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陆作文网:专注于分享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作文、作文素材、美文句子等内容!

文章

高三1000字散文:《饮水词》中访纳兰_高三议论散文以及关于类似说明文题材的作文

日期:09-04 作者:网友整理    人气:5280我来评论

导读:  我本是不敢写纳兰的。  我虽曾写过一些人,也记过一些事,但始终对纳兰怀有一股敬畏之情。踌躇了多日,终于鼓起勇气,且让我用手中的这支拙笔去叩一叩纳兰的心门吧。初次结识纳兰,是因那句“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

高三1000字散文:《饮水词》中访纳兰_高三议论散文以及关于类似说明文题材的作文

  我本是不敢写纳兰的。

  我虽曾写过一些人,也记过一些事,但始终对纳兰怀有一股敬畏之情。踌躇了多日,终于鼓起勇气,且让我用手中的这支拙笔去叩一叩纳兰的心门吧。初次结识纳兰,是因那句“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看到时不由心里一惊,便暗暗记下这个名字――纳兰容若。纳兰容若,只是这一个名字,就让人迷醉。后来又读了纳兰的《饮水词》,这迷醉便又多了几分唏嘘。或许,他真的是“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吧。

  翻开《饮水词》,扑面而来的是那绵绵无尽、刻骨铭心的忧伤。出生于富贵人家,父亲是权倾朝野的重臣,这样一位富家公子,更兼有绝代才情,他怎么又会愁呢?那么,只有一种回答:富贵荣华真的不适合纳兰。他为情而愁,为友而愁,更为自己而愁,一草一木都能引发他的愁情。

  或许,他是不得不愁啊!曾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表妹,长大后却被皇帝选入宫中为妃。试问,这样的哀痛,有几个男子可以承受?或许他们曾在花前月下发下白头偕老的誓言,或许入宫前她也曾哭过、闹过,可这又有什么用呢?毕竟,他们面对的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所以这早就注定是一场悲剧。原本是“一生一世一双人”,最终却“相识相望不相亲”,待到“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而他的妻子卢氏,一个通情达理的女子,一个帮他走出阴霾、带给他欢笑的女子,却于婚后因难产而死。想必纳兰已将她当成情感上最后的归宿,可老天却是如此无情,硬生生地再一次将他的心掏空了,把一个心力交瘁的男人击打得遍体鳞伤。更残酷的是,此后,老天又偏偏让他结识了江南才女沈宛。

  于是,命运再一次玩弄了这个男人。在当时,满汉是严禁通婚的,更何况纳兰是地位显赫的正黄旗子弟,御前一等侍卫,而沈宛只是烟花柳巷中的风尘女子。这段感情注定了不会有结果,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徒留这锦样年华水样流,满眼春风百事非,施施然转过身去,已是悲愁万千。这一次,他的心真的死了……

  无尽的忧伤与无奈,只能化作刻骨铭心的词句,点点滴滴,萦绕心头。凄风冷雨,夜寒难眠,挑一盏孤灯,独自惆怅。那些藏在骨子里的伤痛,恐怕只有纳兰一生的挚友顾贞观才懂得。顾贞观与纳兰的关系可谓是亦师亦友。

  纳兰敬仰他渊博的学识,他也惊叹于纳兰的旷世才情,两人常常促膝长谈,彻夜不眠,“共君此夜须沉醉”。这恐怕是纳兰生活中的乐趣了。两人志同道合,情同手足。

  纳兰在生活上给了顾贞观很大帮助,而顾贞观也是重情义之人,只因一句“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便在纳兰亡故后隐居,穷其一生整理亡友遗作。这份情谊,几百年后我们再听到时也不禁为之动容。能有这样一个朋友,想必纳兰那孤寂的灵魂也能稍稍宽慰些吧。身为御前一等侍卫,纳兰的武功也十分了得,骑马射箭样样精通,但这却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是啊,想想看,一个文人,不能风花雪月吟诗作对,偏偏要戴盔披甲,舞刀弄枪,这是多么可笑啊。虽然他也曾“偏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但这短暂的狂放之后是愈加难以抑制的落寞,满眼尽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他也想做一个逍遥快活、无拘无束的人,但却始终是一名“惆怅客”。因为他是纳兰明珠的长子,他的身上寄托着纳兰家的希望啊。终日在父亲期许的目光和自己内心的痛苦里挣扎,他病了。这一病就是一生……或许,纳兰是幸运的。

  在殿试的那一天,来势汹汹的寒疾,让他和“状元”失之交臂。这可能也遂了他的愿,因为他本来就不想和官场有过多的交集。或许,这也是令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感到欣慰的。因为纳兰自己也曾说过“多情自古缘多病”。王国维赞叹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可是,他却那么决绝,带着他的旷世才情华丽地转身离去,只留给众人一个孤傲的背影。

  或许,只有此时他才是兴的吧。那一年,纳兰只有三十一岁……“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这是曹寅对当年好友的怀念。是啊,一册薄薄的《饮水词》词集,平平仄仄中承载了纳兰太多太多的心事。

  虽然他早已逝去,但在这烟波流转中却留下无限风光,一醉又是数百年……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纳兰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那读者读纳兰词,有何感悟?来看看第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纳兰词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纳兰词读后感篇一

  初次了解到纳兰其人是在高考前模拟考试的语文阅读中,不知是那篇文章写的太好,还是我多看了一眼,于是心里对那个人生出一丝敬仰,时因高考,未来得及拜读,后因琐事繁多,亦未能静心品读,等到大一的第一学期,路过校园外的书摊,无意间看到一本《纳兰词》,我自认为从那时与它结缘。

  我习惯了称他为纳兰,那是很漂亮的两个字,似乎也符合他浊世佳公子的形象,他全名为纳兰性德,字容若,其父明珠,为清朝大学士,在官场上,他是康熙皇帝身前的一等侍卫,常伴康熙出巡。从他的家境和自身成就来看,他确确实实是一个贵族子弟。有人说:“词中往往含有贵族的风气”,若是如此,则无论是家贫还是家富,平民或高官,总有一面是可以称得上是贵族的,家境富贵,身份显赫,是贵族;或是精神内心世界丰富,心中自有天下,也可以被称是一个贵族的。纳兰能够当上一品侍卫,并不全是靠其父的关系,据当时满人入关的情形来看,他精善骑射,自有当一名侍卫的资本,而使人为之惊异的是,一个御前侍卫,怎么会写出如此细腻的词来,读完纳兰所写的词,了解了他短暂却精彩的一生,就会更了解他这个人。纳兰的词分为两部,《侧帽集》与《饮水集》,后多称为《纳兰词》,纳兰由此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后有王国维评价:“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之词之所以高妙绝伦,是因为“未染汉人习气”,也就是说他有着满人的质朴天真,又有汉人的文化修养。

  “人生若只如初见”,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这句,同时也被很多人引用,经久不衰。读完《纳兰词》之后,觉得这句是佳作中的佳句,归根结底,是因为这句堪称是经典佳句,在那么一个瞬间,细心品读者,或是触景生情,或是回忆过去,黯然之色者,大有人在,更甚者潸然泪下。短短七字,便将过往一笔带过,读者若是有心于读起,往事难免浮现,一幕幕关于过去的画面出现在脑海,因此很多人便把这句认为是忧伤,我却不这样看,它不仅仅是忧伤,好的作品,好的诗句,当哀而不伤,不该是过于忧伤,读者感染了全身是悲伤的气息,让人难过不已,安然的句子可以与人达到共鸣,心境平和,而在安静中又带有一丝忧伤,情由心生,回首往事,只见“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当过往已然成为过往,记忆里的过去成为一场接一场的回忆,经历其中的人,方解其中味。人生如果是一场旅行,那么旅途的相遇相伴,沿途的风景,还有看风景时的心情,本是浪漫温馨的一幕幕画面,也确实是一场诗意的人生,而人生终究是人生,再诗意的比喻,它也只是人生,当现实冷冰冰的站在人的面前,人们把现在变成昨天,追逐现实已成今天,憧憬未来而成明天,而纳兰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好似一把穿过时间的剑,准确、肃然的打到时间,那一刻是时间与生活、人生无关的短暂瞬间,追溯往事,若时间停在初见那一瞬间,一切美好,滞留在那片刻的永恒,五百次回眸换来的今生擦肩,百年修得的同船共渡,巍巍汤汤的高山流水情,都只是那一刻的初见,百感交集。佛曰:“刹那永恒”,如此足矣。

  因才疏学浅,我记忆中的那些词人,下笔迥异,笔下所述之情也各不相同,细想之,却没有与纳兰相同者,其实我妄图找相同点只是自扰罢了,个人境遇不同,经历不同,文笔又怎会相同?即使形似,而神终不相同。李煜一代君王,国破家亡,于是成就与词,其词哀伤,满怀愁绪,只因对自身经历的感慨;苏轼一声豪放,因为一梦亡妻,才有凄婉之作《江城子》;陆游忧国忧民,一场“一怀愁绪,几年离索”,而作《钗头凤》,以托深情。今看古代词人,佳作皆因经历为基本,在加上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景,才造就而成。没有经历,写出的词就显得浮华,空乏苍白,而没有合适的外界因素,文思、灵感不能达到统一,也不能创作好的作品。

  看了纳兰的爱情、友情就不难明白为何一个集富贵权势一身的皇帝近臣,却可以写出清新婉丽的细腻之作,读者读其词,都会或多或少有所感受,继而感慨,词间所含深情、经历,好像发生在身边,感同身受,所以,读完《纳兰词》,把词所引起的那些忧伤、对往事的感慨都去坦然面对。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一种诗意,往事却是一番经历。

纳兰词读后感篇二

  我喜欢诗词,特别是古诗词。很佩服那些远去的诗人们,他们落落几笔便向我们勾勒出那么生动,唯美的画面。

  喜欢纳兰容若,喜欢李煜,喜欢李清照,喜欢……所以我读纳兰容若的这部诗集并非偶然,因为我一直很喜欢纳兰的文笔,透过他的文字,我似乎可以穿越时空去去感受他心情的圆缺,与他生活的喜忧。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每每读到这首词我都会有些心酸,纳兰虽然有着令人羡慕身份、地位、才华,但他却有着很多别人不了解的哀伤。纳兰是一个富有深情的人,也正是因为这点,所以在他的妻子逝世以后他无法从过往的美好画面中走出来,因此郁郁寡欢,最后英年早逝。可是他留给我们的却是最美的诗篇!虽然有时我也会感慨为何纳兰他要活在从前的记忆里无法自拔。但当我看到这首词“银床淅沥青梧老,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时,我深深感慨,“十年踪迹十年心。”当我们再次去回首那些逝去的爱情时,已是物是人非,总有太多的感慨在心中,但却自能暗自轻叹。

  看了这部诗集,纳兰的形象总是萦绕在我心中无法散去。世事,有时看起来残酷,翻转过来想,也是一种慈悲。在爱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寻找和等待的一方都需要同样的耐心和默契,这坚定毕竟太难得,有谁会用十年的耐心去等待一个人,有谁在十年之后回头,还能看见等在身后的那个人?

  我们最常看见的结果是:终于——明白要寻找的那个人是谁时,灯火阑珊处,已经空无一人。很多时候也是熟悉就越让人伤悲,就像陆游与唐婉,他们再次在沈园相会时。那是何等的苦涩,纳兰也是如此。当他深爱的人离他而去时,当他再次站在那时他们曾有过很多回忆的地方时,他的心比谁都痛。但没有谁可以去解读他,纳兰变做了惆怅客。

  那些赖以生存的温暖存在,曾经觉得是那么的无足轻重。可是但它改变了轨迹之后,就只能是一句“当时知道是寻常”,那是一句绝响的叹息。

  从没有像现在一样,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有无尽的向往与渴望。步履蹒跚地蹀行在古道上,遥看日影衔山。落日也知道回家,那么人呢?也许作为凡人,我们总有太多的感伤,总是喜欢凡事都去探个究竟。

  为什么总要等失落了,才拾起寻常的好?年轻人,不出去经历一番,又怎么能甘心平淡终老?人心的贪婪,或者说追求,如同空阔的海,无法满足。当爱消逝如飞雪时,剩下的只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有很多的事儿,我们无人可问,也无人可答。每个答案都不会完全一样。类似爱情这种千古的疑难,是上苍留给人最大的谜题。

  他们说上苍是公平的,人不能太过完美,所以给纳兰那样的人生际遇,也就是所谓的公平。其实,老天爷未尝不懂得嫉妒,因为它本身是寂寞的,黯然地俯视着苍生。天与地,从被分开那一刻,隔得已经太远,太长。或许这样说有一点唯心,但这只是作为一种慰藉而已。

  前阵子,我还看过安意如的一部书,其中有一本是以纳兰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命名。那首词我最喜欢这两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相信很多人都喜欢它,的确,若人生之如初见,那该多好。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张白纸,如此无暇,如此透明,若不去经历那一番情感,也就不会伤到如此之深。可是,为何我却还是希望拥有那些经历?所谓刻骨铭心,或许只有经历了才知道吧!

  有人说,纳兰之所以无法走出哀伤,是因为他不懂得倾诉,可是纳兰的倾诉又有谁能懂?或许只有文字才最懂得纳兰的心,只有文字才能给纳兰一种心灵上的慰藉。纵使时光荏苒,但纳兰的词却依然在亘古的时空闪耀着光环。那种境界我们无法超越,也就只能望着星空长叹!

  纳兰的词是唯美的,纵使他的笔下总是夹杂几许伤感,但无可否认纳兰的才能。从纳兰的诗词里,我不仅感受到了他的情感,更多的是纳兰透过文字带给我们的思考,中国历代文人追求对物质性理的认识,并把它与人生观、世界观等哲学概念联系起来,指导生活、事业、并把它艺术化。在哲学的理性与艺术的热情的交汇点上有所生发。纳兰也不例外,他以诗词的形式,以杰出的艺术互为观照着他的哲学理念。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也许我们这一生会看到很多美好的风景,也会去很多的地方,但有一些经历我们这生却只能经历一次,可是拥有那一次便以无憾此生。

  我们的国学是博大精深的,在它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去学的,当我敲击着键盘写下这篇文章时,我在想,现在的年轻人有太多的人沉浸在网络中,像这些美好的诗篇这就这样渐渐被淡漠,甚是觉得可惜。试想如今有多少人还能细细的去品味那些诗词的芬芳?

  活在现实中有时我觉得我们都是优秀的演员,在不同的人身边饰演着不同的角色,没有谁能明白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或许连我们自己也变的麻木,活在虚无中,真实与虚假对某写人而言毫无价值。在人群中我肆意的奔跑,因为除了自己没有人会那么在意你的一举一动,就像隐形人一样,我们都看不见彼此,但伤痕却留下了痕迹……

  也许在这无尽的人海中,我们总会遇见谁?谁?谁?也会遇到那些美丽的风景,我们驻足,思考,然后又从新背起行囊,继续流浪。

  人是懂得回忆的动物,寂寞是因为失去。只是,很多事,当时只道是寻常。

  不是无情,亦非薄幸,只是我们一生中会遇上很多人,真正能停留驻足的又有几个?生命是终将荒芜的渡口,连我们自己都只是过客。成长本来就是一种美丽的疼痛,我们无法逃避,无法改变。

  其实纳兰还有很多很美的诗篇,只是这几首最让我难忘而已。有的人把心情挂在嘴上,纳兰的心情在笔下。我始终相信,文字有着无穷的魅力,相信纳兰他也是这样认为。纳兰,你将永远闪耀在空中,虽然回忆会变得暗淡,但经典却将永恒,这便是纳兰容若,永远经典的纳兰词!

纳兰词读后感篇三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

  他可悲但他完美。他不但是清朝第一个大词人,而且是御前一品带刀侍卫;他出身贵族,父亲权倾朝野,家中宾客如云;他气质高贵,清俊不凡,才思独特誉满京华;他年少得志,身得皇恩,众星捧月如日中天;他高朋满座,以诗会友,肝胆相照危难相扶;他得娶娇妻,琴瑟合欢,人生得意闺阁缱绻。然而他的妻子命祚不长,如花年月猝然而逝,他也于三十岁而终。这样的人上天也许只造了一个,他就是留给后人无限悲伤的古之伤心人——纳兰容若。

  三百年了,西花园内的海棠,几度花开花谢,渌水亭畔的红莲,依旧年年如霞似绢,可是,纳兰,你的魂魄是否夜夜归来?

  孤灯西风里,隔着时光的幕布,我试图触摸你的寂寞。伴斯人独坐,唯有一盏孤灯滴泪到天明。可为何你深邃忧郁的眼神里,总有着掩饰不尽的哀伤?

  朱栏翠瓦、雕梁画栋的宰相府邸,锁不住的是一颗轻灵飘逸的心。“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出身满族名门的贵胄公子,却看尽了这繁华云烟。朝夕出入金殿碧宇的紫禁城,御前侍卫的光环,蹉跎了你的青春。“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一声长叹,几许失落,是的,纳兰,我听懂了你惆怅的心声。“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你并非贪慕权位之人,也并不是淡薄如水。赋大才华者必有大抱负。就像你在《金缕曲》中所言,“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寄情于山林野趣是在有了一番大作为之后的隐逸与洒脱,如果失却了此种前提,这个念想就变成了退而求其次的不得已。空有旷世才华而无所成就,其实比天资平常之人的庸碌人生更可悲哀,那不啻为对自己的最大的扼杀。

  至情至性,率真热忱的你,视友谊爱情为生命。与落拓不羁的汉族文士为伍,为救友人于边塞,求父感皇恩破例释放,是何等重情重义!挚热忠恳地作赋首首《金缕曲》,尽诉浓浓金兰情。

  渌水亭畔,听雨轩内,响着雅集联句、诗词唱和的豪迈之音。烈酒浓情,几多惬意,然而,友人在世事变迁中,如分飞劳燕,不断地离散,“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它们与你凄美的爱情一起,在心上剜了一道深深伤痕。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千年漠北,一样的凄冷,一样的荒凉,亘古不变的是离人伤。滚滚黄沙中,看你的身影立向斜阳远去的地方。晚云若燃,你呆呆的望着,直至清晰地听到耳畔胡雁哀鸿,眼中的一切业已昏然一片。你在看些什么?“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你若是真的走的潇洒,又何苦频频回首东望?京城里的那个人,你是不是仍难以放下?

  曾经青梅竹马的表妹,被选秀入宫,使朦胧的蓓蕾凋萎了。辘轳金井,落花红冷,伊人已远去,“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只留下你在簟纹灯影里的声声叹息。

  当婉丽柔美的卢氏来到你身边时,琴瑟相谐,伉俪情深,温暖了你怅惘的心。“十八年来坠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红桥边,轻轻牵素手,缱绻和幸福溢满了英俊清癯的脸庞;渌水亭畔,双双身影留连于花前月下,陶醉在红袖书香里,年轻的心若朝阳般明媚。

  可是一切如春梦逝水,年轻娇美的妻子却早早撒手人寰。破碎的心,顿时浸在寒更雨歇的葬花天气里,你泪流满面,心痛不已。一片伤心画不成,再也没有被酒春睡之重,没有了赌书泼墨之香,上苍啊,你可听到纳兰公子的痴情心语:“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曾经那么渴望友情,而友人却不得不天南海北地别离,如今这温暖的爱情,也终于烟消云散了。纳兰啊纳兰,你感到了从没有过的空漠与茫然!

  厌倦了仕途与侍卫生涯,富丽堂皇的贵族相府犹如羁绊牢笼,无边的落寞与孤寂,充斥着迷茫困惑的心,断肠回首处,偷零的,岂止是泪?

  你终于一病不起,“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只有在梦里,才能让这颗与生俱来的诗人性灵,得以无际飞翔。

  容若的一生是可悲可叹的一生,尽管短暂,却深沉地令人刻骨铭心。宛如其词作一般,想要步步靠近,却总是不忍伸手揭去面纱。以致顾梁汾悲悼:“吾哥所欲试之才,百不一展;所欲建之业,百不一副;所欲遂之愿,百不一酬;所欲言之情,百不一吐”,四个“百不一”写尽了容若一生的可悲可叹。然而容若最大的人格魅力也正在于此,没有刻意的雕琢,没有虚伪的掩饰,他身居贵胄却早已从心灵上脱去了那件厚重的黄金甲,世俗羁绊着他的肉体却永远侵蚀不了他的灵魂。它由心而发,化作容若手中的毛笔,化作毛笔上饱蘸的浓墨,于纸笺上一触倾泻。三百年来物逝人非,唯有这《饮水词》流芳后世,它所散发出的词人那清新脱俗的人格魅力更是换来了千万“异代知己”。

  一个人在心境澄静的时候,心里的话才会顺畅的淌出。心里积存着排遣不开的郁结时,寄情于某些东西,干净得像一面镜子,反而会感到解脱。你在一个无形的枷锁里燃烧尽了自己一世才华。“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所以我宁愿相信,他的英年早逝是一个华美的谢幕。

  冷香半缕,繁华一瞬,你是人间惆怅客,不如归去到可以收留你所有希冀的地方,勿念山水千万重……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可以想望你侧帽青衫,韵致依然。

  已记不得是何时,你策马踏过我的封疆,细雨扬起轻尘却掩不住你信手拈来那浅蘸墨渍的馨香,文字就这么无遮拦地在笔间流淌。

  思忆不再是笔者的习惯,那些搁浅在梦中的呓语,轻轻在笔尖酝酿……《诗经》中一个个的采诗官,奔走于千顷沃野,见证这爱情、亲情与友情的滋长、绽放。楚韵风骚,战鼓咚咚震碎了屈子最后的欲望,忠诚卫国,鲜血和生命充涉了所有的想望与忧伤,在汨罗江畔激荡出最美的诗行。唐诗宋词的荣光,只容得下后世人来瞻仰篆刀划过竹简残留下的铿锵:如果说豪放是外在的筋骨呵,我可以想象歌者却用含蓄深刻来回赠以所有的温情与忧伤。

  细雨轻尘处的策马翩然,太白狂放,而我们却只有迷失在那些诗人笔者跋涉过的山峦,沉郁如子美,却又有几人能嗅见笔者滞留清泉山花的清芳。在曾经是如此炙热的闪光,秦淮歌坊,再听不到歌者深情缱绻的低唱,京畿江南,暮色氤氲下却再也描摩出思绪中灵感的模样。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其实笔者和读者都一样,缱绻在文本字符间的惺惺相惜,只是纯粹的点破人心,不早也没有太晚,有骨骼的诗词,再配上细腻温暖的曲调和配乐,便足以抵触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开始了解了笔者“若有知音见赏,不辞唱遍春阳”的落寞。

  本雅明说过古典诗歌的传统已然破碎,诗人头上的光环被重重摔在人行道上,诗歌语言终于从公共空间走进了私人空间,笔者并在其私人空间的小巷里越走越远,越走越曲折,当小巷尽头作为收信人的我们的读者,也只能提灯燃烛,小心翼翼地接近那个影影悼悼的目标。

  “堂皇转瞬别离,喧腾是短命的别名”呵。历史似乎永远这么饱经风霜,当距离拉远了彼此的飘荡。“当花侧帽,以柳题笺”关于那些诗歌的信仰,有人躲在某个在孤独地守望,也有人选择遗忘。

  后来的我们呵,却无法突破“侧帽花前风满路”的迷瘴。寻觅漫漫征程中匆匆一瞥的眸光,凝笔后的思绪辗转,“过尽千帆皆不是”呵,若不是生死离合,谁又会痴恋这执着的深渊。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三百多年来,还是会有人常常这样掩卷叹息。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用情太深就不易长久,太执着了更容易失去,生死挈阔,与子成说。那一刻,曾经以为会天长地久,但最终,却恨不能一夜白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仿佛可以看到三百多年前那位谦谦君子在低眉吟诵。

  纳兰性德,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在了一个天生贵胄的家族中,他是衔着金匙出生的富贵公子,注定了一生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但命运弄人,这样一个贵公子,却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大厦,常有山泽鱼鸟相思。“

  纳兰的悲剧命运也似乎是与他的天生富贵一起注定的,上天总是公平的,他给予你一样东西,必然也会收回一样。纳兰拥有全天下男子都艳羡的财富与门第,但却有着一个孱弱的身体,他自幼身患寒疾,这难以根治的疾病总是会时不时爆发,折磨纳兰。

  他的一生,被情所困,难免会寄于花草。

  芭蕉,点滴芭蕉心欲碎。心欲碎,不知是芭蕉心碎,还是纳兰心碎。红笺上,鸳鸯小字,是纳兰在回忆,笃定不念今生,料想今生情已尽,一心待来生,愿来生再续未了缘,了有来生?

  雪,非关脾气爱轻模样。纳兰爱雪的圣洁高雅,但却只捧于掌心,用满目的爱怜看着这朵朵的雪花飘然而落,有些情感,淡淡的记忆,远胜于轰轰烈烈的记录。黄沙漫天,雪飘千里,寒冷的塞外,一个衣着华贵的青年,神情犹豫的站在黄风之中,雪花飘满他的肩头,他浑然不觉。

  所幸的是上天还是眷顾纳兰的,他二十岁的时候,娶卢氏为妻,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美满的婚后生活给纳兰的人生多少带来了一些安慰。可惜好景不长,婚后三年,爱妻离去,给纳兰的精神上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除了对爱情执着外,纳兰对友情也是十分执着,在交友上,纳兰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所交“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纳兰对朋友十分真诚,感情真挚,从无虚假,他真诚地对待每一份友情,对朋友两肋插刀,,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不会小看和低视他们。

  世间之事就是如此奇特,想要的不会给你,不想要的却无法逃脱,爱情的来了又散,家庭的不理解,以及挚友们纷纷生死离别,这些境况,让纳兰本就脆弱的内心,受到一次又一次的伤害。而原本孱弱的他,也终于在不公的世道面前妥协了,他的寒疾再次趁虚而入,在纳兰对人生几乎了无希望的时候,侵入了他的体内。纳兰病倒了,而他这一病却是再也没能够从病塌上起来。在病塌上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度过短短三十一载的岁月,生命在纳兰这里如此之轻,有如此之重。一个因爱而陷入爱的漩涡中挣扎的多情男子离去了,无法挽回了。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粱。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人生最真是寻常――读《当时只道是寻常》有感题记――人活一世,浮浮沉沉,到头来才发现,人生最美好的,不过是那些我们曾经视作寻常的人和事罢了……

  初识纳兰容若,还是在小学的课本上,那句“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如今想来依旧记忆犹新,只是那时对他的认识,还仅限于这四个字的人名。十年后,轻启书页,再读容若,才从那些词中看到了他的愁,他的喜,他的悔,他的真……

  容若一生极重情义,逝前还曾抱病与好友相聚,据说当时几人一醉一咏三叹,当三十年的光阴终于要走尽之时,到底是什么让你如此难以释怀,以至你一生郁郁寡欢?

  是那段落寞的少年情事吗?她是你青梅竹马的表妹,二人两小无猜,你说要与她一生一世一双人,又谁知,世事无常,她入了宫门,成了帝妃。再美好的愿望,终究成空,即便你扮作僧人与她在宫中再次相遇,却也只能相逢不语……

  你一定很后悔吧,竟以为可以与她执子之手,相伴终身,不然哪里敢将那些美好的时光视作寻常。

  卢氏也是出身贵胄,她温婉贤淑,对你更是情根深种。她明知你心有别恋,却始终容你纵你,不怨不悔。你酒醉,她默默为你掖被;天转凉,她叮嘱你勿忘添衣,你安然地享受着她对你倾其所有的爱,却不料,红颜薄命,她为了替你生子,香消玉殒,这时你才明白此生欠她的已是太多“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她为你所做的这一切,在当初的你看来不过是夫妻间寻常的生活琐事罢了,又何曾想到,这三年“寻常”竟成为自己一生的悔……

  若早知如此,你定会拼尽一生所有力气去珍惜她吧,但你可知,人生最苦莫过于一个“若”字,想来是人皆有憾,却无法挽回,便只好拿这“若”字来聊以宽慰。那么人究竟为何会有遗憾呢,无非七字“当时只道是寻常”。

  容若一生,为情而来,又因情而去,只是实在不该如此愁肠百结,他有显赫的家世,顺畅的仕途,两情缱绻的青梅竹马,还有一位温婉贤淑的妻室,甚至于他的知心好友也皆是德才兼备之人。容若此生近乎完美,才更容易漠然地对待他此生所享有的生活,因为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最是“寻常”,那种日日朝不保夕、俯仰由人的日子是他无法想象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容若的影子,宁可囹圄于无可弥补的遗憾,或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愿去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只有当“现在”也成了一种“遗憾”时,才恍然惊悟道:“当时只道是寻常。”生活中那些平凡琐碎的小事,人在经历时无知无觉,但当回忆轮回,那种“寻常”后的遗憾,才最伤人心。

  鲁迅先生有句话说得很好“相见时好生看待,不至伥伥来去耳”。其实人生无常,当下最真,人世间有许多事并非我们人力可以控制,既然无法改变倒不如选择放下,人只有明白珍惜当下才可以做到不枉此生!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缓缓打开书的扉页,一句诗便映入眼帘: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我初读这句诗时,先是惊叹,再淡然,最后是顿悟。寥寥几个字,竟有如此的穿透力,轻轻一拔,点破内心深处的期待与守侯。

  有人说你是一幅精致的装帧画,有人说你是笼子里的金丝雀,而我,更愿意把你比作一部书,一部需要我用一生去研读的书。

  你,纳兰容若,一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翩翩公子。

  书的开篇是那样完美,令人艳羡。出生在满族贵族家庭,父亲是位高权重的大臣。你的出生似乎就预示着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坦荡的官仕之途也在等着你。年幼时的你便酷爱汉家文化,吟诗诵词,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光芒愈发耀眼,文字流畅飘逸,神采飞扬,连康熙皇帝都对你赞不绝口。成年后的你,更成为了御前待卫,深受皇上宠爱。带着一身的意气风发,你无畏地向前大步流星。

  太早的炫耀,太刺眼的光芒,有着想不到的深渊。

  书的中篇渐露端倪。渐渐地你明白了。你不过是一粒棋子,是父亲与皇帝权力相争的祭品。你亦如笼子里的金丝雀,被拴在皇帝身边,他不给你立功的机会,让你慢慢消磨。仕途不畅,感情上也倍受打击。深爱的表妹也入了宫。幸得娶了善解人意的卢氏,两人相依相伴,渐渐远离纷扰的尘世。

  当时只道是寻常,也许平淡才是真。

  书的结尾让每个喜欢纳兰的人扼腕叹息。晴天霹雳,相知相许的卢氏因病去逝。你小小的世界轰然崩塌。世界对你如此恩赐又如此残忍,一切的幸福似乎唾手可得又远在天涯。你终日怏怏不乐,借酒消愁。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一岁。曲终。

  半宵冷水随春逝,你对这个世界己毫无留恋。

  曾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一遍又一遍地顿悟。喜欢你的文学才华,却不认同你的人生态度。上天真的给你太多,但你却不曾留住。人生的追求并不是一味的索取,要学会付出,才有收获。很喜欢一句话:唯有风,才可以穿越荆棘。有了风的穿梭,也许你不再伤痕累累,也许会收获一份陶渊明的恬适,一份苏轼的豁达。你的人生,也便会因此不同。

  春去秋又来,花开花又谢,但却留不住,你的一切一切。只愿你在下辈子投胎做人时,邂逅对的人,做对的事,如此一生。

  仍是不可救药地迷恋,读你,一遍又一遍。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对于我来说,也许很久之前便接触过纳兰词,只不过当时年龄太小,以至于不能感受到容若心中的那种孤寂与悲伤。而现在,重新拾捡起记忆的碎片,却发现,这字里行间慢慢的都是道不尽的哀伤……

  忽忆起那个明媚的下午,她一脸神秘兮兮地凑近他,问道:“你可知,这世上最悲伤的是哪个字?”他暗暗思忖,答复:“莫非是情?”她摇摇头,转身看着他:“是你名字里的若,这世间若这般如此,又那般如此,归结起来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原来是若……”他低声喃喃道。殊不知,在多年以后,他却为她说尽“若”字。假若人生若只如初见……

  一句“人生若只如此见”,包含着多少痛心与无奈,散发着多少淡淡的忧伤。有时,现实难以令人满意,所以人们更热衷于怀念曾经。容若也不例外,这个纯真的大男孩固执的守护着心底最初的那份珍藏,深深的沉浸在回忆的世界里,独自一人去领会这令人难以名状的哀伤。

  我想,不说是一种意境,也许他们更渴望人生若只如初见。但世间有多少情谊在不说中淡漠,有多少回眸在眨眼间消逝。所以,无论是亲情,友情,抑或是爱情都这样匆匆的走着平行线,彼此不相干。这样碌碌无为的人生,又有多少人渴望?然,人生不知如初见,所以,一回眸,一望眼,一瞬间,一辈子……人生不知如初见,平行线才不会寂寞,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圆满。

  或许――容若也是这样吧……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高三1000字散文:《饮水词》中访纳兰_高三议论散文以及关于类似说明文题材的作文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推荐

    无相关信息

用户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柒陆作文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9-2029 www.7l6.cn 【关于柒陆作文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8888888号

声明: 柒陆作文网 所有作文和句子来自互联网 ,和网友个人上传,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柒陆作文网

展开

高三1000字散文:《饮水词》中访纳兰_高三议论散文以及关于类似说明文题材的作文

作者:网友整理 人气:

导读:  我本是不敢写纳兰的。  我虽曾写过一些人,也记过一些事,但始终对纳兰怀有一股敬畏之情。踌躇了多日,终于鼓起勇气,且让我用手中的这支拙笔去叩一叩纳兰的心门吧。初次结识纳兰,是因那句“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

上一篇:1000字高三散文:古诗中的思乡_高三议论散文以及关于类似说明文题材的作文

下一篇:爱吹泡泡的青蛙_作文700字_高三议论散文以及关于类似说明文题材的作文