了,我的泪也流下了。方登不懂自我的母亲,也不懂自我的养父。她的养父养母和他的亲生母亲都一向在为她担心,她却在22岁时就生了孩子,还是有点不懂事。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人有时十分脆弱,有时却十分坚强。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十二):

  《唐山大地震》讲述的是在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与他们的一对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挤在狭小的房子里,一家人温馨和睦。她不会想到,几个小时以后,一家人的幸福会以怎样惨烈的方式被撕碎。晚上,人们都已入睡,3时42分54秒,地动山摇,7。8级的地震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方达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从哪边开启,都意味着另外一个凶多吉少。李元妮依稀听见方达微弱的喊声,四周余震不断,若不决定可能带来更大伤害。“救弟弟吧……”两个神志清醒的孩子清晰地听到母亲的决定,方登默默滴留下了眼泪。震后,李元妮独自抚养着儿子坚强生活。而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一个全新世界。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让母子三人重逢了。

  23秒,32年,折磨了他们的一生。《唐山大地震》我看了好多遍,可每一遍我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母亲应对两个压在水泥板上的孩子,哪一个都不愿舍弃,姐姐方凳,母亲更是无言以对……

  要珍惜此刻所拥有的,就像元妮说的一样,没了,才明白什么是没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十三):

  昨日我看了唐山大地震,我心中有几个问题,为什么王登明明已经失去了知觉,为什么她又能在装尸体的车上活了过来?为什么王登的弟弟遇到地震后第一时间去救援,他不怕再给他扎死呀?看了这部电视,增加了我对亲情的理解。这就如我和弟弟之间的故事。

  我和我弟弟的感情也很深,虽然我和弟弟在家里打打闹闹,我一向都不谦让他,可是他一走我一个人在家也没意思。

  他走的时候我很亲他,妈妈还把他送到电梯口。回来我坐了一会作业,妈妈说:“正道为什么不爱学习呀!我都快愁死了。”我说“妈妈,那是因为你没有对正道全力以赴呀。我从小你就全心关注的教我学习。而此刻呢?你的职责就大了,每一天都读书读到1、2点,自然没有时间交正道了。”妈妈说:“哦,我明白了。看来以后还要和你多聊聊,毕竟小孩子最了解小孩子。”

  到了晚上,我一个人在家也没趣,于是我就给弟弟打了个电话。我对他说:“弟弟你是我最依靠的人,请把我的玩具找到,带回来吧!”弟弟双开地说:“哥哥,没问题。”结果弟弟回来了却没带回来我的玩具,我就对弟弟说:“你骗人,我的玩具呢。”弟弟说:“是奶奶不让带,不是我不带。”我说:“哦!弟弟对不起我误会你了。”

  第二天,弟弟回来了。我立刻感觉不孤独了,我又是原先那个活泼的谢正天了。所以结局王登一家消除误会又团聚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十四):

  电影《唐山大地震》以其突破6亿元的票房向世人证明它无疑是相当成功的,确实,不愧是大导演导的电影,这部影片在催人泪下的影视效果之余,让人感触良多,笔者从个人的感觉漫谈一下该片成功的几个方面:

  整个故事情节精彩而完整,前后呼应。影片以唐山大地震为历史背景,从著名演员徐帆饰演的母亲痛苦无奈在女儿和儿子之间,选择放弃女儿救出儿子,导致侥幸幸存下来的幼小的女儿登对此心灵遭受沉重打击而引出的故事为电影主线,这个故事选得十分成功,震撼人心,活生生骨肉分离的震慑力一点都不亚于《泰坦尼克号》凄美浪漫的感情故事。

  故事情节铺展合理,展现生命的脆弱和真、善、美的情怀。6000多万重金打造出来的大地震惨烈的场面,篇幅恰到好处,充分展示了编剧和导演对整个影片节奏把握的功力,使人们不要忘记30多年前那次惨痛的大自然灾难,又紧紧围绕故事主线展开。影片中女儿登遭受的巨大的心灵创伤使她几十年不愿与母亲相见,让人觉得合理,情有可原。在养母弥留之间,她温柔的贴着养母的面说,爸爸爱你,我也爱你。这是一个很善很美的瞬间,这一刻,这位养母必须觉得为养育登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人要学会感恩,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品质,影片用这一句温柔的话昭示了这个简朴而重要的道理。而登的`亲身母亲因为绝望无奈放弃登而负疚了一辈子,一样痛苦的心灵关掉了本能属于还年轻的她的幸福。经历汶川地震救灾场面的登最终理解母亲当时的痛苦与无奈,与母亲尽释前嫌相认,这些情节都过渡得相当自然感人,令人扼腕信服。

  演员的表演自然、到位,徐帆、“老戏骨”陈道明的演绎让影片增色不少,几位年轻演员表现也出彩,有一处小的细节:高大帅气的研究生师兄在送新生登去女生宿舍的途中,示意远道而来正内急的登上洗手间,登愣住了,没想到这位酷毙了的师兄如此细心体贴,影片之后两人很快成为情侣并导致登未婚先孕也在情理之中,这种看似不经意又十分巧妙的画龙点睛之笔又完全能够与电影《阿凡达》严谨的故事设计媲美。

  能够预言,成功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会是影视界众多奖项的宠儿,如果国外不对中国电影有偏见,对中国文化有一些真正的了解,笔者甚至认为,外国奖项也能够收获良多。我感动嘘唏之余,为咱们中国人能拍出这么好的特定题材的影片感到振奋和高兴。而影片折射出来的人性的光辉与感恩的伟大更是一切奖项所不能涵盖的成就与贡献。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十五):

  闲暇之余,我读了一本名叫唐山大地震的书,读完后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那一场发生在多年前的大灾难,从蕴酿、发生、结束、到重建,一切均像在钱钢先生的笔下复活了一般,一桩桩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经历劫难洗礼的人物,一下子全浮现於眼前,我就像参与其中,见证?那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惨烈的大天灾。

  这确实是一场浩劫。作者并没加上一丁点儿的夸张、一丁点儿的放大,只用了最写实的方法,将几位亲身经历地震人士的感受记下来,将地震的死亡人数、影响范围等资料摘录下来,已教人感觉到那是一件多麽悲惨的事。但愿这一切都是假的。

  书中记录了很多受灾者的故事,有几个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在第二章,作者的采访笔记记录了这一件事:一个孩子在地震时遭撞伤,头皮被掀开一大块,里面满是沙子,救灾人员用水去为他冲洗,每洗一下,那孩子便抽搐一下。读到这一段,我几乎掉下眼泪,那只是一个小孩而已,一个本应天真烂漫的小孩,却要承受?成人也难於忍受的剧痛,这是多麽的令人心酸啊!另外还有两个故事令我热泪盈眶:分别是那位被楼板压住下身,无法脱险的护士,及明知病人救不活,但仍要尽力去救治的仁医。三件事都叫人感到那麽惋惜,无奈。

  但此书的最大价值却不在这些感人的故事,而是那一个个故事背后带给我们的深刻体会,那一堆堆统计资料向人类发出的严厉警告。书的第一章就已给了我们一个信息:人类是多麽的愚蠢麻木。一开始,作者描述了许多地震前的异象,一大群老鼠移居,一大群昆虫远飞,?、狗等都出现不寻常的举动,是否在说明人类连动物都不如呢?动物也能感受到地震的来临,但一向自封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连一丁点感觉也没有,是甚麽回事?是千万年的进化,令我们失去了最基本预知灾害的动物本能吗?

  这仍不算是最令人类汗颜的地方,最令人感到羞耻的是我们一向引以为荣的科技万能思想。人类就是太过倚赖它,明明看见一大堆不寻常的事正在发生,但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我们信任的那些仪器并没有动静,所以不会有事发生。结果一向被人类奉为至宝的仪器出卖了人。我们应当反思一下,日渐发达的科技,是否就是加速我们灭亡的毒药呢?况且,那些所谓的新科技产品、现代化建筑,能抵抗大自然的力量吗?千多年累积而来的科学知识所造出来的建筑,大自然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已将其完全摧毁。人是否要醒觉,不应再完全倚赖这些不可靠的东西呢!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十六):

  前几个星期,我和爸爸妈妈一齐去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深深震撼了我的心。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1976年,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方大强经常出门在外,好不容易回来一次。爸爸每一次回家,姐弟俩都异常高兴。7月的一个傍晚,方大强回到了自我的家,两个孩子已经在家中睡下了。在小区外的马路上,方大强和元妮躲在卡车上亲热,突然——地震了。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着儿子,选择坚强地活下去,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正由于地震时,母亲选择了弟弟,而放弃了方登。方登从听到放弃她开始就对母亲怀有一种恨。

  方登的养母去世后,方登也因为怀孕而退学。从此,与养父也多年没有联系。直到一年春节,她领着女儿回到养父的家中。养父对于方登多年与他不联系,而感到担心和生气,并告诉她必须要找到自我的亲生父母。这一晃到了2008年,她在国外结婚并定居,一天她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了中国四川汶川地震,决定作为志愿者回到中国参加救援。

  她在参加救援的人中找到了自我的弟弟,并同弟弟一齐回到母亲的家。母亲对于当年因救弟弟而舍弃她而感到内疚。方登也因虽然活着却多年不与母亲联系而感到羞愧。母女两个的恩怨也就此了解。

  看完了这部影片后,我被这伟大的亲情深深地震撼了,有时就连我也没有这么伟大的亲情,我和影院里的每位人都是眼睛红红的出去的。我一边走还一边想,他们是多么的伟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十七):

  今日,我观看了《唐山大地震》电影,看完后,使我感受颇深。

  里面讲述的是:主人公是姐弟俩,方达和方登,他们一家生活得很欢乐。突然一天晚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他们的爸爸为了救妈妈而被死神拽走了,使妈妈活了下来。方登和方达被压到了一块水泥板下,有人发现了他们,如果救弟弟,便压住了姐姐,救姐姐,就压住了弟弟,只能救一个,妈妈选择了弟弟,弟弟被压断了一只胳膊,而姐姐竟然奇迹般的活了过来,被好心的解放军夫妇给收养了,方达用自我的努力和奋斗当上了大老板,几十年后,姐弟俩都当上了汶川志愿者,相遇了。

  令我感动的是:当妈妈明白只能救一个时,那种撕心裂肺的叫声:“两个都救、两个都救、两个都救。”还有他们的爸爸,本来自我能够逃生,可是他把妈妈拉在了一边,自我却闯进了快要倒塌的楼房里救他的孩子,可是不幸压在了废墟下。当奶奶要把方达带到济南时,妈妈是泪流满面,最终奶奶心软了,让方达留了下来,他们母子俩是抱头痛哭。

  这时我想到了我自我,做事老是半途而废,有一次,我做奥数题,一个“拦路虎”出现了,我怎样也做不出来,于是就放弃了。方达却靠这一只手坚持不懈的精神创造了大企业。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怀着沉重的心境,想:“我以后要学习方达的努力和奋斗,好好学习,不能在半途而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十八):

  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看后让整个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在心里久久的回荡、挥之不去,对于一部电影能做到这样,能够说已经到了化境了,整个故事围绕的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可怕的一次灾难性自然灾害,一个母亲在带着自我的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面临着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只能选择放弃一个自我的骨肉的时候那种无奈,那种杯具,太让人感动了,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理解,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我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灾难减少到最小,只能含泪的抉择,很无奈。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来一次所谓的天翻地覆的大地动,飞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亲孩子的呼唤,一下就将人性最弱点给激发到了极点,什么是人性最极点呢?母爱,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面前我们的最弱点会暴露的一览无余,仅有在母亲的面前我们才觉得是绝对最安全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时候母亲也救不了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呢?,一个母亲在自我的两个孩子面前的时候只能痛苦的最终选择救出一个,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我的另外一个孩子被大地震给吞没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面被激发到了最高点,太杯具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觉最成功的主题思想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应当如何抉择,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当选择有信心的战胜这种困难,仅有自我有信心了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仅有自我伟大了,困难才会渺小,不要放弃任何一次期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依然是有期望的,只要有一丝阳光,明天的种子就会发芽,世界就会更完美。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电影,可是思考的是一个人生,困难都是一时的,而应对困难大态度却能够是永远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十九):

  今日放假,没事搜了“唐山大地震”来看,一句话震撼匪浅!

  我首先承认我为之流泪了。我不明白要写什么,或者是凌乱的思绪,可是我已经很久没这么感动了。

  与其说是唐山和汶川地震带来的震撼,倒不如说是那厚重的母爱感染了我。以前不懂事,总是和妈妈吵嘴,吵后就后悔,妈妈说没关系,天底下哪有母亲会对子女记仇的呢,我不信这句话,可是看了方凳和剧中母亲的情感之后我相信了,我也明白了这份真爱。

  唐山大地震距离我们太远,因为那时还没我们的生命。只记得汶川地震时,我整整一个月都没精神,没和任何人争吵过半句,因为我觉得生命能得以延续,就已经是万幸了,还有什么好争好强的呢。感激那次地震给我带来的心灵洗礼。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更高的认识。

  同时,也让我对自然灾害有了更多的惧怕感,不是怕对自我带来的什么,而是怕给自我的亲人、朋友、同学等等带来灾难,今年8月份又莫名的来了场泥石流灾害,夺去了上千人的生命,我为之伤悲。然而就是那让我痛斥的天灾时,我儿子诞生了,就是国家设为哀悼日的8月15日,这为我带来莫大的幸福和成就感。或许这一切都是天意。我只能说我对生活更加热爱了。

  地震,洪涝,泥石流等等,都是考验人民的经历,仅是经历而已,再大的灾难总将成为历史,大爱无疆,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以往我是不以为然的,以为是用来安慰人的话,而今我深信不疑。没有奉献和爱心,剧中的方登也不可能再汶川地震中碰到失散多年的弟弟,得以对母爱的重新认识的机会。

  这部电影,同时在有限的生命这个课题上也充分表露,我不明白该如何写,可是明白我会更多的珍惜我的生命,和我对家人朋友的那份情。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二十):

  《唐山大地震》片头放映地震的情景——一对父母要尽快到被震毁的楼中救一对儿女。父亲拉住了母亲,自我钻进了死亡的洞穴之中。以男换女,虽不是一件值得的事,也是一件无奈的事。情感永远比生死更伟大,为了情感,宁可牺牲自我,也许这便是人生特殊又本能的感情吧。

  在方登的养母去世时,又讲述了一个伟大的故事。单是养母,却能够造就如此深厚的,比生母还要伟大的情谊。生与死,离与合,悲伤和喜悦,一切的束缚,都在感情的渲染下逐渐淡化,而唯一拥有的,是那炽热而伟大的养母之爱、养育之情。

  在四川大地震时,悲痛与恐惧再一次如复制般帘卷而来。以往在唐山大地震下侥幸逃生的人们纷纷伸出了自我的援助之手。相距如此遥远,又是什么把这两群素不相识的人的信心与期望凝聚在了一齐?那是一种经历,也仅有有着如此“经历”的人,才会真正去贡献自我的一份力量。

  在方登遇到自我的生母时,生母怀着百感交集的心下了跪,她明白自我对于女儿的不公平。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表达自我的错误,一个泪眼朦胧,一个老泪纵横,或许人的感情变化也只会在极端的方式下才能刻化得如此栩栩如生吧。

  想起无情的地震,又看到无边无际的感情,我不禁要……感激地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全球通电影城看电影。我和妈妈早就打好主意,准备看――唐山大地震。我和妈妈买好票,就坐着电梯到了6楼。我们进了电影室,走到了第一排,一开始我有点害怕,毕竟是坐在第一排,感觉挺吓人的。

  电影开始了,上面的一家四口人很幸福。开始,方大强(孩子们的爸爸)开着车要把孩子们送回家。方大强给孩子们买了一台小风扇,方大强让方登和方达(他们的.孩子)把风扇抱回家。到了楼下,方登对爸爸说要吃冰棍儿,方大强就给了方登6分钱,那时候的冰棍儿3分钱一根。方登(姐姐)和方达(弟弟)就去买冰棍儿。刚买完,方达的那根冰棍儿就被一个小男孩给抢去了,姐姐方登看见了,就跑过去,使劲推了一下那小男孩,那个小男孩就一下趴在地下了。然后那个小男孩就开始追方登。他们两个就一下跑到了家里去。到了下午,弟弟方达要吃一个西红柿,元妮(他们的妈妈)就去给他拿。当时就剩下一个西红柿了,可是方登也要吃,元妮就说先让着弟弟吃,就算欠方登一个西红柿。

  到了晚上,元妮和方大强看方登和方达睡着了,就跑到楼下去干活了。过了一会儿,方大强觉着车在晃,就对元妮说地震来了!然后他们赶紧下了车,往空地上跑去。他们的孩子还在屋子里睡觉,那时房子已经塌了一半了,方登就一下醒来了,朝着窗户喊妈妈!妈妈!妈妈!元妮本来想去救方登和方达,方大强一把拽住元妮,自己闯就去了。那时房子已经倒塌了,方大强也被压在了废墟下,元妮就大声的叫喊:大强!大强!方登!方达!地震完以后,元妮就开始搬石头,找到方登和方达还有方大强。到了早上,大家都齐心协力的抛废墟。不管是谁家的人,只要一听到声音就立即去救人。

  咚!咚!咚!有敲石头的声音,方达听到了以后用虚弱的声音一个劲的叫姐!姐!姐!大家听到了敲石头的声音以后,就说:这里有人!这里有人!元妮听见了以后,就跑过去对孩子们说:方登!方达!妈妈来救你们了!然后,大家问元妮:现在只能救一个孩子,你说救谁。元妮说:两个都救。可是只能救一个孩子。最后,元妮就说:救弟弟!方登听见了,就一下哭了,昏过去了。把方登救上来的时候,方登其实没死,大家都以为已经死了,就把方登放在了方大强的身边。过了一会儿,下起了雨,方登醒来了。其中有一只眼肿了,睁不开了。有一个解放军看见了方登,就把方登包起来,抱着她去……最后,有一个解放军收养了方登。方登改名叫王登。

  看完了以后,我脸上流满泪水,实在是令我太感动。23秒,32年。我永远记着这句话。2010年7月27日这感动的一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这部电影故事很简单,记录了一家4口在地震前后的经历。父亲为救母亲葬身在倒塌的楼下,母亲为救砸在同一块楼板下的一对儿女作出人生最艰难的选择。

  “救弟弟”这三个字,让母亲忍受了32年的痛苦与折磨。也让压在楼板下的小女孩为此怨恨了自己的母亲32年。本以为已经死了的小女孩奇迹般的生还,并被好心人收养,然而已经记事的她,无法释怀母亲的做法,32年不回唐山认亲。

  2008年5.12汶川地震,震惊寰宇,在国外定居的姐姐听说祖国有难,只身前往做志愿者参加救援,身为企业老总的弟弟也带领员工参加了唐山救援队,在救援现场,姐弟相认,已经身为人母的小女孩看到一位地震中的母亲,不忍看到救援人员再次受伤,而忍痛锯断女儿双腿的一幕,终于理解了自己的母亲。

  全剧的高潮,在结尾片段,母亲得知女儿死而复生,内心的激动与感情的纠葛都被扮演母亲的徐帆演绎的出神入化,包饺子的双手,低垂的头和不敢正视女儿的眼神。最后,母亲对当年自己的决定给自己的亲生女儿下跪认错,此时的我再也无法控制早已湿润的眼睛,泪水夺眶而出

  从一开始,感动来的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岂能一个痛字了得。

  整个地震的描述,缩小到了一个家庭,这样更能让关观众体会到个中滋味。一个渺小的家庭,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丈夫在危机关头的冒死,母亲对骨肉的割舍,对丈夫的感恩和忠贞,女儿对母亲的不理解和怨恨,解放军人的博爱无私这种种微妙微翘的动人心弦的描述,给现在疲于生活奔波的都市人的情感提供了一个休憩的港口。

  我很欣赏那句台词:"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 。这句让女主人翁愧疚一生的话,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她真正的含义。是啊,没有人想自己去亲自实践这话的真正含义。因为当你真正体会到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她,而只能生活在暗无天日的过去里。好好的珍惜现在才是珍贵的。

  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灾难减少到最小,只能含泪的抉择,很无奈。

  觉最成功的主题思想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应该如何抉择,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有信心的战胜这种困难,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只有自己伟大了,困难才会渺小,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希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灾难来领的时候我们依然是有希望的,只有有一丝阳光,明天的种子就会发芽,世界就会更美好。

  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预知未来,唯有好好的珍惜现在。这也是这部影片的意义所在。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一天晚上,爸爸妈妈带着我去看了冯小刚夫妇共同导演的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由于唐山的各类设施都很落后,所以唐山几乎被移为了平地,所以单单是死亡人数就已经达到了24。2万人,二十四万两千人啊,是几十万父母成年累月的心血啊,在这短短几十秒时间内就化为乌有了,无情的大地,让成千上万个家庭支离破碎,让成千上万个人变为孤儿,无依无靠,浪迹天涯……

  在地震的时候,一位父亲不愿让母亲牺牲,只身跑进倒塌的楼房去救孩子,却被一块掉下来的大石板砸死了,就这样,元妮失去了丈夫。

  元妮在石头上绝望的哭,一、是为离去的丈夫;二、是为生死未卜的儿女。

  元妮对着天大喊:“老天爷,你这个******!”这几个字的背后,都是元妮满腔的愤怒。

  后来元妮得知姐弟俩还活着,但是都被压在一块石板的两端,不管是撬哪一端,总有人会被作为支点,而被压住,存活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了许多。救援人员问元妮:“到底要救谁?只能选一个。”俗话说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面对着痛苦的抉择,元妮哪一个都不愿放弃,苦苦哀求道:“都救,求求你们了,都要救!”这句话表明了元妮是非常爱他的儿女。但最终只能就一个,选择一个便意味着放弃另一个,万般无奈之下,元妮艰难的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救――弟弟”说完呜呜地哭了起来,是呀,元妮是觉得弟弟生存的可能性大,不然谁会愿意放弃自己的亲骨肉啊。姐姐清清楚楚的听到了这句话,眼泪,慢慢的从她的脸颊上淌了下来。

  后来,姐姐大难不死,在拉尸体的车上醒了过来。被一对好心的警察夫妇收养了。

  转眼间,大地震已经过了32年,姐姐和弟弟也早已长大成人,在这32年里,对于女儿的愧疚也折磨了元妮32年。元妮天天烧纸钱,搬到了新家以后就天天一边烧纸钱,一边念叨说住哪儿了,在哪条街,哪条巷子,怎么走,怎么走……

  元妮天天自责愧对于女儿。

  而姐姐因为憎恨母亲当年不救她,32年终不愿回唐山认亲。

  后来,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姐姐和一干成一番事业并且带着员工的弟弟不约而同地参加了抗震救灾活动,无意中听到弟弟和别人聊起了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之后,姐弟相认,一同回家看望年迈的老母亲。元妮看到女儿回来了,高兴得不知所措,泪流满面。姐姐却沉着脸像个木头人,也许还在憎恨母亲。

  元妮端着一个盆子,里面放着几个又大又红的西红柿,说:“看,妈妈没骗你吧,是妈妈对不起你。”姐姐没想到母亲在她小时候许下的诺言,至今不忘,又得知母亲每次买的小学课本,也有自己的一份,终于泪如涌泉。

  这部电影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或许现在我们还理解的不够深,但如果真正要我们放弃一个亲人,才能体会到什么事痛苦的抉择。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身边的任何一位亲人。无论他(她)对你是好或是不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带着一种感动和震撼的心境写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观后感,很多年没有再看过如此感人的电影了,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故事讲的是方大强的老家是山东青岛的,当兵复员后,留在了唐山,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一家四口遭遇,方大强在地震中为搭救自己的龙凤胎儿女被压在了废墟中不幸遇难,妻子被丈夫方大强甩到了废墟之外得以生还,而一对儿女却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而女儿方登在这次灾难中幸运的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女儿随父姓叫王登,考上了杭州医学院,却因感情问题而怀孕无奈辍学,生下了女儿点点,靠家教度日,最后嫁到加拿大。儿子方达在地震中失去左臂,靠自己的勤劳智慧有了自己的公司,娶了自己的妻子小河生下可爱的儿子取名也叫点点,方达出息了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随处都想让母亲生活的更好点,无奈倔强的母亲依然惦记着地震中遇难的女儿和丈夫,以"你爸爸和姐姐会找不到家"为由不肯离开居住32年的"废墟"。2008年汶川大地震,弟弟方达和姐姐方登都参加了抗震志愿者,在休息时弟弟方达和另一个年轻人闲聊时姐姐方登知道了对面的就是自己的亲弟弟,并随车来到了唐山,母亲下跪恳求女儿原谅,并带着全家去公墓看望父亲方大强,方登注意到父亲身边还有自己的墓,并说无论自己在哪生活,最终都要回来陪伴父亲。姐姐打开自己的墓地忽而发现了上学前父亲买的书包,弟弟方达把一大包书打开,原来母亲每年买书都买两份,一份给弟弟一份给姐姐,一直到高中毕业。姐姐终于知道了母亲这32年的不易,抱住母亲再也忍不住了:"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剧中张国强饰演的是徐帆的丈夫,在72年唐山大地震中,自己用身体救回了妻子,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中再也没有起来;徐帆扮演的母亲,在经受了失去丈夫和女儿的煎熬下,孤苦、自责的生活了32年,一直到女儿重返故里认亲,在张静初扮演的女儿'方登"面前跪下,向女儿忏悔般的祈求自己当年的艰难决定,看得我泪流满面。

  方登也是在影片的最后祭奠父亲的墓场,看到母亲每年给她买的书本和书包才知道一个做母亲的责任和一个母亲的心,张静初抱着母亲忏悔的泪水彻底洗刷了当年自己的错误想法,还有陈道明扮演的一对军人夫妇,这对好心的养父母,把张静初视为亲生般的抚养了几十年,张静初怀孕后不想让养父担心,去国外留学,几年后,已经苍老的养父陈道明见到女儿后那种期待、激动之后禁不住用手掌狠狠地拍打凳子表达了一个父亲思女、忧女的慈父的心理。

  我的心在演员演绎的真挚情感下禁不住一次次落泪。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最近,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它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静。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秒,唐山大地震,为了救妻子李元妮,丈夫方大强死了。孩子方登和方达都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如果救方登,弟弟方达就会被压到,如果救姐姐方登,方达就会被压到。周围余震不断,若再不下决定,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在万不得已的情景下,母亲做出了决定:“救弟弟吧……”两个神志清醒的孩子,清晰的听到了妈妈的话。震后,李元妮坚强地独自抚养着失去一只胳膊的儿子,而劫后余生的方登却被军人王德清收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直到32年后的汶川地震,他们才重新相逢。最终姐弟俩一同回家看母亲。老母亲洗好了西红柿,告诉女儿:西红柿洗好了,我没忘。老母亲给女儿跪下时候,我泪如滂沱。电影的最终,女儿最终宽恕了妈妈。

  母亲李元妮在应对救援人员的问题:“到底救哪一个”的时候,泣不成声地说:“都救”。可是,如果再不忍痛放手,两个都会失去。女儿年纪虽然小,但也很懂事:弟弟被人欺负了,身为姐姐的要保护他;弟弟和自我都喜欢吃西红柿,只剩一个西红柿的时候,姐姐也要让给他吃。当方登听到“救弟弟”这三个字,她哭了,她恨、她委屈、她绝望,但自我却活了下来,于是她再也不要认这个救弟弟舍弃自我的妈妈。

  母亲和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无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丝丝入扣,丝毫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应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最终做出的痛苦抉择过程,被徐帆演绎得真实、感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择啊!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和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母亲一向都没有再嫁,是因为她的心里一向放不下方大强。她也没有离开唐山,因为她怕方大强和方登回家,会找不到,所以年年都要讲一次家的地址,讲了整整32年。母亲心里憋了32年的是对方登的愧疚,她这32年来,一向都在忍受着折磨。

  养父母给予方登真实真挚的爱。陈道明、陈瑾饰演的养父、养母给了小方登第二次生命,对待方登视如己出,把她当做自我亲生的孩子,培养她长大成人考入大学,这种爱同样很感人!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表达了人性的关怀,拍得十分真实,十分震撼人心。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

  昨天,我看了冯小刚导演的作品《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故事很简单,记录了一家4口在地震前后的经历。父亲为救母亲葬身在倒塌的楼下,母亲为救砸在同一块楼板下的一对儿女作出人生最艰难的选择。“救弟弟”这三个字,让母亲忍受了32年的痛苦与折磨。也让压在楼板下的小女孩为此怨恨了自己的母亲32年。本以为已经死了的小女孩奇迹般的生还,并被好心人收养,然而已经记事的她,无法释怀母亲的做法,32年不回唐山认亲。

  2008年5.12汶川地震,震惊寰宇,在国外定居的姐姐听说祖国有难,只身前往做志愿者参加救援,身为企业老总的弟弟也带领员工参加了唐山救援队,在救援现场,姐弟相认,已经身为人母的小女孩看到一位地震中的母亲,不忍看到救援人员再次受伤,而忍痛锯断女儿双腿的一幕,终于理解了自己的母亲。

  《唐山大地震》的高潮,在结尾片段,母亲得知女儿死而复生,内心的激动与感情的纠葛都被扮演母亲的徐帆演绎的出神入化,包饺子的双手,低垂的头和不敢正视女儿的眼神。最后,母亲对当年自己的决定给自己的亲生女儿下跪认错,此时的我再也无法控制早已湿润的眼睛,泪水夺眶而出,

  我想,每一位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子女,都会把无私的爱给予自己的孩子。哪位母亲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失去宝贵的生命,也许父母做的决定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也许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无数次和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父母争吵时,会怀疑自己是否是他们亲生的!甚至在青春期的叛逆阶段,想过离家出走,想过断绝父子(女)关系。但是,不论我们如何不理解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父母最后都会宽容和原谅我们。

  大家都希望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那请我们想一想,我们对待自己的父母是否公平。我们小时,每年生日和过节,都希望收到父母买的生日礼物和新衣服,现在我们自己挣钱了,父母过生日和过节时,我们想过给他们买礼物么?

  父母总会把好吃的留到孩子回家的时候吃,当我们在外面海吃大喝的时候,想过给家里的母亲带点回去么?我们有病时,父母请假抱着我们去医院跑上跑下,回到家,喂饭喂药。当父母终于被病痛折磨,病倒于床榻时,我们是否会像当年他们照顾我们一样去照顾好他们。还是为了全勤的奖金和业绩,把受病魔折磨的母亲独自留在家中。

  你是否会因儿时的一件小事而记恨自己的父母至今呢?父母已经忘记了你成长过程中所有的过错,在他们的眼中,你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是他们的希望,但是不要因此而觉得自己了不起,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你!感谢冯小刚导演,不论是哭是笑,你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在简单中诉说人生的真谛!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

  今天我去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我期待已久的大片,今日目睹才真正尝到其中的滋味,酸中带甜,苦中有着微妙的快乐。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造成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导致一座重工业城市在瞬间夷成平地,经济损失在100亿以上…这些数字,让人震撼,让人悲伤。

  最令我感动的是影片中的主角――李元妮,23秒的地震让一个幸福的女人瞬间失去了丈夫,之后,她还要被迫作出一个艰难的选择:女儿和儿子,只能救一个。手心手背都是肉,她该怎么办?最终,她选择了儿子,让这位痛不欲生的母亲背负了32年的心灵枷锁。

  当地震突然来袭,方登方达在摇晃的屋子里叫“妈妈,妈妈”的时候,元妮在一片慌乱中,尖叫道“来――啦――”那种喊像是撕心裂肺一般,然而方大强推开元妮,冲进房子的一刹那,房子顷刻倒下。当大地震过去,元妮奋力救大强时,不幸余震又一次来袭,方大强陷入更深层,元妮仰天大叫“老天爷,你王八蛋”,那一刻,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无声地打湿了我的衣襟。

  当元妮站在房子的废墟上,水泥板压着他的两个孩子,救援人员进行抢救时说只能救一个,让她选择,一开始元妮含着泪大叫着“两个都得救呀”“两个都得救呀”,元妮始终坚持着两个都救,在其他地方喊救人的时候,男人们准备去的地方救人,,元妮一把拉住男人的手轻声说“救弟弟”,当姐姐方登听到妈妈说救弟弟三个字,流下了悲伤的泪,那一刻,我想到了现在如此幸福的我。

  辗转间,32年过去了,汶川地震来袭,方达和远在加拿大的方登不约而同地到汶川救援,方登在一个被压在楼板下的女孩身边举着吊瓶,女孩的母亲看着痛苦的女儿双腿被压在沉重的石板下,在得知情况很危险的时候,用颤抖而坚定的语气说“锯腿”。方登猛然抬头,救援人员劝说那位母亲,她说:“我知道,那是我的女儿,没腿是咋样,我也知道,但是,再搭上你们的命,我就对不起你们母亲了,以后,要恨,就让她恨我吧。”当救援人员给女孩节完肢后,那位母亲发疯似的尖叫着:“腿!我女儿的腿!”“我要我女儿的腿!我要我女儿的腿!”方登死死的抱住她,看到的是一个母亲的痛,同时也想起了在唐山大地震时母亲的抉择。终于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原谅了母亲。后来姐弟无意间重逢,一家人得以团聚!

  虽然灾难无情,但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从不空虚。还有一点值得我们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中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三岁的时候得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要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到这话,我突然觉得亲情是多么伟大,亲情是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

  最后让我们珍惜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地活着,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因为,活着真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7

  那场残酷的大地震曾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唐山大地震,这五个可怕的字眼,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虽然我并没有亲生经历,但仍然令我极为震撼。

  李元妮说;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我总是自以为,是一个行将成年的人,其实在我生活过的短短19年光阴中,我可以说是毫无阅历,至少,我总是不懂得珍惜的含义,而这部电影却第一次让我懂得,珍惜拥有小盆里的蔬菜,鱼缸里的热带鱼,恩爱的夫妻,和睦而快乐的家庭,一切美好的事,都可以随着大地小小的抖动一次身体而成为过眼云烟,在这一切都成为过去后,我们可以指责老天的不公,痛惜失去的一切,可是在这一切牢牢握在我们手中时,我们可曾如此地珍视他们?

  李元妮在片头给过女儿一个承诺,“明天,妈再给你买西红柿。”明天,一个多么平凡的字眼,我们的口中不也是有很多明天吗?――“今天太忙了,明天再回家看父母。” “今天累了,明天再做这些题。” “孩子,明天我再陪你玩。”,有时,我们确实是因为太累了,太忙了,把事情暂搁到了明天,可有时,我们是否是在“明天”真正解决了这些事,我们也许在明天来临时,以另一个理由将事情推到了更遥远的明天,然而我们可曾想过,我们其实就像是那只“明天再垒窝”的小猴子,今日复明日,直到有一天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浇个猝不及防。

  而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恰恰便是这个道理。人生就像一棵秋天的大树,看似枝繁叶茂,充实繁密,然而秋风一打,树上的叶子便随风飘零了,往往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仔细看一看,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因为这些事物,我们往往太过熟悉,熟悉到我们总是天真的以为,他们永远都会陪在我们身边,不会消失,然而在灾难面前,人类永远是卑微而猝不及防的,自然界一点小小的变动,上帝一个小小的玩笑,都会让我们失去很多,往往这时,我们才知道失去事物的珍贵,因为没了,我们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很多人总是恐惧着世界末日的到来,然而恐惧又有何益,我们既然无力对抗自然,还不如好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多学一些知识,多陪陪父母孩子。我们不是圣人神仙,不可能解决人生中每一个未了心愿,但我们至少可以,多珍惜一下身边的一切,不要等到一切都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当然,“唐山大地震”带给我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叔叔们,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这使我想到了一句宣传语:灾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团结必定使我们战胜灾难!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

  昨天,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我当时很感动,哭了很久。整部电影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在很久以前的唐山市里,生活着两个可爱的姐弟(他们就是这部电影的主角),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达。他们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他们很知足。

  这天晚上,姐弟俩在家睡觉,爸妈在外面上班,只听“轰隆”一声巨像,大地在颤抖着,夜晚的唐山城仿佛亮的像白昼一样,然后,大部分的建筑物都倒塌了,姐弟俩的爸爸因为保护妈妈而离开了人世。过了一会,地不震了,下起了倾盆大雨,生还人员开始了救人行动,妈妈在一块大石板洞外发现了她的孩子们,于是找人过来帮忙救人。救人人员告诉她:“两个孩子被压在一块板下,如果敲左边,右边的孩子就会被压死,救右边的孩子左边的孩子又会被压死,你选哪个?”最后,妈妈选择了弟弟,把姐姐的尸体拉出来后,妈妈痛苦不已,有人告诉她:“我劝你去唐山机场吧,那里有刚来的红军救援队,先救活的吧。”

  妈妈听了他的话,背着弟弟就去了唐山机场。“呜呜呜,呜呜呜”,不断有救援飞机从头顶划过,丢下展开降落伞的救援包裹,红军站在运输车上,赶向各个倒塌的建筑物里寻找没有被救出来的人。妈妈背着弟弟走着走着,由于太累了,所以晕了过去。幸好被两个红军救援队的成员看见,把他们都背了起来。与此同时,姐姐被大雨淋醒了,怎么回事?原来,姐姐并没有被压死,而是受了重伤。她被一个中年的红军看见了,把她背到了军队建立的住宅楼中,有两位红军认领了她,并把她养了起来,因为男红军姓王,所以方登从此就叫王登。弟弟被压断了一条手臂,和妈妈在唐山的一个地方住了下来。10年后,弟弟长大了,装上了一条假手就出去打工了。

  一天,王某要去看望考上杭州最著名医学院的王登,正好遇上方达,于是方达就用三轮车把他搭了过去,由于王某是当初救援唐山的红军之一,所以方达没有收他的钱。到了杭州医学院之后,王某和王登谈起她的后妈病重的事,王登立刻随王某回到了后妈身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又过来了十年,四川又发生了大地震,在汶川的上空,直升机中队的螺旋桨“哒哒哒”的响起,这一次,全世界可以尽力帮助患难的人都来了,不下十万人之多。当时,王登嫁给了一个加拿大的人,于是,她带女儿点点去了加拿大。当时,方达靠踩三轮车的钱做资本,建了自己的公司,还负责主管救援。当时,王登也回来帮忙救援了,到了晚上,方达和一个唐山人谈起了他小时候的经历,王登刚好就在旁边,姐弟两再次重聚,心花怒放。回到妈妈家的时候,妈妈看到姐姐再次出现,高兴万分。我觉得这部电开头其实不太恐怖,到了中间和后面,有好笑的情节和感人的情节。

  总而言之,我觉得这部电影挺好看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9

  拥有过亿票房的《唐山大地震》在我的精心安排下慢慢扎进我的心里,心口很疼很疼,真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无法想像一个母亲可以如此的伟大,我无法接受恶劣事件对小孩造成的阴影,我一直都不明白原来“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毁灭了所有人的梦,毁灭了所有人的希望。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喊,一双双布满血渍的双手,一滩滩暗红暗红的血水和一座座名实存亡的废墟,每个画面都深深的刺痛着我的眼球,扎得我无法呼吸。

  也许是电视剧看多的缘故,总以为所有的故事都会像肥皂剧那样长、枯燥而无聊。因此总感到《唐山大地震》的画面转换得有点快,故事叙述的太含蓄。当然,你可以认为它所表达的主题不是在故事情节,但我的潜意识里电影向人所展现的东西都是通过某一故事情节所表达出来的,有时甚至只是一个镜头或者故事主人公的某一个不经意间的表情。这部剧中省略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有些东西的加入或许可以让它更完美,更有吸引力。冯导的这部电影是根据张翎的《余震》而改编的,有些东西自己修改了,有了自己的风格却没了原著的韵味。张翎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海外作家,写过很多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在写《余震》的时候她正准备飞往国外,途中看到有关《唐山大地震》的报导,被击中了,她感觉到了“痛”。“痛”往往是她写作的动力和灵感的源泉。

  痛!我确实是感觉到了痛。很多人告诉我,她是怎样痛彻心扉,是怎样的泪流满面,而我的痛却是这样的零散。每当我想深深投入一种情感时,画面总是剪辑的太快,还来不及投入就已远离。有人跟我说她是哭着看完整部电影的,我觉得有点夸张,我只是间歇性的流过几次泪,间歇性的被感动过几次。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方登终于放下仇恨回家与元妮相见的那一幕,我彻底的被击中了,彻底被感染了,心不由自主的抽搐。徐帆大概是演员中的极品吧,不然怎可将一个母亲诠释的如此完美?把一个母亲的紧张与不安,迫切和兴奋,自责和罪恶感,一句“登,你到底是从哪冒出来的啊?”,一个下跪的动作,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到元妮就活在我们身边,活在我们心里。整个电影中最鲜明的就是元妮这个人物形象了,它如一把锋利的小刀,深深的在我们的心里划了一道,无法愈合。终于体会到一个好的演员是不需要很多表面花俏的,她的一颦一足都无不在无时无刻的表演的真谛了!我听说,影片在拍摄时,是没有后面的背景的,演员们都是在空白的背景下表现地震来临时的恐慌和撕心裂肺的哭喊的,这就非常考验演员们的实力了。然,他们都出色的完成了。虽然采用3D拍出来的效果有点假,但与整部戏比较起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毕竟我们没有真正经历过七六年唐山大地震。

  方登的“登”同“灯”的音相同,大概就是为回家的路上照上的一盏明灯吧!用我们的爱心,为那些受难的同胞们点亮回家的灯,生生世世,不离不弃!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

  一个母亲在带着自己的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面临着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只能选择放弃一个自己的骨肉的时候那种无奈,那种悲剧,太让人感动了。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

  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把灾难减到最低。灾难就是一个催泪弹,从一开始,它来得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 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一个渺小的家庭,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

  丈夫在危机关头的冒死,母亲对骨肉的割舍,对丈夫的感恩和忠贞,失去了丈夫的她,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难道你不会心碎吗?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

  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 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08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他们回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毅然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正如徐帆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终身难忘。

  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他们当初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亲情。

  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情感。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

  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1

  《唐山大地震》是在和同事聊天的时候聊出来的,在她的描述中就很动容,用一句话表述就是很有feel。下班后就决定好好的恶补一下。看完之后,眼泪还没有干,一部戏好与否,不是画面是否宏伟酷炫,也不是演员阵容豪华大气,是情节能否打动人心,是在故事中能否找到有关自己的那个点。无疑,《唐山大地震》是做到了。

  从专业的角度评价这部电影,我觉得我是班门弄斧,我下面就谈一下我自己看完以后的.感受。

  父爱、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也是在危难和生死面前能够不顾一切向你奔跑的人,不管前面是刀山火海,还是人间炼狱,只因那里有你。在地震时,他们父亲英勇赴死的瞬间,让我感动了,谁都知道进去了不一定救得出孩子,但是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大爱无言!

  纠结的爱,终究要做出取舍,一头儿子,一头女儿,那是怎样的痛啊!无法形容,即使我现在假设性的在自己内心选择,也是泪奔的!然而那个决定的一瞬,却是悔恨内疚的一生,一句“如果我活得花红柳绿,如何对得起你和你爸”,死去的人,已矣,活着的人,竟是一片荒凉,捎带自虐式的救赎。可是孰知天灾下的生死,活,已是万幸了。

  对于子女,时代背景下,决定了形式上的偏爱,可是内心天平的势均力敌只有自己知道,失去的时候,撕心裂肺的痛是一样的。

  爱的守护与恨得执念,所幸在有生之年能够得到化解。汶川地震,同样的场景再现,同样的悲痛,面对生死,似乎一切都淡了,活着,成为当下唯一的标准。当一位母亲执意切去孩子的腿又在之后的懊恼、内疚、痛彻心扉。或许刹那间明白了母爱的矛盾与纠结,或许在失去双腿,最痛的不是孩子,而是那位母亲。

  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一家团圆,可是母亲的那一跪,究竟是包含了多少的感情呢?说不清,道不明!是悔恨,是爱怜,是庆幸,是自责,或许也有一些是如释重负了吧!毕竟活着。

  可是错失的那些流年里,彼此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过活呢?

  一个守着内心的废墟,救赎似的等;一个是怀着执念,愤恨似得无处宣泄。

  但是32年的等待总算没有荒废,命运又让他们重聚,让所有的误会和不理解在爱里消融。

  结局是好的,但也是沉重的。

  不过剧情里我们要提的还有就是养父养母,尤其是养父的那一份宽容与爱。当看到战友邀请父亲去过年时,电话里的那一番说辞,让我们几乎也要泪崩。

  “我也一大家子人呢,走不开”,言语中的骄傲和满足,更加衬托出父亲的那份孤独。

  整个剧作的基调是深沉的,但是爱却是厚重的。

  愿所有的爱在最好 的年华陪伴最亲的人,愿爱永恒!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2

  “妈,我要吃西红柿!” “我也要!”

  “就一个了,登,让给弟弟吃。妈明个儿再给你买。”

  “妈,你骗人……”

  在地震前,作为姐姐的她把一个西红柿让给了弟弟,究竟是因为年龄小些,还是重男轻女,方登自己心里很明白。

  当她怀着不满睡觉后不久――轰隆一声,房子全塌啦。屋子外面哭喊声,尖叫声,房屋倒塌声混杂在一块儿。她和弟弟,竭尽全力,还是没能逃出。被狠狠地压在一块泥石板下。

  一块板下压着俩孩子,撬一边就压着另一边,只能救一个,你救谁? 悲痛欲绝的元妮嚎啕着:“两个都得救!两个都得救!”但是,天公永远都是不作美的,在最后一刻,这位母亲几乎没有力气的说了一声:“救弟弟”偏偏这一句话被她听见了,她的心猛然抽搐了一下,石头敲击声停了,那一瞬间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绝望。在黑暗中,唯一亮着的,是她的眼睛里――那闪着的、绝望的泪水。

  我站在她的角度观看这一情节,也哭了, 我想:这时她心里一定很恨她的妈妈。恨妈妈把西红柿让给了弟弟,又选择了让弟弟活。对,不仅仅是一个西红柿,还有妈妈那一个选择,这种由吃醋扩张到恨的感觉,我也曾经有过,不是吗?

  我也有个弟弟,比我小不少。爷爷从小生长在农村,即使现在住在城里,“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也还是深深地烙印在心上。所以,就算我学习再好,弟弟再顽皮,他也总是疼爱弟弟多一些。我还记得那次除夕夜,弟弟把爷爷给的红包放我这里保管,我掂量了一下,不一样重。打开看了看,再看看我的,他的多五百块。那时,虽然我还比较小,可是我懂,那时我心里的难过,无法言说。

  不过,我想,即使将我那时的难过,心酸再放大个千倍万倍,也无法与小方登当时的感受相比。

  还记得,初到养父母身边的方登,一句话也不说,成天静静地坐着,还沉浸在地震的悲痛中。

  一年年过去了,方登慢慢长大了,可是,还是时常做恶梦。养父多次让她回唐山找找她的亲人,可是她总是用“记不得了”来推脱。只因为她临“死”前还被妈妈要求让给弟弟的西红柿,只因为妈妈那个让她痛彻心扉的选择------十几年了,她还是耿耿于怀。

  直到她带着6岁的女儿回到养父家事,才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不是不记得了,是忘不了!”

  是那一次巧合,汶川大地震了,方登、方达同时去支援,碰巧相认了。

  当她再一次迈进家门时,看见那两幅遗像,遗像下面的东西使她流泪了-----白色瓷碗中的清水里浸着5个又大又红的西红柿。看到了这一幕,听着那句台词“妈没骗你。。。。。。”我也落了泪。我发觉我错了,起初,我一直按方登的视角来看这部电影,现在,我似乎明白了她妈妈的苦衷,明白了她当年做出选择的苦衷,明白了,她,是一个好妈妈!

  就这么一个在地震前的西红柿,一个在废墟中的选择,纠缠了两代人半生。让我欣慰的是,这个误会终于在最后解释清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3

  今天我去中山影城看了《唐山大地震》,我与同学有幸观看了此片,感觉震撼颇大。我是唐山人,经历过那场地震灾难(当时我八周岁,刚上小学二年级)。下面就以唐山一个普通百姓的角度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最让人感动的是大灾大难面前的亲情!

  徐帆饰演的母亲和张国强实验的父亲(以下省略简称母亲、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无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丝丝入扣,丝毫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最后做出的痛苦抉择过程,被徐帆演绎得真实、感人!

  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择啊!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何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

  二是真实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抗震救灾中的巨大贡献和牺牲。无论是唐山还是汶川,解放军永远冲在救灾最前线,从分体现出人民军队战争时期是人民和平的保护神,灾难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

  三是养父母给予方凳真实真挚的爱。陈道明、陈瑾饰演的养父、养母给了小方登第二次,应该说是第三次生命,对待方凳视如己出,培养她长大成人考入大学,特别是陈道明将养父对养女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爱同样很感人!

  四是电影中对爱情的表现处理恰到好处,非常到位。父亲舍生忘死推开母亲闯入摇摇欲坠的楼房,在充分体现父爱的同时也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爱;母亲三十多年孤守所表达的对父亲的挚爱!

  除了以上感受以外,也对这部电影的拍摄谈点个人观点。这部电影属于大制作、大手笔,拍的非常震撼,陈道明、徐帆等演员表演非常真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来上这么一部电影,希望能让同胞们有些心灵上的震撼,也希望对年轻人的观念有所改变。美中不足的是该部电影有植入广告的嫌疑,可能是剑南春酒厂和工商银行赞助的缘故吧!

  另外在历史背景细节上把握不太准确,比如字幕提示1986年,陈道明实验的养父佩戴上校军衔就不符合实际,我军是在1988年菜实行军衔制的。当然这只是这部电影的美玉之瑕,总的来说电影很震撼、真实。

  再者唐山大地震时当时交通不发达,只有军队能进去,基本是唐山人自己扒自己,最后死了24万人。在汶川地震的时候,全国都动员起来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直升机飞进来了,挖掘机进来了,全国各地的志愿者都来了。时代不同了!

  唐山的观众看完以后是感动,甚至感恩!

  所以人有一颗感恩的心是非常重要的,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回报恩人!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

  昨天是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全国公映日,我第一时间买到了票,在二十点三十分,我坐在了滨海新区塘沽大剧院的沙发上,在开场的一片蜻蜓中,被带入了1976年的唐山。

  地震的特技效果在国产电影里还算的上不错,当然我们不去和好莱坞那些经典的灾难片去比拟,此片根据小说《余震》改编,其情节的曲折弥补了场面上的不足,片中众星云集,且演技一流,真实的反映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惨烈以及震后唐山人民重建家园的勇气和毅力,展现了三十二年的重建历程中,以主人公为代表的唐山人民无法愈合的内心伤痛,得到了观众的深切共鸣。

  此片在前期宣传中着重强调的感情戏,在实际放映中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在真实的灾难面前体现的人性的光辉,母性的伟大,残忍的抉择以及命运的捉弄,让很多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以及经历过地震的人们,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影片深深的敲击着我们每个国人的心灵,尤其是2008年刚刚过去的汶川地震以及后来的玉树地震,这些惨痛的画面犹然在目,这些救灾的经历就在眼前,每一个走进影院的人都怀着一份悲情,一份感动,一份怀念,一份沉思去观看这部影片。并不是因为它商业性的宣传,也并不是因为它吸引人的场景,而是那份感动影响着我们。当灯光伴着片尾结束曲亮起的时候,很多人的眼中泛着泪花,也许片子中主人公的相逢是一种缘,但这三十二年的伤痛,却永远无法弥补。

  本片真实的反映了1976年唐山遭遇的罕见大地震,以及地震给唐山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以主人公为代表的唐山人民在废墟中抉择,从无奈中生存下来,体现了人性光辉和伟大,以历史的长镜头记录了唐山大地震所影响的一代人的成长经历,其中的感情描写生动深刻,真实感人,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扣人心弦,令人感到,发人深思。我们不禁责怪大自然的无情,我们又不禁感叹人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和珍视所拥有的感情,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人生短短数十寒暑,当一切和生命的伟大与崇高比起来,都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回到现实,当我们为了利益、为了生存而奔波忙碌的时候,我们是否去体会了身边的那一份份情谊,那是一种真情,更是一种真爱。徐帆在影片中说过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他是用他的生命换回了我的生命,我永远是他的老婆,没有一个男人能像他一样用生命来爱我!”听到这句话,我和在场的很多人一样湿润了眼眶,我想用生命去爱一个人,不仅是爱情的光辉,更是人性的伟大。

  《唐山大地震》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泪水,更是心灵深处的触动。

  希望大家有机会走进影院,去感受,去体会。希望大家能够从影片中有所收获。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如果没有那一次大地震,何来一家四口的阴阳相隔;如果那三十二秒后,换一个选择,会不会消除三十二年的“仇恨”;如果……世间何来这些如果?

  当弟弟和姐姐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两头,同时有生命危险,同时需要救援时,却只能选择一边,母亲的心中一定万分纠结:如果可以两个孩子都救,该多好。然而,世间何来这般如果!手心手背都是肉,可现在她却只能选择一个!两边都是她至亲的骨肉,可现在却只能选择一个!两边都需要及时救援,晚一秒都可能没了生命,可现在她却只能选择一个!

  当母亲说出“救弟弟”那三个字时,同样被压在水泥板下、同样性命危急、同样是母亲孩子的姐姐该多么伤心、多么怨恨母亲啊?她不明白母亲为何不救她,我们只看到:镜头里,姐姐的眼泪顺着眼角滑落,双眼绝望地闭上了。或许,就在那一刻,“仇恨的高塔”便在她心中悄然搭起。

  好在,姐姐最后奇迹生还,她心中一直对这件事不能释怀,以至她的养父养母最开始以为她是哑巴。后来,养父多次问及她在唐山是否还有亲人,她都选择沉默。哪里是她不知道自己的亲人是谁,而是她根本不愿承认当年选择用她生命换取弟弟生命的妈妈真的是她的亲生母亲。32年,若不是又一场地震,这对母女间的误解或许永远不会消除。

  好在,她最后选择了尝试原谅,回到了那熟悉的家。因为她看到了汶川大地震中一位和她母亲面临相似艰难抉择后的那份悲痛――那不是母亲的本意,然而事实却逼迫她做了那样的决定!她明白了母亲当年的那种无奈与心痛。当她看到母亲为她准备的西红柿时,当她看到母亲一边道歉一边下跪时,当她看到那每年都买为她购置好的课本时,她感动了、后悔了、自责了、痛哭了……那时,她明白了:母爱的天平根本没有偏向哪一方,那救的是她的同胞弟弟啊!她明白了母亲这32年的煎熬与不易,连她自己也感叹:“妈,你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呀?”她明白了这些年她有多对不起母亲,那“仇恨的高塔”瞬间夷为平地,不复存在,化为了无尽的'自责与悔恨。

  然而母亲,虽然说她曾经的确可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她选择时的纠结以及32年的“自我救赎”可以看出她并不是不喜欢女儿,反而有更深的爱。正如弟弟所说:“那一年地震,被摧毁房子都重新修建起来了,然而,母亲心中的废墟却再也不能重建。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是啊,如果32年前,母亲不是这样选择,哪来的32年的悔恨与痛苦,如果,母亲当时选择的是救女儿,那结果又会是怎样的悲哀与痛苦?如果……世间哪有那么多的如果……

  猛然间,我明白了,母爱的伟大,就在于每一个选择时母亲的煎熬和每一个选择后,她所承受的全部……

  所以,让我们都好好爱自己的母亲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对于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可以说看让让整个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当中,在心里久久的回荡抹之不去。

  对于一部电影能做到这样,可以说已经到了化境了,整个故事围绕的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可怕的一次灾难性自然灾害,一个母亲在带着自己的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面临着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只能选择放弃一个自己的骨肉的时候那种无奈,那种悲剧,太让人感动了,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灾难减少到最小,只能含泪的抉择,很无奈。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来一次所谓的天翻地覆的大地震,飞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亲孩子的呼唤,将人性最弱点给激发到了极点,什么是人性最极点呢?母爱,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面前我们的最弱点会暴露的一览无余,只有在母亲的面前我们才觉得是绝对最安全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时候母亲也救不了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呢?,一个母亲在自己的两个孩子面前的时候只能痛苦的最后选择救出一个,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另外一个孩子被大地震给吞没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单被激发到了最高点,太悲剧了,

  唐山大地震感觉最成功的主题思想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应该如何抉择,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有信心的战胜这种困难,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只有自己伟大了,困难才会渺小,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希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灾难来领的时候我们依然是有希望的,只有有一丝阳光,明天的种子就会发芽,世界就会更美好。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电影,可是思考的是一个人生,困难都是一时的,而面对困难大态度却可以是永远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不要说与我们无关 每个活着的人都是幸存者 为了明天、怀念 为了昨天、想念 为了希望、纪念 ――题记

  23秒的惊天大地震,天地陷之后,心灵的泪缝,也不及城市的伤疤那么快愈合……近期,我观看了冯小刚的感人之作――《唐山大地震》让我的心灵震撼了。

  唐山,在1976年遭遇了7.8级大地震,在一处废墟,一位母亲看着一块预制板压在她的两个孩子身上,却只能选择一个,她,选则了弟弟,就在那一刻,姐姐绝望了。母亲带了孩子来到唐山机场接受救助,而姐姐醒了过来被解放军收养了。弟弟的手截肢了,到了杭州打工,姐姐总是在梦里梦到那地震的阴影,考上了杭州的医学院……20xx年,弟弟已是一家旅游公司的老板,姐姐在加拿大过着富裕的生活,当他们知道了汶川的事情以后,闻讯赶来,就来这时,姐弟相遇了。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唐山,给我们留下太多的阴影,但现在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 爱,一直都在我们身边紧紧地围绕着。无情的地震虽毁灭多少万个家庭,却也让我们这个大家庭互相了解、互相帮助,组成一个温暖可靠的大家庭。这部电影让每一个观众都想起了家,想起了这么多年来一直陪着自己的父母。请对你身边每一个爱你与你爱的人说“我爱着你们”,珍惜与身边亲友相伴相惜的岁月,你要相信在他们的心间,是永远都会为你留下一段写满爱的箴言。

  “亲人永远是亲人”这句经典,感动了无数人,是啊,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永远分不开的!“没了才是到啥叫没了”是啊,一个城市在23秒间失去了,我们是不是该珍惜了?是不是?

  爱是永恒,地震无情人有情;爱是永恒,血浓于水的亲情;爱是永恒,华夏民族的大爱!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1976年"23秒、32年"的故事。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一家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停止了手敲地面,处于昏迷状态,被"安置"在死人堆里,经过大雨的淋漓,她慢慢的醒来,被一位解放军救走,经过治疗回复,又被解放军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劫后余生的方登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因为妈妈元妮做出了万不得已的选择后,使方登在内心深处对妈妈产生怨恨,养父多次催促回唐山找亲人,她都默不作声。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姐弟俩同时参加了救援工作,使失散32年的他们重逢。方登在参加救援的过程中,也谅解了当年妈妈的选择,内心里原谅了妈妈,使32年的怨恨得以释怀。冯小刚导演的结局还是充满了温情,让人从心里感受到温暖,给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对于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

  《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是一部反映了中国人情感的动人影片,也是一部呼唤亲情的影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唐山大地震狠狠地摇晃着唐山,一口气摇晃了23秒。震后,哀鸿遍野,一片狼籍。

  一块儿水泥板,压了两个孩子,姐姐在这头,弟弟在那头。要搬开水泥板,只能撬一头,但撬了这头,那头就会砸了下去;撬了那头,这头就会砸下去。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

  在这种时候,水泥板上面的妈妈必须要放弃一个。你不放弃一个,两个都会死;只有放弃一个,另一个才能活下来。

  只有放弃一些东西,才能够得到另一些东西。那些硬抱着旧稻草的人,永远也尝不到新稻草所带来的甜头。有舍才有得,你要的是什么?

  不能再犹豫!你如果还是不肯放弃旧稻草,就只有和它一起摔到地上,起不来了。水泥板的问题是很简单的,但它不好选,然而必须要选,而且要快选,不想选都不行!

  生活就是这么残酷,硬逼着我们在舍与得之间徘徊,你若不想放弃一些东西,它就让你不得不去放弃一切;你若不想得到什么,它有时竟硬把东西塞给你!

  32年后,汶川也被狠狠地摇晃了好一阵儿,房倒屋塌,惨不忍睹。

  一块水泥板,压着一个孩子的腿。这块水泥板撑了个房子,要是没移的好,房子还会继续塌,就有砸死更多人的危险。

  水泥板外面的妈妈就果断地放弃了孩子的腿,让水泥板继续撑着房子,换来了更多人的安全。

  只有舍才能得,你必须放弃。至于放弃什么,随你便,但我们往往不想放弃任何东西。遇事果断,非常重要。

  我有“选择困难症”。每次爸爸妈妈问我想吃什么时,我的回答总是两个字:“随便!”因为,我什么都想吃,然而又知道不能都吃,却不想放弃哪一样。

  为此,我似乎错过了许多东西。

  生活就只是一道道的选择题,题目也非常简单:“你要什么?”然而,你未来的路,就在这些看似简单的选择题中,悄悄地定局……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

  影片结构概述:影片以叙事为主,以片中主人公的感情为线索进行的,把人物的情感与地震发生始末紧密结合起来,透过采用比较,相关等手法,又影片情节感人至深,再有大牌明星的参与和一些搞笑情节的加入,使得影片更具有必须的观赏性!

  影片概述:影片以一个惨痛经历唐山大地震的家庭为故事背景讲述的,看似是一部纪实片,实则是一部讲述人性伦理的情感大戏,影片开端丈夫与妻子十分恩爱,当地震来临时,为了救自我的孩子,丈夫舍生将妻子推开,自我却葬身于废墟之中,和后面王登与研究生的感情观构成了鲜明比较,这不仅仅体现的是一种人性情感的美,更是对青年男女之间感情是否能经的一种考验的一种鞭策,还有母亲在应对救助儿子与女儿抉择时,内心的无耐与纠结,这也是对人性的一种考验,女儿被救出时,和在随后的几年里一向对母亲当初的做法耿耿于怀,其实母亲的心里一向十分的痛苦,正如片中台词所说;‘唐山的建筑经过多年重建是能够修复的,但母亲心中的那份伤痛是始终无法修复的。”片尾最后女儿与母亲的心节最后得到了解开,母女二人又重归于好,与片的开端得到了呼应,正好也印证一句话,只要人自有真情在,任何代沟都是能够逾越的!鲁迅先生以前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视敌人淋漓的鲜血,"而这位母亲在失去自我丈夫和女儿的双重打击,任然坚持独自生活三十几年,不仅仅体现了对丈夫的忠贞,更是对人性美的一种宣扬,用修改过鲁迅的名言讲;真正的勇士,敢于直视惨淡人生,一点都不为过!不仅仅刺醒了人的灵魂,更唤起了人的本性,这也就是这部电影能成为最强华语电影的关键所在。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

  今天是星期六,我在电脑上查找《唐山大地震》这部新出的电影,这部电影是根据1976年7月28日在唐山发生的一次7。8级大地震而制作的。在这次的大地震中,造成死亡人数多有242769人。

  在这部影片中,讲述的是姐弟两人在大地震中都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下,还有生存迹象,但他(她)们的母亲只能选择救其中一人,最终选择了救弟弟方达。但姐姐方登却奇迹生还,被解放军叔叔收养。32年以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的悲感情节,再一次勾起了当代人们对那一段惨痛灾难的回忆!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的心中有了许多的感慨,我知道了生命是可贵的,没有了,就没有机会在挽回了,我知道了地震是无情的,要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拿生命开玩笑。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会回来了,那些受难者的青春也不会回来了,但这种对于苦难的聆听和见证,会让我们对现实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实际上,在这个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个对苦难历史的记录着和见证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动和责任。

  以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还不能够预知灾难的袭来,灾难往往是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时候袭来的,就像汶川,唐山,玉树的地震一样。在灾难下,人们不知所措,对面临的困难没有任何的办法,只得去面对。在灾难里,会让人心痛,会让人感动,会让人沮丧......

  在幸福中生活的人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为祖国报效,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也要珍惜生命,不要把生命当儿戏,生命没了,就不可在挽回。希望祖国能早日制造出能探测灾难的仪器,使更多的人不用失去生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7

  看完《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之后,我连叹五声。

  一叹地震当中的人们之不幸。他们有的永远离开了人世,有的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悲痛欲绝,但他们只在断在的悲痛之后重振旗鼓,为自己的家乡出力,为国家的建设做贡献,这种精神让人敬佩不已。

  二叹父母之伟大。父母将我们生下来已属不易,此恩已经无法报答,再加上养育之恩我们就更无以为报,就算我们有天大的能力也抵不过母亲十月怀胎之恩,因此我们又有何理由抱怨父母?我们也只有尽最大力量来孝敬父母之赐生及养育之恩。

  三叹中国老百姓之团结。在危机时刻,只有老百姓才能在第一时间救同胞于水火之中,官员们虽然在此刻也出了力,但是比起老百姓之力,就像是大人与小孩儿般差距。官员又如何?百姓又如何?同为人,为何就不能如百姓一般挖石刨土救遇难者于水火?

  四叹人类之之无情与贪婪。地球会有今天这样多的灾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人类不善用地球资源所造成的,人类对地球的无情和对地球资源的贪婪,导致地球之灾难,可悲可叹。

  五叹中国电影事业之进步。《唐山大地震》这不影片,从故事的构思到影片的拍摄技术,都远远超越了中国电影以前的水平,让中国的电影事业踏上了一层崭新的台阶。我在此预祝中国的电影事业越来越好。

  五叹毕,虽然文笔粗糙,但实属真实情感,或许能让他人有所感悟吧,中国上每一个人力量虽小,但13亿人之力量则无比巨大,因此,只有13亿颗心往一块儿想,13亿股劲儿往一块儿使,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同胞们,努力吧,加油吧,为我国之未来献出你们每一份力量!!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

  今天闲来无事,与朋友一起去看了唐山大地震。之前看了很多宣传,但看网友给它的打分并不理想。今日一睹,才真正品尝到其中的滋味。酸中带甜,苦中又有着微妙的快乐。

  它就是一个催泪弹,从一开始,它来的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岂能一个痛字了得。整个地震的描述,缩小到了一个家庭,这样更能让关观众体会到个中滋味。一个渺小的家庭,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丈夫在危机关头的冒死,母亲对骨肉的割舍,对丈夫的感恩和忠贞,女儿对母亲的不理解和怨恨,解放军人的博爱无私这种种微妙微翘的动人心弦的描述,给现在疲于生活奔波的都市人的`情感提供了一个休憩的港口。

  在这个情感逐渐缺失的时代――爱情就像快速消费品,亲情犹如写了据条的支票,友情也变成了向上攀登中的一块垫脚石――突入其来的真情的呼唤,犹如沉睡已久的心灵忽然间业已发生了八级地震。

  当心灵开始酸痛的时候才明白,原来整天围着我们身边的已经平淡的不能在平淡的感情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我很欣赏那句台词:"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这句让女主人翁愧疚一生的话,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她真正的含义。是啊,没有人想自己去亲自实践这话的真正含义。因为当你真正体会到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她,而只能生活在暗无天日的过去里。好好的珍惜现在才是珍贵的。

  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预知未来,唯有好好的珍惜现在。这也是这部影片的意义所在。如果我们看过后只是流几行泪水,摸一把鼻涕,然后,哀叹一生:悲矣!将恐怕是对这部影片的糟蹋。

  从这里,我更加体会到哈佛校长Drew Gilpin Faust的那句话:在醒着的时间里,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生命短暂而又脆弱,我们又岂忍心虚度年华啊。看到这里,请不要忘记,回到家给妻子一个温馨的吻,给孩子一个亲切的拥抱,给父母一句温暖的问候,给朋友一个真诚的祝福!

  让每一天都绽放光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9

  《唐山大地震》是我今年暑假看的一部电影,在电影院看到母亲选择了儿子而放弃了女儿的场景,女儿脸上那绝望与恐惧的神情,我不禁泪流满面。

  剧中的家庭虽然不富裕,但却很温暖、幸福。地震来临之前,一家人还其乐融融的谈笑风生。地震来临时,瓦砖砸了下来,地表裂开了,丈夫把妻子一推,推到了安全地带,自己则冲了进去救孩子,冲进去的一霎那,楼房塌了下来。妻子悲痛欲绝,瘫坐在了地上,嚎啕大哭起来。转念一想,又重新燃起了生活下去的勇气。苍天不负有心人,母亲终于找到了他们姐弟俩,他们俩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弟弟的膀子被压得坏死,姐姐被压得说不出话,伸出一只还能动的手,拿起一块石头坚强地叩击着地面。救援人员闻讯赶来,对母亲说:无论抬哪边,另一个孩子就意味着死亡,到了该做决定的时候了,我们还要去救其他人,每过一秒,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没了。母亲现在是进退两难,姐姐方登的弟弟方达发出了微弱的求救声,母亲选择了弟弟方达,那三个字――救弟弟,在方登耳朵里炸开了,她绝望地闭上了双眼。可是,老天让方登活了下来,她被一对善良的夫妇收养,取名王登。若干年后,他们都长大了,有了各自的事业,而王登已经有了一个女儿和来自外国的丈夫,这时王登看到了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决定前去救灾,这让姐弟俩重新相遇!女儿原谅了多年以来深深自责的母亲,一家人又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从小到大,我们淋浴着父母无微不至的爱,父母任劳任怨,不求回报,我们把父母对我们的爱当成了理所当然,只要父母一不顺着你的意思做,你就会暴跳如雷地发火,就算是一个微小的动作都是充满父母的浓浓爱意。方达在电影里说了一句话:人活着就是好,虽然家没了,有的甚至亲人也没了,但人活着就是好,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喜怒哀乐,感受父母、家人所带给你的温暖与爱!

  看了这部电影我思绪万千,一家人只要快快乐乐的在一块,这就是幸福,虽然家没了,但只要活着就是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

  星期六的早晨,爸爸叫我坐到电脑前。他说:“给你看一个电影,你能猜到什么电影名字吗?”我说:“是唐山大地震”。爸爸说:“猜对了,我的女儿真是太聪明了”。

  看着看着我的眼泪禁不住地象流水般涌出来。那些人太可怜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死掉了24万人,多少人家破人亡啊!

  电影讲了一个故事:唐山方大强这个普通人原本有个幸福快乐的家庭,有一天晚上,突然天崩地裂,天空一片火红,许多房子倒塌了,人们知道发生大地震了。方大强去救儿子女儿时,被倒塌的房子压死了。儿子女儿被空心水泥板压着,水泥板一头压着一个,只能救一个。妈妈忍痛割爱,决定救儿子,女儿没有得救。经过解放军的抢救,儿子失去了一只胳膊。女儿昏死过去,下雨了,把她淋醒了,她被解放军救走了。从这一天起,她(方登)永远地恨妈妈当时不救她。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过去。妈妈心里的房子永远被地震粉碎了,再也没有建立起来。32年过去了,儿子长大了,成了大老板,他很孝顺妈妈。女儿长大了,考上了大学,又到了国外加拿大。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姐姐、弟弟不约而同地来到了灾区。因为他们是唐山人,他们曾经得到大家的爱,今天他们唐山人要把爱给汶川人。姐姐在巧合中,知道了当时妈妈的真实情况,还有后来妈妈的痛苦。她知道了错误,她和弟弟方达来到了唐山,她要去相认母亲。

  2008年的唐山已经建设成非常美丽。妈妈和姐姐心情都很激动,妈妈包饺子手都发抖,包不上。妈妈和姐姐终于抱在了一起,妈妈向女儿忏悔,女儿向妈妈忏悔。32年了,因为“失去爱”女儿方登躲妈妈远远的,因为理解了爱,她们幸福地抱在了一起。

  电影故事让我懂得了:大爱无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1

  这个暑假,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说的是一个小女孩找家人的经过。

  故事中,方家人有俩个孩子,在地震那时,俩个孩子被压在一块大泥板下,泥板的两头正好压着俩个孩子。救援队说只能救一个,因为救弟弟压姐姐,救姐姐压弟弟。妈妈在无奈之下选择了救弟弟……但姐姐并没有死,还在两位解放军的帮助下找到了家人。

  小女孩方登在故事中很坚强的活了下来,什么也不能阻挡她活下来的希望,哪怕是一块大泥板。我也不能遇到一点点小挫折就放弃,就说自己命苦什么的,应该在这时想起方登的坚强,勇敢的去面对困难。

  有一次,我在超市和妈妈走丢了,急的心都快烂了,但我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想想方登是怎么样面对的。我突然想起来,以前我陪妈妈买东西无聊时,我会去不倒翁那里玩。对了!就去不倒翁那儿等着妈妈来找我!等了一会儿后,妈妈果真来到了不倒翁这儿,我开心的跑了过去。是方登让我学会了镇定,让我学会了动脑筋。我很感谢“唐山大地震”。

  虽然方登成功的找到了自己的家人,但我还是觉得方登家重男轻女。救男不救女,这是中国人的传统……

  “唐山大地震”证明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名言。弟弟方达在地震中失去了右手,但他长大以后非常的有出息,当上了一个公司的总经理。还在四川地震时说了一句我和妈妈感觉很有道理的一句话:“小震不用跑,大震你也跑不了!”

  方登和方达在四川大地震中都去支援了,两人就再支援时相认了。但碰巧的是,两个人的孩子都叫“点点”一个男生,一个女生。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真正的温馨是什么,方登方达的爸爸方大强在地震中走了,但他们坚信,爸爸还活在他们的心里。还像以前一样温馨,不管什么重男轻女、大泥板的,和我们一家人一样温馨……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2

  昨日,我看了一部灾难电影唐山地震。它是一部体现人间大爱的影片,它是一部让人落泪的影片。

  一个不颇具但填满温馨的家庭,由于一场地震灾害,父亲在救小孩时离开了,两个孩子被压在一块水泥压力板下,只有挑选救一个,另一个务必死,妈妈无奈而失落的喊出救侄子,压在钢筋混凝板内的亲姐姐静静地落泪,喊出最后一句母亲。亲姐姐后然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夫妻抱养,活了出来,却由于心里一片黑影越来越不善言辞,她难以释怀不上她的妈妈,她长大以后和一个老外完婚,在加拿大生活。她的侄子也结了婚,更巧的是,兄妹两的小孩都叫豆豆。当她们在电视前见到5.12地震了,如何也按耐不住了,因此都决然地赶往受灾地区,拯救生死边缘的大家,就在这时候,兄妹两总算相逢,亲姐姐也了解了当时妈妈的呕心沥血,总算宽容了她,最后,一家人阖家团圆了。

  被23秒地震灾害舍弃的真情,经历了32年才足以团圆。有一段令我难以忘怀一片空白了,假如接走方达,元妮的唯一期待就没有了。由于这句话,说动了姥姥,比较发达下了长途汽车,边跑边喊母亲,远方的喊声,让元妮看到了生命的一丝希望,妈妈牢牢地地将孩子抱在怀里,那类打动是令人免不了流泪的。

  有一句经典台词,要我赏析没有了,才知道什么叫没有了这句话,没人想来体会,但仅有体会了,才可以搞清楚这句话的真实含意。

  因此,我们要心怀感恩生命。生命虽短暂性,但它让我们产生了真情,感情和友谊。

  因此,我们要爱惜生命,在活著的间里,追求梦想,千万不能虚度光阴。

  因此,我们要感悟人生。在艰难眼前,要有信心击败,绝不能放弃一切一丝希望,要是有一丝太阳,明日便会璀璨,全球会更幸福!

  因此,让每一天都绽开风彩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3

  一秒、两秒、三秒……

  时间不停流逝,大地在颤抖着,每个人沉浸在一片黑暗中,内心充满忧虑,焦急,期盼……挂在你们脸上。雨水混合着泪水一滴滴洒落在地上。一座美丽的城市,瞬间倾倒,化成一片废墟。天,漆黑的压下来……

  你们在心中祈福着,心里充满忧虑与惶恐,面上却是平静如江水,因为你们想让你们的亲人更坚强,不想让他们伤心。此刻我那一向平静的心颤抖起来“加油,要懂坚强”。心里虽这么想,但眼泪不争气的来了出来,你们陷于危难之中,做为同胞的我,心与你们同在。

  是的,我们同你们一样,心中期盼着明天阳光的到来,多么希望你们能从灾难的魔爪里逃出,我们的心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振作起来吧!相信团结就是力量。当我看到你们不放过一丝希望,用自己的双手从砖瓦的碎片里,救出一个个垂危的生命。此刻的我紧紧握住双手,内心为你们祈祷着,“不要有事,千万不要有事。”希望你们不要沮丧,不要悲伤,抬起头勇敢的面对残酷的现实,现实虽残酷,但不要怕,我们与你们用在大胆向前走。

  灾区的人们,我们也许并不确切的知道他们的名字和曾经的生活状态,但我们唯一知道的是,你们是我们的同胞,你们在某个时空上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你们与我们一样都有着生活的热望与梦想。

  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让许多生命尚未充分展开便直接面向死亡,让许多也许普通至极的生活理想从此归于死寂,再也没有实现的可能。不要怕!有梦就有希望,只要不放过一丝希望,相信我们能同你们一起共建一个新唐山。

  加油,人生路途是有坎坷,所以我们要懂坚强!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

  今天放假,没事搜了“唐山大地震”来看,一句话震撼匪浅!

  我首先承认我为之流泪了。我不知道要写什么,或者是凌乱的思绪,但是我已经很久没这么感动了。

  与其说是唐山和汶川地震带来的震撼,倒不如说是那厚重的母爱感染了我。以前不懂事,总是和妈妈吵嘴,吵后就后悔,妈妈说没关系,天底下哪有母亲会对子女记仇的呢,我不信这句话,但是看了方凳和剧中母亲的情感之后我相信了,我也明白了这份真爱。

  唐山大地震距离我们太远,因为那时还没我们的生命。只记得汶川地震时,我整整一个月都没精神,没和任何人争吵过半句,因为我觉得生命能得以延续,就已经是万幸了,还有什么好争好强的呢。感谢那次地震给我带来的心灵洗礼。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更高的认识。

  同时,也让我对自然灾害有了更多的惧怕感,不是怕对自己带来的什么,而是怕给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等等带来灾难,今年8月份又莫名的来了场泥石流灾害,夺去了上千人的生命,我为之伤悲。然而就是那让我痛斥的天灾时,我儿子诞生了,就是国家设为哀悼日的8月15日,这为我带来莫大的幸福和成就感。或许这一切都是天意。我只能说我对生活更加热爱了。

  地震,洪涝,泥石流等等,都是考验人民的经历,仅是经历而已,再大的灾难总将成为历史,大爱无疆,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曾经我是不以为然的,以为是用来安慰人的话,而今我深信不疑。没有奉献和爱心,剧中的方登也不可能再汶川地震中碰到失散多年的弟弟,得以对母爱的重新认识的机会。

  这部电影,同时在有限的生命这个课题上也充分表露,我不知道该如何写,但是知道我会更多的珍惜我的生命,和我对家人朋友的那份情。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一个生在70年代的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第一时间目睹那个真实而残酷的日子。今天中午乘着午休时间赶往湖南大剧院观,结果时间不合适,又驱车赶往王府井影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买到中午12点的全价票。

  刚进影室时钟已经指向12点零5分了,屏幕上出现无声的开场字幕,显得格外沉重。我屏住呼吸。瞬间时间回到1976年7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发生在河北唐山。唐山上空电光闪闪,惊雷震荡;大地上狂风呼啸。在强烈的摇撼中,这座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在顷刻间夷为平是迄今为止

  四百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死亡:24万多人,重伤:16万多人二十四万人无疑是一个悲哀的整体。它带给我们的是惊恐,害怕,悲伤,难过……在23秒时间里几十万同胞瞬间消失,亲人骨肉分离。

  影片中一位母亲(徐帆饰演),当她看到自己的一对双胞胎被埋在废墟中,在当时那种特殊状况下,又只能救一个孩子的情况下,一个伟大的母亲不停地重复,救两个,救两个。所有人都被这场景感动着……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停的回忆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历历在目,每天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受灾地区的最新情况,是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我们的人名子弟兵、是你们把自己的生命安危抛诸脑后一心一意的救援。人民子弟兵一起开辟通道、抢救伤员、清理废墟、运送物资,成为激励灾区军民顽强奋战的强大动力。哪怕是手无寸铁的人民教师和学生,都奋不顾身地营救埋在废墟的同胞们。

  清楚地记得在汶川灾区温总理曾说过:“山可以移动,但动摇不了中华儿女抗震救灾的决心;水可以阻断,但阻断不了内地同胞的深切友谊!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国家领导人,在一次次灾难严峻的考验面前,体现的是我们祖国人民的团结,众志成城。

  “唐山大地震”的确是一部好片,尤其生活在蜜罐年代的孩子们值得一看!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下了阵暴雨,像是在废墟中大声喊叫亲人名字的声音。

  在今天的语文晚自习上,我们观看了《唐山大地震》,看到一幕幕在废墟中振撼人心的场景,也让我们都流下了悲痛的泪水,最让我心酸的画面是:母亲在最后断然决定救儿子,当她的女儿听到后,心凉了。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是爱她的孩子的,但是,因为他们说只能救一个时,哭着求他们把两个孩子都救出来,很让人心酸的画面。

  也许在当她看见死去的爸爸也躺在她身边时,心里肯定很不好受,很孤单吧,毕竟,她是这么的小。

  “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再也没有盖起来,三十二年守着废墟过儿子。”――心灵的废墟上,我们看到一座叫做希望的城,尽管曾经的创伤无法让生命变得完整,我们却看到他们依然怀揣着希望在成长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许多年后,元妮一直不愿搬家,每次烧纸时她都会念叨家里的地址,她害怕那孤单的灵魂不认得回家的路,她怕她最爱的人迷了路,回不了家。――亲人永远是亲人,就算阴阳两隔,也是至亲的人!

  “没了,才知道生命叫没了。”这是元妮在她最后悔时所说的话。是由这一次的地震,而触一动了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因为有了这种爱,才会让世界变得愈加美好,也看出了,元妮在内心深处依旧怀念着那段从前的时光,但是却一去不复返……

  “我不是想不起来,而是忘不掉。”方登在最后的时候对自己的养父说了这一句话。是的,有些东西是不远想起的,但并不代表可以一辈子忘掉。

  灾难的飓风过后,唯一留下的就是亲情。就好像这些光亮,是支撑着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看完《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我的心灵被震撼了,在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回忆。对于一部电影能做到这样,可以说是超越境界了,整个故事围绕的是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一位慈爱的母亲带着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时做出最痛苦的抉择,那种悲剧,太让人感动了。面对这无情的灾难,我们只能忍受,只能看着亲人默默地离去而什么都做不到,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含泪的抉择,把痛留在心里。

  在这部影片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一幕,就是当时母亲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就,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早已碎了,泪流满面,悲痛万分。一个母亲在自己的两个孩子面前的时候只能痛苦的选择救出一个,同时眼睁睁的的看着自己的另一个孩子被地震埋没她幼小的生命。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割舍不掉的东西,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此刻,我感觉母爱的伟大。

  虽然我以前看的电影很多,但是这部影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告诉我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应该如何在困难面前做出抉择。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有信心的战胜这种困难。只有自己充满了信心,我们才不会在困难面前屈服。只有自己勇敢了,困难才会更容易克服。我们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希望,哪怕在最无情的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还是有希望的。只要有一滴水,

  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只要有一缕阳光,世界就充满了阳光。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待困难的勇气。困难都是一时的,而面对困难的态度却可以是永远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昨天,我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电影频道播放的<<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

  1976年的唐山。父亲,母亲,还有一对龙凤胎,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达,四口之家,过着平安的生活。一天夜里,一场大地震突然来临。方登和方达两个孩子被一块厚重的水泥板子压住了。救援人员试图抢救他们,由于只能用撬棍,救一个,另一个就会被压死。母亲希望两个都救,由于时间紧迫,这是不可能的事。母亲最后决定救弟弟。幸运的'是,姐姐居然没死,醒了过来,从死人堆里走了出来。后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收养。姐姐不明白为什么要救弟弟,十分恨她妈妈。尽管知道她的家人的名字和地址,但她一直没有联系。

  三十二年后,汶川发生更大的地震。经过大地震方登和许多的唐山人一样,参加了救援的队伍,尽管那时她已移居到了加拿大。方登遇到一对母女,女儿的一条腿被压住了。救援人员试图救她,但是,要救她女儿就得把废墟中间拆掉,在抢救过程中,已经牺牲了抢险队员。继续这样做,对女儿和抢险人员都有危险,母亲决定截肢。当母亲见到女儿失去一只腿后,悲痛欲绝。姐姐方登看到那个母亲伤心的样子,也了解了她妈妈当年的心情。世界很小,在地震救援的时候,方登见到了32年未见的弟弟方达。从方达与别人的交谈中,也知道了母亲这些年因为放弃救他所受的心灵的煎熬。后来也看到为她立的“墓”里母亲为方登买的一本本的课本,更是体会到了妈妈痛苦的心情。

  这部电影体现了母子(女)之间的亲情。每个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儿子(女儿)的。但是,有时候不得不做出痛苦的决定。比如说,在战争期间,母亲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当兵。为了保家卫国,有时候不得不做出牺牲。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今天,我们一家去电影院看《唐山大地震》,我知道我不会哭,但是我会有和大人们不一样的情感,用一个孩子的角度来看待这部影片。

  影片以普通一家人的生活情节主线展开,恩爱的夫妻――元妮和大强,漂亮机灵的孩子们――方达和方登,姐姐护着弟弟,丈夫养着妻儿,平淡而幸福的日子,都在7月28日这天,被一场地震毁灭了。

  一阵地面裂开的巨响,在车子里的大强探出头来,大喊了一声,地震,是地震!在房屋里熟睡的姐姐被惊醒,把弟弟拉起来,无助的喊着妈妈,元妮一见,便叫道:“来――啦――!”,说着要往房子里冲,丈夫大强拦住了她,自己却冲进了房屋,那一刻,房子倒塌了,元妮仰天大叫:“老天爷,你王八蛋!”那是一个失去亲人而痛苦的喊叫。

  面对被压在同一块石板下的姐弟,只能救一个的现实摆在元妮眼前,她一再哭求:“两个都救、都救”,最终她无奈地说:“救弟弟”,听到这三个字,在废墟下的女儿哭了,恨、委屈、绝望,于是再也不要认这个妈妈。

  之后,母亲没有再嫁,她说:谁还能用命来对我好?是呀,除了自己的丈夫,谁又能这般爱她呢?“没了,才知道什么没了。”这句话跟随了元妮23年,心灵的创伤用什么都无法修补啊!

  在影片的最后,方登跟着方达回到了母亲元妮那里,当元妮对着方登说:“西红柿我洗好了,妈没骗你!”随即跪在方登面前,一个劲儿说着妈对不起你时,方登也一下子跪了下来,泪流了一满脸,其实,她早在以前就已经原谅了母亲,因为她知道,母亲是爱她的。

  在唐山大地震时,虽然死了24万人,但是在唐山地震时,又有人选择了多少?又有人付出了多少?又有人失去了多少?所以,人有一颗感恩的心是非常重要的,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回报恩人!

  23秒,32年・・・・・・灾难是无情的,人是有情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

  往事不堪回首,但在汶川、玉树的大地震后,我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了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

  地震发生前,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可爱的姐弟俩正在家里睡觉,突然,地震发生了,姐姐从梦中惊醒,她赶忙叫起弟弟,他们的父母拼命回去救孩子,母亲被父亲拉回安全的地方,父亲刚进门,房子轰然倒塌,姐弟俩都被压在房梁下,母亲只能选择救姐弟之一。母亲最终选择救了弟弟,但姐姐却奇迹生还,后被解放军收养,弟弟在地震中失去了一只手臂,他也不愿读书,自己挣钱,成为了一个公司的老板,姐姐当英语家教养活自己和女儿。32年后一家人的意外重逢,让他们仿佛再次回到了震后的唐山……7.8级的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好在顽强的唐山人能重建家园,让唐山更加繁荣。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句话是影片中的母亲(元妮)在地震之后的感悟,每次看到元妮孤独的身影,对于丈夫、女儿的怀念(她以为女儿也死于地震),对于外出儿子的思念……在32年后母亲与女儿的团聚,更是让人感到撕心裂肺的痛,看到这一幕,我心中涌起酸楚,当初元妮选择救儿子还是救女儿时该是多么痛苦的决定啊!意外的重逢,让这位母亲又想起了当时的场面,她对女儿的愧疚,毕竟是她自己抛弃了女儿啊!地震带给这位母亲的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她本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仅仅23秒,让她失去了丈夫,还以为失去了女儿……

  做父母的,哪个不担心自己的儿女?元妮担心出门在外的儿子,年迈的养父面对着失散多年的女儿怒而激动的大喊:“我天天担心!”是啊,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只言片语所能表达的,这部影片更加深了我对父母爱的认识,它也让我明白了当我们面对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时,我们只能选择,选择舍弃!

  如今的唐山已经成为了一座繁荣的城市,它不仅是唐山人奋斗的结果,更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

  “太感人了!太感人了!”看,妈妈哭得正起劲呢!哈,我们在看《唐山大地震》。“你们俩怎么都是“铁石心肠”啊!“妈妈看我和爸爸无动于衷,便有些生气(看来必须得哭!)。

  在网上,电视上,大家都说《唐山大地震》什么非常感人,非常真实。我呢,心里痒痒的,也想看看。于是,就买了张碟片。

  一切OK!开始观看!1969年,唐山的卡车司机方大强迎来了自己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妻子李元妮差点送命,好在母子平安。1976年,转眼七年,儿女已经7岁了。方大强经常在外工作,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姐弟俩非常高兴。在安静的夜晚,突然――地震了。为了救孩子,方大强死了。姐弟俩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只能救一个,另一个会被水泥板压死。李元妮忍痛割爱救弟弟方达,而在水泥板下的方登听的清清楚楚,非常恨妈妈,而方达也失去了一条胳膊。大家都以为方登死了。没想到,方登,奇迹般的活着,后被军人王德清夫妇收养。从此,母女,姐弟天各一方,知道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他们才重新相认……

  据说,这是真实的事情。也太具有传奇色彩了吧!在当时,方登非常气愤妈妈没有救她。所以,三十几年了,一直怀恨在心,没找亲生母亲,对养父母说“我记不起来当时的事儿了”。我先批评一下方登,亲生母亲终究是亲生母亲啊!母亲没救你,或许是她的错,但你怀恨在心,就不对了!这几十年,你的母亲一直对你有许许多多的愧疚,你知道她是怎么过的吗?为了方登和方大强,不改嫁,不买好房子,时时刻刻念叨着你们。当然,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这样做也是情有可原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7

  经过长达数月的拍摄,《唐山大地震》终于颁上了银幕,以震撼的电影画面让万人观影团泣不成声,《唐山大地震》不仅将当年夺去24万唐山人生命的7。8级大地震的触目惊心的`真实再现,更把因为大地震而破碎的家庭、亲情展现的令人柔肠百转,催泪难挡。现场无数人在流泪,尤其是当大地震场面再现,亲人离散及最后母女相认几个片段处,太多人无法抑制自己的哭声,现场嚎啕。

  这次冯小刚只把自己当作了讲述者了23秒中国之殇,32年吾民尚存。在这个主基调下,冯小刚营造了前所未有平和的节奏。相比《非诚勿扰》、甚而更早的《集结号》时代,冯小刚导演用更娴熟的电影语言在讲自己钟爱的平民故事,值得敬佩!

  整体来说《唐山大地震》是今年最值得观看的一部影片,不仅是今年最催泪的电影而且每位演员把细节润的有声有色,尤其是徐帆扮演的母亲形象 “这可能是徐帆演得最好的一部戏。”而冯导的镜头也没有仅仅在灾难的场面停留,更多的是细腻他们的生活历程、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心中那片永远抹不平的疮疤怎样改写了人生。

  《唐山大地震》不是一部灾难片,对于灾难的想象,中国远不及欧美,但对于心灵的灾难,中国的导演却可以雕琢得更细。不得不说,冯小刚导演对于电影与生活的关系把握十分得当。八零年代的我也是看着冯导的电影长大,我相信他的实力。这一次他再次准确定位了这部电影的方向,他的电影一定能够让唐山人民抑制了34年的悲伤痛快地倾泻出来,一定能够给坚强、勤劳、真诚、感恩的唐山人民以精神上的慰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

  这几天,我看了一部《唐山大地震》电影,它是一部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非常让人感动。

  主要讲的是唐山地震前的一户人家回去的时候,看见了一些反常的情况;很多蝗虫。到了晚上,家里的孩子睡觉,大人干活,干着干着听见几声雷响,下起雨来,然后天空慢慢发紫,紧接着有房子大面积塌陷,轰!

  轰!

  正在干活的爸爸恍然大悟,说:“是地震!

  快跑!

  ”爸爸带着妈妈小心翼翼在阵中找到了自己的家,孩子们的妈妈要进去,孩子爸爸说:“危险!

  ”说着把自己妻子一拉,自己进去救孩子了,刚一进去那栋房子就哗啦一声塌了,孩子也被压在下面。

  过了一会儿,地震停了,一片凄凉。死的死,伤的伤,那一户人家的爸爸被先找到了,可是已经死了,之后找到了两个奄奄一息的孩子(自己的),但是只能救一个小孩,因为水泥板只能撬一边,妈妈正在犹豫不决,人们要救别人去了,妈妈着急地说:“救弟弟!

  ”弟弟被据掉了一只胳膊,而姐姐死了(其实还活着)。之后妈妈带着弟弟去治疗,而刚刚在拉尸车上醒来的姐姐北一个解放军救援队的叔叔救走并领回了自己的家。一晃二十年过去了,他(她)们各有所成,弟弟当了经理,姐姐当了医生,最后姐弟在一次成都大地震是遇见,姐弟相认,最后姐姐跟随弟弟找到了妈妈,然后去看了看死去的爸爸,并且在看了看死去的爸爸,再看了看你几堵唐山大地震死去人名字的墙,流出了伤心的眼泪。

  当看到姐姐跟妈妈相逢时,当看到记载唐山大地震死去二十四万同胞的名字的那堵纪念墙的时候,我的泪不断流下。虽然唐山大地震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但是坚强的唐山人民靠自己的双手,从废墟上再次建立起了美好的家园。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9

  《唐山大地震》,讲的并不是大地震的可怕和残酷,而是大地震对人们心灵的摧残和重伤,起初,我在看电影海报时不能明白23秒和32年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还以为是一种概念性的炒作。看罢《唐山大地震》后,方才明白23秒的上崩地裂,摧毁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建筑和街道,也不仅仅是二十四万个鲜活的生命,而是人的心灵。在经过漫长的痛苦的32年之后方能重建,而这也是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伤痛和折磨。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让观众的心灵可以得到洗涤的电影,它不是在再现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苦难和当时恐怖的场面。地震过后,经过十余年的重建,唐山变成了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城,可是关于这座城市下面众多的生命,和地震幸活下来的生命们,谁也没忘记谁,这是一种情节,看着唐山大地震纪念墙,我却想到了抗日战争中那些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失去生命的灵魂,为什么没有人为他们建立一栋纪念墙,哪怕是像万里长城一样长么。因为“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但是他们的灵魂应当永存,应当为后人所发扬传承和铭记。

  关于《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我想到的只要有死亡才能把我们分开。而今我们的心灵已经麻木到只有死亡才能把它触动一下。08年的地震让我们短暂地抛开了升职加薪还放贷,有空想了想原来除了钱和房子,脆弱的生命短暂的人生还可以有别的意义。转瞬间,玉树地震,我们的心灵又像打过了疫苗般无动于衷,只剩下敏感的词一直在那边鼓吹多难兴邦。

  《唐山大地震》的成功,有冯小刚这个好导演,也有徐帆这个演技娴熟的演员,最重要的是有这么一个关于情感的宏大叙述,让观众在老天爷的面前不是抱怨,而是感恩惜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亲人”!困难和灾难并不可怕,怕的是人心的泯灭和无知。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

  今天是星期六,我在电脑上查找《唐山大地震》这部新出的电影,这部电影是根据1976年7月28日在唐山发生的一次7。8级大地震而制作的。在这次的大地震中,造成死亡人数多有242769人。

  在这部影片中,讲述的是姐弟两人在大地震中都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下,还有生存迹象,但他(她)们的母亲只能选择救其中一人,最终选择了救弟弟方达。但姐姐方登却奇迹生还,被解放军叔叔收养。32年以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的悲感情节,再一次勾起了当代人们对那一段惨痛灾难的回忆!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的心中有了许多的感慨,我知道了生命是可贵的,没有了,就没有机会在挽回了,我知道了地震是无情的,要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拿生命开玩笑。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会回来了,那些受难者的青春也不会回来了,但这种对于苦难的聆听和见证,会让我们对现实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实际上,在这个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个对苦难历史的记录着和见证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动和责任。

  以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还不能够预知灾难的袭来,灾难往往是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时候袭来的,就像汶川,唐山,玉树的地震一样。在灾难下,人们不知所措,对面临的困难没有任何的办法,只得去面对。在灾难里,会让人心痛,会让人感动,会让人沮丧......

  在幸福中生活的人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为祖国报效,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也要珍惜生命,不要把生命当儿戏,生命没了,就不可在挽回。希望祖国能早日制造出能探测灾难的仪器,使更多的人不用失去生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1

  今天,爸爸和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个电影。它讲的是一个过着幸福生活的家庭,地震前后的故事。地震当天晚上,爸爸妈妈在外加夜班,他们家的宝贝“龙凤胎”正安稳在睡觉。突然地震发生了,楼开始巨烈震动起来,孩子们被震醒了,姐姐从窗户那儿往外喊救命。妈妈着急,准备进去。一个东西落下来,把要进去的一个邻居压死了。爸爸看到危险,说了句:"我去救孩子!"把妈妈拉了出来,自己冲了进去。我当时想到爸爸、妈妈真伟大!

  就在他爸爸进去的时候,他们家住的楼房塌了,他家三个人都被埋了进去。房子倒了之后,活着的人开始互相帮助救人,先抬出他爸爸的尸体,然后又发现一块重板子压着姐弟两个人。救他们的人问***妈,只能救现一个人,救谁?妈坚持说,都要救。过了一会儿,救他们的人等不了,要再去救别的人了,妈才流着泪痛苦的说,救弟弟。最后弟弟断了胳膊,被救了出来。大家以为姐姐死了,把她放在了她爸爸旁边。后来被雨水淋醒了,一个解放军看到了,收养了她,把她抚养成人。长大后,姐姐记恨妈,不愿看望自己的妈妈。

  后来汶川大地震,在国外的姐姐看到了,着急想为灾区的人们做点什么,因为学过医学马上回国加入了救援医疗队。在亲眼看到灾区的一个妈妈锯掉自己女儿腿的艰难决择过程后,对自己的母亲当年的选择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正巧在吃晚餐时,和他弟弟重逢了。就跟他回家,第一次看望自己的母亲,为自己的自私,向母亲忏悔。

  爸爸妈妈为了孩子,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是多么的感人泪下!那些自愿者、解放军对灾区人民的无私帮助好伟大呀。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2

  对于一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

  愈是时间的长久,愈能磨砺人的意志愈能看出爱的伟大,电影中的母亲亦是这样。

  现在的我,想起我的母亲,她是多么慈祥,多么善良。在我中学的时候我看过以篇文章:主人公小时候,总埋怨父母爱我太少,。总以为他们在外面就忘记了对他的关心。每过几天,就只能在电话里倾诉,却不知道他们为他付出多少。两岁的时候,主人公的鼻子大出血,跑遍了乌鲁木齐所有的大医院,医生的不愿接受像他一样的病人,但是他的爸爸背他着,***妈陪着他连夜乘飞机回到杭州。他得救了,却又让父母新生了白发,却又让父母为他担惊受怕。虽然我没有和他一样的经历,但是我却领悟了许多,就在看完这篇文章后,我写了篇文章,竟然在全校评比,成为十佳作文。

  现在的我明白了,长大了,也明白了,父母的爱是平平淡淡的,不是轰轰烈烈的。而他们希望的只不过也希望我们对他们有平平淡淡的爱,比如倒一杯水,洗一次脚,拿一块毛巾,这些都是我们孝敬父母的机会,他们其实也在等待,等待我们的爱,等待我们对别人的爱,总有一天,我会让他们过上好的生活,让存折越来越多,让亲情占据它们。我相信最终,父母的守望会乘火车离开,越来越远,越来越远……慢慢的离开我……

  《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是一部反映了中国人情感的动人影片,也是一部呼唤亲情的影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3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了一部新纪录片――《唐山大地震》,这影片使我获益匪浅,我感受到生命诚可贵,我感悟到大爱人间,我领悟到生命真谛。

  电影先介绍了一家人,姐姐觉得爸妈偏爱弟弟。地震了爸爸遇难了,两个孩子被压一块板下,只能救一个,母亲无奈选择弟弟。姐姐后来被解放军夫妇领养,却原谅不了母亲。她长大后和一外国人成婚,,巧合她弟弟也结婚了,他们孩子都叫“点点”。看见唐山又地震就走向唐山,巧合看见弟弟,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震撼。以下是我的感受:

  一是伟大的亲情。父母在灾难发生时首先想到孩子!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做出痛苦抉择。震后奶奶、姑姑带方达回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

  二是反映人民军队的抗震救灾中巨大贡献和牺牲。无论唐山还是汶川,解放军永远冲在救灾最前线,从分体现出人民军队战争时是人民和平的保护神,灾难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

  三是养父母给予方凳真挚的爱。养父、养母给了小方登第三次生命,对待方凳视如己出,培养她长大成人考入大学,特别是陈道明将养父对养女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爱同样很感人!

  四是电影中对爱情的表现处理恰到好处,非常到位。父亲舍生忘死推开母亲闯入摇摇欲坠的楼房,在充分体现父爱的同时也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爱;母亲三十多年孤守所表达的对父亲的挚爱!

  除此之外,我觉得在自然的灾害面前,我们人类显得多么渺小;而在团结起来的人们面前,灾难又显得多么不堪一击。而亲情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关系,就像铁链把我们连在一起,在中国的土地上,大家都是亲人,这是怎么也无法抹去的血缘,大家的身体里都流淌着中华的血液,每个人都是中国这条龙的一片鳍,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阻挡不了我们向前。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

  昨天,我们全家去电影院欣赏了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震撼了全场观众的心。这是一部感人肺腑的电影,让全场观众为之动容。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的一个傍晚,唐山发生了大地震。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不管怎么办,都只能救一个,情急这下,元妮选择了救体弱多病的弟弟……弟弟救活了,方登被放到了已死去的爸爸旁,但方登并没有死,而是被一对军人夫妇收养了。

  但方登并没有从伤痛的阴影里走出来,她对母亲怀恨在心,一直不想回家。在一次救援中,她偶然碰到了弟弟,才知道母亲一直没有忘记自己,于是和弟弟回到老家。几个经历了生死之旅的亲人终于团聚在了一起。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像荡漾的春水久久不能平静。纵使地震多么严重,中国人民总会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抵抗大地震。这也验证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句话.

  地震再大,也打不破中国这个大家庭!从这部电影中,我也感受到那浓浓的亲情,方大强为了救两个孩子,奋不顾身地跑入危楼;元妮在震后不顾身上的伤痛,毅然进入废墟寻找孩子……亲情的力量是强大的,为了自己的骨肉甚至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亲情是无私的,为了孩子可以尽一切力量而不求回报,亲情是最伟大的!

  看了这部电影,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欠父母许许多多。以后,我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多分担一些,让父母少操心一些。这让我又想起了一首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唐山大地震》刚好在暑期上映,我与爸爸怀着激动的心情去电影院观看。《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它给我的感触很大。这部电影所描述的情形,更让我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这部电影讲的是: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1976年7月28日的凌晨,唐山发生了一场7。8级的大地震。在短短的23秒之内,7。8级的地震将唐山变成了一片废墟……方大强为了救孩子,不料被房子的一块水泥板压下来砸死了……由于房子太小,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水泥板压在东西两边,无论人们想救那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因为,用杠子撬方达这边就会压方登,如果撬方登这边就会压到方达。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脑子就像是空了的一样,心里觉得像被针刺了那么疼……最后,元妮还是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那时,她流下了眼泪,好像在说:“妈妈,您为什么不救我?”。接着还有一幕让我很心疼,就是方登的眼泪落下时,她叫了声“妈――”轰隆……水泥板压了下去……这一刻,我哭了,哭得好大声……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而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32年过去了,由于长大后的方登去救灾,所以找到了她的弟弟――方达。就这样,他们一家子终于再次团圆了!最后,元妮跪在地上,说:“登啊,妈妈在那次大地震没有救你,对不起啊……”这一次,我嚎啕大哭。

  《唐山大地震》23秒摧毁一个城市。面对大自然的灾害,人类的生命显得如此脆弱,面对大自然的突变,人类也有选择生存的矛盾。人们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吧!在那些不测风云来临前!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今天,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里面的内容很感动,开始围绕的是一个家庭发展的,在一个晚上人们入睡了,地震悄悄来了,把每个地方搞得一团糟,把所有人吓得失魂落魄。把房子一块块压在人们身上。其中有一块大石板压在两个孩子身上,救援队的叔叔对那两个孩子的妈妈说:“只能救一个。”母亲坚决救两个叔叔说:“女儿在东边,儿子在西边,挠东边压西边,挠西边压东边。”最后母亲含着泪痛苦决定救儿子,那时姐姐也听见了,最后儿子救出来了,姐姐也救了出来,母亲以为姐姐死了就放在他爸爸身边,爸爸为了救姐弟俩跑进去被压死了。但姐姐神奇的醒来了她却失去了家人的信息。过了好几年了,姐姐长大了在她几次寻找下,她找到了家人。虽然故事的结局很完美,但许多因为地震失去了亲人变成了孤儿。

  我真希望这些灾难不要在地球上再发生了,这样人们才能过上安宁的生活。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今天,我和爸爸观看了冯小刚导演拍摄的灾难片《唐山大地震》。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幸福的四口家庭的故事,地震发生那天,两个孩子在家中睡觉,爸爸妈妈出门了,没过多久,鱼缸里的鱼都跳了出来,天霎时变成了紫色,人们才发觉地震来临了。天崩地裂,房屋倒塌,睡醒的孩子们在窗口不停地喊“爸爸妈妈来救我! ” 妈妈听见孩子们的喊声,马上冲到楼里救孩子,可是被爸爸拉住了,因为楼就要倒塌,爸爸奋不顾身地冲了进去,但不幸被一块石头压死了。在短短23秒里,24万唐山人民被夺去了生命 ,我不禁流下了滚滚热泪。在灾后,全国人民携起手来,为唐山人民捐衣赠粮,共同度过了难关。看了这部电影,我看到了中国人民面对灾难毫不畏惧,患难与共,众志成城共度难关的精神,同时我也体会到了父母对孩子的无私的爱。

  地震是可怕的,但勇敢的中国人民是摧不毁的。今天的唐山是美丽的,将来的唐山将更加繁荣。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唐山大地震》把我感动的直流眼泪,唐山这次地震震的不是地,而是人们的心。

  两个孩子同时压在一块大石头下,而且两个孩子也只能救一个,妈妈说就弟弟因为当时时间紧迫,姐姐也没有回应,妈妈以为姐姐已经奄奄一息了,所以说救弟弟。这一句话被姐姐听见了,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他从此恨痛了妈妈,他不知妈妈当时下这个决定有多难。心手背都是肉,妈妈也很爱姐姐,此时也折磨了妈妈一辈子,妈妈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觉待很对不起姐姐,如果当时用妈妈的命换姐姐的命活妈妈肯定会毫不犹豫回答。可惜没有如果……

  后来其实姐姐没有死。是被雨水淋醒的。后来被解放军带走了,就跟亲生妈妈养他。汶川发生了一个大地震。姐姐不顾一切地去救人,救人之中有一位母亲跟她的妈妈。地震前说的话一样,地震后王登看见了他的弟弟就跟他走了。他们终于团圆了,和妈妈的误会解开了,此生无憾了。我为他们高兴。不管在什么时候,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被23秒地震割裂的亲情,历经了32年最终得以修复,我们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亲历了这条深深的伤口从撕裂到愈合的全过程,无一遗漏,无一幸免的堕入悲伤,陷入感动。

  这条伤口犹如割在我们身上,从撕裂到愈合的伤痛,可以让我们几乎从头哭到尾。

  从开幕的大地震效果场面开始,你就会开始感受生命的脆弱和灾难面前我们的无助,让你抑制不住眼泪。是的,在惨绝人寰的灾难面前没人能抵挡得住哀伤。

  当小方达的奶奶要把他从母亲身边带走而临走一刻又让他们母子重聚的时候,你已经几乎可以放肆大哭了。

  从这里开始,全是感动,全是泪水。

  这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只要你对亲情还存着哪怕一丝共鸣,你都不能躲过和逃避。

  带着悲伤和感动从电影院出来,我们心里存着的,大概也应该只剩下感恩和珍惜。还是那句老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我们能享受亲情的时候,让我们尽情享受,好好珍惜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

  “ 秒、 年”我不由得想起。原本一切平静、祥和的唐山经过了仅仅只有 秒的地震变成了一片废墟。人们建造一座城市要几十年才可建好,可是地震这个自然灾害可以在几十秒钟将这一切毁灭,这是令人多么恐惧和伤心的事呀!

  这篇电影主要讲了在唐山正经历一场大地震,而且就在 秒的一瞬间内房屋倒塌、大地裂缝、机毁人亡。地震过后,鲜血染红了大地,各国家迅速前往唐山,飞机向下面抛食物,解放军们将一箱箱水源送到了唐山……在电影里的主人公一家四口经过了地震后,从四口变成了三口。本是误以为妹妹死了,可是 年后妹妹回到了老家中,一家三口又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终于经过了整整 年的修建时光, 年前的废墟已经在今天成为了美丽的凤凰城!

  唐山人以及各国家解放军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整个唐山,也用自己的双手就回了 年前的唐山。

  我以后一定会努力学习的,珍惜好每一分、每一秒。绝不让时间白白浪费。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

  上星期四看的唐山大地震,异常懒惰的某人今天来写观后感,而且我这观后感其实挺简单的。

  我看时,从它开演没多久,开始地震了,我就开始流眼泪,一直流到最后,完全不受控制的,我以为带纸巾了,谁知道就从包里找到两张。

  整部电影节奏很好,两个小时十分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演员的演技我就不多说了,很喜欢背景音乐,没有歌声的纯音乐,简简单单,生活其实不就很简单。里面我唯一听到歌声的是在说建了唐山大地震纪念碑的时候,悠扬的歌声,我听不清词,有一点类似于希望逝者安息的颂歌。

  其实看完电影,最让我感触深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更让我明白了,很多时候,那些不能让我们接受的父母的做法,都是因为爱我们,都是现实所迫,也许当时的我们不明白。但总有一天会了解,这个世界上最宽容,最理解,最会无条件原谅我们的只有父母。

  这就是我的理解,与地震无关。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7

  前几天,我们在学校观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

  电影讲述了“23秒,32年的故事”。孩子们的父亲在地震中为了救孩子们和母亲时不幸被砸死。孩子们也被压在了一块大石板下,当只能救一个孩子时,母亲选择了救弟弟,而姐姐并没有去世,她被解放军收养,并学了医。在三十几年后的汶川大地震时,她来到汶川救人,和弟弟相遇了。

  电影中的父亲和母亲都具有伟大的爱,父亲为了救大家不幸被砸死,而母亲却时时刻刻想念姐姐。弟弟上学的课本她买两份,一份给弟弟,还有一份说是要给姐姐。这两种爱并不是完全相同。

  在生活中,这两种爱都很重要。母爱时时刻刻都能体会到,像生病时带我们去医院。父爱总是很严厉,像我上次喉咙痛吃不下药时,母亲让我把药片弄碎了再吃,而父亲却让我直接吞下,因为弄碎了,药效就不好了。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反映了中国人的亲情,建议你也可以去看一看哦。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

  “23秒、32年”我不由得想起。原本一切平静、祥和的唐山经过了仅仅只有23秒的地震变成了一片废墟。人们建造一座城市要几十年才可建好,可是地震这个自然灾害可以在几十秒钟将这一切毁灭,这是令人多么恐惧和伤心的事呀!

  这篇电影主要讲了在唐山正经历一场大地震,而且就在23秒的一瞬间内房屋倒塌、大地裂缝、机毁人亡。地震过后,鲜血染红了大地,各国家迅速前往唐山,飞机向下面抛食物,解放军们将一箱箱水源送到了唐山……在电影里的主人公一家四口经过了地震后,从四口变成了三口。本是误以为妹妹死了,可是32年后妹妹回到了老家中,一家三口又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终于经过了整整32年的修建时光,32年前的废墟已经在今天成为了美丽的凤凰城!

  唐山人以及各国家解放军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整个唐山,也用自己的双手就回了32年前的唐山。

  我以后一定会努力学习的,珍惜好每一分、每一秒。绝不让时间白白浪费。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9

  昨天,我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发生于中国唐山的里氏7、8级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本片根据温州张翎的小说《余震》改编,描述1976年唐山地震中,一位母亲只能选择救姐弟之一。母亲最终选择救了弟弟,但姐姐却奇迹生还,后被解放军收养,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的悲感情节,再一次勾起了当代人们对那一段惨痛灾难的回忆!2010年7月12日,《唐山大地震》在河北省唐山市举行全球首映式。

  我知道了,片中的姐姐和弟弟都被救了,一家人快快乐乐的、高高兴兴地、他们不忘恩情,又帮助别人救人,人民把它们做成知恩图报的榜样,让他们的精神充满每一个人的心中,让我感动!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

  造化弄人。地震中,姐姐并没有死,她的心中充满了委屈,不想回家。而母亲心中自始自终都是一片废墟。23秒,32年,母亲从头到尾都是守着废墟过日子。然而,在汶川的地震中,姐弟相认姐姐最终选择了回家。母亲乌黑的头发已变得发白,青春的脸庞也变的满是皱纹,桌子上还摆着姐姐要吃的西红柿。32年,女人一生中有多少个30年。姐姐懂了,失声大哭,与母亲抱在一起,多年的恩怨化为一个深情款款的拥抱;姐姐懂了,母亲懂了,我们也懂了,放声痛哭。为了亲情,为了理解,为了原谅。

  一个瞬间铸就了32年的永恒。影片展现了人性,展现了亲情,展现了理解,展现了原谅。《唐山大地震》的确是一部成功的、非常感人的电影,愿在地震中逝去生命的同胞们安息,人们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1

  地震就好似是一个催泪弹。从一发生,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就好像是一把冰冷的匕首插入人心。这怎会是一个“痛”字所能表达的情感呢?《唐山大地震》中,讲述了一个家庭。这个渺小的家庭,却演绎了人生情感的百态。丈夫在生死关头的冒死,母亲对亲生骨肉的'割舍,对丈夫的忠贞,女儿对母亲的怨恨。解放军叔叔的爱更使我感动。

  在众多台词中,我对于“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这句话体会到了,正当你真正体会到它的时候,你已经失去了她。与其生活在那种暗无天日的过去,倒不如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才是最珍贵的。

  这部影片,他告诉我们:我们不能改变过去所发生的一切,也不能预知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但是我们可以好好珍惜现在。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也更加明白了一句话“在醒着的时间里,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生命短暂而又脆弱,我们又岂忍心虚度年华啊。”

  让我们的每一天都活得精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2

  今天下午爸爸带我和妈妈一起去义乌影都看《唐山大地震》。我很高兴,连晚饭都没吃就迫不及待地穿好了鞋子往电影院里赶,到了影都,我们买了点吃的东西就进去了。我津津有味的看着电影,故事情节很感人,好多人都在抹眼泪。故事从一个温馨的家庭由于地震到家破人亡,再到解放军把他们拉扯大,最后一家人团聚,都很真实感人。23秒的地震让千千万万的唐山人失去了他们的亲人,这一刻震撼了全国人民,大家万众一心,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唐山人解决困难,重建他们的家园――唐山。23秒的地震摧毁了唐山人的家园,但是它催不毁唐山人的坚强意志和全国人民的爱心。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 都是很好的例子。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不能屈服,要克服它,战胜它。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值得一看,它教会我一个人要懂得感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3

  故事中的父母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地震发生后,他们首先想到了孩子,地震威力巨大,所到之处,全部成为一片废墟。母亲看到两个不知所措的孩子,便向楼上冲去,父亲深知危险,便用力地将母亲向后一甩,冲进楼里,“哗”的一声,无数瓦砾压到他的肩膀上,楼房倒塌了。

  生命在地震中十分脆弱,大自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将一个生命结束,而生命又是顽强的,一个男人,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换取自己的爱人。大自然虽无情,可人间处处是真情,是爱的源泉让他这么做,是心的的颤抖让他心爱的人活了下来,他将自己的爱化作生命的清泉,遗赠给了自己深深爱着的人。

  我不禁热泪盈眶。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

  仅仅23秒,一眨眼的功夫,谁能想到,在1976年7月28日,就是这不起眼的2片中有一句话: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是个母亲说的,在救儿子和救女儿的抉择面前,她选择了儿子。她以为,她永远失去了女儿,内疚了32年。她说的对,只有真正失去的人,才懂得什么是痛。而失去的,又哪里是金钱可以换回来的呢?没了就是没了,再也要不回来了。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2010年4月14日玉树大地震都是中国的伤疤,而那些失去生命的人和幸存者是真正的受害者。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真的太渺小了。除了安慰他们,还能做什么呢?只有经历过这些的人,才有发言权。我敬重那些人,对于地震来说,他们是卑微的;而对于我们来说,他们是伟大的。现在,除了祈祷,我想我们剩下的就是为那些失去生命的人好好活着、坚强活着。

  我们无法阻止自然灾害,但是我们会好好活着。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今天,我们的作文老师给我们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片子。片子中主要讲的就是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发生的事。

  一对龙凤双胞胎被同时压在同一块石板下,男的在左边这头,而女的却被压在右边,他们的母亲发现了他们(他们的父亲已经为救她们被废墟压死)。他们的母亲赶紧叫来了志愿军,可志愿军说只能救一个。把男孩子救了下来,女孩子就会死;把女孩子救出来男孩子又会死,这让母亲很矛盾,后来志愿军说再不定下来,他们就去救别人了。最后,这位母亲选择了儿子,因为在情急之下,那位母亲随便喊了一句救弟弟,她只看见了儿子,女儿的生死,她都还不知道。这句话让她的女儿听见了,他开始憎恨这位母亲,转眼间过了22年,没想到那位小女孩还活着,被人收养长大,最后,那个女生和那个母亲相遇了,这个故事完美的写上了句号。

  我觉得大家都得支援那些在地震中失去亲友的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刚刚看完《唐山大地震》,有点后悔了,真应该去影院看这部电影,说从头哭到尾有点夸张,但感动确是无处不在,故事通过描述一家人的生活变迁,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变化。

  地震场面真实的让我心惊,记得冯小刚说这5分钟的场面花费了80多个人3个多月的时间制作而成的,相信在影院看会更加真实。故事中浓浓的亲情让我感动,方大强为了救孩子被倒塌的楼埋在了下面,面对两个可爱的儿女,元妮艰难的抉择,以及元妮的婆婆和大姑姐的宽容和理解,当元妮的婆婆理解的留下了方达,元妮的一声“达”喊掉了多少观众的眼泪,也让我相信她的生命支柱回来了。

  方登从地震逃出来后的32年的生命里伴随着对母亲的恨,她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不选择她,记得有次发布会,演方登的小女孩哭着说:我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妈妈选择弟弟,而不是我?当时徐帆的眼泪就掉了下来,她说:当时听到了弟弟的声音,所以选择了弟弟。

  如果可能,她愿意用自己的命来换女儿的重生。我相信这是母亲的心声。

  又一次感动是在看陈道明,很抱歉我忘记了这个角色的名字,年迈的陈道明看到女儿和外孙女后,那种动作和眼神很到位,那种又恨又爱的尺度拿捏的很准,冲女儿发了一通脾气,我感觉这应该是他第一次对女儿发脾气,看到外孙女又充满了喜爱之情。我相信在陈道明的心中他从来都是把方登当做亲女儿一样的看待,所以才有了那样真情的流露,他对方登(王登)是没有任何芥蒂的。

  转眼间32年过去了,又一个母亲要面临抉择了,这次是汶川大地震,方登拿着那个孩子的输液瓶,亲眼看到了母亲决择的过程,我想那一刻,她应该已经明白当年自己母亲的无奈了。看到弟弟时,她才充满了内疚之情。“看到弟弟活着,多好啊”我泪流满面。

  很久没那么畅快淋漓的哭了,很久没有这样的感动了,其实冯小刚的“狂”是有道理的,我看过最近几年冯小刚的所有影片,《天下无贼》中那贯穿始终的“一丝未泯的良心”,最后让刘德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激起了我内心的波澜。贺岁片《非诚勿扰》在笑声中,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新的认识,原来真正的爱情是需要经历死亡的洗礼后才能获得新生。电影《集结号》的成功更是有目共睹的。我也衷心的希望影片能达到冯导期望的票房,我也相信冯导发布会上说的那句“孤独求败”,想在中国找个电影人和自己一较高低,可是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能和自己比试。

  看完影片最希望的是能留给自己一些东西,我不希望看完了,我的记忆和思想也随之结束了,所以我最近痴迷上了国际大片,那种或感动或让你深思的电影都有一种东西在里面,给我们乏味和没有方向感的人生点亮了点点星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今天,在电脑上把近段时间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唐山大地震》看了一遍,觉得这是一部感情细腻真挚,很能打动人的影片。真的不负众众望,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部好片子。好久没有这样伤心过了,动情处,抽咽得声音都颤抖了,话都说不顺畅。

  我觉得这部片子对女主角王登刻画得非常成功,真实的再现了一个受地震伤害和亲人抛弃双重痛苦的女孩子的情感发展过程。我认为,这部电影的主题开掘得非常之深。

  首先,在王登的母亲是救女儿还是救儿子的抉择过程中,观众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人所固有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会对母亲的抉择发生作用,并且在吃西红柿时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我相信当一家人在看这部电影时,夫妻可能都会有此一问:要是你,会救谁?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脱胎于当年沙鸥所唱的一首歌里面的那个问题:当你母亲和妻子同时落水,你只能救一个,那么你救谁?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但编剧就把这个问题抛到了那位母亲面前,也同时抛到了观众面前,非得要那位母亲和观众做一个决断。但是,现在距那场灾难已经有三十多年了,中国人的人口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男女平等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当然,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一些人头脑中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现在的年轻观众肯定无法完全接受母亲在重男轻女思想下的选择。可在那个年代,那位母亲的抉择肯定会受重男轻女思想支配,于是,编剧就要平衡一下她的抉择在年轻观众中所引起的反感心理,所以,就要作一些技术性处理,让观众觉得那位母亲的选择有一定的合理性,就把王登写成是姐姐。即使在生死关头,大的让小的,这在中国人的思想感情中还是能够勉强接受的。再者,母亲首先看到的是儿子,而不是女儿,这一处理又让矛盾的激烈程度有所降低。

  其次,就是王登对养母的感情,她在大学两年都没回家,不愿去看自己的养母,这是因为她对自己被生母亲抛弃让她对所有母亲都有一种不信任感,也就自然而然的不信任养母。这样的情节设计我觉得比较符合人性的发展。

  再次,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怀孕后,一般都是惊惊慌慌的想办法去把孩子打掉,但她不管不顾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其行为说明在她的潜意识里有一种报复生母的欲望,当然,也是经历了这场灾难死里逃生后,对生命的一种敬畏和尊重。

  最后,王登嫁到了加拿大,真是知女莫如母。母亲的一句话:你怎么躲我这样远呀!深刻的揭示女儿王登的这一选择的心理根源。

  总之,这部电影的细节处理得非常成功,使得这部影片有很强的感染力,从而具有很好的催泪效果2016年防震减灾教育片观后感500字3篇读后感、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如果没有那一次大地震,何来一家四口的阴阳相隔;如果那三十二秒后,换一个选择,会不会消除三十二年的“仇恨”;如果……世间何来这些如果?

  当弟弟和姐姐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两头,同时有生命危险,同时需要救援时,却只能选择一边,母亲的心中一定万分纠结:如果可以两个孩子都救,该多好。然而,世间何来这般如果!手心手背都是肉,可现在她却只能选择一个!两边都是她至亲的骨肉,可现在却只能选择一个!两边都需要及时救援,晚一秒都可能没了生命,可现在她却只能选择一个!

  当母亲说出“救弟弟”那三个字时,同样被压在水泥板下、同样性命危急、同样是母亲孩子的姐姐该多么伤心、多么怨恨母亲啊?她不明白母亲为何不救她,我们只看到:镜头里,姐姐的眼泪顺着眼角滑落,双眼绝望地闭上了。或许,就在那一刻,“仇恨的高塔”便在她心中悄然搭起。

  好在,姐姐最后奇迹生还,她心中一直对这件事不能释怀,以至她的养父养母最开始以为她是哑巴。后来,养父多次问及她在唐山是否还有亲人,她都选择沉默。哪里是她不知道自己的亲人是谁,而是她根本不愿承认当年选择用她生命换取弟弟生命的妈妈真的是她的亲生母亲。32年,若不是又一场地震,这对母女间的误解或许永远不会消除。

  好在,她最后选择了尝试原谅,回到了那熟悉的家。因为她看到了汶川大地震中一位和她母亲面临相似艰难抉择后的那份悲痛――那不是母亲的本意,然而事实却逼迫她做了那样的决定!她明白了母亲当年的那种无奈与心痛。当她看到母亲为她准备的西红柿时,当她看到母亲一边道歉一边下跪时,当她看到那每年都买为她购置好的课本时,她感动了、后悔了、自责了、痛哭了……那时,她明白了:母爱的天平根本没有偏向哪一方,那救的是她的同胞弟弟啊!她明白了母亲这32年的煎熬与不易,连她自己也感叹:“妈,你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呀?”她明白了这些年她有多对不起母亲,那“仇恨的高塔”瞬间夷为平地,不复存在,化为了无尽的'自责与悔恨。

  然而母亲,虽然说她曾经的确可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她选择时的纠结以及32年的“自我救赎”可以看出她并不是不喜欢女儿,反而有更深的爱。正如弟弟所说:“那一年地震,被摧毁房子都重新修建起来了,然而,母亲心中的废墟却再也不能重建。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是啊,如果32年前,母亲不是这样选择,哪来的32年的悔恨与痛苦,如果,母亲当时选择的是救女儿,那结果又会是怎样的悲哀与痛苦?如果……世间哪有那么多的如果……

  猛然间,我明白了,母爱的伟大,就在于每一个选择时母亲的煎熬和每一个选择后,她所承受的全部……

  所以,让我们都好好爱自己的母亲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前几日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感慨颇多:以假乱真的场面,撕心裂肺的哭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染力,足以赚足观众的眼泪。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还原的是人间的真情。

  影片一开始,就是关于救姐姐还是救弟弟的艰难抉择,无疑母亲是悲痛欲绝的,也就是这个生死抉择,折磨了亲情32年。姐姐竟然在雨水的冲刷下,奇迹般的复活了,那孤零零无助的身影,多少让人有些伤感。上帝对于姐姐是不公平的,包括那个小小的西红柿分配,这兴许是当时那种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在做怪吧,好在最后作了交代,那几颗火红的西红柿,不正是代表着团团圆圆的一家人吗?

  知恩图报的姐弟俩,在汶川地震的救灾现场相逢,可以说是本片的最大看点。巧妙的构思令人赞叹。母亲那发自肺腑的“对不起”,那心灵深处无法弥补的创伤,揪心的选择,痛苦的煎熬,一瞬间就此愈合。也许是机缘巧合,龙凤胎姐弟竟然给他们的孩子都起名叫点点,是不是寓意着我们每个人就是生活中的一点点,也就是这些小小的一点点,汇聚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呢。

  一个女人,生活中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何况是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是多么地痛苦和煎熬。32年,无法挽回的人间真情;32年,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婆婆那句责备:“我儿子要不是为了你才不会留在唐山”,言外之意也不会失去生命。“你一个女人家怎样才能带好我的孙子”,意即你没有那个资本和能耐。这些话语,无疑是在她悲痛的伤口上撒盐。一个女人,是无比坚强的,她宁愿孤守清寡,一辈子也不离开唐山。因为,她是丈夫用自己的生命换回的,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用生命来爱她。就是搬了家,也要在祭日的时候,向远在天堂的丈夫告白,不要走错了路,呼唤着丈夫回来。

  社会是个大舞台,影片里中国元素和符号的运用,走进新时代主旋律的畅想,每逢春节的无尽思念,都布排的不露痕迹,相得益彰。弟弟由一个蹬三轮的野导游发展为开着宝马车的旅游公司老板,姐姐也在被解放军收养后几经艰辛旅居国外,可以说这些情节都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真实的缩影,记录了时代的步伐。

  关于地震的刻画,无论是震前那飞舞的蜻蜓、从浴缸里蹦出的小鱼儿的这些前兆,还是那唐山地震凄惨的景象、汶川地震悲壮的场面,“大震跑不了、小震不用跑”的专家级断言,人民解放军声势浩大的救灾场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影片中都表现地淋漓尽致,折射了人间真情的难能可贵。

  我是含着眼泪看完这部片子的。当年用茅草搭建的防震棚、拼命奔跑、近乎绝望的人群,还有楼体坍塌骇人的瞬间都深深印在了脑海里。“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仔细想想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呢?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

  这部电影改编在一部小说《余震》,也许是小说写的太好了,以至于这部电影让我感觉是一部很伟大的电影。

  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是主旋律的电影,它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的那些事,它描写了人间真情,看似没有更崇高主题,实则耐人寻味,无意义中透出了真正意义。

  如果你以为这是一部好莱坞似的灾难大片,那不如去看《10.5级大地震》或《2012》,这部电影虽只有约前一刻钟在直接描写唐山大地震,但在一定特效下让人也稍微体验了一下23秒大地震的巨大能量,看到了那些高亢的革命标语在地震面前恁的1不堪一击。影片的大部分篇幅在讲震后的事,大震一下就过去了,但是震后心理上的伤痛怎能那么快过去呢?

  这确实不是灾难大片,而是一部温情剧情片。影片从一个家庭的视角讲开去,爸爸为了救老婆孩子死了,废墟中一根水泥梁两头压着两个孩子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现实条件只能救一个,妈妈元妮万般无奈选择了救弟弟,弟弟救出来了,但少了根胳膊。妈妈以为姐姐肯定没法活了,但没想到姐姐后来居然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并被救灾的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方登心里始终有一个结,为什么妈妈会不救她?这让她想不通,这不是恨妈妈,而是一种绝望。乃至之后的多年里都有点忧郁。

  徐帆饰演的妈妈元妮,是一个具备传统优良品质的妈妈。她每逢过年过节都要给丈夫和女儿烧香,并告诉他们怎么回来过节,儿子不理解她。是啊,儿子怎么能够理解她呢?她常说“真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当一个亲人离你而去,那份痛苦不就是这一句话吗?她爱他的丈夫,是因为她的丈夫爱她,并为她付出了生命,她爱她的女儿,为她当初难以抉择时放弃了女儿而愧疚了32年。她无法原谅自己,也无法说服自己。她只能默默承受这个压力。为此她不愿意找老伴,除了爱生活中的儿子,她也爱失去的丈夫和女儿。每当她烧化纸钱的时候,她都回忆着。这是多么痛苦的事呢?然而她又从中感觉着快乐,是啊,有她深爱的丈夫女儿的照片牌位陪着她,她又随时能够跟他们讲讲话,她又何尝不快乐呢。她为了自己的丈夫她不再成家,为的是只给自己的丈夫当老婆,哪怕丈夫已经死了,她也觉得值,这种看似过时的思想中,又体现了她对过去是怎样的不能释怀,体现了她对她丈夫多么真挚的爱!这份坚持是美好的,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对她的这种做法说三道四。她在坚持这份信念中也确实得到了快乐,这是因为地震夺取了她亲人的生命,但她的意志并没有击垮,她的家庭也没有击垮,她仍然生活在四口之家里,虽然是两个活着的和两个死去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

  对于唐山没有多大印象,了解唐山是从前年汶川大地震开始的,汶川大地震致使我们的同胞失去了七十万,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举国上下轰动,我们都集体捐了款,汶川使得他们的家支离破碎,心灵也受到创伤,我们之前有位同学在当兵,受部队的领导,参加了这次救援,看到他们累的睡在地上的照片,令我们心疼,这位同学回来后,据说是抑郁了三个月,当然,除了国家的救援外,还有很多社会分子,和志愿者,义务的来帮助他们,为他们这种精神感动着,这些救援的人中,就有唐山的人,他们说:我们也要尽我们的力量去救人,因为经历过了,才懂得生命的意义!

  冯小刚,是位名导,看过不少他的作品,如非诚勿扰,英雄等,前几个月看报低说,唐山大地震将会在七月上映,我每一天都在期待七月二十二日的到来,零震十二点,冯小刚作品,唐山大地震首映。

  首映是没赶上,二十三日晚六点半,我和我妈妈出发到金逸电影城,到是七点半,大厅里面人很多,场次安排的不少,选了八点半场,因为七点的已经开始了,九点多的也没好位置。随便瞎晃,终于抑到了八点三十。

  八点三十分进场,场内满座!

  这部影片在开始真没太多了解,只知道,冯导的作品一定不会让我失望,八点三十五分,正式开始!

  这部电影让我流了三次泪,一次是方达的奶奶要带走他,上车后又留下他的一个场景,一次是,方登带着孩子回家见陈道明的时候,另一次则是母女相见,相跪而佣的时候。没有什么没亲情更重要,没有什么比相互有联系重要,没有什么比拥有更加重要。

  当然,也有有共识的场景,方达和方登吹风扇的时候那种感觉,和我们小时候是一样的,仿佛又回到那个年代。

  也有雷人的话语,陆一,让方登怀孕后竟然说;这只是一个失误,很容易纠正的,一个女人只要生了小孩子,那么他的青春已经结束了,我不想你作这么大的牺牲。

  张静初是勇敢的,他敢于作单亲妈妈,勇于嫁一个自己爱的人,她最后说到,他都不要我了,找他作什么呢,是啊,爱情就是要放的开,无论对于错。

  方达是一个进取幸运而又不幸运的人,幸运的是他在地震中活了下来,不幸的是他没了左手,幸运的是他的妈妈始终照顾着他,幸运的是他下海通过努力开起了公司,在汶川中救了更多的人

  徐帆和大强的爱情也是另人感动的,爱的最大限度就是为她付出生命,大强做到了,难怪徐帆说:我愿意一辈子做她的媳妇,没什么另外一个人可以用生命来爱我。

  亲情血浓于水,这话是千年不变的,是真理,就算有再大的结也会解的开,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突然很喜欢军人,喜欢他们的生活,喜欢他们穿着军装的飒爽英姿,可能是因为陈道明演的的太好,太有气质了吧。

  大家在一起,就是一种幸福,特别是过年!

  我很庆幸,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和家人一起过年,也愿所有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的家!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7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是刚刚上印的大片《唐山大地震》中女主角元妮经常念叨一句话,这会它又顽固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因为我又一次无意识的在手机里翻到了奶奶的照片,照片是在奶奶去世前四个月留的,当时只觉得没事做,逗她开心才拍的,奶奶总说,照相是要吸人的魂灵和精血的,就没敢多拍,怕她担心。那时候的她看上去就很虚弱了,我们也知道她的日子不长了,可是总觉得还有日子,好象这个不长的日子会很长一样的,至少,在拍照的那会我没有意识到还有四个月,这个跟我至亲至爱的生命会永远的消失,永远。

  生活中的伤痛是没有彩排的,你觉得你是有准备的,但当它来临时,一样会仓促茫然,心痛不忍,就像大多数人都知道人生的尽头是死亡,却仍然痴心妄想自己会是个例外。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准备过了,不像大地震,成千上万的鲜活的生命,在刹那间凝固。那种“没了”的感觉,就像上天跟你开了个特大的玩笑,然后你突然间明白那玩笑是绝对的严肃与真实的一样,你没有办法跟人商讨,也不可能商讨。

  七八年前,我的二伯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向我们告别的,他被人骗了很多钱,这么聪明的要强的一个人,就想不开了,跳江自杀了。当是我正在上班的途中的公交车上,听人讲这个消息,大脑立刻一片空白,接着眼泪就无声的哗哗的流下来,车子乘过头了还呆坐在位置上。二伯的尸体到最后都没有捞到,他的坟是空的,所以到现在我都一直有个盼头,希望他还活着,像很多电影小说里那样,活在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很多年后突然醒悟了就回来了。以至在梦里老见到他回来,向我们说“对不起”。

  “对不起”,有时侯听起来简单,说起来困难。就如影片《唐山大地震》中的方登,在经历了很多磨难之后终于明白,妈妈在当时有多么的难以抉择,妈妈也一样的爱她,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三十多年来,妈妈一直活在愧疚中,一直活在废墟上。“对不起,妈妈。妈妈,对不起。”多年来的恨在刹那间瓦解,取而代之的更多的是自责。

  很多时候死去的人,对于活着亲人来说永远是种伤痛。所以,那些看上去非常大的“灾难”,可能对于我们的影响还不如那些无形的、不为人所知的“灾难”大。对于普通人来说,身体上的伤口愈合起来并不难,但是要真正摆脱心灵的情结与桎梏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任何一个人都会有面临着失去亲人的痛苦,没有人能预料到,苦难或灾难会在何时何地发生。有时候,它往往在人们最无提防的时候,突然间来临,让你措手不及。影片描述的是大地震中的人和事,但那些情感何尝又不是最普通,最真实,最深刻的,我们每个人或许都能在其中触及自己的一些隐痛。难怪导演冯小刚说:这部电影震的不是房屋,而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冯小刚会火,因为他懂。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但,没了,就是没了。让过去的过去吧,我们必须学会――忘却,咬牙,前行。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

  为了纪念唐山大地震,冯小刚推出又一个轰动全球的力作,既《唐山大地震》,影片刚上映,引起很大反响,观众都说故事真实,情节感人,是一部好片子。

  我属于情感丰富之人,对于这种悲剧片一般不想看,但听到朋友说这部片子确实值得一看,也就进了电影院,刚买票,工作人员就递给一包餐巾纸,我以为是搞赠品活动,随手就把餐巾纸放入包里,没想到看完影片,纸也用完了。

  入了场,刚坐在座位上,电影就开演了,随着镜头的变换,把我们带到了一九七六年那个动乱的年代,有这么一家四口人,夫妻二人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十岁以下的孩子,生活其乐融融。

  那年夏天,天气十分炎热,突然天空飞来蝗虫,铺天盖地向人们袭来,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了烦恼,其实是大震来临前的征兆。这一家四口人,父亲刚给他们买了个电扇,全家在享受着电扇带来的快乐,谁也没有想到大难已经来临到这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地震的当天夜里,夫妻二人还在工地干活,姐弟俩都睡在屋里,突然一声巨响,大地震发生了,房屋瞬间倒塌,到处是人们的惨叫声,夫妻想到孩子还在家里,没人去救,父亲不顾一切冲进废墟中,瞬间就被埋进倒塌的建筑物中,父亲喊着孩子的名字死去了。这时姐弟俩也被房屋的一个大梁压在两头,正痛苦地呻吟着,当妈妈到处寻找这两个孩子时,救援队发现了他们,可悲的是,因为两个孩子刚好被压在一个房梁的两端,撬房梁的这一头,就能救活弟弟,那房梁的另一头就会压死姐姐,当救援队问母亲,你是救哪一个呀?母亲哭着喊着:“我两个都救,求求你们了,给你们跪下了。”可救援队只能无奈地说:“你快点决定,要不我们就去救其他快死的人了。”妈妈看看姐姐,问问弟弟,只好哭着说救弟弟吧,姐姐听到妈妈的话,彻底绝望了,一个昨天还活蹦乱跳为弟弟打抱不平的姐姐,一句话就决定了生命的取舍。姐姐流着泪闭上了眼睛,等待死亡的到来。当救援队救弟弟时,弟弟的胳膊又被一块大石头压着,看到弟弟已经奄奄一息,只好锯掉胳膊保全生命,当妈妈看着救出截肢的孩子,妈妈昏倒了,看到这样的场面,电影院里唏嘘一片,观众都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中,实际上这四口之家只是大地震大难中所有遇难市民的一个缩影,几十秒死了二十四万唐山人啊,多么可怕的数字啊,这中间有多少悲惨凄切的故事发生,又有多少孩子从此变成了孤儿,看到后来建起的为纪念唐山人民的纪念碑,那上面刻着震死的二十四万人的名字,感到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和无奈啊。大自然给人类造成了多大的灾难啊!从纪念碑的这头骑车子到那头最少也得十几分钟,那都是活生生的人命啊。

  看了这个电影,使我悟出生命之真谛:人啊,要善待生命,要珍惜生命,要快乐生活每一天。生命是如此脆弱,当你为生活中的事情苦恼时,何不想想,活着就好,不必烦恼,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热爱生命吧,朋友,让我们享受人生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9

  妈妈总说,出生在我们这个年代最幸福了,要吃的有吃的;要穿的有穿的;还有姥姥疼爷爷爱。以前,我总是不以为然,嘴上虽不说,但心里可不服。出生在我们这年代,学习压力有多重啊,直到有一次,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我才明白,我有多么幸福……

  1976年7月28日 唐山

  李元妮一家是唐山人,他们生活挺宽裕的。有一儿一女,聪明可爱,生活得很幸福。直到有一天……

  “轰隆隆”一声雷想打破了唐山夜晚的宁静,天空毫无征兆的紫了下来。这时,正在卡车后备箱的李元妮和她丈夫大强吓了一跳,地面开始摇晃。“是地震!”他们死里逃生,眼睁睁的看着孩子被埋在石头底下。

  最后,就连她丈夫也为救她而失去生命。到处都是血,触目惊心。李元妮到这最后一点希望,在乱石堆里寻找自己的儿女。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找到了他们。

  接着是李元妮的咆哮声,小登猜想是母亲在刨土。

  “大姐,没用的,这孩子是压在水泥板下的,只能那家伙撬,刨是刨不开的。”

  又是一阵纷乱的脚步声,有人说家伙来了,大姐你让开。几声叮当之后,又停了下来。有一个声音结结巴巴的说,这块水泥板,撬了这头,就、就往那头倒。

  随着孩子的声音越来越小,李元妮一下子懵了。四周是死一样的沉寂。一块水泥板,两个孩子,一个是压在这头的女儿小登;一个是压在那头的儿子小达。

  “大姐,你再不说,两个都没了。”

  在似乎无限延长的沉默之后,李元妮开口道“救弟弟。”

  小登绝望了,只觉得有人在她脑壳上砸了一锤。醒来时,只见旁边躺了无数尸体,血流成河。

  这重男轻女的想法让我很是气愤,“为什么我们女性在数年前的地位会如此低下?”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我去问了爷爷,爷爷告诉我:“在那个年代的女人不过是一件男人的附属品,为人类传宗接代的工具。”爷爷还说:“在古代,妇女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纳妾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不过呢,现在的社会制度没以前那么封建了,万事都是“女士优先”。

  这句话在现实中也有了很好的表现。有一次,我在车站等公交车。车一来,我们就按顺序上车。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孕妇。上了车,我才发现车上根本没座位,售票员对大家说:“请大家给孕妇让座,谢谢。”许多人多站起来主动让位,让我明白了现代人的美德。

  几年后。

  小达长成了帅小伙,但他的一只手臂在地震中截肢了。没考上大学的他,无所事事,决定离开唐山,去外面闯一番。小登被一对军方夫妇收养,她依照自己的志愿,报考了医校。

  眨眼间,又是很多年后。

  由于发生了汶川大地震,方达和方登都去救援,两个见面并相认了。这时方登才明白了,她的亲生母亲也很无奈。

  活下来只是开始。是的,当面临灾难时,人们倒下去的方式,都是大同小异的。可天灾过去之后,每一个人站起来的方式,却是千姿百态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

  一个母亲在带着自己的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面临着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只能选择放弃一个自己的骨肉的时候那种无奈,那种悲剧,太让人感动了。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

  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把灾难减到最低。灾难就是一个催泪弹,从一开始,它来得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 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一个渺小的家庭,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

  丈夫在危机关头的冒死,母亲对骨肉的割舍,对丈夫的感恩和忠贞,失去了丈夫的她,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难道你不会心碎吗?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

  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 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08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他们回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毅然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正如徐帆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终身难忘。

  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他们当初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亲情。

  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情感。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

  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1

  今天我去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我期待已久的大片,今日目睹才真正尝到其中的滋味,酸中带甜,苦中有着微妙的快乐。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造成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导致一座重工业城市在瞬间夷成平地,经济损失在100亿以上…这些数字,让人震撼,让人悲伤。

  最令我感动的是影片中的主角――李元妮,23秒的地震让一个幸福的女人瞬间失去了丈夫,之后,她还要被迫作出一个艰难的选择:女儿和儿子,只能救一个。手心手背都是肉,她该怎么办?最终,她选择了儿子,让这位痛不欲生的母亲背负了32年的心灵枷锁。

  当地震突然来袭,方登方达在摇晃的屋子里叫“妈妈,妈妈”的时候,元妮在一片慌乱中,尖叫道“来――啦――”那种喊像是撕心裂肺一般,然而方大强推开元妮,冲进房子的一刹那,房子顷刻倒下。当大地震过去,元妮奋力救大强时,不幸余震又一次来袭,方大强陷入更深层,元妮仰天大叫“老天爷,你王八蛋”,那一刻,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无声地打湿了我的衣襟。

  当元妮站在房子的废墟上,水泥板压着他的两个孩子,救援人员进行抢救时说只能救一个,让她选择,一开始元妮含着泪大叫着“两个都得救呀”“两个都得救呀”,元妮始终坚持着两个都救,在其他地方喊救人的时候,男人们准备去的地方救人,,元妮一把拉住男人的手轻声说“救弟弟”,当姐姐方登听到妈妈说救弟弟三个字,流下了悲伤的泪,那一刻,我想到了现在如此幸福的我。

  辗转间,32年过去了,汶川地震来袭,方达和远在加拿大的方登不约而同地到汶川救援,方登在一个被压在楼板下的女孩身边举着吊瓶,女孩的母亲看着痛苦的女儿双腿被压在沉重的石板下,在得知情况很危险的时候,用颤抖而坚定的语气说“锯腿”。方登猛然抬头,救援人员劝说那位母亲,她说:“我知道,那是我的女儿,没腿是咋样,我也知道,但是,再搭上你们的命,我就对不起你们母亲了,以后,要恨,就让她恨我吧。”当救援人员给女孩节完肢后,那位母亲发疯似的尖叫着:“腿!我女儿的腿!”“我要我女儿的腿!我要我女儿的腿!”方登死死的抱住她,看到的是一个母亲的痛,同时也想起了在唐山大地震时母亲的抉择。终于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原谅了母亲。后来姐弟无意间重逢,一家人得以团聚!

  虽然灾难无情,但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从不空虚。还有一点值得我们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中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三岁的时候得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要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到这话,我突然觉得亲情是多么伟大,亲情是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

  最后让我们珍惜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地活着,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因为,活着真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2

  最近,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它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静。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秒,唐山大地震,为了救妻子李元妮,丈夫方大强死了。孩子方登和方达都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如果救方登,弟弟方达就会被压到,如果救姐姐方登,方达就会被压到。周围余震不断,若再不下决定,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在万不得已的情景下,母亲做出了决定:“救弟弟吧……”两个神志清醒的孩子,清晰的听到了妈妈的话。震后,李元妮坚强地独自抚养着失去一只胳膊的儿子,而劫后余生的方登却被军人王德清收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直到32年后的汶川地震,他们才重新相逢。最终姐弟俩一同回家看母亲。老母亲洗好了西红柿,告诉女儿:西红柿洗好了,我没忘。老母亲给女儿跪下时候,我泪如滂沱。电影的最终,女儿最终宽恕了妈妈。

  母亲李元妮在应对救援人员的问题:“到底救哪一个”的时候,泣不成声地说:“都救”。可是,如果再不忍痛放手,两个都会失去。女儿年纪虽然小,但也很懂事:弟弟被人欺负了,身为姐姐的要保护他;弟弟和自我都喜欢吃西红柿,只剩一个西红柿的时候,姐姐也要让给他吃。当方登听到“救弟弟”这三个字,她哭了,她恨、她委屈、她绝望,但自我却活了下来,于是她再也不要认这个救弟弟舍弃自我的妈妈。

  母亲和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无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丝丝入扣,丝毫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应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最终做出的痛苦抉择过程,被徐帆演绎得真实、感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择啊!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和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母亲一向都没有再嫁,是因为她的心里一向放不下方大强。她也没有离开唐山,因为她怕方大强和方登回家,会找不到,所以年年都要讲一次家的地址,讲了整整32年。母亲心里憋了32年的是对方登的愧疚,她这32年来,一向都在忍受着折磨。

  养父母给予方登真实真挚的爱。陈道明、陈瑾饰演的养父、养母给了小方登第二次生命,对待方登视如己出,把她当做自我亲生的孩子,培养她长大成人考入大学,这种爱同样很感人!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表达了人性的关怀,拍得十分真实,十分震撼人心。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3

  《唐山大地震》是冯小刚导演的一部影片,是一部他献给唐山人民的一部影片。人常说,灾难无情,人间有情。这部《唐山大地震》就充分验证了这句话。看了这部影片,许多人都泪流满面N次,那主要有哪些感人点呢?

  镜头一:母子不舍,两人泪抱

  地震平息后,方达的奶奶为了把方达接回济南,再三劝说元妮同意,元妮作为方达之母,怎么舍得?但是,天下那个父母不愿自己的儿女过上好生活呢?为了不让方达受苦,她只好忍痛答应了。第二天清早,元妮背着方达,和他奶奶跟大姑来到车前,嘱咐方达要听奶奶的话,不要淘气。上车后,方达直喊妈妈,元妮心里痛苦不已,但为了方达,她忍住不哭,还一边哄方达不要哭。车开后,方达更是大哭大闹要妈妈,而元妮也在后面抱头痛哭。最后,方达的奶奶和大姑不忍心见方达伤心,也不忍心看元妮痛苦,把车停下,让方达下了车。方达下车后,直往元妮那儿跑。母子拥抱在一起,双双泪流满面。骨肉之情,血浓于水。母子之间怎么可能舍得分开呢?

  镜头二:女儿截腿,母亲泪流

  2008年汶川地震,一个女孩的下半身被压在石板下,石板上还有一块水泥板,支撑水泥板的只有一根竖着的钢筋,一旦将水泥板吊走,钢筋便会倒下。如果倒下,战士和孩子都会被压到。母亲考虑到战士们一吊钢筋,他们和自己的孩子都会有危险,毅然选择了截肢……截肢后,母亲望着躺在担架上已经昏迷的孩子她那苍白的脸,又望了望她那血迹斑斑的腿,不禁仰天长哭。又立即冲到废墟前,希望将自己女儿的腿找出来。可是这十分危险,战士们马上拉住了她。她苦苦地呻吟着,挣扎着,希望战士放了她……女儿的是母亲身体的一部分,现在女儿的腿没了,作为妈妈的怎么可能不心疼,不痛苦呢?

  镜头三:母女相认,三人团聚

  命运就是那么巧,方登和方达在救援汶川地震时,偶然相认。方登回家后,看见盆子里有四个西红柿,不禁想起了1976年地震那晚母亲对她的承诺。突然,元妮说:“西红柿都给你洗干净了,妈没骗你。”方登的心灵受到了震撼,这么多年了,她老人家竟然还记着她对我的诺言!两人痛哭流涕,心里十分激动,又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既开心又悲伤。虽然那年母亲选择了救方达,但心中任惦记着方登。手心手背都是肉,难舍难分。为人之母,怎么可能舍得忘记自己的儿女呢?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灾难片。更确切的说,这是一部大于形式的灾难片。在表现地震带来的毁灭性视觉震撼时,我们更感受到了地震亲历者内心的创伤。这种创伤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在后的恢复重建就可以轻易愈合的。地震只有23秒,而影片的主人公内心深处的余震却持续了32年。灾难的飓风扫过之后,留给人们的就只剩亲情了。这既是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勇气,也是让我们泪流不止的原因。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

  昨晚看了《唐山大地震》,一夜没有睡好,眼前总是浮现电影里的场景!

  《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一个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地震发生时,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下,母亲元妮面对的却是只能救一个的痛苦选择(任何一个母亲做出这样的选择都会崩溃),被母亲放弃的小登,在奇迹般生还并被解放军收养的32年间,对母亲当初的选择一直不能释怀,而她的母亲同样在失去丈夫和女儿的巨大阴霾中,苦行僧般生活了32年。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

  我哭了几次已经记不清了,里面的每一次哭,都有不一样的情绪酝酿,不是为哭而哭,而是细腻体味某种苦楚后,发自内心的真切痛感。比如方达要被奶奶带走,妈妈目送汽车渐远,流下了无助的泪水,儿子跑回来后抱着唯一的骨肉痛苦失声时;比如小登的养父大吼:“这些年你去了哪里”后的嚎哭;比如小登与母亲重逢时的欲哭无泪以及后来在墓地的那次痛哭

  几乎所有的哭戏都在精准把握人物命运的脉搏以及观众的泪腺后,自然而然宣泄而出,让人感同身受。

  剧中妈妈元妮断然拒绝追求者,而坚守着自己的爱情观:谁能拿命来对我好?甚至放弃了搬进楼房的机会,一直住在小平房里,怕老公和女儿的魂儿回来找不到家。也许只有经历了那样的生死场景才会有刻骨铭心的爱,才会甘愿从一而终。震后的家园几年间就建好了,而且越来越好,而经历了地震的人们心灵的重建却需要几十年甚至一生,心灵的重创都难以愈合!

  由于时间背景,影片中许多的道具看了都特别有感觉:冰棍是用纸包着的、冰棍箱子是当年我妈妈用过的那种、暖壶、茶缸子、电风扇、缝纫机、自行车、自行车把上挂着的篮子(是用包装条编的)~~~~~~把思绪带回到了童年!同事hh说:走出电影院马上给在老家的父母打了电话,突然之间特别想念他们。我想,可能很多朋友都会有同感,亲人永远是亲人,家,永远是你疲惫时停泊的港湾!就像剧中母亲元妮常说的一句话:没了,才知道什么是真没了!23秒可以改变一切,要珍惜现有的幸福,不要给自己留有遗憾!

  在近几年里,自然灾害不断发生,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和今年发生的青海玉树大地震,冯小刚此时拍摄《唐山大地震》具有时代意义,使我们对自然灾害的残酷性和破坏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能激励更多的同胞以各种方式去抗震救灾,不仅是剧中身在加拿大的小登,不仅是经历过地震而幸存的唐山救援队,更多的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尽自己所能,奉献爱心、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一次,电影结束了,观众寂静的离开,面对最后一个镜头:20多万逝者名字的纪念碑,我相信大家都会陷入自己的沉思,――活着 真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全球通电影城看电影。我和妈妈早就打好主意,准备看――唐山大地震。我和妈妈买好票,就坐着电梯到了6楼。我们进了电影室,走到了第一排,一开始我有点害怕,毕竟是坐在第一排,感觉挺吓人的。

  电影开始了,上面的一家四口人很幸福。开始,方大强(孩子们的爸爸)开着车要把孩子们送回家。方大强给孩子们买了一台小风扇,方大强让方登和方达(他们的孩子)把风扇抱回家。到了楼下,方登对爸爸说要吃冰棍儿,方大强就给了方登6分钱,那时候的冰棍儿3分钱一根。方登(姐姐)和方达(弟弟)就去买冰棍儿。刚买完,方达的那根冰棍儿就被一个小男孩给抢去了,姐姐方登看见了,就跑过去,使劲推了一下那小男孩,那个小男孩就一下趴在地下了。然后那个小男孩就开始追方登。他们两个就一下跑到了家里去。到了下午,弟弟方达要吃一个西红柿,元妮(他们的妈妈)就去给他拿。当时就剩下一个西红柿了,可是方登也要吃,元妮就说先让着弟弟吃,就算欠方登一个西红柿。

  到了晚上,元妮和方大强看方登和方达睡着了,就跑到楼下去干活了。过了一会儿,方大强觉着车在晃,就对元妮说地震来了!然后他们赶紧下了车,往空地上跑去。他们的孩子还在屋子里睡觉,那时房子已经塌了一半了,方登就一下醒来了,朝着窗户喊妈妈!妈妈!妈妈!元妮本来想去救方登和方达,方大强一把拽住元妮,自己闯就去了。那时房子已经倒塌了,方大强也被压在了废墟下,元妮就大声的叫喊:大强!大强!方登!方达!地震完以后,元妮就开始搬石头,找到方登和方达还有方大强。到了早上,大家都齐心协力的抛废墟。不管是谁家的人,只要一听到声音就立即去救人。

  咚!咚!咚!有敲石头的声音,方达听到了以后用虚弱的声音一个劲的叫姐!姐!姐!大家听到了敲石头的声音以后,就说:这里有人!这里有人!元妮听见了以后,就跑过去对孩子们说:方登!方达!妈妈来救你们了!然后,大家问元妮:现在只能救一个孩子,你说救谁。元妮说:两个都救。可是只能救一个孩子。最后,元妮就说:救弟弟!方登听见了,就一下哭了,昏过去了。把方登救上来的时候,方登其实没死,大家都以为已经死了,就把方登放在了方大强的身边。过了一会儿,下起了雨,方登醒来了。其中有一只眼肿了,睁不开了。有一个解放军看见了方登,就把方登包起来,抱着她去……最后,有一个解放军收养了方登。方登改名叫王登。

  看完了以后,我脸上流满泪水,实在是令我太感动。23秒,32年。我永远记着这句话。2010年7月27日这感动的一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合1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唐山大地震》是我们七月份最火爆的一个词,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几乎每个人都听过、经历过,也许是爷爷奶奶经历过,也许是爸爸妈妈经历过,也许是叔叔阿姨经历过,也许是老师们经历过,唐山大地震,是多么的悲惨,是多么的剧烈,是多么的不可想象。下面我就说说剧情吧!

  开始的生活,发生在距离现在早23秒、32年。那是一天下午,爸爸把姐姐和弟弟送回家后,就急急忙忙的回到了工作的队伍中,到了晚上,爸爸哄着两个小孩睡着后,就和妈妈去吊车上亲热,可是没有一会儿工夫,就发现吊车在晃动,就说:是不是地震了?

  爸爸见到许多人都在跑,忽然发现头顶上有一块东西掉下来了,就推了一下妈妈,妈妈倒在爸爸前面,爸爸则被砸死了,随后,姐姐因为晃动,突然醒了,就把弟弟叫了起来,和弟弟一起在窗子边上叫妈妈。后来,姐姐和弟弟一块被压在了石板下,妈妈发现了弟弟,而弟弟却是昏迷的,姐姐却是醒着的,姐姐等待着妈妈来救她。突然,有个人对妈妈说:一块石板现在压着两个孩子,你必须选择就那个。妈妈选择了弟弟,小女孩痛苦的哭了。

  救出了弟弟,妈妈把姐姐的尸体放在爸爸的旁边,不过没多久,这个小女孩奇迹般的醒来了,她跟着救援队的队伍回到了军营,被别人领走了,过了10年,姐姐的养父母让小女孩去找父母,可是女孩不去,只好就这样过了几年… …后面的故事还是要你们去了解,我在这里就不讲了,希望你们能去看,因为这部电影非常的感人。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很少很少看电影哭的这样唏哩哗啦!

  亲情实在让人感动的无以复加!

  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庆幸的拥有伟大的父爱和母爱,

  即便拥有,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的到!

  所以感谢上苍给予的我所拥有的!

  爸爸妈妈凌晨两点多的火车到长沙,到家洗漱收拾一下,三点多才休息,第二天妈妈居然六点多就起来给我做早餐。爸妈在的十来天,每天都能吃到新鲜出炉的美味老妈牌早餐,感觉好幸福!第三天的一大早,老妈包正宗的“老张牌饺子”(老爸只管包几个就抢功劳,老妈一点都不跟他计较),让我带着热腾腾的饺子给同事们。有个同事觉得太好吃了,让我们再包些带给她女儿,结果她不到三岁的女儿一下子把一碗十多个饺子吃完了。

  老爸就张罗着给我装护栏,干活的师傅好像跟我爸还很谈得来。本来要三四天后才能装完的,两天就装好了,质量经老爸把关肯定没的说。在家里从来不干家务的老爸居然在我这里还主动的干起家务了。

  爸妈转了一圈好像比较满意,对我也更放心了。我想我招待的还可以吧,因为我觉得如果我以后生个女儿,她能这样对我,我就会很满意了。呵呵!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听说《唐山大地震》的票房过亿,而今天又是唐山大地震34周年忌日,所以,便约了朋友一起前去观看。都说看这电影要准备好纸巾,还真是,一场电影下来,一起去的好友早已泣不成声了。好半天都没说话呢!

  那一场八级地震就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瞬间,天变紫了,房屋垮塌,当时人们都在睡梦中,对来临的地震浑然不知,因此,死伤无数。那一刻,大地在颤动,人们的心也在随之颤动。但是,那一场不应该发生的地震还是发生了,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可是,死去的人有24万人多,受伤的人更是不计其数。电影中描写的那个家庭,父亲在地震来临时冒死救回了母亲,母亲在震后选择救弟弟而放弃姐姐的那一种对自己亲生骨肉的割舍,女儿对母亲的怨恨以及母亲坚决不再嫁的那种对她丈夫的真诚。那,都是那一场大地震之后所有家庭的真实写照。

  现在,那些所谓的都市人整天在外奔波,那友情,亲情已经随之减少。现在,朋友都已经被在各种场合中利用,“友情”这两个字已经远去。而且,亲人也可以随时被出卖。因此,“亲情”这两个字也渐渐模糊,也渐渐迷茫。

  希望,那些都市人也可以来看看这部《唐山大地震》,它,可以让你的心灵之湖中的船只渐渐靠岸。让你重新找回你曾经丢失的亲情,友情。

  正如汉密尔顿所说:“世界上最伟大的是人,人身上最伟大的是心灵。”让我们伟大的心灵随之颤动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7月23日,我和妈妈、奶奶一起去看电影《唐山大地震》。电影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中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

  那一天,动物们表现的和平常大不一样,尤其是蜻蜓,遍地都是,到处乱飞,可是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是灾难来临的前兆。夜晚,一阵巨大的“轰隆”声,把沉浸在美梦中的人们惊醒了,大地剧烈的震动起来,这时候人们才明白是地震了!

  方登、方达姐弟俩被压在废墟下,他们的爸爸为了救妈妈而牺牲了。人们发现方登、方达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面的两端。只能选择救一个,可是他们的妈妈一个也不想放弃,两个都想救,但是余震又来了,没有时间再考虑了,妈妈最终选择了救弟弟。被压在楼板下说不出话的姐姐清楚的听到了妈妈的选择,心都快碎了。姐姐方登在拉尸体的车上奇迹般的醒了过来,后来,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姐弟俩一天天的长大,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们都参加了唐山的志愿者救援队,这才相会、相认……

  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妈妈和奶奶哭了很多次。我为了不破坏自己小小男子汉的形象,硬忍着才没让眼泪掉下来,真是太太太感人了!

  影片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母爱的伟大。我也明白了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灾难,只要心里有爱,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我边看边流泪,这部电影带给我极大的震撼!

  大地震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当时还是小孩子的方登、方达姐弟俩正在家里睡觉,这时,地震发生了,山崩地裂,一幢幢楼房被夷为平地。爸爸为了冲进去救孩子们被坍塌的楼房压死了,而姐弟两被一块水泥板压在了底下,当救援人员来的时候,发现只能救一个,妈妈在绝望中选择了救方达,一声“救弟弟”使姐姐方登彻底的失望了。可是最后被救出来的方登没有死,她被一户军人家庭收养了。然后,妈妈却因为这个决定深深地负疚,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方登,而方登却因为记恨妈妈而不愿寻亲。直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参加救援的姐弟两相逢,方达把姐姐带回了家。一家人相逢,弟弟带着大家搬开当初为姐姐立的墓板,里面放着她小时候的书包和课本,弟弟说:“从小学到高中,妈妈每次都买两份课本,有我一份,就有你一份。”方登终于明白了妈妈的心,再也忍不住,泪流满面的向妈妈说“对不起”。

  多么感人的一幕!方登从起初不认“坏妈妈”到最后声声的道歉,伟大的母爱在妈妈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任何人看了都会流泪。我想,每一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就像我的爸爸妈妈,虽然他们有时候会严厉的批评我,但是这一切都是为了我好。

  这部电影给了我极大的震撼,看了使我久久难以忘怀。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

  《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年,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大地震,7.8级的地震把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了一片废墟。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姐弟从此天各一方,32年之后,汶川大地震时,方达和方登同时为志愿者赶赴现场重逢了,救援结束之后,他们回到了在杭州的家。

  看完影片我深有感触年,仅仅23秒,唐山毁于一旦!谁知32年后汶川发生大地震,又把人们带回了1976年。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是当方登回到家,母亲给她下跪时的情景和方登在父亲坟前后悔,痛哭流涕的样子,一声声的对不起使我泪如雨下。

  母亲的伟大,是无法形容,在一些困难的抉择面前,无论他们做的对与否,我们都要原谅他们,因为父母都是为了孩子着想的。

  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是弱小的',但人类绝不会向灾难屈服,因为人类是坚强的!有我们伟大的党和政府在,灾区一定会重建家园,灾区人民也一定会过上幸福美满的新生活。唐山如此,汶川亦是。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7

  当我看到龙凤胎姐弟因为被在同一废墟下,抢救一个,就要失去另一个,他们的母亲面临生死选择,救儿子还是救女儿?经过痛苦的选择,母亲选择了救弟弟,可是在女儿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痛,幸运的是姐姐也得救了,被一对解放军夫妻收养了。弟弟虽然在地震中失去一条胳膊,但是靠着自强不息、乐观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最终成为一名事业有成人,买了房子,买了汽车,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没有人觉得他是一个残疾人,与正常人有什么不同。姐姐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失散了三十二年姐弟两个终于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重逢了。

  三十二的时间,也是这位母亲思念亲人的三十二年,当一家重逢时,我悄悄的流下了眼泪。一家的重新相聚,让我懂得了母亲有多爱自己的孩子,虽然有不得已的时候,可是我想这位妈妈心里一定很痛苦,手心手背都是自己的肉,失去哪一个都是心痛,时间隔不断亲人的爱,通过地震中的所见所闻,姐姐理解了妈妈,化解了对母亲的误解。同时我也明白只有自强不息、奋力拼搏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电影看完了,我的心情很沉重,如果人们能准确地预测自然灾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就有了保障,现有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灾难无情人有情,亲情、友情、关爱无处不在。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

  “老婆,老婆,你在哪?”

  正在我绝望的等待死亡的时候,她睁开眼睛说:快跑,不要管我,先找孩子……我可能活不成了,你一定要照顾好我们的孩子,把他们养大……

  这些是我看完东方台系列记录片《唐山大地震》与少数幸存者谈话后记忆的写片段,从前听说唐山大地震可能是很熟悉的的话题,可最近看了这个节目感触很深,原来这几乎见惯的话题是这么血腥……在我看来美丽的世界发生这么大一次灾难。我认真的看,听,听他们心底最真实的心声,生与死人性的心里的斗争,每个幸存者都很激动,但有更多是痛苦……

  “我开飞机看整个唐山的时候,我非常伤心的哭着并向上级汇报情况,这个我生活这么多年的地方已经是一片废墟,这时在北京中国各部分地区派的飞机带着救援物资赶来,人们不管抢着吃,当时已经不知道手脏不脏抓起来就吃。此时的唐山已经没剩什么了……”

  看那些记录,照片,倒塌的大楼,下面压着的却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爱人,家人,朋友,可他们都压在下面,有些已经死去,有些人呼吸困难,或者流着血等待死亡……真的好痛心,原来我心里美丽的世界……我太不知道满足了,自己也知道这点不好,可是却改不了,还是不满足,满足就是放松自己!我不满足,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但是跟他们比我是幸福的幸运的……祈祷世界和平,减少灾难,好人一生平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9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76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地震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弱小,那么的无助。丈夫用生命换得了妻子的生命,而妻子在悲痛之余,发现自己的龙凤胎孩子还活着,被一块石板压住了两头。此时救援人员发现石头无法抬起,两个只能救一个,母亲坚定说:“两个都得救!

  ”可救援人员没有办法,最后母亲只能心痛的说:“救弟弟!

  ”姐姐听着了,绝望了,这三个字深深的印在脑海里了!

  弟弟救活了,一只胳膊没了!

  本以为必死的姐姐却奇迹般的活了,她的心有的只是对母亲的恨。她没有找母亲和弟弟,而是被当做孤儿被一对解放军夫妇给收养。长大的她一直没有回过唐山,知道08年汶川大地震,学医的她跑到前线进行救援,被一个母亲的行为感动了,终于理解了妈妈当时心情,慢慢放下了对亲人的恨,觉得弟弟能活着,真好!

  受到良心谴责的母亲,她没有搬家,一直守在唐山过着清贫的生活,说是等着丈夫和女儿的魂回来。她没有再嫁,一辈子就嫁给这个用生命呵护她的男人。姐姐回来了,看到母亲为自己准备了“西红柿”,这是地震前母亲许诺给孩子的。上学的书本,母亲也是买两套。母亲给孩子跪下了说对不起,渐渐姐姐理解了母亲,明白了母亲的爱。母亲,我亲爱母亲,对不起,我整整折磨了您32年!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

  今天看了《唐山大地震》,很早就想看了,一直没腾出空,还真不错,比那些虚无缥缈、鬼话连篇的电影好的多。就比如“让子弹飞”吧!

  不知道他在想说明什么想表达什么,让人看不懂啊!而这部影片不一样,他在告诉人们亲情是多么重要!一个孩子对父母来说有多重要。影片给人带来的心灵的震撼是空前的。原来对地震比较模糊和遥远,这次看完之后对地震给人带来的伤害有了比较深的认识。知道现在的地震为什么要有心里医生的介入,那种眼睁睁看着亲人离去的悲痛是剧烈的,内心的伤痛是永久的。别人是体会不到的。

  父母对孩子的是最无私的,也是不要求任何回报的,他们是父母的希望和寄托,即使是养父母都那么无私的爱着他们养育的孩子。父母也是孩子温暖的家。是一个归宿、寄托和没有风浪的港湾。有父母的孩子应该庆幸自己,庆幸有一双疼你、爱你,为你牵肠挂肚的父母。也应该珍惜自己的父母。

  一但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好好珍惜已经拥有的吧!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同学!给看到这篇日记的朋友推荐这部影片,共勉、同享!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1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自开播以来人们就争着看,看完后就眼泪直掉,我看后也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生离死别!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因为“唐山大地震”,而由23秒改变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

  让我震撼的一幕:32年后,得知当年姐姐没死,母亲竟下跪求自己女儿原谅时,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夺眶而出。作为母亲,可以屈下双膝,向自己女儿认错,确实不简单。

  还是那个母亲,虽然她丈夫死了,但她却一手撑起已经支离破碎的家,为了逝去的丈夫,为了全身心养育儿子,毅然拒绝别人的求婚,宁愿挨苦,也不愿意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唐山大地震毁去了多少家庭,使多少孩子变成了孤儿,多少女人变成了寡妇!不过,我相信,地震无情人有情,人间自然有大爱。在此,我对受到大地震伤害的同胞深表同情和慰问。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2

  最近,我看了一部灾难片《唐山大地震》。电影主要讲述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的故事。为救孩子,方大强在地震中牺牲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母亲李元妮最终选择救了弟弟,但姐姐却奇迹生还,后被解放军收养,但她一直恨母亲没有选择救她。直到32年后的汶川地震,方登才理解了母亲当时的心情・・・・・・

  为什么说它是灾难片呢?因为地震发生时,在短短的23秒间人毁屋塌,唐山被夷为平地,有24万余人遇难,电影让这一幕幕在我眼前重现,真让人觉得惨不忍睹、欲哭无泪。和片中的孩子相比,我感觉自己幸福快乐无比!我住在宽敞舒适、坚固无比的大房子里;在明亮凉爽的空调教室里上课;爸爸妈妈经常给我买漂亮的新衣裳;课余时间,我还会去溜冰、看电影、享用各种美味佳肴。而他们,住在简陋的小屋子里;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一根冰棒也抢来抢去,甚至连吃一个西红柿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我决心做到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3

  昨天,我在晚上又一次的观看《唐山大地震》,通过这次观看,我有了不同往常的思考。

  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短暂而剧烈的时间内,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 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短暂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于他们来说,活着,仅仅只是个开始。

  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24万,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是一让人无比悲壮的数字。

  在灾区现场,看到的不仅仅是人的尸体和家属的无助,更重要的是还有很多的好心人参与了救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在人越是无助地时候,越是渴望帮助,我们就应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去帮助他们。

  让我们携起手做一个热心肠的人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

  今天我去了万达影院看了最新上映冯小刚导演的震撼人心的大片《唐山大地震》。

  进影院时,每个人都能领到一包免费的湿巾,是给观众擦眼泪用的,我一边走一边想:电影真的有这么感人吗?

  电影一开始展现了一个美丽的唐山市,但是不久之后,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宁静的唐山市的夜空中突然出现了一道道蓝色的光,发生了大地震。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在外面干活,姐弟两个在屋里睡觉,姐姐在窗前一遍一遍地喊妈妈,丈夫一把拉住妻子自己冲进屋子去救孩子,就在那时石头压下来,丈夫始终都没有醒过来。姐弟俩被压在同一块大石板下面,只能救一个,母亲无法选择,手心手背都是肉啊!经过一段漫长而又艰难的时间,“救弟弟”,埋在废墟另一边的女儿哭了,恨、委屈、绝望,但她没有死,她在爸爸的尸体旁边醒过来,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

  2008年汶川大地震,姐弟俩在救援现场再次相遇,女儿终于宽恕了妈妈,一叠连声的对不起背后,是两个人32年的苦痛煎熬。

  看到这里我泪流满面,很多人都在擦着自己的眼泪,走出影院的每个人眼睛都红红的,母爱是这么伟大,我也一定会好好爱我的妈妈,珍惜现在的一切幸福!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与其说是唐山和汶川地震带来的震撼,倒不如说是那厚重的母爱感染了我。以前不懂事,总是和妈妈吵嘴,吵后就后悔,妈妈说没关系,天底下哪有母亲会对子女记仇的呢,我不信这句话,可是看了方凳和剧中母亲的情感之后我相信了,我也明白了这份真爱。

  唐山大地震距离我们太远,因为那时还没我们的生命。只记得汶川地震时,我整整一个月都没精神,没和任何人争吵过半句,因为我觉得生命能得以延续,就已经是万幸了,还有什么好争好强的呢。感激那次地震给我带来的心灵洗礼。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更高的认识。

  同时,也让我对自然灾害有了更多的惧怕感,不是怕对自我带来的什么,而是怕给自我的亲人、朋友、同学等等带来灾难,今年8月份又莫名的来了场泥石流灾害,夺去了上千人的生命,我为之伤悲。

  地震,洪涝,泥石流等等,都是考验人民的经历,仅是经历而已,再大的灾难总将成为历史,大爱无疆,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以往我是不以为然的,以为是用来安慰人的话,而今我深信不疑。没有奉献和爱心,剧中的方登也不可能再汶川地震中碰到失散多年的弟弟,得以对母爱的重新认识的机会。

  这部电影,同时在有限的生命这个课题上也充分表露,我不明白该如何写,可是明白我会更多的珍惜我的生命,和我对家人朋友的那份情。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唐山大地震》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昨晚,我和妈妈一起去看了由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走出电影院时,已是深夜了,习习凉风伴着我沉重的心情默默的走回了家。影片讲的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是以一个普通工人的一家四口。震后只剩下了他们的母亲没被压在石板下,当几个自发救援的人把她的老公出来之后,这位母亲几乎崩溃了,但她又想起:我还有孩子。当这位母亲千辛万苦找到孩子时,却又要面临着两个只能救一个的艰苦抉择。之后母亲说:“救儿子。”这句话被压在石板另一头的女儿听见了。女儿却在死难的人堆中幸运的活了下来,被一对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夫妇收养了。虽然两个孩子都活着,但他们的心灵创伤比那“余震”更难以驱散。接下来就是两个孩子在两个不同的家庭的生活。

  伴随着岁月的流失,一晃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孩子们也越来越有出息,而母亲却一年比一年苍老,却仍然守着这个简陋的家。事业有成,开着宝马的儿子也拿她没办法。转眼,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又使这两姐弟重逢在这抗震救灾的现场。我想:对于知道唐山大地震的人来说,三十二年后,再次观看唐山大地震的场面,心里肯定不平静。从十多岁的孩子到如今的成年人,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和酸甜苦辣。如果把它同那宝贵而又脆弱的生命相比较,哪个轻?哪个重?哪个值得?哪个该珍惜?只要用心去看,用心去感受过的人,心中自然就会明白。

  三十二年过去了,唐山,又一座美丽的城市在北方崛起了,她它就像一只美丽的凤凰浴火重生。给唐山的人民带来了希望,而那些在灾难中长眠在地下的24万同胞,人们永远没有忘记他们。长长的纪念墙,把他们的名字记载进了历史。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从这部电影中我懂得了:爱护地球,爱护自然资源,也是爱护我们人类的生命,这件刻不容缓的责任,应该从我们每一个公民做起!

《夺冠》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夺冠》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夺冠》观后感1

  从夺冠到中国精神

  今年国庆节,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电影《夺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首先,不妨让我们把时间轴拉回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训练基地。当时的中国科技、经济都很落后,人民的生活并不富裕,国家可谓百废待兴。

  面对国外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中国女排落后人家太多,科技、战术、设备、整体实力都差的很远,当时的袁教练听完科技人员陈述,二话没说把排球的拦网抬高了15cm,从此女排姑娘们披星戴月、浑身伤痛大年三十还在争分夺秒的训练。

  用袁教练的话说,我们国家太落后了,我们就算拼了命,也要拿下世界冠军。

  他们凭着一腔热血,凭着为国争光的满腔情怀,凭着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一路过关斩将,终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多少年来中国女排已经成为一种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创新,不断前行。

  这不正是千百年来我们祖国一路走来不可缺少的中国精神吗?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赞美我的祖国,因为他有成千上万个英雄儿女,他的这些儿女,身上所彰显的这种中国精神,这种百折不挠,坚不可摧,永不放弃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吗?

  作为一名中学生,一名零零后,我们生活在衣食无忧的时代,我们的祖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和平盛世,是多么来之不易,我们在这繁荣昌盛的时代,要更加刻苦学习,坚持锻炼好身体,长大后,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愿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人人心系祖国,用顽强的中国精神,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夺冠》观后感2

  上周,学校组织我们看了电影《夺冠》,很振奋人心。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在以郎平为队长的时代通过拼搏奋斗夺得五连冠的好成绩以及很多年以后郎平重返中国队当主教练后带领年轻一代再次夺得冠军的经历。

  其中有几个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80年代,女排队员们靠的是不怕苦,拼尽全力的精神在打球。而时代在变化,曾经的辉煌已成为历史,这批老队员退役后新生力量未能有所突破甚至下降到第二、三梯队,中国女排怎么啦?这是国家体委一直在琢磨的事!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郎平指导的美国女排一举夺得了世界冠军,而中国女排在家门口却无缘奖牌,这对于奥运会举办国中国而言滋味是不一般的,甚至有人还辱骂起郎平来!这是她的过错吗?郎平作为一名职业教练,有权选择她的职业生涯去向,但当国人都希望她回国带领中国女排重振雄风时,她还是放弃了安稳的生活,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

  可是,现在不比80年代了,郎平在国外当教练的这些年领教了很多新的技术,在带队的一段时间里没能出成绩领导对她的带教理念产生了怀疑,一度也陷入了低谷。要知道别的国家现如今已借用先进的计算机计算起对方的打球状况。郎平教练不气馁,她除了给队员鼓劲打气之外,还为她们量身定制了岗位并发挥出她们的特长,让队员明白打球是为了自己,打球也能顾及正常生活等扫除思想障碍后,大家的劲儿就更足了。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1/4决赛中对阵巴西队,要知道巴西队在当时是实力远胜中国队的,但是在队员们的奋力拼搏与郎平教练的英明决策下。中国队在连续落后的情况下拼命反击,扳回了后几局,最终成功夺冠。当赛场上响起中国国歌声时,女排队员们都落泪了,几十年后中国女排又一次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女排精神已成为中国的象征,唯有坚持不懈的努力与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立于世界不败之地。我也从影片中感受的了这一力量之大、之强。在学习上若也发扬这种不服输不气馁的精神,就一定能心想事成!

《夺冠》观后感3

  国庆抽空去看了电影《夺冠》,年纪大了,泪点低了,数度哽咽。我和女排有着不解的情缘,我出生那天是女排五连冠第一冠的准决赛日(中美之战),我父亲为了看决赛都不守在病房外了,当时可谓全民狂热,一度我的名字都可能被叫作陈冠华。所以在出生之时,便和女排结下了不解之缘。

  《夺冠》共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讲述1981年日本世界杯的第一冠,当时中国女排训练条件差,缺乏先进的技术辅助,完全靠着女排精神和顽强拼搏,最终击败了以顽强著称的日本女排。第二个故事讲述2008年北京奥运会,陈忠和同郎平的中美之战,由于最终的失利,这段篇幅较短。而第三个故事讲的是女排在低谷之时,郎平临危受命,大胆改革,启用新人,最终在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击败不可一世的东道主巴西女排并夺得冠军。三个故事代表了女排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状态和不同的结局。但不变的只有四个字--女排精神。

  其中几位主演的演技还是不错的,吴刚演出了袁为民的严格和温情的双面性,黄渤演出了陈忠和的憨厚和淳朴,为了女排甘愿牺牲一切。而巩俐则演出了郎平的处乱不惊、沉稳中蕴藏着睿智。

  之所以被打动, 甚至哽咽,我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羡慕

  女排精神体现的是不服输、坚持、玩命、刻苦等优良的品质,而我们自己的身上往往缺少这种死磕的精神。往往越是做不到,就越是向往。当看到别人身上我们所缺乏东西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动,其实更是一种羡慕。

  二、揪心

  在某些片段,看到女排姑娘一次次摔倒后爬起,遍体鳞伤,其实有一种同情弱者的同情心。在教练面前,她们无数次地被扣杀接球,不停的重复训练,在常人看来真的是太辛苦了,但是在她们心中,有一种力量支持着她们,那就是不能玷污女排精神,她们作为传承者,只能做的更好。当你看到别人为了目标而不断死磕自己的时候,你难免会有些同情,有些揪心。

  三、骄傲

  作为中国人,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之时,我相信无论你身在何处,都会为之感动。特别是在那些你明明没有优势,硬是靠着顽强拼搏最终夺得冠军的时刻,你更会为你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女排确实也陷入过低谷,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起起伏伏才会让你更加感到珍贵。

  跳出电影,我从电影中收获了些什么?我觉得也有三点

  一、不断坚持

  当我们觉得已到极限,往往会选择放弃。比如最近我在练习跳绳,开始只能跳200个,但是每次当跳到你认为的极限之时,你就多坚持10个,渐渐地就能跳到600个,甚至1000个。坚持一方面带给你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对你意志品质的锻炼。电影中有一句台词:人天性就是懒惰的。如果不能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和坚持去克服天性,那么,我们只能随波逐流,最终也无法取得成就。

  二、精神力量

  电影中,郎导问朱婷,你为什么打球,从父母到自己到想成为郎平,朱婷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却都不是郎平认为的正确答案。最终还是从陈忠和嘴里说了出来,为了祖国,为了我们的女排精神。人需要一点精神,需要一些追求。这让我想起了兴趣,君君平时做作业拖拖拉拉,但是只要画画,11点都不肯睡,可见兴趣的力量。精神也一样,它有些抽象但却实际存在。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相信。比如教育,如果你认为只是一份工作,那么你或许没有动力。但是如果你认为是在做能改变别人一生的事,那你的动力将大大不同,这就是精神带来的力量。

  三、领导力

  你可能会问,女排精神一直在那里,为什么女排成绩还会起起伏伏呢?的确,只有精神是不够的,团队的成功还需要一位优秀的领导者。电影中,陈忠和为了支持郎平,主动退出竞选,因为他相信郎平是那位更好的领导者。只有郎平才能服众,也能为女排带来更加先进的技战术和管理模式,帮助女排走出低谷。不得不说,陈忠和是伟大的,而郎平最终也没有辜负他。郎导在女排试行的三项改革,启用新人、引入外教和科学数据分析以及将女排精神注入每一位女排队员的心中,唤起了每一位队员最大的潜能,最终击败世界第一巴西队,勇夺里约金牌,我觉得这块金牌是对郎导、所有队员以及陈导最好的回报。

  说实话,我还真有去二刷的冲动,电影很有冲击力,不是那种美国大片感官上的冲击,而是那种共鸣和代入感。我也非常钦佩和感谢郎导,应该说五连冠的辉煌足以让她名留史册,接手当时低谷甚至被认为二流的女排,应该说是赌博,一场赢面很小的赌博。但郎导之所以接手,是因为她对祖国的热爱,对女排的热爱,我希望中国女排能永远秉持女排精神,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比赛和冠军。

《夺冠》观后感4

  看到女排夺冠的消息,正坐在从老家回上街的车上;看到女排夺冠的消息,正在扒拉手机;看到女排夺冠的消息,一股豪气涌上心头;看到女排夺冠的消息,兴奋得不能自已,一再默默地呼吸,以控制情绪;看到女排夺冠的消息,闭上嘴巴,不敢妄语,只觉得每个人都是那么善意……

  回到上街,打开电脑,女排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时隔12年中国女排奥运会再次夺金》、《魏纪中:女排胜巴西长中国人士气可载历史》、《明星刷屏狂赞女排:眼含热泪!这才是中国记忆》、《揭秘女排取胜前最后一练一句话成最好的激励》、《白岩松:用伟大和神奇形容女排这基因可遗传》、《白岩松:郎平该被封神》、《时评:又见女排魂里约之战注入丰富时代内容》。

  稳定情绪,寻找关于决赛的信息:8月21日(里约当地时间8月20日)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以3-1逆转战胜塞尔维亚女排,为中国代表团拿到里约奥运会第26枚金牌。这是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获得奥运冠军,也是她们第三次获得奥运会金牌。

  里约奥运,中国女排经历了从受到质疑到所向披靡的艰难历程。小组赛时,她们仅以小组第4名的成绩晋级八强。对阵巴西,她们顽强地以3-2战胜东道主巴西。正是这场比赛,让我对中国女排刮目相看,从心底开始佩服,默默关注,开始期待她们创造奇迹。半决赛里,中国女排再次面对小组赛时输给过的荷兰女排。她们没有放弃,赢得实在艰难。今天对阵塞尔维亚女排的决赛,中国女排在总比分0-1落后对手的情况下,连赢三局,成功逆袭。我想说,她们的每一抹努力都拼尽了全力。她们拥有永不放弃的信心和毅力,她们用坚韧夺回了属于自己的信心和胜利!

  女排夺冠,一十二年砺磨剑。怎难忘,平时流下多少汗!意难却,教练队员日夕伴。狭路相逢勇者胜,赛场变幻拼搏现。五星红旗冉冉起,辉煌再现凯歌还。

《夺冠》观后感5

  距离电影《夺冠》上映已经整整27天了,很庆幸能够在首映当晚,买到了电影票,短短135分钟的时间,看了真叫人感慨万分。

  记得电影院里,林问了我这样一句话:“你已经知道电影的结局,为什么还要到电影院中观看?”

  我没有回答他,只是笑了笑,算是对他问题的回应吧。说真的,很多人看《夺冠》,我相信,绝对和我是一样的态度,我们看的不仅仅是中国女排,更是看的是一个时代,可以说,《夺冠》绝对可以算是一部国民度非常高的电影。整部电影用135分钟的时间,展现了中国女排三个辉煌时代的光影事迹,我想,很多观看电影的中国人绝对会被电影中每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和情绪巧妙贯穿其中。

  电影给我最刻骨铭心的感受可以用一个“动”字描述。一是电影情节的“动感”;二是电影内容的“动心”。

  作为一个90后,五连冠的时代我没有经历,但老一代女排训练时的那股子拼劲深深的刺痛了现在一直身处安逸的我,让我忍不住回想起20xx年的那个夏天,为了上岸不断奋发的我。

  那句“平时这么苦这么累的训练,就是为了比赛时可以赢对手。”可谓是深深的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当然,有高潮也就会有失忆,08年北京奥运的失意也是让我难以忘怀,家门口的比赛,中国女排以2:3憾败美国女排,小组赛失利。

  电影说是记录中国女排,但我感觉说是用郎平的眼光来描绘中国女排更为合适。

  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上内容仅是无雪一家之言,不到之处,还望各位影者见谅。

《夺冠》观后感6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代表中华民族,这场球如果拿不下来的话,你们后悔一辈子。”电影院中,小孩子们不再窃窃私语,所有人都紧盯着面前闪烁的荧屏,屏息敛声。

  “中国队获得了世界杯冠军!她们成功了!”电影院依然安静,但我从身边人急促的呼吸声中可以听出他们内心的激动。我也心潮澎湃,如果不是在电影院里,我真想站起来鼓掌,大声为女排喝彩。看到队员胜利,主教练默然不动,眼眶却悄悄湿润,更是令屏幕前的我也鼻子一酸。

  但是在欣喜后,我心中却有一丝淡淡的担忧。影片中一句话恰可以说出其根源所在:他们不可能打一辈子球的。哪怕获得了奥运会冠军,一个运动员又有几个四年?等度过了短短的黄金年华,后面漫长的人生又该如何面对呢。不是所有队员都可以像郎平说的一样成为主教练、真正为体育献出一生,大多数队员都是在年龄变大、体能下降后便退休,无人问津。

  从“流血不流泪,掉皮不掉队”这句口号中蕴含着坚持不懈的高尚精神,但也能看出运动员们训练多么艰苦。当把自己最珍贵的青春时光都花在训练上,不顾其他领域与知识,等到年纪大后无法参加体育,落得一身病痛,也没有其他事物可供消遣,是多么无聊与痛苦啊。当然,我不了解真正的体育机制,这只是我的猜想而已;国家也一定会给运动员们补贴与慰问。只是奠定精神世界基础的那几年,一旦错过就再也无法弥补吧。

  令我感到无比惊喜的是,郎平后来说的话解决了我内心的担心。――“今天就练到这吧,休息,去谈恋爱吧。……我希望你们是完整的人。”热爱体育是一生的事,但训练与比赛不是;体育是事业,是决心,是追求,但不是整个人生。

  我喜欢《夺冠》这部电影,不仅仅因为它紧凑的故事情节与节奏、精美真实的画面,更是因为它让我深一步懂得了体育的真谛――不是赢不赢的包袱,而是纯真的快乐与热情。

《夺冠》观后感7

  超燃超棒超好看的影片,强烈安利去影院感受!我们的女排精神值得学习!边看边哭,心潮澎湃,已经很久没有一部电影像夺冠这样。郎平的女儿饰演年幼时候的她,那股拼命的精神,让人动然。建国初期的女排夺冠场景让大家印象深刻,几年前重新夺冠回到领奖台的女排让人敬佩!有时候运动竞技不止是运动竞技,更是整个国家民族风貌的展现,女排就是如此!为女排点赞,为白浪点赞,为导演点赞,真的超燃超棒!

  自从得知影片开始筹拍的消息就万分期待啊!作为一个排球迷,中国女排的赛事基本场场守直播,喜欢她们顽强的球风,那份努力拼搏坚持不懈的作风!影片从80年代落后大背景下的中国女排故事开始,训练场地器材的简陋让姑娘们必须通过一遍又一遍艰苦的训练去提高水平,大年初一训练接球的那场戏让我不禁流泪,就这样女排拿到了世界冠军,那一刻付出的一切都值得了!赛场上没有常胜将军,中国女排能够在低谷质疑声中前行,能够一次次重新站上世界顶峰,能够在荣誉掌声中越发强大,这样的女排精神不论在什么样的时代都是需要的!竞技体育往往成绩决定一切,但赛场下队员们付出的汗水泪水更应该被记住!电影中青年郎平的扮演者是白浪,虽然没有接触过演戏,但那份与生俱来骨子里的情节,让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我有种感同身受,演绎的非常出色。其他人物特点也都表现的很到位,女排现役队员的参演让电影更加真实!必须要说,能够在大荧幕上看到中国女排的故事真的是太好了!中国女排,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

  今天非常幸运去看了《夺冠》首映,感谢团团。整部片子真的很好哭,第一个女排训练的镜头我就哭了,真的感觉女排非常不容易,训练很辛苦。女排夺冠到后面下滑再到崛起,凸显了女排精神的重要性和国家支持的重要性!郎导的一句“为了你们自己”瞬间泪奔,看着比赛的分数一分一分追平,我的心都跟着揪起来,最后一颗险球我也很怕失败,感谢中国女排,感谢女排精神,向所有的运动员致敬!

  一直都很喜欢体育题材的电影,这部以中国女排精神为主线的电影更是让人感动。最早的女排,在那个特定的年代肩负着超乎体育层面的巨大重任,可以说以铁榔头为首的女排姑娘们,振奋了多少中华儿女,看到大家在夺冠后自发上街庆祝的场景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只有自己内心强大了,自信了,才能在面对逆境甚至是貌似不可战胜的对手面前,骄傲的挺起我们中华儿女的胸膛!有点好奇的是,前男排选手转行陪打教练的身材应该是彭彭片中那样的吗?怎么看都觉得不太像哎。

  全程看的我热血沸腾、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女排精神在这里得到了深刻的诠释!可以说,自80年代到现在,我们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反映中国体育人顽强拼搏、为祖国荣誉刻苦训练、永不言败的励志电影。祝贺陈可辛导演![good][鼓掌]同时,电影不是简单的高大上,而是以“情”打动人心,看的我热泪盈眶的桥段有很多:两代女排队员训练时的场景,老女排队员春节时与父母温馨团聚,郎平与年轻一代女排姑娘们的深情告白,女排比赛夺冠,升国旗、奏国歌时,对于像我们这个年纪,看着中国女排自81年夺得世界冠军后一路走来,有着很深女排情结的人来说,这个电影满足了我们对它的期待!看完电影爱上了巩俐!太牛了!她把郎平演绎的丰满、生动,有血有肉,不是单纯像郎平,而是演出了这个角色的魂!希望这部电影凭借过硬的质量,能够像它的名字一样,能够获得春节贺岁档期的票房冠军,因为它值得!

  嗯!不得不说,陈可辛导演的新作《夺冠》真的是部用心之作!首先要说的就是最能体现导演用心的细节之处。就两个例子吧。第一是巩皇扮演的郎指导在给队员开准备动员会的时候,红色外套的衣领一边平顺一边卷折,巧妙的设计突出了郎指导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赛前比赛准备会上。第二处是黄渤扮演的陈忠和指导送郎指导出征2016年奥运会,在机场候机喝着咖啡聊天时,郎指导手边的中国护照,这一设计表明了郎导还是中国国籍!更多的细节,各位可以到影片中自己找寻。其次,再来说说故事线,陈可辛导演通过最关键最具代表性两次比赛,把中国女排夺冠之路的艰辛表现的淋漓尽致!又通过2008年轰动一时的“和平之战”表现了中国女排精神的薪火相传精神!最后要说的就是所有的演员了,一句话赞扬:“所有人的表演,让你觉得就是在看一场战胜自己的表演!”总结,《夺冠》(中国女排)是部上乘的良心作品,是春节档期非常值得“品尝”的一道极品大菜!

《夺冠》观后感8

  “没有你,没有我,仅有我们!”当女排主教练在赛场上头对女排运动员们,一字一顿坚定地说出这句话时,我的心为之一振。这不就是中国女排的精神吗

  《夺冠》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有视觉上的冲击,还有心灵的震撼,让我不禁生发出对女排运动员们的无限崇拜之情。

  那幅画面一向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其他队员都回到宿舍睡觉,仅有郎平一个人留在球馆里训练,她扛一百斤杠铃进行深蹲,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奋起。她对着墙壁疯狂地练习扣球、发球、传球,练到脸上全是汗珠,头发都紧紧地黏在脖子上,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看到她如此刻苦拼搏,我被这种吃苦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

  我不由得想起了自我,想起了每次自我练钢琴的情景。记得一次钢琴教师给我发了很多谱子,我觉得实在太难了,只练一个太枯燥,练多几个又太烧脑,我十分烦恼,总想放弃。我就故意不去上课来逃避,不料被妈妈发现后遭受了一顿狠批。

  郎平遇到困难从不退缩,而我遇到一点儿挫折就选择逃避,实在太惭愧了。

  女排精神不但体此刻刻苦拼搏、迎难而上,并且体此刻团结一心、永不言弃。

  因为换了一代女排,所以女排的成绩跌一落千丈。在这危难之际,郎平回归祖国,带领女排进行改革,加入了很多新队员,可老队员极不配合,使得女排成绩30年来最差,如果继续这样,女排将解散。郎平带领所有人回到她曾训练过的球馆,请老友疏导球员,从那以后,球员们开始一心一意苦练球技,团结一心,拼尽全力打好每一次比赛,最终赢得了胜利。

  由此,我想到了体育节那场篮球赛,当我班队长莫麒宇因投篮负伤,队员们继续拼搏,拉拉队不停呐喊助威,医务人员照顾他,班上的每一个人都为球赛的胜利全力以赴,最终成为全年级最厉害的25班。

  每一份团体荣誉的获得都离不开团队合作,女排如此,我们也如此!

  《夺冠》是同心协力、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是刻苦拼搏、迎难而上的女排精神;是永不退缩、永不服输的女排精神……

《夺冠》观后感9

  在国庆假期间,学校发了电影票,我去看了电影。看的电影名字叫做《夺冠》,它讲述了中国女排的过去的经理。夺冠,一个多么轻易说出来,但却又难做到的词。但她们做到了,但在他们光鲜的背后是那不懈坚持的努力和拼搏的精神。

  《夺冠》它讲述了两个时代的中国女排的故事。拉开帷幕我便看到了80年代的中国女排,那时的她们自信、张扬,无惧风险,勇往直前。哪怕身上带着无数伤疤,也要去拼,去做这件风险很大的事情。但当他们踏上世界冠军这条路时,风险和害怕将迎着风去面对,终将化解,一往无前,不畏缩也不回顾。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有回报的。在看我们这个年代,当受到前辈的鼓舞时,乘风破浪,无所畏惧。都是踏着星星的梦想,去看那最美的天空,生活在无边无际的梦中。在我们这个年代并不像是90年代那样,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随心所欲。只能尽自己唯一的努力换取一片小小的云朵,去夺得一片天空。夺冠就像一场梦一样,去唤醒我们沉睡的斗志。

  当阳光划过天空,星星终将会坠落。

  当80年代的女排赢得了第一次世界冠军,我为她们欢呼。在看她们比赛的过程时,我看到她们的教练,合上了战略,让我觉得她们的教练相信她们了,相信她们一定会夺得世界冠军。

  当时我在看电影时,看到郎导宣布参赛名单,而一名队员因为能力高超,但是却被对手摸透了她的套路,不能继续参赛。让我觉得非常可惜,也让我明白,球场如战场。有用的留下,没用的淘汰。这使人懊恼的赛制,却也是不能改变的,因为一旦有了情感,不免总是有失望的,要学会去接受。但当看到中国女排夺冠时,我又忍不住为她们喝彩,她们是值得的。

  一切努力终将会得到回报,放手去做吧!

《夺冠》观后感10

  《夺冠》的阵容不可谓不强大,不可谓不用心,导演陈可辛,领衔主演巩俐,影帝黄渤,新生代演员彭昱畅,郎平女儿白浪...

  陈可辛的作品,总能在“情”字的把握上做到极其精准。从《甜蜜蜜》里的爱情,到《中国合伙人》里的友情,再到《亲爱的》里的亲情,他都用一个“情”字将观众的情绪牢牢抓住。这一次,他将借中国女排的力量,以“爱国之情”打动我们。另外,从预告片上看来,巩俐实现了对郎平神态与动作的完美复刻,令我们对这部影片多加了一份期待。

  “铁榔头”惊鸿一瞥

  半个世纪的传奇重燃银幕

  巩俐与郎平的“相遇”

  预告片中:“拼尽全力地扣杀、奋不顾身地扑救、血肉之躯筑成网前的铜墙铁壁!”还有那颇具年代感的蓬松烫发,经典的白色队服,让人瞬间穿越回八十年代,连比赛时女排对战的走位都1:1还原,画面逼真,难分真假。视频中,初出茅庐的郎平惊鸿一瞥,怒吼、跳跃,神形兼备,昨日重现。风云激荡,历史传承,这熊熊燃烧了半个世纪的女排传奇终于要被搬上大银幕。《夺冠》讲述几代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勾连起那一代人跨越30多年的热血记忆,诠释中国力量。

  更有巩俐对于郎平“复制级”的还原再配上“我18岁把你招进国家队,对你训练这么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今天。”这样充满命运感的旁白,热血与青春在电影中交织。

  金牌班底

  老女排演员神形兼备

  早在影片开拍一年前,剧组就开始全国寻找演员。陈可辛导演透露:“最早我们找1米8以上的演员,教她们排球然后试拍,但拍出来不对。”剧组就开始“来真的”,在全国上万名排球运动员中海选,覆盖范围从大、中学校队,到省队,甚至还有前国家队成员。历时半年经过数轮淘汰、表演训练,终于定下十二位饰演老女排的演员。为保证体育方面的专业性,剧组下足功夫。更有郎平的女儿白浪出演年轻时期的郎平,用十二万分的认真还原了80年代中国女排打败“东洋魔女”的场景。

  费尽苦心,导演陈可辛对结果相当满意:“虽然全是运动员,但我拍了这么多戏,从来没有演员演得那么真实,体育运动员的潜力真的很奇妙。”而这次参演经历,对这些运动员来说也是一次圆梦:“对我们来说,国家队很遥远,参加这部电影让我们每个人都圆了进国家队的梦。”

  十二位年轻排球运动员,就像是对“女排精神”的延续,38年后接过了老女排的衣钵,在银幕上再现老女排的英姿。20xx年大年初一,重温曾振奋国人的老女排风采!

  王菲那英合体歌唱女排风雨40年

  易烊千玺献声

  王菲与那英曾在1998年首次合作《相约一九九八》

  脍炙人口的歌词唱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渴望,瞬间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世纪之交最具代表性的时代歌曲之一。在22年后的今天,两人再度合体,用温柔走心的歌声,歌颂几代人的偶像中国女排,再次唤醒国民回忆,唱响时代声音。

  更有人气偶像易烊千玺演唱的推广曲《不分昼夜》。

  复古又动感的旋律,热血又感人的歌词,易烊千玺用他独特的嗓音唱出了年轻的女排姑娘们对排球的热爱与初心。

  我虽然没经历过1981年女排夺下首冠的热血,却也目睹过20xx年的女排从淘汰边缘到夺冠,也看过20xx年拿下十连冠的瞬间。一直到现在都觉得是一种奇迹,一种由国人的精神创造的奇迹,我现在也能回想起当时女排队员们那不管是快被淘汰的沉重还是夺冠的喜极而泣,这其中必定经历了很多观众不知晓的点滴,看了预告片之后,我非常期待影片,也期待这部影片能用最真实的本色出演完美复现当时的经历展现给为他们加油的国人。20xx《夺冠》电影心得体会四

  “《夺冠》之后,国产电影才算真的`有了体育大片!”1月19日,导演陈可辛、监制张一白,领衔主演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特别出演刘敏涛及扮演80年代女排队员的演员们一同出席了电影《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在北京举行的全球首映礼。

  活动现场还有81岁高龄的“时代之声”宋世雄惊喜亮“声”,引发全场一片沸腾。首批看片的观众更是对影片给出了超高评价:“年度十佳预定”、“会被时代记住的作品”、“一个字,就是看!”……活动现场,导演与主创也和观众分享了不少故事和心情,导演陈可辛表示拿出了女排精神拍女排故事:“这是一部带着使命感的电影。”

  首映礼现场公布,刘敏涛在《夺冠》中饰演的是前女排国手、郎平的挚友陈招娣,她是中国女子排球队前队员,也是为中国夺得第一次女排世界杯冠军的排球名将。

  刘敏涛坦言,这部电影对于她而言,参与就是荣誉。她说,从81年开始女排精神到现在一直没有过去,一直鼓舞和激励着所有的中国人。影片非常震撼和感人,她在观影的时候一直想流泪。刘敏涛非常感谢《夺冠》的导演和整个拍摄团队,感谢有这么多的好演员一起成就了这样一部作品。她十分激动地表达:“中国女排的精神永远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夺冠》观后感11

  今天,妈妈带我去瑞立外滩电影城看《夺冠》。讲述了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和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

  一位陪打教练陈忠和因工作需要加入了中国女排,里面有一位队员叫郎平引起了他的注意,郎平的刻苦让这位教练惊叹不已。中国女排成员们每天挺着伤痛争分夺秒地训练,看着她们流的血和汗,将青春好年华奉献给了枯燥又残酷的体育事业,我就忍不住眼眶湿润。也正是因为她们的刻苦训练,她们为国家取得了惊人的好成绩。

  后来,因个人原因,郎平任教于美国女排队教练。而陈忠和也成为了中国女排队教练。这一战,中国队输给了美国队。而中国人从此把她骂成了汉奸。此时的郎平心里百感万千,其实我能理解她的苦。

  因为背负着希望,因而背负了压力。80年代五连冠的奇迹,是奇迹,更是年轻女排队员们的压力。郎平为了国家,为了自己的使命,毅然辞掉美国的任教,回到中国队任教。郎平一改以往的训练方式,给予女排队员大大的鼓励与支持。我觉得郎平可真是个深谋远虑的教练,更是个坚强有耐心的中国女排队员。中国女排队员在她的训练下,在一次次的比赛中取得了胜利,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听爸爸说,我们中国女排的成绩是辉煌的,国家队女排能令外国人闻风丧胆。我不禁为伟大的祖国而骄傲。

  《夺冠》这部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我相信,真实生活中的郎平一定更坚强、更厉害。中国女排也一定更强大。女排精神永不褪色。即使我们生在郎平退役后的90年代,即使五连冠时郎平的传说都是父母告诉我们的,即使以后我们只能从大人的口中得知这个传奇,但我打心底里相信,这个故事永远不会泯灭。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珍惜英雄们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夺冠》观后感12

  下午,我们一家去电影院观看了《夺冠》这部电影。

  电影里中国女排的顽强拼搏精神深深打动了我。1979年,在条件简陋的福建排球训练基地,老一辈女排们挥汗如雨,进行了上亿次的训练,练球的教室墙壁上都被砸出了密密麻麻的坑。18岁的郎平说:如果什么都比不上别人,就只能比别人更拼命。最后他们获得了中国的第一枚排球金牌。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欢呼,庆祝女排取得的巨大胜利。

  时光变迁,第二代女排们没有能继续所向披靡,而是被日本、美国、巴西队远远抛在后面。老女排队员郎平因为懂英语,技术好,被美国聘请为教练。她人虽在美国,但是心里一直放不下自己的祖国。后来她放弃美国的高薪工作,回到祖国。她排除一切困难,并且制定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训练方案 ,还带着女排姑娘们回到福建训练基地,在她的鼓励和教诲下,二代女排们体会到了老一辈女排们的拼博精神,发奋练习,在各国都不看好中国的情况下,一举夺冠!

  看到这时,我激动得流下了眼泪,看来女排精神不能丢啊!女排精神就是:祖国至上,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爱拼一定会赢!

  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很深刻:第一代女排教练说他第一次出国时,国外的酒店里已有洗衣机,冰箱,而这些在中国他见都没见过,那时的中国还太贫穷了。郎平被外国记者问中:为何你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看重一场比赛的输赢?我想是因为心中有祖国,当国旗升起、国歌奏起时,心里那份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看完电影走出影院,站在透明的观光电梯里远眺,夜空下高楼大厦已万家灯火,霓虹灯交相辉映,马路边那一排排的红灯笼更加绚丽。我只想说:祖国母亲,你真美丽!我也要学习女排们的不懈拼搏精神,努力学习,将来才能为一个有用的人,为祖国做贡献。

《夺冠》观后感13

  影片《夺冠》讲述了中国女排在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9年拿下第十个世界冠军的历史,诠释了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

  1、深受欢迎・女排精神

  尽管由于疫情原因,让《夺冠》从春节档变成国庆档,但大家对《夺冠》的热情丝毫不减。临近上映,该影片的讨论度更是变得越来越高。而在上映之后,也是迎来了口碑和票房上不错的收获。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夺冠》记录了中国女排近40年的风雨征程,重现了振奋几代国人的女排精神。

  2、时代主旋律

  《夺冠》所展现的女排精神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影响了几代人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夺冠》所展现的女排精神不仅成为了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更成为整个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在21世纪的今天,《夺冠》所展现的女排精神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在经历了严格而又残酷的训练以后,女排终于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1981年,女排在日本夺得了第一个世界杯冠军,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开创了女排五连冠的伟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女排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一度在世界范围内战无不胜。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离不开《夺冠》所展现的女排精神,是她们用“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鼓舞了整整一代人.

  3、精神力量

  《夺冠》所展现的女排精神是无私奉献、胜不骄败不馁、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实现的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是对国家、荣誉的一种责任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终代代相传,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奋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夺冠》观后感14

  《夺冠》回顾了中国女排四十年的风雨征程和艰辛的夺冠之路,展示了中国女排不怕吃苦、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不同时期女排姑娘们的顽强拼搏、敢为人先的精神也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夺冠》代表的不仅仅是胜利,更是代表了女排精神!相信在看完这部电影后,足校的小球员们肯定会对女排精神有新的感悟。

  前几日,学校利用国庆假期的时间,组织我们在大礼堂观看了《夺冠》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中国女排从低谷到巅峰的一个过程,从一开始的见谁输谁到后来的五连冠,主角郎平从默默无闻到最后成为国家队不可或缺的一员。

  为什么要看《夺冠》这部电影呢?因为女排精神在这几年里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那女排精神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是她们那永不服输的韧劲,是她们不畏艰辛、勇攀高峰的拼劲和她们那自强不息的干劲。

  现在这个社会,有很多那种立场不坚定、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夺冠》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郎平在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时候对朱婷说过的一句话:你成为不了我,你就是你。现在的青少年,有人会说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成为一个像谁谁谁一样的人,在我看来,这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会有所长或有所短,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去寻找真正的自己。走一条只属于自己的路,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学习女排精神固然重要,但是她们那么厉害,可不只是精神这么简单。她们每天都拼命地训练,在电影中,她们的训练场里有一面墙,上面全部都是被排球打到凹陷进去的印记,把一面墙用一个球来打成这样,需要多大的力气和多长时间的累积啊!仅仅是这一面墙就证明了很多,这就是中国女排!

  没有人能不努力就成功,这需要自己尽力去做到最好,对我而言也要这样,做最好的自己。

《夺冠》观后感15

  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给大家的必观影片,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过分的渲染,更没有过多的电影套路,有的只是对女排精神最朴实的描绘和最真挚的展现!

  记得最初得知陈可辛导演将要拍摄这部影片时,我内心久久难以平静,一直以来,我都非常期待有一部优秀的电影能够来向当代的新青年展示出女排精神,我们这个时代真的太需要女排精神了。这不禁把我带回了当初和妈妈一起看女排比赛的那些美好时光。那时候的我还在上小学,调皮的我时常把家里的抽屉翻的乱七八糟,有一次我翻出了妈妈珍藏在铁皮盒里的一本日记本,上面印着一个打排球的女孩儿。我就觉得很好看就顺手在比较本上画起了画!妈妈闻讯赶来时,不出意料我被妈妈狠狠的揍了一顿。那时的我一手擦着眼泪,一手指着笔记本对妈妈吼说:“不就是一个笔记本吗?至于嘛,我还没一个笔记本重要?”后来我才从妈妈的嘴里知道,那个打排球的女孩叫郎平,也是妈妈一直的偶像!以前的我对中国女排并没有太多的注意,每次妈妈在看排球比赛时,我总是抢着要看偶像剧,不过最后还是老妈说了算。

  直到那一天,我看了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队对阵荷兰队的比赛,在那一场比赛中,惠若琪第一次肩膀脱臼的时候仍然在场上奋力拼搏,最终受伤离场。说实话那是我第一次被感动,当时的我一直在想,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持着她在受伤的情况下还要坚持比赛,后来我明白了,这就是女排精神!从此之后,我就慢慢成为中国女排的忠实粉丝了!

  话说回来,因为一直在外求学,没能有机会带爸爸妈妈去现场看中国女排的比赛。所以,在去年,电影《夺冠》宣布春节上映时,我提前一周就买了预售票,准备在大年三十这个特殊时节,带爸爸妈妈去电影院看《夺冠》。爸爸妈妈最开始因为心疼钱,也一直没去电影院看过电影,我就骗妈妈说电影院做活动免费赠票,终于让爸妈奢侈一回去电影院去看电影!但终究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在电影上映前几天突然宣布撤档了,没能带爸爸妈妈去看《夺冠》,这是我一大遗憾。在今年9月中旬得知电影即将上映,我第一时间买了9月25号晚上的票,准备在第一时间去电影院为中国女排加油助威,唯一的遗憾是在外求学没法带着爸爸妈妈一起去影院观看。在影院我遇见了几位已到耄耋之年的奶奶,她们多是由女儿搀扶着相约一起来观看电影,他们虽然步履蹒跚但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激动,我想这可能就是女排精神带给我们的感动吧!

  影片中既有笑点又有泪点又不显得过分刻意,确实是值得一看的好电影!影片中朱婷模仿皮划艇教练说的那句“闺女,你这腿往哪搁呢?”逗笑了在场的所有人,还有巩俐饰演的郎平的那一句“中国女排没有你,也没有我,只有我们”,这时的我不禁潸然泪下!是啊,中国女排从来都只有“我们”。片中,郎导的女儿饰演的青年郎平可以说是高度还原了郎导当年的点点滴滴。那个时代的女排,没有丰厚的物质基础,当国外已经在训练中加入了计算机分析系统时,中国女排还没有一台自己的计算机,当时的条件确实非常艰苦。但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中国女排硬是靠着那一股拼劲拿到了世界冠军,为中国女排点赞。现在中国女排夺冠,不再会出现当时的家家户户拿出锅碗瓢盆跑到街上欢呼雀跃的壮观景象,但是这从来都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女排精神,而是我们现在正需要女排精神来支撑我们以最好的状态投身到各行各业的建设中去,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而添砖加瓦!片中巩俐饰演的郎导刻画的入木三分,尤其是郎导轻微驼背和赛场上指挥比赛时推眼镜的动作都那么的相似,这让我这个十年的女排老球迷都对巩俐肃然起敬。片中还使用了众多的女排队员,真实再现了北京奥运会和里约奥运会时的场景,没有太多的刻意,只有真挚的表达。片中还将中国女排幕后辛苦付出的教练组和陪练推上大荧幕,告诉大家,中国女排是一个团体,更是永远的“我们”!

  女排精神从来都不过时,女排精神是我刻入骨子里的信仰。每次想偷懒或者觉得累的时候总会摸摸桌上的排球,心里就会立刻充满力量。也是因为心中的信仰,我毅然决然来到中国排球学院继续我的研究生学业,有幸结交到一群同样热爱排球的海南朋友们,现在的我会每天坚持着去排球馆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相约打球,用我们的方式去诉说和传递“女排精神”。希望以后的中国电影市场可以多出现一些有正能量的电影,最后,再次强烈推荐大家去电影院一起为中国女排打call,一起加入到排球运动中,尽情享受排球带给我们的欢乐吧!

唐山大地震电影的观后感作文(79篇)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推荐

    无相关信息

用户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柒陆作文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9-2029 www.7l6.cn 【关于柒陆作文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8888888号

声明: 柒陆作文网 所有作文和句子来自互联网 ,和网友个人上传,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柒陆作文网

展开

唐山大地震电影的观后感作文(79篇)

作者:网友整理 人气:

导读: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0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一):  最近,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它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静。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秒,唐山大地震,为了救妻子

上一篇:太行山上电影的观后感作文(79篇)

下一篇:致青春电影的观后感作文(7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