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陆作文网:专注于分享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作文、作文素材、美文句子等内容!

文章

电影《1917》五年级小学生写观后感450字

日期:05-17 作者:网友整理    人气:2448我来评论

导读:

电影《1917》五年级小学生写观后感

去年年末看了电影《1917》的预告片,一般来说我都是不去看战.....

电影《1917》五年级小学生写观后感450字



电影《1917》五年级小学生写观后感

去年年末看了电影《1917》的预告片,一般来说我都是不去看战争片的,但是《1917》却吸引到了我,因为导演为了电影的代入感,全程是由各种长镜头拼接的伪一镜到底,这着实让我感到了震惊。


出了盗版资源我也并没有去看,直到前几天我才知道大陆地区已经上映了,于是我就去看了刚开始电影节奏是比较平缓的,而且说实话我差点看晕了,不过的确是能感觉到剧组的用心,每一个拼接点都很特别,不仔细看的话大概都是看不出来的,而剧情也是很巧妙,一开始并没有去给两位主角分担重担子,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而一开始我还以为整部电影就靠布雷克的笑话撑住了。


而随着布雷克同情德国飞行员导致自己遇害后,剧情开始变得紧张,也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当然,导演对于节奏的把控非常好,中间也出现了来到带娃妇女家中休息的温情片段,让人暂时松了一口气,不过也并没有休息太久,马上,就又开始进入紧张时刻。不过整部电影也并不是一直一镜到底下去,中间出现了一次黑屏,不过没关系,这样也可以把节奏收下去,而斯科再次醒来之后,场面是真的非常震撼,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如果你的承受能力不太好,就有可能不适合看这部电影,因为高能还是不少的,不过现在让我回忆起来,真的非常爽,也非常真实。最震撼的莫过于预告里就出现过的狂奔场面,说实话,我差点就哭出来了,不过因为我从来不喜欢当着人的面前哭(喜欢自己偷偷在房间里哭),所以并没有哭出来,而后来斯科把噩耗传给布雷克的哥哥时,也是再次让人感觉到了战争的残酷,战争片从来不是让人向往战争的,相反,是让人去反对战争的,但是即便如此,我相信以后还是会有战争的。


毕竟,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我认为,《1917》可以在我的2023观影排行里排到前五名(不过今年的排行没啥价值,毕竟我今年基本上没看啥电影,紫罗兰外传和它倒是可以比一比)。
《1917》五年级小学生写观后感



今年的第一张电影票,献给了《1917》,当然,是IMAX版的。



为什么要强调IMAX呢?



因为这种影厅比一般的贵1倍只有有钱人才会去看。



专业的知识我就不细说了,毕竟度娘上都能查到,只说说自己的直观感受吧。



看电影最重要的是什么?绝对是“沉浸感”。



所谓沉浸感,最先体现在视觉和听觉的沉浸上。



IMAX首先就是屏幕足够大,你的整个视野完全被画面充斥,一场电影下来眼睛很难开小差。



之前看到有个讲电影的老师问大家说,电影有没有可能拍成竖屏的?然后底下就有一堆人评论说:“有啊,《悟空》啊!”



这部《悟空》其实是华为用手机拍摄的一部竖屏短片(广告),当时好评如潮。我也看了,创意和拍摄确实相当不错,但是这并不能算一部“电影”,更不能以此认为电影就可以用竖屏拍摄。





用手机拍摄竖屏短片《悟空》



因为人眼球的视野是横向展开的,所以宽屏的画面是最让人觉得舒服、自然、开阔的。手机短视频看个几分钟竖屏就竖屏吧,但是一部电影几十上百分钟的,竖着看?你是要反人类吗?



然后是音响。这么说吧,你能用最小的声音听清楚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而且还能听到它掉在哪个位置。也能用最大的音量听到炸弹在你身边爆炸,绝对震到需要按摩心脏,但是一点也不会觉得刺耳。



唉?那这不就是个配置高级一点的影厅吗?



嘛….也可以这么说啦,但是当IMAX加上“一镜到底”的时候,我觉得目前《1917》在电影沉浸感的体验上应该已经到了极致——除非以后出现VR电影。



因为这同时满足了沉浸感的另一个条件:连续。



道理很简单,人眼中的世界是连续的,你的眼睛里不可能出现剪辑或者过场。虽然通过蒙太奇产生影片与现实的疏离感,是电影艺术传统而主流的展现方式。但是采用“一镜到底”这种形式的影片,显然更符合人类观察事物的习惯,所以在“沉浸感”上天然有优势。



总之,综合了巨型宽银幕,高级音响效果,以及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的《1917》,即便抛开剧情,纯粹作为一部感受真实战争场面的影片,也绝对值回票价,哪怕是贵一倍的IMAX厅。



《1917》,纪先生打9分,不知道你看出多少个“剪辑点”了呢?
电影《1917》五年级小学生写观后感 | 徐良

该片获77届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获第7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在内的六项大奖,获今年的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和最佳混音奖。我觉得还是奥斯卡给的技术类奖比较贴切。


看的时候,没注意一镜到底(其实并不是一镜到底,是长镜头的组合),但影片接近尾声时,视觉和音响效果在电影院里很有感觉,传令兵逆着像潮水一样的进攻士兵,一路狂奔去传达停止进攻的命令。

那是1917年樱花盛开的四月,影片前半段,已经被砍倒的美丽樱花围绕着宁静的农舍,主人公说“我不喜欢这个地方”;影片后半段,随着长镜头的推移,看着河流中瓣瓣飘落的白色樱花,就像身临其境,慢慢行走于一路风景,然而风景之后不忍直视。

一个士兵战前在树林里唱歌:

I am a poor wayfaring stranger
我是一个可怜的流浪异乡人,
I’m travelling through this world of woe
穿行于这个充满伤悲的世界,
Yet there’s no sickness, toil, nor danger
但有个地方没有疾病、艰辛和危险,
In that bright land to which I go
在我即将前往的那片光明土地,
I’m going there to see my Father
我要去那里见我的天父,
I’m going there, no more to roam
我要去那里 不再游荡他乡,
I’m only going over Jordan
我只想要越过约旦河,
I’m only going over home
我只想要回到家乡。

本文配的照片,是主人公完成任务后见到了战友的哥哥。任务开始是战友要去救哥哥,结尾反而弟弟牺牲,哥哥伤心欲绝。最后一个镜头,是主人公拿着家人的照片,照片后面写着:“我们等着你平安归来”,哪个士兵不是在妈妈怀里一口口奶喂大?

哪里的樱花都要美丽地盛开,但愿世界和平,没有战争。


《1917》影评

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
这种拍摄手法我倒是第一次见,之前我觉得像这种一镜到底的风格可能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让我感觉到疲惫困倦,不过导演处理的蛮不错的,剧情也足够紧凑,基本上我都是沉浸在剧情之中,把自己带入士兵的冒险旅途之中。两位士兵在路过敌军荒废的军营时不小心绊倒地雷线让我捏了一把汗,那些战争区域即使战争过去了,这样的陷阱可能还留下了很多,给日后的居民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剧中那巨大的老鼠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之前看霍乱时期的爱情时自己脑补了鼠疫的场景,只是想象中的老鼠比较小,如果鼠疫时的老鼠和影片中的一样大,那呜呜泱泱的一大片还不得让人头皮发麻,这样的老鼠咬掉士兵的耳朵也实属正常了;斯科菲尔德被桥对面房间中的士兵一枪放倒,屏幕黑了一段时间,让人有种电影落幕的错觉,导演用落下的水滴声模拟了唤醒斯科菲尔德的水滴,感觉就好像有水打在了观影者的身上一样,制造了更强的代入感,这里的手法不错;斯科菲尔德在教堂看到的大火让我有些震撼,有一种壮观的美,当然下一秒就被追击的士兵打破了;斯科菲尔德被法国士兵追的无路可逃,纵身一跃跳入湍急的河中,这一段我看的心里萌生出恐惧来,好像自己就是斯科菲尔德,下一秒自己可能就被水流冲击撞上礁石。
对英法友谊的演绎
我觉得这一段演绎其实有些让这个电影掉价了,布莱克本身是好意救助受难的法国飞行员,导演非要安排一出法国飞行员的“农夫与蛇”,让布莱克死去,我觉得这里这一幕没必要出现,可能导演本身只是对英法友谊做个调侃,但是这样子其实没必要,宣扬这样的东西有什么好处呢?有的人看个乐子,有的人就觉得热血上头了,对法国的仇恨又增加了。
对剧情的理解
电影剧情其实很简单,我觉得电影制胜的地方在于拍摄方面带给人的沉浸感,对这一段简单的冒险旅途中的细节描绘就是这个电影出彩的地方,让观众化身为斯科菲尔德,去体验这份惊心动魄,就很好。
《1917》五年级小学生写观后感


影片《1917》于12月25日圣诞节在美首映。

一个多世纪前发生的故事,事件的真实人物原型已经不可考究。

本片讲述了1917年4月,两名年轻的英国士兵穿越枪林弹雨,突出重围,送达重要情报,使1650名英军免遭德军埋伏的真实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主要分为东线(俄罗斯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包括塞尔维亚对奥匈、保加利亚作战的巴尔干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线最为惨烈。

请大家不要被著名反战小说《西线无战事》的题目所蒙蔽。



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法国的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仍未有进展,引起法国士兵的骚动,并导致该次战役的策划者、上任不足半年的法军总司令罗贝尔·尼维勒将军被革职。

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英军于是再在西线猛攻,但在损失100多万人后,仍然无法改变战事的胶着状态。



所以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法军阵亡十万人,

只剩英军在西线孤军奋战德军的背景之下。

两位年轻的英军冒着生命危险,

奔赴前线,送达重要情报。



影片真实的还原了西线当时的战场。

从断壁残垣中,观众们领略到了战争的残酷。

影片大量使用长镜头,强烈的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并给观影者带来了强烈的压迫感,犹如身临其境。



究竟获得十项奥斯卡提名的本片与获得十一项奥斯卡提名的《小丑》(影评第486话)谁能胜出?

我们拭目以待。 电影《1917》五年级小学生写观后感450字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推荐

用户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柒陆作文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9-2029 www.7l6.cn 【关于柒陆作文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8888888号

声明: 柒陆作文网 所有作文和句子来自互联网 ,和网友个人上传,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柒陆作文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