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光抓走的人》五年级小学生写观后感
所谓爱情就像是挂在窗外被雨淋的腊肠,一直淋雨一直淋雨见不到阳光,早晚就要发霉腐烂掉。
把事情交给其他人事定义本来就是很可笑的一个事情,被带走的都是有爱情的无法证明没有被带走的就是没有爱情的。但这个事情就是一个诱因,打开人心中怀疑的闸门,对自己对他人的怀疑。一个进退两难的事情,被带走不行不被带走也不行,这是一个很哲学的事情,没有对与错,没有办法做选择的选择,只在乎自己如何看待如何相信。
还有那些追寻不到的追寻,找不到的老公找不到的发小,是因为事件的消失还是只是消失已经变得不重要,关键是找寻的过程和坚持的理由。人的脆弱和坚强在事件下被放大,爱或不爱似乎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事情变成了究竟要如何面对和选择之前不愿面对的事情。
几组人在不同场景下交织相遇,最开始对几组人的叙述仿佛奠定了片子中需要论述的几种爱情。真正看完之后发现影片的权重安排有明显的倾向性,最开始的某些片段其实不说也罢,最后也只是强行点题,而有些富有戏剧性的段落却显得两边断层,找到与找不到的发小,这段在中后结束叙述直到最后才重新出现。就这样一个巴别塔或真爱至上式故事可以用再少一些的片段丰富每一个段落的内容,或是更均衡的比例点名所有主题,却因为想要把所有种类都提到抓住而显得盲从和比例失调。从影片的结尾也能看出主要论述点在于中年危机中夫妻的爱与不爱,那其他段落何必提起?
爱这种作用于化学反应让人屈从于内分泌的不切实际的生理体会,自认为发自内心其实也躲不过被自然嘲弄。越是虚无的事情越不需要其他人来定义和量化,关键是做出的相信所相信的或是认命早已不存在的。
影片讨论半天所谓爱情,但又有什么用呢?就如同片中的被留下的众生百态,相信的自欺欺人,不信的只觉可笑,罢了。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